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2024-06-29程琳
程琳
摘要: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如火如荼地展开,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如产教融合促进了高校关于创新创业理解兴趣的加深,促进了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优化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如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师资力量不足、实践平台的不完善、评价体系不科学等,为解决这些问题,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等促进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引言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输入了众多人才,为社会建设带来诸多新鲜血液,现代职业教育体制已基本建立起来,为经济造血能力以及为人民造福能力不断提高,已具有了基本达成现代化的众多有益条件。因此,进入21世纪,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社会各界对应用型人才的呼唤愈来愈强烈,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和关键性作用也愈来愈明显。这为我国创新创业事业的发展、高等学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注入了各方力量,真正实现校企双方合作共赢。
一、产教融合与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为更好地探索新时代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必须首先明白什么是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指职业院校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学校所设专业与学科建设,主动创办专业产业,将产业与教育教学紧密关联起来,互为支柱,互为支撑,将职业院校共同打造成兼具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育、产业协同为一体的多方向共同发展的产教研机构,建成建好高校与企业融为一体的发展形式与格局[1]。
在产教融合的共同培育中,企业和学校互相支持、共同发展,双方是同等地位同等责任,共同助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事业长线发展。除此之外,高校所在地政府部门在产教融合中也需担负起组织协调、中间联系、方向指引等的重要责任。产教融合的终极教学目的强调的是在发展企业经营和产业建设的前提下,助力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大学生,并不是简单地融合在一起就可以。
教育部先后印发一系列文件对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予以指导。从中可以预见,在新时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大趋势下,高等院校要尽早更新旧有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式,加大产教融合力度,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富有创新理念、深谙创新思维、懂得创新技法、了解创业原理的应用型人才。综上所述,职业院校若能将产业发展融入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对学生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强盛都有显著的推动作用[2]。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成效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如火如荼地展开,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这些成效不仅仅是数字和数据的提升,更是深层次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
(一)高校关于创新创业的理解兴趣的加深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高校对于创新创业的理解兴趣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之外,高校如今更重视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学生,这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深化对创新创业的理解方面,高校展现出了空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团队积极引入跨学科的创新创业课程,力图从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高校还与企业、研究机构等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锤炼自己的创新能力[3]。
(二)促进了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产教融合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实际的工作环境和项目,从而更好地掌握实用的技能和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学校的合作,更直接地参与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为未来的发展储备优秀的人才资源。
(三)优化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通过将产业与教育紧密结合,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趋势和发展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使其更加贴近实际应用和市场需求。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教学内容也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力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不仅能够学到书本上的知识,更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能力[4]。
(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这种模式将产业与教育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实际的操作经验和最新的行业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首先,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学生可以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操作,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市场需求,从而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实践经验有助于学生发现创业机会,并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其次,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的导师资源。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邀请企业导师来指导学生,提供实际的创业经验和行业知识[5]。
(五)促进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可以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变化,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同时,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激情。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新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1.部分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统一的设计理念和思路,课程设置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这导致学生难以全面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也无法有效地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
2.理论与实践脱节。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也难以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更新速度较慢,与现实中的创业环境和实践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导致学生难以接触到最新的创业理念、创业案例和市场动态,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4.课程设置的层次性不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层次性不够,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一些学生可能更偏向于创业理论的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则更偏向于实践操作和创业技能的提升[6]。
(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是教育的重要引导者,但目前一些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1.师资数量不足。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相应的师资数量却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导致师生比例失衡,教师数量无法满足需求;
2.师资素质有待提高。一些教师虽然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和教学经验,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和实践经验相对较少,难以有效地指导学生。此外,一些教师缺乏行业经验和创业经历,对创新创业的实际运作和市场行情了解不足;
3.师资培训和交流不足。创新创业教育涉及的领域广泛,需要教师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然而,一些教师缺乏相关的培训和交流机会,无法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经验,影响了教学效果[7]。
(三)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不完善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目前一些职业院校的实践平台建设不足,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部分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薄弱,一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过于偏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环节,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创新创业的实践技能;一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未能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导致学生无法获得足够的支持和帮助;一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未能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特点进行优化,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8]。
(四)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不科学
目前一些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不够科学,过于注重形式化的评价方式,如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创业竞赛的参与等,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这种评价体系无法有效地激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也无法为学校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首先,评价标准过于模糊,缺乏明确、具体的指标。这导致评价过程主观性过强,评价结果往往因人而异,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在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中,常常出现“感觉”“大概”“差不多”等模糊词汇,使评价结果无法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进步程度。其次,现行的评价体系过分注重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努力。这种“唯成果论”的评价方式,很容易导致教育过程中的短视和急功近利。一些教育项目可能会为了追求短期效益而牺牲学生的长远发展,从而违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此外,现行的评价体系还存在着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多元化的问题。过于依赖量化指标,如分数、业绩等,而忽视了质性评价,如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等。这种方式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潜力,也难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四、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为了促进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职业院校应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系统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强课程质量的监控和管理,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质量和效果。这个体系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结合。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因素。职业院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进,建立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应该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提升创新能力和创业素养。首先,可以通过引进优秀人才、鼓励教师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等方式,增加师资数量和提高师资素质。其次,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提高其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还可通过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提供晋升机会等方式,激发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同时,通过与企业合作,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和教学资源,增强教师的行业经验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
加强实践环节,增加实践环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比重,通过模拟创业、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创新创业的实践技能。同时,积极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同时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和提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加强整合校内外资源整合,加强与校内外相关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此外,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特点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同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为了解决评价体系的问题,需要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合理、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1)制定明确、具体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2)注重过程和结果的双重评价,既关注学生的最终成果,也关注他们在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3)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综合运用量化指标和质性评价等手段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4)加强动态评价机制的建设,及时反馈学生和教师的表现并做出相应的调整;(5)强化实践环节的评价体系建设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全面素质能力水平培养与重视。在具体实践中应重点落实这五方面的评价指标内容,并将其有机结合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水平。
结语
总之,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促进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系2022年山东软科学研究会“产教融合研究智库专项”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SDRKX-01-20222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海明,刘志威.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时空演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01):151-157.
[2]王阿盈.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现状与优化途径[J].四川劳动保障,2023,(12):42-43.
[3]常兰,刘小红.基于产教融合的“三融四双五对接”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28(S1):114-116.
[4]周勇,仇志海.产教融合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05):1-5.
[5]胡小峰.新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逻辑[J].人才资源开发,2023,(15):32-34.
[6]王泳善.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路径探索[J].山西青年,2023,(09):136-138.
[7]张浩,付伟,赵昕等.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基于河北省5所高等院校的调研结果[J].黑龙江科学,2022,13(23):34-36+39.
[8]王硕,朱哲宏,孙文.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改进方法——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J].大众标准化,2022,(08):123-125.
(责任编辑: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