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hatGPT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2024-06-29高迪陈晨子

文教资料 2024年3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措施风险

高迪 陈晨子

摘 要:在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人工智能的洗礼已经成为必然趋势。ChatGPT技术以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技术等途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提供了巨大支持。但是,ChatGPT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引发遮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威、削弱教育双方的主体意识等潜在风险。对此,本文提出高校立足育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守护意识形态安全、提升教育双方的主体意识等应对措施,以期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见效。

关键词:ChatGPT技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风险;应对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1]如今,ChatGPT以其独特的文字问答互动的模式,在各个领域引发强烈关注。以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审视ChatGPT技术,其可谓是机遇与风险并存。机遇在于以ChatGPT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会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性创新,而且有助于实现高校育人效果;而风险则在于ChatGPT技术自身的局限性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准确探析ChatGPT技术的科学内涵及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进一步明确ChatGPT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风险,提出具有可行性与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一、ChatGPT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若想进一步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厘清ChatGPT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明晰ChatGPT技术的相关概念,认识ChatGPT技术在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ChatGPT技术的相关概念

ChatGPT技术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大型语言对话模型和自然语言处理工具,本质上是一款基于GPT3.5架构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该模型源于Transformer模型,能够执行自然语言生成、翻译、问答和对话等多种任务。ChatGPT遵循内容生成式规则,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处理大规模自然语言数据,通过预训练和微调等技术对用户输入的内容生成自然、流畅、有逻辑的回应文本[2],在一定语境下可以展开不同于单向聊天的多轮对话,甚至可以辅助用户产出调试代码、文本以及图像等复杂的作品。ChatGPT技术因其智能灵活的特性,被广泛地应用于人工智能识别、客服咨询、虚拟智能助手等领域,为整个社会提供了更加智能、高效的语言处理服务。

(二)ChatGPT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ChatGPT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赋能”。“赋能”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心理学中的“授权赋能理论”,后被广泛应用于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其核心内涵在于给予个体或组织某种能力,并通过这种能力上的赋予,提高其完成某事的效率。在新的科技环境下,技术赋能逐渐被人们认识,即通过传递技术、改造场景和提供平台等方式,以先进的技术手段给予个人和组织行动能力。ChatGPT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通过智能技术这一“助推”和“帮手”,协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变革和发展,以实现育人实效的最大化。首先,从技术角度看,ChatGPT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ChatGPT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数据进行分析,并据此构建适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智能模型,再依靠这一模型对受教育者的情况作出准确预判。比如,ChatGPT技术采集受教育者的情感依赖、认知水平、思想道德水平等数据,预测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程度和外化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制定个性化教学提供基本参考。其次,从思维角度看,在ChatGPT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会发生相应的变革。ChatGPT技术所提供的思维逐渐取代机械化的思维,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基于“数据流”出现“想法流”。再次,从实践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人工智能可以更科学地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更合理地分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三)ChatGPT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ChatGPT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唯物史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思想。首先,马克思提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并且社会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对独立性。随着科技和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与社会交往中。社会存在发生的巨大变革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导致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逐渐区别于从前,比如,政治、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改变,使得许多新想法、新观念应运而生。智能时代,社会存在的变化助推着社会意识的变化,不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对大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4]全社会的发展基于个人的自由发展,发展是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自由全面的发展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再次,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认可其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主要着眼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这三个要点。科技是生产关系变化的主要推动力,不仅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是变革生产关系的重要引擎。如今,“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服务已经成为时代的特征,不可否认的是,科学技术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带来了重大的契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合理利用ChatGPT等科学技术来提升工作效率,以发挥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二、ChatGPT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风险困境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ChatGPT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有助于提升教育产能,推动教育方式改革,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存在着技术风险、应用风险和个人伦理风险的困境。因此,对ChatGPT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技术风险:遮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随着ChatGPT技术的兴起,很多学生甚至教育工作者都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并想借此大展身手。一方面,ChatGPT技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临时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但不可忽略的是,ChatGPT技术并不是专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它只是一种高新技术工具,无法代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人成长和发展中所发挥的特殊价值。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无法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直接转移到人工智能技术所营造的虚拟空间中。教育的主体双方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条件下无限提高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预期时,便更容易发生对ChatGPT技术的错误理解与滥用、误用,导致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属性被掩盖。另一方面,ChatGPT技术可以看作是资本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ChatGPT技术在某些方面是资本家实现资本增殖的重要工具。如果将塑造教育氛围、评判教育价值的环节全部交付给为资本服务的技术,那么信息中的不稳定因素便会逐渐冲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色彩,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价值可能被彻底遮蔽。

(二)应用风险: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威

ChatGPT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应用风险主要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扁平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越来越激烈的冲击,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一方面,ChatGPT在回答理工类问题时,例如数学或自然科学等学科,所输出的回答多具有普遍性,但在回答人文类问题时,例如与政治、历史等相关的问题,则呈现了东西方意识形态差异。带有舆论引导功能的算法容易诱发网络空间的无序性和复杂性,导致戏说英雄、篡改历史等现象频频发生,弱化了大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敬畏感,削减了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使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ChatGPT虽然无法具有与人类相同的情感,也无法完全获得人类在长期劳动、学习与生活中积累的直观体验,但它的语言表达特性却不可避免地受到设计者与使用者的影响,容易被错误价值观念影响,以致削减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在这一背景下,贸然将ChatGPT技术僵硬地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可能对教育主体双方产生难以察觉到的误导,进而带来意识形态渗透的风险。

(三)个人伦理风险:削弱教育双方的主体意识

ChatGPT技术可以对传统教育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但过度使用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伦理风险,即教育者的主导地位被动摇,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被弱化。一方面,教师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作用。与ChatGPT互动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效果,但过度使用ChatGPT可能会使教育者不再具有信息占有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差被缩小,转变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可控的、稳定的教育模式,容易导致教育者的信息主导地位被动摇。另一方面,ChatGPT技术容易对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产生消极影响。比如,ChatGPT技术可以为受教育者生成较为优质的作品内容、作业答案以及测验答案,或者生成思想政治理论相关学习论文等,使受教育者跳过搜索信息、认真思考的过程。这容易导致受教育者产生惰性心理,降低受教育者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以致其难以完全吸收学习内容,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三、ChatGPT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面对ChatGPT技术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能引发的三重风险,高校应通过筑牢价值之基、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加强主体培育等途径予以防范化解,以期为ChatGPT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应用探索出科学、合理和可操作的现实路径。

(一)树立育人为“本”、技术为“用”理念以筑牢价值之基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技术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都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联系的,其初心和使命始终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ChatGPT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指充分利用ChatGPT技术中所包含的数据挖掘、深度学习和智能识别等方面的功能,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精准判断教育对象、精准识别教育环境,从而进行科学决策,并非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全部依赖人工智能技术。若是丢失了人的价值和人的主体地位,一味地依赖技术,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便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如今,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技术为“用”的理念,充分利用ChatGPT的功能,发挥其“工具”作用,使其更好地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二)强化价值引领以抵御意识形态风险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隐蔽与复杂,ChatGPT技术逐渐成为意识形态渗透的一种主要媒介。为了应对外界意识形态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强化价值引领,保证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理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为指引,并将其嵌入 ChatGPT 语料库与算法之中。无论是对 ChatGPT技术进行改造还是研究本土化类ChatGPT系统,都必须使其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其次,要发挥主流媒体的重要作用。对于 ChatGPT 所输出的错误价值观和虚假信息等,主流媒体要从主流价值观的角度出发去引导算法。在处理引发人们关注、轰动公众的热点新闻与难点问题时,主流媒体应积极回复、及时更正,保证做好价值引领工作。最后,要借助外力对ChatGPT生成的信息加以识别,加大监管力度,研制 ChatGPT 输出文本监控系统,可将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论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融入数据库,通过系统智能算法将 ChatGPT 生成的信息进行审查,对负面信息及时加以警示,切实保障产出与主流意识形态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三)坚守主体意识以增强育人能动力量

教育者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力量,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发展的起始点,也是人工智能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连的结合点。若想促进ChatGPT技术安全有效地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保障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与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对此,我们要加大对教育主体双方的培训力度,提升其数字生存能力。一方面,要提升教育者对 ChatGPT技术的使用能力。适当开设技术应用培训班,以“传道”代替“说教”,帮助教育者合理使用智能工具,尽快将其对人工智能的态度从“好奇心”和“一味叫好”转变为“合理看待”和“及时发现问题”,摆脱技术依赖,突显人的主体性。不仅如此,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来建立虚拟学习环境,通过虚拟技术找准切入点,设置教学情境,使教育对象身临其境地进行实践活动并培养主动感知能力,避免ChatGPT技术赋能带来的自我迷失、情感漠视等伦理挑战。另一方面,要关注教育对象对ChatGPT技术的理性认识。要培养教育对象的信息鉴别能力,强化其自我学习能力。教育者要帮助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教育对象提高对数据的辨识能力,适当开展智能素养大赛、技术利弊辩论赛等活动,培养教育对象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性认识,借助同辈的榜样力量和互相帮助的方式,提升教育对象的智能媒介运用能力。[6]

四、结语

ChatGPT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打造了新的运行模式。因此,我们在充分认识 ChatGPT技术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风险的基础上,应立足育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守护意识形态安全,提升教育双方的主体意识,以推动ChatGPT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贺信[N].人民日报,2019-05-17.

[2]阮一帆,王智博.ChatGPT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风险及应对策略[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3(3):50-5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30.

[5]李宝鑫,闵永新.ChatGPT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风险与化解进路[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3(6):44-49.

[6]王天民,郑丽丽.智能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优化[J].思想教育研究,2022(10):38-44.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措施风险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运用慕课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