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评价中的重要性与应用研究

2024-06-30燕绍兰

当代家庭教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幼儿教学教学评价应用研究

燕绍兰

摘要:教学评价是幼儿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环节,不仅能诊断幼儿的学习发展情况,还能对幼儿接下来的成长发展起到相应的指导作用。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愈发广泛地应用于学前教育事业。对提升幼儿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幼儿教育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采取文献资料分析、理论研究等方法,针对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展开探讨,而后对于如何推动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评价中的进一步应用提出相关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更精准地获取相关数据,科学分析所得数据,有效提升教学评价的全面性、精准性,而且能依托信息技术实现家校协同评价,切实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学;教学评价;重要性;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4-0149-03

教育信息化成为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必须推动信息技术在各阶段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基于这一背景,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学前教育领域,推动学前教育形态的优化与完善。然而,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应用大多在教研、备课、教学等环节,在评价环节的应用不多,故而有必要针对信息技术在幼儿数学评价方面的应用展开研究,以此使信息技术为幼儿教学评价赋能。

一、信息技术在幼儿教掌评价中的重要性

(一)推动教学评价多元化、立体化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诊断幼儿的成长发展情况,并为幼儿下一阶段的成长发展提供相应指导,故而应当以幼儿为主要评价对象,从不同角度对其实际情况进行评价。结合过去的幼儿教育教学实践来看,传统的评价方法相对单一,而且教师习惯性采取终结性评价,这与幼儿的成长发展规律不符,导致一些幼儿在得到不理想的评价以后失去继续学习、发展的信心。与此同时,终结性评价忽视幼儿个体之间的差异,无法准确指出幼儿存在的具体问题或是表现突出之处。与之相对的,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幼儿教师可以采取更加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评价维度对幼儿进行评价。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强了教学评价的交互性,幼儿可以作为重要的评价主体进行自评、互评,从而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以数学领域的教学为例,幼儿需要在接触、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识数概念,而幼儿识数概念的培养成果就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构成和依据。在以往的识数教学中,教师讲解数字知识,引导幼儿识读并运用数字解决实际问题,而后对幼儿进行评价,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无法对幼儿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而且无法凸显幼儿之间的差异性。具体来看,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一些幼儿对数字相对敏感且抽象思维得到一定发展,能够快速识读数字并运用数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但另有一些幼儿的抽象思维相对较弱,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字符号背后代表的含义。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在评价时采用信息技术,展示与数字有关的画面,比如可爱的动物、鲜艳的花朵,让幼儿在识读数字时能够将抽象的数字符号与现实事物联系起来,从而提升识读的准确性,教师也可以根据幼儿的识读结果判断其识数概念的发展水平,避免教学评价忽视个体差异性的情况。同时,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从不同角度对幼儿的识数概念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比如,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评价系统设置,在此基础上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数字运用情况,同时观察幼儿在国内生活中的数字使用情况,从课堂与园内生活两个角度对幼儿进行评价。此外,教师可以让幼儿对自身的识数概念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其他伙伴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帮助教师更全面地诊断幼儿识数概念发展水平,既能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又能从不同维度对幼儿展开全方位评价,使教学评价更为立体。

(二)提升教学评价时效性与智能性

幼儿教育教学实践是一个过程,而教学评价可以发生在这个过程中的任意节点,但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大多是将教学评价放在教学活动之后,并未对幼儿进行即对评价,这就导致教学评价的时效性不足,而且可能导致教学评价无法发挥其指导性作用。与之相对的,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结台幼儿表现进行实时评价,能迅速诊断幼儿的状态,既可以据此指导幼儿下一步的学习发展,也能为接下来的教学实施提供一定依据。

比如,在幼儿识数的过程中,一些幼儿对抽象的数字符号存在理解困难,感到识数活动枯燥,故而出现走神的情况,这对幼儿的发展以及接下来的教学实施是相对不利的,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及时提醒幼儿,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而后通过评价的形式帮助幼儿重新集中注意力并尝试对数字符号进行思考和理解,避免幼儿长时间走神而落下太多知识。与此同时,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评价每一位幼儿的表现,而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打分系统,通过该系统将幼儿在每一节课上的互动表现简单记录下来,既能对幼儿本节课的表现进行诊断和概括,也能将一段时间内的课堂评价整合起来,判断幼儿的进步状况。

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教学评价的智能化水平,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以后需要分析相应原因,比如,一些幼儿的识数能力发展不到位,教师需要亲自分析原因并制定对策,而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智能化工具可以根据评价内容分析幼儿识数能力发展不足的原因,有效节省教师的时间和精力,相较于人工分析,智能化工具给出的分析结果往往更为准确、更为具体,也方便教师根据评价和原因制定下一步的教学方案。

(三)增强教学评价趣味性和人性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缺乏足够的趣味性,无法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这就导致幼儿可能不会根据教学评价来改善下一步的学习活动,针对这一情况,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增强教学评价的趣味性,使幼儿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更愿意参与其中、更乐意于表现自我,这对于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来看,相较于传统的评价,信息技术可以让教师通过图片、动画、文字和声音等不同形式对幼儿进行评价,既能吸引幼儿注意力,使幼儿感受到来自救师的关注和肯定,又能增强评价的趣味性。比如,在游戏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包含有小动物的动画,将评价内容植入动画之中,当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表现优秀时,教师可以播放动画,让其中的小动物表扬幼儿,使幼儿形成更深刻的印象,也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具有更强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提前设置小动物说出的话语,比如,当幼儿表现不佳时,教师展示动画,让其中的小动物指出幼儿表现不佳的原因,告诉幼儿改正建议并进行安慰,鼓励幼儿不要气馁,争取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相比于传统的教学评价,这种有批评、有鼓励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更为人性化,也更能照顾幼儿的内心世界,避免幼儿在批评中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困境。

(四)突出教学评价过程性与协作性

幼儿的成长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跳跃式的节点,而传统的教学评价没有突出幼儿成长发展的过程性,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使其成为可能。具体来看,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准确、及时地给出教学评价,而且能将一段时间内的教学评价整合起来,以此判断幼儿在该时间段内的发展状况,确定幼儿处于进步或是退步状态,或者判断幼儿习得了哪些知识、生活技能。

现阶段家园协作是幼儿教育教学实践必须关注的重点,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家园协作评价成为可能,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将评价标准发送给家长,让家长结台幼儿的居家表现对幼儿展开评价,方便教师全方位地了解幼儿具体情况。同时,教师可以将幼儿的在园评价发送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方便家长配合教师实施教学活动。比如,幼儿在园学习期间,对拼音的识读存在一定障碍,无法准确发音,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评价以后告知家长,让家长在家庭生活期间多说普通话,尽量做到发音标准,引导幼儿逐渐掌握拼音拼读技巧,能够清晰流畅地读出文字。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评价中的应用现状

(一)幼儿教师认识不到位

在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幼儿教师的认识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结合当前的幼儿教学情况来看,一些教师并未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活动,但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仍旧采取传统的评价方式。

(二)缺乏科学的评价系统

一个科学的、完整的教学评价系统是信息技术发挥其价值的必要前提,但目前一些幼儿园内的教学评价系统与信息技术适配性不高,教师无法将信息技术与评价系统结合起来。具体而言,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评价以后,还需要将评价结果手动输入系统,没有实现信息化评价工具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对接。

(三)教师信息素养不足

教师的信息素养对于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评价中的应用具有关键影响,就目前而言,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其信息素养不足,不能很好地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评价相结合,导致信息技术无法发挥其应有价值。究其原因,这类教师习惯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评价,而且年龄相对较大,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偏弱,故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三、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评价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一)引导教师达成共识,构建完善的顶层设计

针对一些幼儿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园方应当加强宣传动员工作,使幼儿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达成共识,帮助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增强教学评价的有效性、趣味性,让教学评价更好地发挥其应有价值。具体来看,园方应当推动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评价的每一方面,能从不同维度对幼儿进行智能化、信息化评价,而且加强教学评价反馈,在落实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不同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职责,以责任督促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协力并进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效果。与此同时,需要拓展教学评价的方法,将比较评价、建议性评价、补充评价、创造性评价融入其中,比如,在落实比较评价的时候,确定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种方法,既可以将不同幼儿进行横向比较,也可以针对同一幼儿的不同阶段展开纵向比较。

(二)搭建完善可行的评价系统,确保系统运行流畅

幼儿园需要主动搭建与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相适配的评价系统,确保教师可以利用该系统进行有效评价。具体而言,园方需要与教师加强沟通交流,根据教学评价的实际需求确定评价系统的主要模块和相应功能,而后进行系统测试,确保无误后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应当针对评价系统进行定期的检修维护,确保系统功能正常、运行流畅,避免在教学评价的时候出现故障问题。

(三)加强幼儿教师专项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水

幼儿园需要主动加强教师专项培训,既可以邀请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培训人员入园培训,也可以组织教师在业余时间相互学习,充分发挥传帮带机制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让具备一定信息技术水平的年轻教师帮助年长教师,实现共同进步,确保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评价。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应当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在设计课件的时候思考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评价环节,而且设置对应的评价标准,确保每一节课都能利用信息技术展开评价,提升数学评价的有效性。

四、结论

结合本文分析可以发现,在幼儿教学评价中应用信息技术是可行的,能有效增强教学评价的时效性、智能性,推动教学评价朝向多元化、立体化的方向发展,使教学评价具有更强的趣味性,更高的人性化水平,而且能帮助教师与家长进行共同评价。针对当前阶段信息技术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问题,园方应当通过动员宣传使教师达成有效共识,主动构建顶层设计,明确信息技术应用的总体目标、具体思路和实施方案,进而搭建完善的教学评价系统,使信息技术能更好地与之适配,最后加强教师培训,切实提升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多描并举推动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责任编辑:黄艳华)

猜你喜欢

幼儿教学教学评价应用研究
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绘本阅读对幼儿情感发展的影响
幼儿园教学从儿童出发应然与实然之差异分析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多元智能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渗透应用体会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黑农”大豆育种技术及应用研究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