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确立

2024-06-28薛荣

今古文创 2024年21期
关键词:理论价值德意志意识形态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实践”这一思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科学理解一切社会现象的关键。马克思、恩格斯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刻揭示了实践的本质、内涵及特征,指出了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重大意义,正式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并进而从实践出发考察现实世界,建构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哲学。《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蕴含的实践思想,为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德意志意识形态》;演进历程;理论价值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21-0084-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21.02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就是实践,而实践也是区别于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然而对于实践观的确立,学界有不同的观点。文大稷、秦在东指出,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以下简称《提纲》)一文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实践观。[1]7-10而郗戈认为,在《提纲》中马克思所阐述的“实践”并未深入把握社会历史的具体环节,仍存在“实践一般”的理论缺环,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此时并未确立,在之后所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上升到“生产实践”的高度,补足了《提纲》中的理论不足,深入社会历史现实把握“实践”,由此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2]49-57对此,阿尔都塞说:“由《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所宣告的新的哲学立场仅仅是一项宣言;它并没有被和盘托出。”[3]267苏联学者巴加图利亚指出:“能够根据许多特征将《德意志意识形态》同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全部著作相区别。在这里,很多东西是第一次确立或论述的。”[4]56因此,在《形态》中被认为正式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是基本正确的。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以物质实践为前提,建构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形成了从实践出发、具有高度科学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因此,拟以《形态》为主要文本但并不限于该文本进行分析,从而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有一个基本的廓清。

一、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出场的思想背景

实践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的提出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背后受西方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影响最为深远。在哲学史上,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指18-19世纪中叶的德国哲学。这段时期也是自古希腊以来西方两千多年哲学发展的总汇,在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德国古典哲学在反对神学、争取自由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两个主要发展阶段,即德国古典唯心主义阶段和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唯物主义阶段。这一时期,康德、黑格尔、费希特和费尔巴哈的实践思想最具代表性。虽然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是康德,但黑格尔的唯心体系在当时的社会影响最为深远,之后德国哲学开始转向另一个方向即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方向发展。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其中的合理内核后,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理论体系。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的康德,其对实践的理解主要蕴含在“三大批判”中。因此,我们需要从康德的整体哲学语境来理解和把握其实践思想。康德看来,实践是以理性为前提,并在理性指导下进行活动,同时指出实践理性是高于理论理性的,实践是以道德实践来呈现的,“道德上的实践”才是真正的实践。由此看来,康德所理解的实践仅仅是理性基础之上的道德层面的实践,他所推崇的实践观仍局限在精神范围之内解释世界,是无法真正了解客观世界的。

费希特深受康德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哲学观。康德的哲学高扬人的道德实践的作用,且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缺乏统一性。而在费希特的实践理论中,他指出:“把知识学划分为理论和实践的两个部分,简直是成问题”[5]45,突破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分裂的局限性,将实践扩展到整个理性世界,试图从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观念世界和实在世界,使两种实践思想达成统一。但是,与马克思提出改造人类的现实社会实践活动不同,费希特的“绝对自我”的自由活动虽然强调了人类的能动性,但费希特的实践思想仍然停留在主观观念层面,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集大成者。他也提出实践具有能动性,“当有限概念的主观性轻蔑地抛掉手段时,它在它的目的中便不会达到(比手段)更好的东西。”[6]445他指出,目的的最终实现必须要与手段相结合,把理论和实践相统一,这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但是,黑格尔同样也是在唯心主义基础上去阐述实践思想的。因此,黑格尔的实践观和马克思的实践观还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异。

在对宗教神学和黑格尔哲学批判的过程中,费尔巴哈与其他主张唯心主义的哲学家们划清界限,实现了对实践概念的理解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重大转向,得出“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7]248的重要论断。这对之后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仍然要注意到,费尔巴哈所阐述的实践思想是从抽象的人出发的,忽略了人的实践活动的社会属性和历史属性,没有看到感性主体的感性活动以及主客体之间实践的关系,对实践的理解是直观的、形而上学的、不彻底的,依旧残留着黑格尔等人唯心主义实践观的色彩。

这些哲学家虽然因为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受自身思想局限性的影响,没有对实践思想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认识和解释。但是,他们从不同意义上对“实践”作出了自己的阐释,这为马克思之后明确实践的内涵构成了一定的理论背景。

二、从《博士论文》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德意志意识形态》实践观的理论铺垫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以“生产实践”为核心范畴来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等多个方面,建构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对实践思想内涵的阐述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然而,《形态》中所蕴含的科学实践观并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1842年10月,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时,看到了底层人民的艰苦生活,尤其是林木盗窃事件。为此,他撰写了《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强烈谴责了德国普鲁士政府,批判普鲁士法律把贫苦穷人捡拾枯树枝的行为视为犯罪。他认为,法律不是为了保护某些贵族群体的特殊利益,而应该维护劳苦大众的合法权益。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已经意识到必须要依靠现实的手段去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然而,《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思想依然带有唯心主义色彩,但其思想已经开始逐步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这为之后马克思实践思想的产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1843年9月,马克思出任《德法年鉴》主编,从这一时期发表的文章中人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已初露萌芽。马克思曾多次使用“实践”“革命实践”一词。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此时已经初步形成了实践的主体观念,即无产阶级这一革命主体力量。但马克思对于这部分内容并没有展开论述。而在之后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指出了实现全人类解放的途径与力量。但是,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仍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革命实践”的层次,对实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没有具体的、历史的认知。

而到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这篇文章中,马克思运用大量篇幅,探究工人劳动异化的原因并为其解放寻找出路。马克思指出:“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9]192也就是只有依靠实践的巨大力量,才能解决理论本身的对立。由此可见,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实践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将实践应用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关系问题,已初见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思想萌芽。

1845年春,马克思完成了《提纲》的写作。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对实践内涵的阐述更加明晰。恩格斯用“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等词语对《提纲》给予了高度赞扬。但恩格斯使用的 “萌芽”一词表明,此时马克思科学的实践观并没有正式确立,而恰恰是科学实践观确立的开端。此外,在《提纲》中对实践的阐述也较为简洁,并没有对实践思想予以系统、详细的论述。但可以肯定的是,《提纲》中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已逐渐清晰,较之以往文献进一步深化了实践的内涵、本质及作用,为《形态》确立科学实践观奠定了重要的理论根基。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正式确立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彻底打破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藩篱,对实践的概念有了更为科学的认识,对实践的本质及其作用进行了详尽而明确的阐述,建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标志着马克思实践思想的成熟,实现了对历史观的重构,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新哲学世界观。

首先,《形态》明确了实践的本质及特征。在对青年黑格尔派等人的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9]517,即,处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且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活动不同的个人。在这里,他们把人的实践活动作为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生产着满足自身生活所需的产品。而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能动的现实活动,也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只是局限于直观消极的视角去解释现实世界。

此外,人们的生产劳动不仅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同时也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10]24所以,人的生产劳动首先是发生在自然界中的,以自然为基础生产着他们的生活和物质资料,离开一定的自然条件,人们就不可能进行劳动和生产。因此,自然环境为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物质资料生产提供了必要条件;反过来,人们的劳动、生产实践活动也必然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二者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实践的本质,即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形态》中所阐述的实践是一种具体的、历史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形态》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的历史的辩证的思维,并从现实的人出发考察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离开实践、离开辩证法看待问题的根本缺陷,看到了主客体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而不是反应和被反映的关系,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再次,《形态》对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二者之间的区别也给出了清晰的回答。他们指出,与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的是:“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10]92以康德、黑格尔等人为代表的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相区别,他们则是脱离了社会现实而孤立地去观察事物,停留在抽象层面解释现实世界,对人们实际的社会联系、人们赖以生存的现实生产条件却避之不谈。因为,他们并不理解实践活动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仅仅从单纯的感觉、观念和所谓的理性出发考察事物,寻求答案,将现实的物质生产条件与理论相分离。

最后,《形态》中详细阐明了实践在人类认识活动和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8]75他们强调对于担负着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者来说,只有通过实际的革命斗争,“并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才能改变处于被压迫的地位的现状。所以,需要将科学的指导理论付诸于实践,进而转化为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活动的物质力量,为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提供现实的可能。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坚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与社会主义实际运动紧密结合,跳出了旧唯物主义哲学仅仅停留在“解释世界”的理论层面的漩涡,将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考察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揭示了实践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深化了实践思想的理论深度,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始终强调要以科学性为基础建立革命性精神,并坚持将实践性与革命性相结合,使革命性、实践性和科学性三者不可分割的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了高度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价值

《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旧哲学实践思想的批判,对实践的认识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在哲学史上引发了一场伟大的变革。其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实践”这一概念的界定更为清晰。黑格尔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劳动,但他把劳动归于抽象的精神活动,并从绝对观念出发理解生产实践。旧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部事物,所以他们也看不到实践对人类认识活动和社会生活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对此,马克思明确地指出实践的人就是“现实的人”,就是创造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活动的人。马克思以生产实践为核心逻辑,将实践观应用到社会生活领域,指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实现了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的有机统一,由此,实现了对旧哲学实践观的批判与超越,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实践观的理论内涵。另一方面,马克思通过对现实社会问题的不断思考,对实践概念的理解也逐渐清晰明了,并在《形态》中,从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表明实践的内容,阐明了其哲学是服务于现实的实践活动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根本上区别于旧哲学的实践观,为唯物史观的形成作了充分的准备。

第二,推动了历史唯物主义新哲学的建立。在《形态》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使历史观发生了重大变化,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而建立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就是从研究社会历史的前提和基础开始的,奠基于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之上。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写道:“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8]153正是从“现实的人”出发,将科学实践思想引入社会历史观领域,才从根本上区别于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宣扬的看待客观事物的方式,并得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个重要论断,从而实现了社会历史观领域的伟大变革。

第三,为提出共产主义理论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变革的关键,更重要的是承载着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通过实践这个桥梁,使理论和现实相联系,在不断实践中检验真理,将已经获得的理论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并在检验、发展理论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因此,现实的物质活动能使人们真正理解“改变世界”的其中内涵,是指导人们行动的理论基石。而实现共产主义这个共同理想,将其从理论变为现实,只有通过无产阶级先锋队及其政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斗争,共产主义最终才能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文大稷,秦在东.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再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J].社会主义研究,2010,(03):7-10.

[2]郗戈,陈洪鑫.马克思实践观的具体化发展及其演进逻辑——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J].社会科学,2022,(07):49-57.

[3]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列主义研究资料(总第31期)[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5]费希特.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M].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6]黑格尔.逻辑学(下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7]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

薛荣,女,山西吕梁人,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理论价值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十大亮点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论王阳明民族观的当代启示
共享发展的哲学基础及其实践路径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