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牡丹亭》唱词用典研究

2024-06-28向佳佳

今古文创 2024年21期
关键词:用典汤显祖牡丹亭

向佳佳

【摘要】《牡丹亭》作为“临川四梦”之首,一直以来都是学者的研究热点,无论是人物形象研究,还是思想意义研究,都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牡丹亭》唱词用典具有曲白相声、雅俗共赏、言语贴切自然的特点,并且典故类型多与集唐诗、千字文、《诗经》等结合,具有良好的作用。本文以唱词用典为切入点去研究《牡丹亭》中的集唐诗以及汤显祖“诗尊杜甫”和“文推韩愈、柳宗元”的诗文观。

【关键词】牡丹亭;集唐诗;汤显祖;用典;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21-0010-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21.003

基金项目:本文获昆明学院人才引进项目“云南花灯戏代表性传承群体民族志研究”(项目编号:XJ20220035)支持。

一、《牡丹亭》用典类型

(一)诗文类典故

诗文类可大致分为三类:集唐诗,《千字文》和《诗经》。《千字文》是周兴嗣编辑的一千个字组成的韵文,共250句左右,韵文不重复、对仗精巧、条理清晰且文采斐然。汤显祖将这250句的千字文经过考虑挑选最后选择了115句,多用在了十七出“道觋”中石道姑的出场。石道姑一出场便借用《千字文》讲述她自身的人生经历,其中大量描写了夫妻相处。“昆池碣石”一词写出了石道姑与常人女子的不同,同时也点出她为何出家,为何取名石道姑。从石道姑与夫君两人合八字订婚期时“说道选择了一年上‘日月盈昃配定了八字儿‘辰宿列张”,随后送聘礼、迎亲时“他过的礼,‘金生丽水,俺上了轿,‘玉出昆冈”。汤显祖将千字文运用到戏曲中,将石道姑夫妻二人定亲下聘出嫁迎亲的一整套成亲礼仪写得妙趣横生,虽简单几句,未有任何修辞性语言的描写。“律吕调阳”“宇宙洪荒”“剑号巨阙”到“珠称夜光”出了石道姑从夫妻恩爱到出家为尼,到生活凄清这种艰难的处境。

汤显祖将诗文词文雅的语言运用到戏曲中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石道姑因身体情况被迫出家的这一段人生经历较难以言辞,但汤显祖却借用《千字文》隐晦地写出了她的经历,语言本身形式的典雅和内容的通俗相结合,正好是雅俗共赏,曲白相生的典型例子。石道姑身为传统的闺中女子本身文化程度不高,识得《千字文》《百家姓》这些基本启蒙读物外,便是《女戒》《内训》等这女四书。故石道姑借用《千字文》进行自我介绍也算是符合她自身的处境,合乎情理。

《牡丹亭》中引用《诗经》共5出中,共涉及15篇,引用表格如下:

据《牡丹亭》用典浅析所统计,《诗经》共出现15例,并多借用谐音,如“榖则异室,死则同穴”(《诗经·小雅·大车》)。在第三十二出“冥誓”中,柳梦梅向杜丽娘表志诚心时借以引用。比如第七出闺塾中“不嫉妒,后妃贤达”本出自《诗经·周南·樛木》等篇中,但汉代之后这种解释便已流行,并逐渐成为写后宫妃子们的贤良,不嫉妒,后宫和谐之作。在封建专制时代,文学道德倾向化日趋严重时,诗人们便会打着《诗经》的权威旗号要求给爱情情感的适度的承认和地位。汤显祖便在《牡丹亭》中借用深闺小姐杜丽娘来吟诵《关雎》来表明她对爱情的向往,并点出以情反礼的主题。这也是汤显祖自身对《诗经》的理解接受之后的化用,在《诗经》中传达出他的理解和看法。

(二)故事类典故

《牡丹亭》中故事类典故涉及的年代,自先秦、汉魏六朝以至隋唐均有,按照引用古籍次数的多少进行排列,分别是:《太平广记》《论语》11篇《世说新语》6篇、《孟子》3篇、《礼记》2篇等。

1.《牡丹亭》中引用《太平广记》次数众多,以部分为例子:

2.《牡丹亭》中引用《论语》共10篇,如下:

《牡丹亭》中运用《论语》共10篇,涉及相关对象最多的是陈最良。《论语》是“十三经”之一,是学子们入朝为官必读必考的书籍,陈最良深受其影响,时刻以儒家先贤的圣贤语录来要求自己和向他人传达他的思想观点。第七出“闺塾”中杜丽娘对于陈最良所受之课发问“这经文偌多”,陈最良便借“《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没多些,只‘无邪两字,付与儿家”(《论语·为政》)来回答,并让春香去取文房四宝准备向杜丽娘详细解答,这得益于陈最良对于先贤典籍的熟悉,这是符合他身为读书人的身份的,但也可以看出他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在三十七出“骇变”时,他发现杜丽娘坟冢被人所盗,也借“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典守者不得辞其责”(《论语·季氏》)中的虎兕龟玉来表现自己对杜丽娘坟冢的爱惜,表明自己未守护好坟冢的失职,愧疚愤懑之意渗透在言语之中,言语精炼却符合人物。

二、《牡丹亭》与集唐诗

集唐诗是集合唐朝古诗文句成诗的诗歌题材类型。集唐诗对作者诗歌创作要求极高,作者必须博览古今,融会贯通,横纵组合能力缺一不可。但在《牡丹亭》中出现共计69首,280句。阅读《牡丹亭》,除了第一出和第十六出的下场诗不是典型的集唐诗外,其余分别来自唐朝的129位诗人的270多句。故汤显祖对唐诗的艺术形式美和娱乐美,运用得活灵活现,即也是《牡丹亭》中唱词用典雅俗共赏,曲白相生的重要原因。

《牡丹亭》作为戏曲,须对其故事语言情节,情感人物进行适当的总结,才能使得戏曲的剧情概括和感情融会更加凝练。故称之为“总结式”集唐诗。《牡丹亭》中“梦来何处更为云,惆怅金泥簇蝶裙。欲访孤坟谁引至?有人传示紫阳君。”这首诗是第三十二出冥誓中杜丽娘向柳梦梅坦言自身实为鬼也,盼望这志诚书生能为其复生,结成金玉良缘;即也点明了情节是柳梦梅协同石道姑商议夜半访孤坟。此外,首联选用李商隐《促漏》中的一句来表明杜丽娘乃香魂一缕,即也点明杜丽娘对柳梦梅热烈的爱情。颔联汤显祖采用了韦氏子《悼妓诗》中的“惆怅金泥簇蝶裙”;在“冥誓”中正月夜请求情郎柳梦梅帮其招魂还阳,总结了杜丽娘深夜来意。尾联汤显祖用熊孺登《赠侯山人》“有人传示紫阳君”来总结了自有石道姑会帮其柳梦梅前往孤坟并一同帮其成事。紫阳君本是道家崇奉的仙人名,比喻成出家的石道姑较为贴切。

戏曲的上演,宾白不可或缺。汤显祖以集唐诗为形式,借助人物宾白即独白来表现人物心里和情感变化。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推动情节的发展。第四十九出淮泊中“旧事无人可共论,只应漂母识王孙。辕门拜手儒衣弊,莫使沾濡有泪痕。”此集唐诗并以书生柳梦梅独白方式展露其在淮扬漂泊拮据的生存状态和怀才不遇的心理状态。“旧事无人可共论”点出柳梦梅孤身来到扬州与杜丽娘结成婚姻,但因参透鬼魂之事难以向他人言说受尽辛酸。王遵的“只应漂母识王孙”坦白柳梦梅身为文人的骄傲,柳梦梅心中的愤懑充斥心胸。刘长卿的“辕门拜手儒衣弊”道尽柳梦梅身为秀才自认有辕门之识,功成名就只待时机出现,现只能寒衣勉强度日。尾联韦洵美“莫使沾濡有泪痕”,柳梦梅不得不说出心中之意,身为秀才的骄傲放话休得对我百般无礼。向观者传达出柳梦梅的内心活动,塑造出淮阳漂泊落难书生,使戏曲剧情甚有起伏感,增添些趣味。

联句式即由两人以上共做一首诗,联句成篇。据传《国风·郑风·女曰鸡鸣》实为最早的联句诗,多为文人在宴饮赏玩之席上所作,难有佳作。汤显祖在《牡丹亭》中集唐诗最多的类型就是联句式。他在宾白中巧用唐诗对诵或共诵,从而巧妙地推动戏曲情节的发展,使其戏曲情节完整却富有艺术效果。在人物吟诵之时,将人物的内心活动淋漓尽致地展露给观者,人物形象甚是饱满立体,增添了戏曲的魅力。《牡丹亭》中五十五出戏曲,共有三十一出巧用了联句式。其中这三十一出联句式集唐诗多为人物下场诗,偶有上场诗,如第二十七出魂游中石道姑和小道姑上场时吟诵了“几年红粉委黄泥,十二峰头月欲低。折得玫瑰花一朵,东风吹上窈娘堤。”

汤显祖对集唐诗的灵活运用对戏曲的可读性和价值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牡丹亭》中的集唐诗呈现以下特点,戏曲共提及了唐朝诗人127人,诗人大都是中晚唐诗人;晚唐居多,盛唐也仅杜甫和李白,而无初唐诗人。这与初唐诗歌风格规范有关,初唐早期诗人沿袭南朝宫体诗的影响,崇尚诗词婉媚绮丽。近体诗是逐渐规范化的进程,至盛唐近体诗才确立自己规范的形式。在大唐盛世,古体诗相比近体诗更适合这种磅礴气势和恢宏的心胸。中晚唐时,国力逐渐微弱的现状激发了文人们的爱国之心,文人们洞察到了王朝背后的下坡路,多用近体诗,特别是律诗和绝句。这276句唐诗中,七绝157句、律诗114句,其他形式5句。汤显祖对于集唐诗的选择也更有深意。其中所采集诗人的次数排列也可以看出他选择的倾向,诗歌被采集8句以上的分别是:杜甫(14句)、韩愈(10句)、李商隐(8句)、曹唐(8句)、韦庄(8句)。

三、《牡丹亭》中汤显祖的诗文观

杜甫身为儒士,思想核心也是儒家的仁政思想,待人待事恪守儒家礼仪。戏曲中化用唐诗共70余处,化用最多的当数杜甫,共16处。杜甫唐诗化用占比23%,可见汤显祖对杜甫的推崇。汤显祖特意安排杜平章乃杜甫后裔,杜丽娘是太守之女。第三出杜平章在训女时用杜甫为自己的标榜,“我比子美公公更可怜也”。杜甫晚年漂泊西南,身在江湖心系百姓,宁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故对标杜平章漂泊西南,远离朝廷但心系百姓,做出一番功绩,二者异曲同工之妙。杜平章用巧计成功解围封官,政治一生顺;杜甫在政治不幸,晚年漂泊,生活艰难。汤显祖对杜甫的结局持以否定,故他将杜平章塑造成一个鸿运畅达之人,在《牡丹亭》中重新写出杜甫的结局。汤显祖在戏曲中运用杜甫许多诗词。“不为经时拜丈人”点明柳梦梅想拜谒权贵走终南山之路,“群雄竞其拜前朝”表明憧憬荣登榜首的科举之梦。“此身漂泊苦西东”写出处于身为真秀才却比不上假齐王的尴尬之境。柳梦梅前途路浮浮沉沉与汤显祖自身的经历有关,汤显祖因上疏弹劾朝廷宠臣,触犯君威,被其贬谪南方偏远地区,仕途无望,临川草堂,处于半隐退之境。这与杜甫仕途之路极其相似,汤显祖并与其产生了共鸣,安排柳梦梅仕途坎坷也是有所暗示。

古文运动是针对南北朝骈文创作的浮艳空洞的流弊,勇于创新,提高文学修养。韩愈是唐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柳宗元也是重要核心人物。身为唐宋八大家的他们不仅团结指导了一大批文学家,而且自身的文学风格特点对后代文人产生了巨大影响。汤显祖生活在明代,但却信奉李贽的“童心说”,主张思想自由,个性解放。也正是因此影响下,汤显祖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张创新,故汤显祖推崇韩愈和柳宗元。据史料记载,柳宗元在柳州病故后,由好友刘禹锡等人送回北方落叶归根,其妻柳夫人和幼儿亦返回北方。柳梦梅乃柳宗元二十八代玄孙,留家岭南,寓居广州,这样的安排完全贴合史料记载。将柳宗元中《种树郭橐驼传》的郭橐驼活现替柳梦梅种树,来彰显柳梦梅书生的清高气质,第六出怅眺“自家韩才子。俺公公唐朝韩退之,为上了《破佛骨头表》,贬落潮州”。戏曲家写作多将诗歌化用在戏曲中,以拔高戏曲文笔风格;但汤显祖将戏曲的雅俗共赏和曲白相生的风格做到了顶点。这受到了韩愈和柳宗元“自然灵气”文学主张的影响。第五出延师中,“我年将半,性喜书,牙签插架三万余”是化用了韩愈的《韩昌黎全集》卷七中的《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言语运用突显杜平章藏书数量和学识渊博,更表明汤显祖推崇韩愈的诗来化用。

参考文献:

[1]伏利平.《牡丹亭》用典浅析[D].四川大学,2017.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明)汤显祖著,徐朔方,杨笑梅校注. 《牡丹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4]王力主编,吉常宏等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版)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3:1370.

[5]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吴凤雏.关于《牡丹亭》中的“集唐”诗[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7]黄斌.略论《牡丹亭》中的集唐诗[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01).

[8]毛效同.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9]汤显祖著,徐朔方校注.汤显祖全集[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

[10]许文伯,杨萍.唐诗在《牡丹亭》中的文学功用及价值论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01).

猜你喜欢

用典汤显祖牡丹亭
牡丹亭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用典与墓志文字考释举隅
习近平用典
对近年来汤显祖佚作搜集整理的总结与思考
汤显祖墓园发掘的纷扰
汤显祖家族墓初考
汤显祖与明代理学家交游考略
漫谈诗词“用典”
读《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