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 承袭与形塑 ” : 非遗传承视角下藏戏文化的多维传播与创新探索

2024-06-28刘明阳叶辉

今古文创 2024年20期
关键词:藏戏文化传播非遗

刘明阳 叶辉

【摘要】藏戏发展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非遗文化传播和创新的意义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创新和产业发展。藏戏作为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藏民受到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网络游戏等一些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藏戏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很多困难,藏戏是藏族文化的一个窗口,本文阐述了藏戏的起源与发展,探讨了藏戏的发展现状及困境,并针对藏戏的传播、形塑、创新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藏戏;文化传播;非遗;创新推广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20-008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20.028

课题基金:202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重拾遗迹:传播与创新“藏戏”的AR文创衍生及数字游览内容孵化》(项目编号:202313320478)。

一、藏戏艺术的文化形成与流变

(一)地域导向:藏戏的阐释与演化

藏戏(Tibetan opera)多分为西藏藏戏(阿吉拉姆)、安多藏戏(南木特)、德格藏戏、昌都藏戏4个剧种。

西藏藏戏流传最为广泛,在藏族聚集地也常称“阿吉拉姆”,在藏语中表达“仙女”之意。这是一种流传于藏族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戏剧演绎形式,具有一定宗教属性。相较于其他戏曲门类而言,藏戏具有浓烈的民族歌舞属性和祭祀仪式传达,因为这种演绎方式最早是从民间舞蹈和祭祀中演化而成,还有部分戏目从僧歌中传颂至今。藏戏同藏族的普罗大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藏族历史及藏传佛教的影响对戏曲有一定助推作用。藏戏的表演以唱腔、韵白为主,中间穿插着歌舞、杂技,通过不同颜色的服装以及面具创造出具有不同意义的人物角色。藏戏在表演形式上主要分为“顿”“雄”“扎西”三个部分。一般由“顿”祭祀歌舞为开场,“雄”表演讲述主体故事为正戏,最后由“扎西”作为结束,意为祥瑞平安吉祥之意。据传藏戏最早起源于公元8世纪,直到公元14世纪时期由佛僧汤东杰布带领的为筹集募捐而形成的戏剧团在各地演出下,才真正地让藏戏展现在大众面前,使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藏戏,为藏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直至今日藏戏已经拥有600多年之久的历史,被称为西藏“活化石”,它以非物质文化的形态留存至今,传承主要通过艺人之间的口传心授、动作表演以及民间自发地组织活动培养人才的方式世代相承。

(二)承袭与文脉:藏戏的发展渊源

藏戏历史源远流长,在西藏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公元8世纪时期,西藏寺院宗教舞蹈“羌姆”(汉译为“面具舞”“跳神”等)中就已经出现了面具。根据《西藏王统记》记载,在松赞干布颁发吐蕃王朝早期法律“十善法”的庆祝大会上,“令戴面具,歌舞跳跃,或狮或虎,鼓舞曼舞,依次献技。奏大天鼓,弹奏琵琶,还击饶钹、管弦诸乐……如意美妙,十六少女,装饰巧丽,持诸鲜花。酣歌曼舞,尽情欢娱……”(转引自《中国戏曲志·西藏卷》)从中就可以看出,让表演者戴着狮子或老虎形态的面具舞蹈跳跃,依次献技艺。同时还由琵琶,饶钹、管弦等等传统民间乐器进行伴奏。当时那个时期就已经把藏族的各种民间舞蹈和民间乐器进行了同台演艺。为之后综合性的藏族戏曲艺术打好了根基。在公元8世纪时期,藏戏就具备了简单讲述故事剧情的能力。藏戏初具雏形后,经过数百年的缓慢发展,据传直到公元14世纪,明代高僧唐东杰布(原名:措吉达真、僧名:尊珠桑布)为了修建西藏地区第一条铁索桥,因为当时缺少财力、物力,唐东杰布就召集了几名“仙女”初步组成小型戏团。戏团前往各地演出,进行募集捐款或物资同时也使得更多的人接触到并喜欢上了藏戏。据后人流传,观众把他们称为仙界的仙女,是为了帮助唐东杰布完成建桥任务而来到的人间。并且亲切地称为“仙女大姐”或“仙女”,即西藏自治区的“阿吉拉姆”或“拉姆”。为后面藏族面具戏的完善做出极大贡献。到17世纪,藏戏已经发展成了综合性戏曲艺术,又在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的授意带领下,会在重要的宴会中会邀请一些民间藏戏班子进行助兴演出。在带领人的关注和提倡下,藏戏很快在各地普及,使藏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时期。他的舞蹈根据宗教祭祀仪式进行改良优化,戏曲根据民歌和僧歌的流传、结合。完美融合成为一类以唱为主,舞蹈为辅的综合型藏戏艺术。之后,在不同的历史社会背景下,经过一系列的流传和改编,从此藏戏就具备了完整的表演形式和丰富流畅度表演故事。从这个时期开始,民间就有了专门改编撰写,并记录成文字的藏戏剧本的师傅。藏戏文化在西藏地区进行孕育和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藏戏逐渐流传到西藏各地,并逐步向周围扩散传播,如四川、青海、甘肃以及邻国不丹、尼泊尔等地。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各地文化的差异,藏戏也衍生出很多不同的戏曲剧种。

1919年,在十世帕巴拉的领导组织下正式创建出来了昌都戏。而昌都戏不同于原本的藏戏,他们的表演不用面具还在初始的藏戏中延展创造出了许多新剧目。同时在这一时期蓝面具戏和白面具戏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各地出现了大批职业性藏戏班。因为大量的戏班和密集的演出让藏戏逐渐发展出来不同的表演形式,白面具戏延伸出了黄面具戏,蓝面具戏也逐渐形成了迥巴、香巴、江嘎尔和觉木隆这四大流派。20世纪60年代期间,逐渐完善并上演了《文成公主》《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诺桑与云卓》四个大型传统藏戏。还创造出了《解放军的恩情》《农牧交换》《渔夫班登》《幸福证》《血肉情谊》《炉火重升》《阿爸走错了路》《英雄占堆》等中小型现代戏剧目。20世纪80年代,蔵剧团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摸索出自己的发展道路。1981年第一次举办了业余藏戏会演,民间创造者们在会演中的表现多姿多彩。这又让藏剧团专业藏戏的创作演出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直到21世纪时期,在2006年时,藏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2009年,藏戏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2年,由峨影集团出品、峨影音像出版社和西藏拉萨市城关区娘热民间艺术团联合拍摄制作的《八大藏戏》摄制完成,并成功入选四川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在多年的磨炼中逐渐摸索出属于藏戏较为科学的发展方向。

二、藏戏的文化桎梏与发展困境

(一)传统思维限制表演形式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也伴随着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网络游戏等一些现代娱乐的多方面、多元素的发展。藏戏文化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藏戏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很多困难。而目前,藏戏还是处于依托在藏族的传统节日的表演,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仪式性。因为藏戏和藏族的传统节日相互依托才使得藏戏充分流传于高原的每一个角落,同时藏族的传统民俗也对藏戏文化的发展上了一层加锁。藏族的节日的背后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人们及举止言行也都格外严肃谨慎。在节日中人们大多都是开心充满希望的这就造使藏族戏曲的表演呈现出的氛围也是比较喜庆和欢脱的基本也都是以美满团圆作为结局。在这种大环境下也就使得藏戏中缺少一些悲惨凄凉的剧情,也造就了现在藏戏表演剧情的单一。然而由于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当地习俗,也不会去特别关注节日背后的意义,使得他们对藏戏的表演一知半解,不会达到理想的目的。而藏戏一旦与传统习俗和节目相互脱离,也就失去了藏戏传承的意义,肯定也会对其传播造成影响。

(二)非遗传承的学习成本与回馈不符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就是历史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延续、传承。而非遗文化在社会的发展下,并没有得到特殊渠道的关怀和保护。在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下大多数青年人为了生计而选择了外出打工。同时,传统艺术的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磨炼思考与沉淀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在高成本的付出下并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也就会造成人们对藏戏文化的喜爱程度有所降低。优秀传承人的可选择机会也会大大缩小。

(三)渠道受限阻碍文化的广泛传播

藏族是中国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居住地高原广阔、海拔较高,导致当地人民多分散居住、交通不便使其信息传递十分困难。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于变革藏戏在藏族居住地已经达到家喻户晓的地步。但是目前,藏戏艺术的传承还是以中老年人为主力军,他们也是对藏戏文化较为了解的一代人。虽然他们掌握了解着藏戏的文化发展历程,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但也受到了极大的思维限制,接受新鲜事物的欲望也会较低。在信息大爆发的年代,其运用新媒体平台对藏戏文化进行的宣传力度不足,没有在社交平台及短视频平台进行有效传播。宣传力度不足,传播范围小也是阻碍藏戏进入大众视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藏戏的文化传播和发展之策

(一)文化传播的良性生态建构

大力支持当地宣传部门设立“非遗藏戏”专栏,建立专业宣传团队,加强在使用者较多的短视频平台下的宣传力度,积极进行藏戏演出扩大传播范围。提高表演者的专业能力,根据藏戏类型的多元化,鼓励和推广不同种类藏戏在特殊节日里结合当地民俗进行各种藏戏表演进行比赛,以促进表演者的创新能力群众参与积极性。积极推动藏戏在群众中的普及,让藏戏进入校园,走进生活。可以在各层段学生进行有规划的普及教学,让学生了解藏戏背后的文化故事,提升对艺术文化的审美能力和水平,可根据专业适当进行藏戏剧本创新创作的比赛提供有效元素。因为藏戏有他们特殊的语言体系,还可以进行尝试“藏戏的普及分享会”教会人们如何看懂、听懂藏戏,进而喜欢上藏戏。我们进行藏戏传播的意义在于对藏戏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观众了解藏戏,形成一种良性的传承生态。

(二)新媒体技术塑造藏戏文化共同体

藏戏文化再结合新媒体技术下,经过媒介重通过短视频、直播、绘画艺术等多元素制造新鲜感,使观众眼前一亮。通过新媒体像全体社会进行传播和宣传,从而获得流量增加粉丝。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可以打破藏戏文化的地域性限制,打造出全民性质的文化形式。在新媒体艺术的介入下合理地将藏戏非遗文化转变为文化资产,将非遗文化融入文化产业中,并在国家主流价值观和政策法规的引导和规范下健康发展,为藏戏传承创收盈利。新媒体技术在互联网中将更多领域、更多地域的人民汇集找到了一起,创造出了一个文化融合、文化共享的平台。在新媒体介入藏戏传播中更有利于突破藏戏文化的地域性、突破人们阶层性的限制。通过互联网将传承人学到、积累的表演艺术和历史文化更全面地呈现给社会群众。新时期的藏戏文化不仅需要保留当地的文化特色,还需要融合流行元素的文化优势。这样更能使广泛的社会群众有所接受,使传播效益最大化。

(三)文旅融合助力藏戏艺术繁荣

2023年年初,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通知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融入能进一步丰富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经典景区旅游空间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底蕴。在政府大力扶持下,积极组织引进外来旅游者。进行多元素发展,融合创新旋律。整合当地现有资源结合流行元素进行文创、服装、面具等旅游纪念品的创新。集资建造藏戏剧目表演基地积极宣传打造成旅游打卡地、或根据藏戏“面具戏”的独特性打造出非遗体验馆。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全国知名度。在游客游览期间充分做好调研,利用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参考游客意见顺应创新趋势,有目标地进行创新改造。创作出有意义、有价值剧目和纪念品。通过藏戏的文化展览宣传,能够更加充分地展示出藏戏元素的文化特征,从而能使更多人了解到藏戏的更深层含义以及藏戏所讲述的历史文化,让藏戏文化保留和传承。

藏戏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创造历程对于记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来说具有重大意义。藏戏的变化改革历程不仅可以看出人们思想上的转变,还侧面反映出人们精神需求的提升。西藏自治区的专业藏剧团已经成立了四十多年,在此期间为了更好地符合大众观赏藏剧团还请教了内地的几种剧团队的导演和演员,对藏戏进行创新。藏剧团从成立到发展过程中不断根据当地传统节日文化进行发掘、改编、锤炼,让藏戏的表演形式逐渐走向多样化,但同时也让藏戏的创新难题显露无遗。近年来,随着娱乐元素的多样化让传统节目在大众的视线下渐行渐远。要想再让传统节目东山再起重新回到大众面前甚至是更上一层楼,我们必须在传统藏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获得突破。首先我们在培养下一代传承人时可以着重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加强资源整合为研究创新者提供有效的传统藏戏表演资料和音频视频,能让传承人更深刻地了解藏戏的发展历程和表演特色,而更顺利地进行新剧目创作探索。在对藏戏的创新创作时,在顺应当下时代的发展趋势的前提下,还要保留藏戏的表演元素,创作出引人注目又具有文化特色的藏戏新剧目。

四、结语

藏戏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传播逐渐形成了独具匠心的地域性文化、丰富多元的歌舞文化。除了西藏之外,四川、理塘、青海等藏族聚集地也都有着藏戏流传。从藏戏文化的长期发展来看,要不断吸收继承优秀文化中发展。第一,要增强传播意识,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推广藏戏,让更多人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到藏戏。第二,加强创新发展,可以引进新思想多加创新,吸引更多关注。第三,与旅游业相结合,整合资源开发文创等产品让旅者有更多的参与感。总的来数藏戏长期的发展,不仅需要保护和扶持还需要做到创新创造,不断进行文化改革,深度激发全民文化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张楠,王纯.乡村振兴视域下非遗传播策略新思路——以湖北纺织刺绣为例[J].传播与版权,2023,(17)。

[2]田玉海.新媒体下广西非遗传播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报业,2022,(18)。

[3]郑雅文.数字经济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广西宾阳大罗毛笔制作技艺为例[J].今古文创,2022,(32)。

[4]谢欢.“非遗”视角下汕尾渔歌传承与创新研究[J].今古文创,2023,(29)。

[5]尹欣桐.西藏和平解放70年以来藏戏艺术的发展与成就[J].西藏艺术研究,2021,(03):75-80.

作者简介:

刘明阳,汉族,山东菏泽人,青岛黄海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叶辉,通讯作者,汉族,湖北武汉人,青岛黄海学院讲师,系主任,博士在读,研究方向: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猜你喜欢

藏戏文化传播非遗
藏戏面具
浅析巴塘藏戏在演出形态方面对西藏藏戏的传承与创新
演藏戏·促非遗扶贫——2019年藏戏演出季完美落幕
传统藏戏的新时代再造——评新编藏戏《朗萨雯波》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