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对幼儿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其化解
2024-06-30李陈哲赵元猛
李陈哲 赵元猛
摘要:《幼儿园工作规程》(20161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很多年轻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子女,幼儿与祖辈家长一起生活。通过对个案进行细致观察,获取隔代教育弊端之表征。从生活压力、父母意识及祖辈优势角度分析隔代教育现象产生的社会背景,着力探求隔代教育对幼儿性格、思维、品德方面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理智关爱幼儿、加强父母的责任意识、提高父母自身素质、注重家庭氛围、祖辈与父母交流、共促幼儿发展等化解策略,从而为幼儿的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隔代教育;幼儿发展;负面影响;化解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4-0176-03
一、案例分析
(一)观察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1.观察对象:小A,男,5岁,大班
2.观察时间:2018年4月5日
3.观察地点:M市幼教中心大班教室
4.家庭基本成员:
父亲:专科毕业;在当地某家销售公司任职,担任普通员工;收入情况一般。
母亲:大学本科;在当地一家房地产公司任职,主要负责外联事务,要经常去外地跑业务;收入情况良好。
奶奶:文化水平较低,退休在家。
爷爷:文化水平一般,退休在家。
家庭状况:小A家中一共5口人,小A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小A一起生活。妈妈的工作比较忙,经常到外地出差,抽不出时间来照顾幼儿:爸爸在工作之余沉迷网络游戏,对幼儿不够关心,照顾孩子的责任便落到了爷爷奶奶身上。老人面对幼小的孩子总会比较纵容,同时,对孩子精神方面的需求关注不够,有时孙子的手工作业来不及做,还会亲自动手代做。
(二)个案观察记录
小A是个聪明的孩子,个子高高的,学习能力很强,但是他的身上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平常爱说大量题外之话,不爱劳动,集体观念、集体荣誉感比较淡薄,上课时小动作不断,经常溜号,极少积极举手发言,做作业也拖拖拉拉,完成质量不高,平时在班级中经常欺负同学,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屡教不改。老师一批评他,他就恶狠狠地瞪着老师,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
1.美术课
时间:10:30-11:00
地点:三一班教室
事件:画出心中的父母
上美术课时,其他小朋友都在认真画画,只有小A东瞧瞧,西瞅瞅。当老师发现小A心不在焉时,便引导小A说:“画不好没关系,爱迪生小时候做了很多次凳子,结果都差强人意。”“我们尝试画一画。”但是小A对老师的引导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老师要求小A遵守课堂规则,小A用眼睛狠狠地瞪着老师。
2.午睡
时间:12:00-2:00
地点:幼儿园午睡室
其他小朋友都午睡了,只有小A东绕绕,西逛逛,捏一捏这个小朋友的鼻子,拽一拽那个小朋友的被子。老师把他抱起来,小A大声叫喊,吵醒了很多小朋友。老师便把他抱到了教室外,两人周旋好久,小A才停止哭声,进去睡觉了。
(三)行为分析
1.任性霸道,爱发脾气
小A在家中备受宠爱,无论他想要什么,爷爷奶奶总会尽力满足他。小A做错事时,奶奶也总会说:“孩子还小,等他长大了,就自然会明白的。”于是小A养成了任性、霸道、不讲道理、爱发脾气的性格,长此以往,影响了他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因为祖辈对孩子的过于迁就,“千错万错都不是孩子的错”,当老师对他进行批评引导时,小A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师幼关系。
2.性格缺失,常不合群
面对独生子女,大多数父母溺爱、迁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通常是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围着一个孩子转,使孩子产生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他们认为“我就是中心”,认为他人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当被人拒绝时,使会产生愤怒情绪,导致小A这样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经常欺负其他小朋友,在班级格格不入,甚至做出攻击性行为。这类孩子成了教师眼中的“坏”孩子,无形中被贴上了标签,令教师、家长头痛不已。
3.自我管理、动手能力差
祖辈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易接受新鲜事物,仍按照老一辈的方法教育幼儿,通常都会过分“保护”孩子,导致幼儿自我服务意识、自我管理、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家庭教育往往采用“一喊、二骂、三打”的传统教育方式,处于溺爱和放纵两个极端,与时代脱节,给幼儿心理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二、隔代教育现象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社会压力剧增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年轻父母要面对的不仅是工作中的难题,还要面对日常生活、赡养老人、房贷、自身进修的费用。日常生活和孩子的支出,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重要的开销。年轻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只能埋头苦干、省吃俭用、努力工作,抚养孩子的任务自然落到了祖辈家长身上。
(二)为人父母的意识不到位
年轻父母还没有完成角色的转换,在潜意识中缺少为人父母的责任与担当。受生活环境、经历,甚至心理年龄的影响,年轻父母仍然以“自我为中心”,例如认为照顾幼儿浪费了自己睡觉、玩游戏、二人世界的时间,因此馓起了“甩手掌柜”,将幼儿托付给长辈照顾。
(三)袒辈迎合父母之需
首先是时间,年轻的父母生完宝宝后,他们的父母大多数已经退休赋闲在家,可以说祖辈家长具有充足的时间来照顾幼儿,其次是经验,祖辈家长已经养育一代孩子了,对比起新手妈妈,祖辈家长的经验占优势;最后就是满足感,很多老人在将子女养大后,等子女成家时,就开始盼着下一代的出生。新生儿出生不但给年轻父母带来快乐,也无形中增添不少烦恼,而将照顾幼儿的任务交给长辈父母也属现实之举。
三、隔代教育对幼儿发展的负面影响
(一)阻碍幼儿健全性格发展的“蜜糖”——溺爱
1.生活方面
首先,过分的帮助和保护会影响孩子的自理能力。在老人眼里,孩子过于幼小,什么都不会做,于是选择帮其穿衣服、喂饭、系鞋带等。可是这些日常生活必需的技能,孩子终归是要通过学习独立完成的。其次,对孩子的独立性的发展产生阻碍。什么事都依赖别人,以至于独立面对问题时便束手无措,这将给幼儿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带来负面影响。
2.心理方面
过分地保护和帮助会使幼儿产生依赖心理,遇到问题首先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寻求他人帮助。如果他人不帮忙,还容易产生怨恨心理,一旦独自面对问题时便茫然不知所措,甚至慌乱。其次,溺爱容易使幼儿抗挫折的能力较差,如果不加改进,或许不利于未来工作的发展。最后,百依百顺极易使幼儿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心理,不顾他人感受,将会给幼儿在人际交往方面造成巨大阻碍。
3.性格方面
首先,祖辈以孩子为中心,众星捧月,但当幼儿接触的人逐渐增多,一旦发现自己不再是万众瞩目的焦点时,可能会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可能会养成偏激或自卑等消极性格。其次,老人们不求回报的付出被幼儿认为是理所当然,长此以往将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的品性。
(二)阻碍幼儿思维发展的“软糖”——教育
1.传统落后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
受传统落后教育思想的影响,当老人看到孩子拆卸玩具时,怕孩子沉迷其中,便会加以制止和训诫;或者不懂儿童心理知识,觉得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过早教孩子算数或拼音知识。因不恰当的教育理念而带来错误的教育方式,将会扼杀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产生畏难的学习情绪。而过度灌输知识只会适得其反,严重影响幼儿学习动机的生成。
2.教育理念的“迷雾重重”
有的祖辈家长对孩子的思维发展知识所知甚少,教育理念或对早期教育存在明显误区,没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对孩子采取放养方式,对幼儿较同龄人稍落后的思维发展抱有乐观心态,认为“笨鸟先飞”,忽视了思维发展对幼儿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另外,当老人面对幼儿天真的提问、稀奇古怪的问题经常哑口无言,困知识面不够广博无法回答,有时会粗暴地打断幼儿或批评幼儿,偶尔也会敷衍了事。殊不知,这样会严重阻碍幼儿对未知的探索渴望,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同时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严重阻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阻碍家庭和谐的“硬糖”——争吵
在孩子做错事时,老人会给孩子打掩护,背黑锅,甚至在家长批评孩子时挺身而出,与父母发生争吵。这固然是疼爱孙辈的体现,但会使父母丧失在孩子面前的威严,加大家长管教幼儿的难度,还会给幼儿带来错误的认知,混淆幼儿的是非观,不利于其品德的发展。
四、针对隔代教育负面影响,提出化解之策
(一)把握爱的尺度,关爱需理智
绝不能披着爱的外衣伤害孩子,应理智地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我们不认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但更不认同“王子公主”的教育方式,前一种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后一种会让孩子形成无法无天的性格。毕竟,家长不能保护孩子的一生,幼儿需要坚实地迈出社会化的第一步。
(二)加强父母的责任意识
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是幼儿期。首先,家长应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与孩子交流可以消除隔阂,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其次,没有家长参与的童年对幼儿来说是不完整的,抚养幼儿不只是提供生活费,而是要关注幼儿发展之所需,助推幼儿走好成长的第一步。
(三)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营造家庭氛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行为习惯、言行举止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想要改变孩子,单说教是不够的,应该潜移默化,言传身教。所以,父母要提高自身素质,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以身作则,绐幼儿树立榜样,积极地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同时,父母还要注意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囤。
(四)取长补短,共促幼儿发展
祖辈家长既有丰富的育儿经验,也有充足的空闲时间。年轻的父母具有先进的科学理念,快速接受、消化新鲜事物的能力,彼此可以取长补短,共同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助益。祖辈老人可与新晋父母们分享育儿经验;新晋父母也可对老人科普先进的育儿理念。
总之,高速发展的社会与时代提醒我们,应客观看待隔代教育的问题,理智关爱、抚养幼儿,明确年轻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年轻父母的素养,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