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籍翻译中译者的选择与适应

2024-06-28路璐

今古文创 2024年21期
关键词:许渊冲论语

【摘要】“十四五”规划提出要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典籍外译工作是文化强国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以许渊冲先生英译的儒家经典《论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典籍外译工作中,译者是如何进行选择和适应的,希望能为之后从事典籍外译的翻译工作者们提供经验。

【关键词】典籍翻译;许渊冲;《论语》;选择与适应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21-010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21.032

基金项目:郑州西亚斯学院2023年度科研资助项目“典籍翻译中译者的选择与适应研究——以《论语》及其英译本为例”(项目编号:2023-E014)。

一、引言

“十四五”规划中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魂。而中华传统典籍既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璀璨辉煌的一部分。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入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的对话,如何推动传统经典中文化内涵走向国际成了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近些年来,随着“生态”一词愈发受到重视,包括翻译学在内的诸多学科也引入“生态”这一概念[1]。将生态翻译学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思想融入当前的文化事业建设之中,也将能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国际舞台。

二、研究背景

我国典籍外译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400年前。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中华文库》工程启动,这使得典籍翻译正式具有了国家翻译的性质[2]。目前,随着中国不断增加对外交流的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中国文学作品外译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这股浪潮之中,典籍翻译已成为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股洪流。

生态翻译学是社会文明转型在译学研究方面的一种反映[1],其基础是翻译适应选择论。生态翻译学主张译者是在原文、源语和译语所共同构成的“世界”里工作[3]。自2008年胡庚申教授首次提出了“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这一概念,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生态翻译学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公示语,旅游外宣等领域。也有学者将生态翻译学应用于中国文学作品的外译实践中,但一来数量远比不上旅游及新闻外宣方面的研究;二来典籍外译的相关研究数量也少于近当代文学外译的研究。因此,深入生态翻译学在典籍外译方面的实践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三、《论语》外译的重要意义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全书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思想。

许钧教授曾表示:“《论语》作为中国儒家思想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内容博大精深,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际也广为流传,具有重大的影响力。”[4]

中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论语》一书在中国典籍中的地位。《论语》不仅蕴含了儒家几千年来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更对中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论语》的外译不仅仅是将其翻成另一种语言,其背后蕴含着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走出国门的重大意义。研究《论语》的外译必将能为其他典籍的外译工作提供范例。目前,《论语》各语言译本数量达六十余种。进入21世纪以来,《论语》英译本的版本数量更是快速增长。而翻译界的泰斗许渊冲先生所英译的《论语》(下文简称“许译”)更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

四、许渊冲《论语》英译分析

“翻译是语言的转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是交际的积淀”[5]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要遵循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并使用“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的翻译方法,以使译文最大程度实现原文的生态结构[6]。实际上,译者的选择与适应可以分为对于源语和目标语的选择与适应两方面。

(一)对于源语的选择与适应

进行翻译工作时,译者并不是随机选择一个文本进行翻译,其背后体现的是译者对于当前母语世界环境的选择与适应。译者对于源语的选择与适应主要指的是译者本身对于源语文本的理解,并受多种因素影响,且这种影响可以分为社会外在因素以及译者个人因素两类。

1.社会发展的需要

近代来,不断有中国学者将中国古代经典翻译成外文,从清末外交家陈季同算起,至今已有百余年,在此期间,辜鸿铭、林语堂、吴经熊、杨宪益等一批大家都有翻译佳作涌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需要,中译外工作比以往更加受到重视。许渊冲顺应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致力于中译外,尤其是《论语》《诗经》以及唐诗宋词等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外译。

2.译者本人的偏好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多“以西为师”。许多学者并没有意识到,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学外译的工作上,单纯以西方理论为指导有时候并不是十分合适。许渊冲,一生致力于中英、中法文学翻译,希望让全世界都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许渊冲先生曾说过:“我认为中国翻译界的当务之急,也是克服自己不如人的心理,用实践来检验一切理论 (‘纯理论不但要接受翻译研究实践的检验,还要接受翻译实践的检验),这样才能使中国翻译学在世界上取得应有的地位。”[7]从这句话中就能看出许渊冲对于中国文化和中国翻译学的自信,也正是这种自信促使他完成一部又一部中国典籍的外译工作,并在翻译实践中总结自己的经验,提出了符合中国翻译实际的翻译理论。

(二)对于目标语的选择与适应

译者对目标语的选择与适应就是译者在语言转换中的处理过程,其最后呈现的译文就是其选择与适应的结果。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翻译过程中的选择与适应可以分为“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

1.语言维的选择与适应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交际的基础。语言维的转换,不仅仅是字词意思的生硬转化,而是要考虑到目标语的语言规则。汉英两种语言语系不同,结构差异很大。汉语“分散”,重意合;英语“聚合”,重形合。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将语法结构松散的汉语,转化为语法结构严谨的英语结构。同时,考虑到《论语》本身是一本语录文集,因此在翻译时,还需要考虑到语言的口语化,不能使用过于偏僻和书面化的表达。比如: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8]194

许译:At fifteen,said the Master,I was fond of learning.At thirty,I was established.At forty,I did not waver.At fifty,I knew my sacred mission.At sixty,I had a discerning ear.At seventy,I could do what I would without going beyond what is right.[8]18-19

上述例子出自《论语·为政》。原文中,孔子以自己为例,告诉弟子们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孔子认为自己尚未达到“君子”人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在不同的阶段达到不同的境界。原文的意思并不难理解,翻译的难点是译者需要考虑到英语严谨的结构,以及原文结构十分整齐且形成“年龄+而”的排比句式。

从结构上看,许渊冲先生首先增译了原文中所有隐含额“主谓”结构,并统一动词时态。另外,原文的排比句式也被处理为了“At+年龄,I+行为”结构,再现了原文整齐的句式结构。从内容上看,许渊冲没有选择高深或者生僻的表达,所译的英文词汇简单,表达简洁,这也充分反映了原文“语录体”的特点。

2.文化维的选择与适应

文化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别很多,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间亦是。生态翻译学强调语言的文化维转换,其本质上就是在强调如何在语言转换间恰当处理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之间的关系。《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其中包含着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和文化内容。重视翻译过程中文化层次的转换,不仅是为了符合忠实原文的原则,更是为了在目标语中传递源语中所蕴含的特色文化,让外国读者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这也会进一步推动中国国际地位和话语权的提升。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8]90

许译:Is it not a delight,said the Master,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put it into practice?Is it not a pleasure to meet new friends coming from afar? Is he not an intelligentleman,who is careless alike of being known or unknown? [8]12

《论语》中出现了许多次“子曰”。没有加具体名字的“子”指的就是孔子。“子”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对成年男子的称呼,但演变到现今,“孔子”不仅仅是一个称呼,而是人们对这位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尊称。许渊冲将其译为“Master”,充分表达出了人们的敬仰之情。此外许渊冲没有将其译为“Confucius”也切合了原文中“孔子”地位的崇高性,即不需要像“曾子”(Master Zeng)一样单独写出姓名。

所提倡的“君子”集所有美德于一身,是一个复合的概

念,英语中“gentleman”一词从文化内涵上实际与原文并不完全对应。许渊冲英译本中,将“君子”译为“intelligentleman”,

将英语中的“intelligent”和“gentleman”两层意思相结合构成了新的词汇,即指出君子应有“智”,又指出君子的“德”和“礼”。从“三维转换”的角度来看,许渊冲先生的这种处理无疑是考虑到了如何在译语环境中传达源语言的文化内涵。

3.交际维的选择与适应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交际维转换指的是译者在恰当地使用语言和传递文化之外,还需要考虑到文本本身的交际功能。不同类型的文本具有不同的交际功能。《论语》中有很多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这些词汇目标语读者理解起来难度很大,容易感到困惑,因此在翻译时,译者要充分考虑到文本的交际功能,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让目标语读者能够快速且充分地了解源文本的意思。

原文: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8]201

许译:At the ancestral sacrifice service of the Duke of Lu,said the Master,I would not attend the libation,for the royal ceremony should not be performed by a duke.[8]28

上例出自《论语·八佾》。祭祀是中国自古以来十分重要的仪式,种类繁多。《尔雅·释天》中明确指出“禘”最早是天子祭祀祖先的一种活功。《论语·八佾》开篇第一为“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这表明孔子十分重视“礼”,即严格的社会礼乐制度。上例中,孔子这句话中的“禘”并不是由周天子举行的,而是由鲁国国君这个诸侯举行的。鲁国国君进行“禘”本就不太符合礼仪规范,再加上鲁国国君祭酒后便懈怠下来,不再心存敬意,因此孔子大为不满,不愿再看接下来的仪式。

许渊冲翻译时,将原文中的“禘”翻译为“ancestral sacrifice service of the Duke of Lu”,指明这场祭祀的举办人,并在句后增译了“for the royal ceremony should not be performed by a duke.”让目标语读者能够立马意识到孔子之所以不愿看这场“libation”的原因是这场祭祀本不应由“Duke”举办。许渊冲此处采用增译的策略正是在交际层面对当时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

五、结语

《论语》作为典籍之一,蕴含了几千年来儒家思想的精髓,也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选择。研究《论语》的外译,尤其是受众最广的英译版,不仅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更是能为研究其他中国典籍的外译提供经验。

许渊冲先生作为翻译界泰斗,他的译作将能为其他翻译工作者提供良好的范例。目前,从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许渊冲先生的《论语》英译本,将能开阔其他翻译工作者的视野。翻译工作者也应该意识到,生态翻译学中“三维转换”理论,其“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并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反映了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与适应。当今中国的翻译工作者们应该研究并学习许渊冲这位翻译大家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层次的选择与适应,并将之应用于其他典籍的外译工作,同时,翻译工作者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适应不断发展的翻译生态环境,提高自身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J]. 外语研究,2010,(04):62-67.

[2]卫思谕.推动中华典籍文化更好走向世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1-04.

[3]Cronin,Michael.Translation and Globalization[M].London:Roultledge,2003.Reviewed by Phillipson, Robert.Book Review[J].Language Policy,2003,(05): 227-232.

[4]周新凯,许钧.中国文化价值观与中华文化典籍外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05):70-74.

[5]胡庚申.例示“适应选择论”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03):49-52+65

[6]李群.印第安小说The Round House翻译实践报告[D].湖南大学,2016.

[7]许渊冲.谈中国学派的翻译理论——中国翻译学落后于西方吗?[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01):52-54+59.

[8]许渊冲.《论语》:汉英对照[M].北京:海豚出版社,

2013.

作者简介:

路璐,女,汉族,河南安阳人,郑州西亚斯学院外语学院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汉翻译。

猜你喜欢

许渊冲论语
寄扬州韩绰判官
元 日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
如何读懂《论语》?
“第三届许渊冲翻译大赛”英译汉原文
折桂令·客窗清明
论语
许渊冲“三美论”在其英译作品《西厢记》中的体现
《论语·学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