APP下载

说说课堂配乐那些事儿

2024-06-30彭才华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文本情感音乐

彭才华

文学与音乐系出同门,本是一家。借一点音乐来上语文,不是能与不能的问题,而是如何选择、如何运用的问题。

听过我上课的老师们常说我的音乐选得好、用得巧,也有人向我请教其中的奥秘。我不敢说自己懂得多少奥秘,但我确乎是重视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事儿。

一、如何选择音乐?

我以为,为语文教学选取适切的音乐,与媒人说媒是一个理儿。媒人要促成一段美好的姻缘,把两个并不相识更不了解的人撮合在一起,让他们和和美美地过一辈子,最重要的是要了解男女双方。只有真正了解了当事人,知道他们各自的脾性、爱好,才会预见这一对是否般配,是否可以成全一桩美事。我们为语文教学寻找音乐,同样是做“媒人”。我们要了解的“男女双方”是谁呢?当然是教材与音乐。

首先,我们要读懂教材(主要是一篇篇选文)。这里说的“读懂”,不仅仅是指教材内容,也不仅仅是一般的语言形式,它至少还包括以下两方面意思:

一是要捕捉语言的节奏和韵味。

如果教材语言节奏是明快的,就应该选用灵动一些的音乐;如果节奏是悠长的,音乐就应该选缓慢些的。有时,一篇文章还有不同的语言节奏,就需要有多首音乐备选。例如《草原》一课,第一段写景部分可以考虑用蒙古长调《牧歌》,后面描写“迎客”“见面”的热闹场面,则宜选用二胡曲《赛马》这一类节奏明快、曲风热烈的曲子。

此外,还要判断文本语言的韵味。例如,文本语言民族风味浓些的,或者反映的是民族风情,最好选择相应民族风格的音乐;如果文本语言是西化的,或者描述的是西方故事,最好就选择与其相称的西洋乐。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可以先考虑选择小提琴曲,而不是民族风味浓郁的二胡曲。

二是要探知情感(情绪)的走向和浓度。

文学与音乐最大的契合点,应该是情感。大多数文本都有某种情感走向,或悲伤,或喜悦,或愤慨,或忧愁……还有的可能偏于中性,比如写景的、怀旧的,等等。总之,选用音乐的方向不能出现太大偏差。

其次,还要触探情感(情绪)的深度。有些文章情感“黏稠”,甚至浓得化不开;有些文章情感比较含蓄蕴藉,甚至若有若无……都需要我们仔细拿捏,音乐用“重”了、用“轻”了,都会不协调。

二、上哪儿找合适的音乐?

这就关乎我们的音乐素养。

在小语界,王崧舟老师的音乐修养是极有名的。他的课,但凡用了音乐,大概都可用“天衣无缝”来形容。这跟他平素对音乐的痴迷是有直接关系的。我们从王老师的《二泉映月》课后反思——《惟知音者倾听》一文里便可见一斑:

参加工作的头几年,我一直住校。遇百无聊赖或寂寞无助时,我会独自一人走进教室,关好所有的门和窗,猛拉《二泉映月》《良宵》《光明行》等。因为教室的空旷和封闭,有回声,曲子出来效果出奇的好。我太太说,有一次夜色阑珊、万籁俱寂,她路过校园,隐隐听到《二泉映月》的旋律,就循着音声在教室窗外看到了我低头弓背、如痴如醉的那个剪影。

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是没法速成的。正是因为王老师是个音乐“发烧友”,多年来浸淫在音乐之中,喜欢琢磨音乐,才有了对音乐广阔的视野和深入骨髓的理解。视野越广,选用音乐更快捷;理解越深,选用音乐更适切。

您要说了,我不是个“发烧友”,怎么办?

那就只能“补课”了。

上班之余,生活之中,多找些音乐听听。听民族的,也听西洋的;听欢乐的,也听哀伤的;听独奏曲,也听协奏曲……音乐是会说话的,听多了,你自然会懂她在说些什么。当然,您若只顾着听那些风过无痕的流行歌曲,那是算不得“补课”的。

如同媒人说媒,为语文教学找音乐的确也有靠缘分的时候。好的音乐不会自己送上门来,那就得主动出击。好在有发达的现代网络科技,上网,上各大音乐网站,只要你愿意寻找,那个相配的音乐迟早会出现的。

我曾为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两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寻找音乐。这第二首自然容易找,唐代即有为其量身打造的《阳关三叠》,我只需根据课堂情境需要,选择相应版本即可。为渲染阳关环境之恶劣,让学生体会元二旅程之艰辛与孤独,我最终选择了埙曲,效果挺不错的。

可“送孟浩然”一首却不易找。原因何在?我以为,这首诗的情味要复杂很多:烟花三月,长江岸边,美景良辰,主客的心情该是愉悦的;恰在此时此地,却要面对离别,又添几许愁绪;李白生性豪爽,他的愁绪自是不同一般人;好友孟浩然要去往的是繁华扬州,李白定然又有几分向往与羡慕……如此复杂的情绪搅在一起,要找到合适的音乐自然不易。于是,我关起门来,一首首试听,一首首下载,一次次配乐朗读,又一次次否决重来……找不到心仪的决不罢休。我承认,我患上了“配乐强迫症”。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曲”却在灯火阑珊处。终于,台湾音乐人王俊雄先生的“花间梦事”音乐系列中一曲《月下独酌》悄然向我走来,唤醒我沉睡的耳膜!记不清当时自己有多兴奋,只知道,为了寻找她,我为这一课所设的音乐备选文件夹里已有近50首曲子了!

您是否认为我为了找一首音乐浪费了时间?

我的回答是:未必。您看,在一首首音乐的试听与舍弃的过程里,其实就是我对诗词节奏与韵味细致入微的品味与比较。在一遍遍的配乐朗诵中,我越来越接近诗词的本来韵味。其二,这样的抉择过程,其实就是提升自己音乐素养的过程。你会发现,每一个曲子因为调式、节奏、旋律、配器等差异,传递的音乐感觉也是不尽相同的。有些曲子可能风味相近,但一旦与诗词相遇,就显出差异了,有的可能水火不容,有的貌合神离,有的却能相得益彰。“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在我的备课经历里,有时候竟是在选配音乐的过程中突发灵感呢。

退一步讲,即使是浪费又如何?在音乐的世界里,左右权衡,锱铢必较,多有意思啊!不是有人说生命就该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吗?

三、如何运用音乐?

在语文课堂教学里,什么情况下可以考虑运用音乐呢?以下谈谈我的一些课堂经验。

1.用在导入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音乐导入课堂,我一般着眼于以下几方面作用。

一是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对于人的注意力来讲,心理学里有“新异刺激”的理论。利用音乐导入就是借用这种“新异刺激”达到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目的。当然,在这之后,教师还需要适当引导,将无意注意悄然转向课堂教学内容,形成相应的有意注意。看上去,这一过程可能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但是,因为它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所以,教师要舍得花这个时间,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是营造情境,诱发情绪。文章不是无情物。而音乐也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可以营造课堂情境,可以催生课堂情绪,让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进入和文本内容相一致的情绪状态。尤其是一些抒情性较强或情感含蓄的作品,更需要学生比较快地进入文本,带着一种适切的情绪状态,咀嚼语言,融入文本。例如,我在教学上文提到的两首送别诗时,考虑到学生年龄小,对于“离别”基本没有多少相关的情感经验,又加上古诗含蓄蕴藉不易理解,就在课前播放了由歌唱家阎维文演唱的《送别》,并且,我也随着旋律深情地哼唱了几句。学生看着画面,听着我的哼唱,很快便进入了我所期望的课堂状态。

三是埋下伏笔,暗设铺垫。歌曲里其实藏着许多很好的语文教学资源,这便是由歌词作者(大多是诗人)创作的一首首歌词。您看,这是诗人车行描写的母亲: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

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没有华丽的辞藻,不谈高深的哲理,却能在瞬间让每个读者(听众)联想到自己,产生强烈共鸣。原因何在?因为歌词里全是生活的细节,真实,朴素,不事雕琢。这不是一种高超的写作示范吗?在习作课“发现母爱”的课前几分钟,我深情地唱起这首歌,为的便是让一句句歌词、一幅幅画面勾起学生的回忆和联想,从而搜寻自己经历过的类似细节,写下最真实动人的母爱。

2.用在读书处

朗读之于语文教学的意义,不言而喻。在语文课的朗读环节,加入与文本语言、意境、情感相匹配的背景音乐,能使学生快速地“沉入”文本语言,进入文本情境,强化情感体验。因此,配乐朗读已成为课堂的常见“风景”。不过,综观许多课堂,运用音乐的形式仍有些单一,没有达到最佳的效果。

其实,“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门德尔松语)。音乐是极为敏感、极具灵性的,所以,我们应该更准确地把握时机,让音乐的运用发挥最佳效能,以助益学生的朗读。笔者以为,音乐用在读书处,按切入时机,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前缀式”。即音乐提前响起,学生随音乐进入情境,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朗读。这一种方式目前最为普遍,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种是“切入式”。这种方式不多见,是先由学生朗读,待学生情感有所触动时,让音乐响起。此时,与文本高度吻合的音乐将会如同催化剂一般,迅速将学生的情感升温,营造一种鲜明、浓郁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深受感染,从而更深入地走进文本,理解文本,得到言语和精神的深层滋养。

例如,笔者在教学《丰碑》一课时,曾针对以下片段进行情境设计: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首先让学生齐读将军盛怒之下发出“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的命令,再让一位同学说出真相:他就是军需处长。此时此刻,刚才怒不可遏的将军心里定然是百感交集,震惊、内疚、悲痛、不安、崇敬……多少种情绪在他心里翻江倒海。就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之下,《黄河颂》音乐响起,那大提琴音悲壮、雄浑、庄严又充满无限感慨,似乎也在应和着将军此刻的内心,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第三种则是“后缀式”。这种方式是学生朗读在前,读完之后音乐响起,在师生无言中,以音乐接续文字,以音乐带动想象,以音乐升华情感,从而达到对语文的反哺。笔者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末尾一段时,在全班激情诵读完最后一句时,播放音乐《血染的风采》,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3.用在写作时

在学生写作时运用音乐,根据其发挥的作用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纯粹的背景音乐。这种情况在阅读教学中极为常见,即在学生写作时,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一般来说,这时的音乐应该能延续文本的某种情味,烘托课堂的某种氛围,使学生被文本激发的思维、情感得到稳定性的保护乃至发展,从而更积极、更流畅地表达。

第二种则是生发性音乐。即以音乐为媒介,让学生在音乐中有所联想、有所感悟、有所发现,获得写作的灵感,开启写作的思路。适切的乐曲往往是学生习作的“催产剂”,它抽象的、模糊的情感和意境给学生以无限的想象。让学生聆听音乐,进行想象和联想,习作天地变得无比广阔,语言表达更加自由灵活,更加丰富多彩。

4.用在结尾处

有人说,好的结尾,应该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渐强记号”,而不是课堂学习的“终止线”。我以为,利用音乐作为课堂结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原因至少有两个:

一是升华情感,掀起高潮。在课堂的结尾处运用音乐,能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再次受到心灵的震撼,与文本、作者、老师、同学等形成强烈共鸣,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二是余音绕梁,回味悠长。明朝布衣诗人谢榛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上课的道理是一样的。有时,一节课的结尾并不需要讲得过于直白,适度的含蓄可以留给学生思考和回味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收束时,若有所思,若有所悟,完成对文本理解的拓展和延伸。

当然,让语文教学与音乐结缘,是关乎艺术、关乎灵感的事情。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法、那法都是参考而已。我们只有长期琢磨,用心感悟,不断提升音乐修养,才能真正让音乐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文本情感音乐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音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