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贫困与独立的论述

2024-06-28王艳邵常伟

今古文创 2024年20期
关键词:手稿异化资本主义

王艳 邵常伟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释贫困与独立的相关内容。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是工人贫困的表现形式,异化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是工人身处贫困生活的成因。“独立”一词的话语内涵在于人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创造,经济独立与精神独立是“社会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独立的真实样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贫困与独立的重要内容对我国治理相对贫困问题进而提升人的独立自主程度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贫困;独立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20-007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20.024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课题(JJKH20241603SK)。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文简称为《手稿》)是马克思不可或缺的一部经典著作。马克思立足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深入剖析工人贫困的表现形式,着手于异化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现象的产生原因。进一步来说,人的真正独立是对工人阶级贫困生活的全面超越,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生活状态。

一、工人贫困的表现形式与产生缘由

工人贫困的表现形式包括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手稿》中的“笔记本I”之所以着重笔墨于工资问题,是因为这一著作一开篇对工资问题的翔实描述便于挖掘工人物质贫困背后隐藏的秘密。与生产资料毫无关联的工人为了满足生活需要不得不出卖劳动,工人劳动价格的涨跌容易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生活资料价格和资本家盈利状况等因素影响,因此,人们是否拥有劳动机会具有不稳定性与偶然性。即使未就业人员顺利加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但资本家支付工人的工资只占据工人创造价值的一部分而非全部。菲薄的收入不足以或刚刚担负起工人“牲畜般的存在状态”以及繁衍后代,足以表露工人阶级捉襟见肘、一贫如洗的物质生活。不论资本主义社会处于何种财富状况,工人身处贫困生活具有绝对性,其形式与程度具有相对性,这已然揭露国民经济学的“伪善性”。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贫困不单单体现在物质层面,而且表现为精神文化生活的虚无。工业革命创造的物质世界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的精神生活日趋枯燥、乏味,迷茫、压抑、痛苦与绝望的悲观心理无时无刻伴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资本主义社会盛行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个人利己主义等思潮,货币使人们的生活空间近乎压缩为无。所以,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的双重枷锁牢牢套在工人阶级的身上。

深入剖析工人阶级陷入贫困生活的原因至关重要,唯有如此,工人阶级才能消除贫困进而真正实现独立。《手稿》中的两处道明工人贫困的产生原因:其一,“贫困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1]124;其二,“贫困是被动的纽带,它使人感觉到自己需要的最大财富是他人。”[1]194-195前一句话阐明异化劳动使工人深陷贫困泥沼,后一句话解释出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是工人身处贫困生活的根本原因。进而言之,异化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彻底否定人的真正独立。

其一,“现代劳动”是指异化劳动,马克思将工人陷入贫困泥潭归因于异化劳动。异化劳动的基本内容展现在两个维度:其一,在人与物方面,“物的异化”是指劳动者同劳动产品、劳动相异化。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越多,他们就会越发廉价、贫穷,这一反差表明劳动的对象化与对象世界为人真正占有两个环节已然断裂,“物的世界”增值与“人的世界”贬值早已成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常态。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2]53由此可知,劳动不是人的自我肯定与自我满足的生命活动,反而变成伤害工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谋生手段。其二,在人与人方面,劳动者同人的类本质、他人走向对立面。一方面,原本作为人的类特性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只剩下简陋的、粗鄙的、“牲畜般的野蛮化”的贫困生活,精神食粮的享用和消化早就消失不见。另一方面,人与他人相异化表明人们在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条件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对立。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对立,最终结果演变为资本家生活日益富有而工人阶级愈加贫困的两极分化趋势。总而言之,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研究寻找工人阶级贫困生活的具体原因。

其二,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是工人身处贫困生活的根本原因。在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统治之下,劳动产品和工人劳动归属资本家所有而不属于工人支配,资本家的“获而不劳”与工人的“劳而不获”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已经形成一种极大反差,作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在整个社会中居于上风并掌握话语权,而工人面对愈加贫困的悲惨境遇却无能为力,贫困工人的自我实现希冀被社会财富漠视甚至无视,因而工人阶级的“贫困是被动的纽带”。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一语中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2]415这句话告诉我们,资本的独立与劳动的异化在社会关系方面呈现为财力雄厚的资本家与一贫如洗的工人之间的矛盾。

与此同时,“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所拥有的时候,就是说,当它对我们来说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吃、喝、穿、住等等的时候,简言之,在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1]189人的精神活动局限于狭小的空间,拥有和占有的感觉代替人的一切感觉,人的丰富感觉被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抽空而日趋贫乏与单一,人的精神生活索然无趣。因此,工人精神贫困的成因同样要到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中去探寻。

二、人的独立的话语内涵与真实样态

正如前文所述,在《手稿》中,马克思对于工人贫困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进行批判性考察,贫困是具有依附性的生存状态。着眼于未来的理想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贫困境遇转变为“富有”生活,每个人真正的独立成为工人贫困的超越形态与美好向往。

国内理论界关于马克思“独立”一词的研究成果大多是以《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为理论依据。其实,与“独立”一词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可以追溯到《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在这一文本中,作为青年黑格尔派一员的马克思将学术希望寄托于自我意识哲学。在“原子王国的整个内部结构”中,伊壁鸠鲁将自我规定、自我实现引入自我意识独立的基本内涵,这也批判德谟克利特的决定论与自我意识独立的不相容性。后来,《论犹太人问题》一文写道,政治解放摧毁封建专制制度,使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而自行成为一个独立领域。“政治解放一方面把人归结为市民社会的成员,归结为利己的、独立的个体,另一方面把人归结为公民,归结为法人。”[1]46市民社会中孤立的、原子式的单子是独立的个体的人物形象。政治解放以承认独立个体平等、自由、私有财产等人权不可侵犯而告终,实际需要、利己主义是笼罩市民社会的上帝,人向它们顶礼膜拜,从根本上体现政治解放的“限度”。所以,马克思在《手稿》中悉心描绘人的独立的美好图景,“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1]195由此可知,“独立”一词包含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话语内涵,自主性、自为性与自创性构成人的独立的核心要义。

经济独立与精神独立是人的独立的真实样态。与当时形形色色的共产主义学说不同,马克思表述真正的“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1]185。不言而喻,积极扬弃私有财产是共产主义的重要环节,“通过人”表明主体力量,“为了人”阐明价值旨归,“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说明最终归宿。总之,在理想社会中,主体力量、价值旨归、最终归宿皆复归人本身,毋庸置疑,人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美好生活,进一步回答《〈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重要结论,共产主义是真正实现每个人独立的现实运动。具体来说,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每个人要保持经济独立。人们既要肯定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又要克服私有财产的消极方面即“物重人轻”的状态。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在继承以往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基础上从事物质生产活动,从中创造劳动产品与缔结社会关系进而再生产整个社会,“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1]187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及的“社会”是保持人的独立性基础上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统一,保持社会活动与社会享受的高度契合性是立足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统一关系。所以,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与享受相割裂的常态不复存在,人们社会交往中“他人即地狱”的敌对状态也由之消逝。

未来社会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不仅意味着经济生活向合乎人性的复归,而且昭示人的意识向合乎人性的复归。在维持经济独立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每个人同样要达成精神独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感受到了无乐趣、兴致索然。所以,五官感觉、精神感觉与实践感觉等人的所有感觉与特性要从异化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束缚中全面彻底地解放出来。现实事物成为“为我而存在”的认识对象。人在从事实践活动中持续丰富自身的感觉,秉持“人”的眼光和态度去观察、领悟客观世界。人往往是感觉、认识与思想的生产者,有能力建构个人专属的精神世界。拥有独立自主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是一个人自立自强的显著标识。人如果丧失精神独立性,就犹如失去思想乐园。追求独立的、有品位的精神生活是向人更高层次生命质量的延伸与拓展。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贫困与独立

论述的当代启示

从工人贫困到每个人独立的真正转变是《手稿》阐释的理论内容之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进行全面剖析,鞭辟入里地批判异化劳动与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是工人身处深度贫困的症结,强调共产主义是通向每个人经济独立与精神独立的革命运动,消除贫困、消除两极分化、真正实现人的独立是全人类孜孜以求、矢志不渝的宏伟事业。

《手稿》关于贫困与独立的重要论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极大的现实启示,为我国治理相对贫困问题进而提升人的独立自主程度提供有效借鉴。第一,进一步提升生产力水平为我国治理相对贫困事业扎实物质根基。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主义”之前的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为每个人的真正独立厚植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升为我国贫困治理事业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为提高人们独立自主程度奠定物质基础。第二,对象化劳动是提升人们独立自主程度的现实路径,勤奋劳动、诚实劳动与创造性劳动是贫困群众寻求经济独立的现实路径。贫困群众不只是“要我劳动”“要我脱贫”的客体,更加是“我要劳动”“我要脱贫”的实践主体。“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3]贫困群众通过诚实劳动、辛勤劳动与创造性劳动激活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如前文所述,“独立”强调人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美好生活,无疑说明主体力量、动力源泉在于人自身,并非在于他人。在辩证唯物主义中,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亦即内因。所以,“内因”“内生动力”是“独立”一词的哲学基础。因此,勤劳致富、自力更生是寻求人的经济独立的秘钥。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反贫困立场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的当代诠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反贫困立场回答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如何实现”一系列问题,人民群众是我国深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在绝对贫困的治理过程中,贫困群众开辟出一条依靠自身双手脱贫致富的道路。但是,从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到每个人的独立自主绝对不是一劳永逸、一步到位之事,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为乡村振兴的接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相对贫困的治理任务依旧任重而道远。赓续增强人们的精神独立性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工作之一,如果人们头脑中的贫困观念仍未改变,那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希冀只能落空。人们要积极发挥自身的自主性、自创性与自为性,要注重智志并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你不愿意‘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4]其中,“志”是贫困群众走出精神贫困的前提,“智”是贫困群众走出精神贫困的支撑。其一,人们克服“等、靠、要”的被动观念与消极心态,在头脑中筑牢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独立意识,焕发敢想敢干敢闯的勇气,激发打碎自身贫困锁链的志气,以塑造独立自主的主体性人格。其二,全方位提升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人们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全面能力。如今是智能化与数字化时代,当前社会从工业知识型逐步转向为知识经济型,着力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活动,提升贫困群众的知识文化水平。所以,保障教育机会的公平性是增强人们脱贫致富稳定性与可持续性的关键环节。与此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5]人们如果只享受物质丰裕而忽视精神独立性的追求,那么只能降格为“单向度的人”。所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举措,搞活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区域的文化建设,鼓励、引导人们广泛参与精神文化活动,这一系列举措希望能够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总而言之,《手稿》关于贫困与独立的重要论述对我国相对贫困治理事业依旧发挥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50.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90.

[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面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

作者简介:

王艳,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邵常伟,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哲学。

猜你喜欢

手稿异化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丢失的手稿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