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从虚构看真实 须由梦境悟人生
2024-06-30倪蕴佳
倪蕴佳
摘 要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课的教学通过“虚构”与“真实”这一组概念推动课堂,由表层的虚实之辨到深层的虚实之探,最终在虚实的相互补充、叠加中,体会诗歌情感的共振与强化。以此探索走进经典作品的教学路径,实现从“这一首”到“这一类”的提升。
关键词 《梦游天姥吟留别》 真实 虚构 教学思考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李白的忘年交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你怎么理解这个称呼呢?
生:“仙人”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大胆奇特、浪漫瑰丽的想象。
生:李白的性格狂放不羁,如同“仙人”一般。
生:谪,罚也。说明李白并非像真的仙人一样远离尘嚣,他也有常人的苦恼忧愁。
师:大家对于这个称呼的理解折射出李白人生中既潇洒超脱、意气风发又碰壁失意的现实。这种复杂的经历与情感常被李白写进诗词中。今天,我们就走进李白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来品一品其中的内涵。
师:《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游仙诗,游的是梦境、仙境,是超越现实的。请你找一找诗歌中超越现实的虚构之处。
生:诗中先后通过五岳、赤城山、天台山来衬托天姥山,虚构了天姥山的高度。
生:“五岳归来不看山”,五岳无论是从海拔还是声名都超过了天姥山,这里却用“拔”“掩”这两个动词突显天姥山的气势超过五岳,遮掩赤城山。
生:“天台四万八千丈”先夸大天台山的高度,再通过“欲倒”来衬天姥山的巍峨。
师:据说,清代名士方苞曾慕名来到天姥山,结果大失所望,说它“一小丘耳,无可观者”。现实中的天姥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主峰为拨云尖,海拔只有818米。然而,李白通过夸张、拟人、衬托等手法将天姥山描写得无比高大,的确是超越现实,以实衬虚,以虚衬虚。
生:李白还虚构了一场神奇的梦游。“飞度镜湖月”中“飞”字体现了梦游速度之快,一下子就从东鲁到了浙江。
生:梦游过程中时间变化也很快。作者是在“月夜”踏上路程,“空中闻天鸡”已是清晨,再到“迷花倚石”之时又到夜晚。随着时间和意象的变化,意境也发生了变化,从恬静幽美到雄奇壮观,再到阴森险怪,这些显然也都是虚构的。
生:梦游中的意象也都是虚构的,比如:天鸡、熊咆、龙吟、山巅等。
师:这是一首记梦诗,梦游本身就超脱现实。从空间转移到时间变化再到意象变幻,李白夸张和想象的才能在这首诗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生:李白在梦游之中还虚构了一个华丽的仙境,可以说是虚构中又虚构。神仙们纷纷出现,鸾凤为他们拉车,虎为他们奏乐,这是一场盛大、祥和的仙人聚会。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中的三处虚构:一构天姥之高大,二构梦游之神奇,三构仙境之盛大。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在现实中受到压抑的情绪扭曲的表现,我们能否从梦游的虚构中读出真实?
生:首先,李白从东鲁到天姥梦游的路径就是真实的。(生笑)我看过百度地图,从山东去天姥山需要经过镜湖,再到剡溪,赤城山是天台山的南门,这两座山都在天姥山附近。所以,虽是梦游,但这些地方都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方位也是正确的。
师:李白年轻时辞亲远游,在《秋下荆门》中写道:“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这里的“名山”就是天姥山,剡中是现在的新昌县。看来李白是真的游过天姥山,对这座道教文化名山很熟悉。
生:梦游中虽然虚构诸多意象,但提到谢公是真实的,应该是诗人有意为之。
师:几处提到了谢公?
生:三处。“谢公宿处”“谢公屐”“青云梯”,书下注释提到这是出自谢灵运的诗歌《登石门最高顶》。
师:结合注释丰富对文本的认识,这一点值得大家学习。谢灵运是山水田园诗的鼻祖,对李白有极大的影响。但李白在梦游之中多次提到他,这种“有意为之”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生:谢灵运也是仕途不顺后辞官,领着僮仆门生游山玩水来排遣内心的不满。李白此刻被放出京,也有被贬的意味,同样寄情山水来抒怀。
生:“青云梯”是直上云霄的路,在一定程度上暗指李白初入长安仕途的顺利。
生:对谢灵运的推崇说明李白始终坚持自我,不同流合污。由此可以看出李白在梦游中的情感是真实的。
师:游国恩评价这首诗歌“用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描绘了诗人在精神中的历险和追求,苦闷孤寂的灵魂在梦中得以真正解放”。诗人为什么用梦这种虚构的方式来书写自己真实的情感?
生:李白有大济苍生的理想,被赐金放还是他政治和人生的大失意,这种苦闷的情绪像梦魇般一直压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但是他性格傲岸,蔑视权贵,所以只能借写梦一吐为快。
生:虚构梦游之神奇、仙境之祥和反衬了现实的丑陋,更强烈地表达了李白对现实的不满和憎恨。
生:在梦境中才能释放出深藏在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之所以虚构天姥山的高大,是因为李白在精神上是独立不屈的,他的精神高度、人格高度如同天姥山一般。
师:看来要读懂这场梦境必须知人而论诗,了解其写作背景。
PPT:
公元742 年,李白经好友推荐应召入仕,由此生出了“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雄心壮志,并渡过了仕途中短暂的“得意期”,但其孤傲的性格难以为权贵所容。公元744年,在权贵与小人的排挤和诽谤下,李白被唐玄宗逐放出京,其雄心抱负也随之搁置高悬。该诗正是作于诗人离开长安后别东鲁朋友时所作。
师:从“得意”到“失意”,李白将虚构与真实,梦境与人生有机融合在一起,构建了一幅幅奇幻和美妙的梦游景象。由“虚构之梦”走进诗歌,才能读懂其中的“现实之情”“真实之人”,才能理解诗歌最后那句激越的呐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该诗因其雄伟的意境,变幻的意象,新奇的手法,历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在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生命的诗意”,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该单元的选文,因诗人所处时代和个人遭遇的不同呈现出不一样的情感。李白的这首诗歌是梦游呓语,还是送别东鲁兄弟的不舍,抑或另有所指,历来众说纷纭。
“虚构”与“真实”这一组概念,既相反又相成,它们之间强烈的对比,巨大的张力可以成为解读诗歌的独特路径。古代诗歌中的“虚构”一般指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逝去之景之境,未来之景之境。本诗中的虚构显然是第一种。李白在诗歌中虚构了天姥山的高大、梦游的神奇,还在梦游中进一步虚构了仙人盛大的聚会,可谓将自己的虚构之能发挥到了极致。如果说梦游本身就适合发挥诗仙的想象和夸张的才能,那么关于真实的探寻则更能激起读者的兴趣。弗洛伊德说,“梦是一种欲望的达成”,李白的虚构之梦是为达成何种欲望呢?这就推动着读者走进梦游背后那个真实的李白,关联诗人特殊的人生经历:长安三年,赐金放还。这一政治上的失败,让虚构找到了缘由,是诗人现实中的不得志,内心深处的愤懑不平;也让虚构背后的真实找到了答案,是天性的傲岸不羁,怀才不遇后的不吐不快;还让虚构和真实找到联结点,失意的现实和精神的不屈在梦境中合一,驰骋想象的背后是灵魂深处的慨叹,这恐怕正是李白生命中独有的诗意。
走进经典的路径有很多,循着虚构与真实走进诗歌,摆脱了传统诗歌教学的固有思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虚实双线也推动着学生深度解读诗歌,由表层的虚实之辨到深层的虚实之探,最终体会到在虚构与真实的相互补充、相互叠加中,诗歌的情感得到了共振与强化。选择恰切的路径也是教师向学生提供学习支持的有效方式,唯有路径正确,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审美感受能力,达到从“这一篇”到“这一类”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