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时代美育要求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

2024-06-28刘苗杨图珍刘育静

大观 2024年5期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教育改革新时代

刘苗 杨图珍 刘育静

摘 要:高校音乐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音乐教育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立足新时代美育要求对高校音乐教育的深刻影响,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四个方面分析当前高校音乐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深入探讨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路径,以期促进高校音乐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美育要求;高校音乐教育;教育改革

注:本文系2022年广州华商学院教育规划课题“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实践育人路径的探索”(HS2022CXCY02)研究成果。

在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美育日益成为全民教育的重要内容,新时代赋予了美育新的时代内涵和发展要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音乐教育不仅承载着传播音乐知识、培养学生音乐技能的基本职能,更肩负着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然而,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推进,不断创新和完善。

一、新时代美育要求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影响

(一)立足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新时代美育要求高校音乐教育必须立足中华优秀音乐文化,将其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要让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中国音乐历史、音乐理论、器乐声乐等,全面了解我国音乐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华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和自信。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热爱和珍惜中国音乐文化的情怀。

(二)创新教育理念,满足个性化需求

新时代美育要求高校音乐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要摒弃僵化陈旧的观念和做法,主动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设置多元化的选修课程,推行灵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习主体的互动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

(三)注重实践教学,促进全面发展

新时代美育要求高校音乐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创新的综合能力。音乐学习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需要结合音乐排练、比赛展示、艺术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培养兴趣、锻炼意志品质。通过实践锻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二、当前高校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理念滞后,存在重专业轻普及倾向

长期以来,受专业音乐教育思维的影响,高校音乐教育过于追求专业技能培养,忽视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音乐教育,缺乏增强大众音乐素养的意识。这种重专业轻普及的倾向,使音乐教育过于注重培养专业音乐人才,开设的课程主要是音乐理论、演奏技能等,缺乏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音乐鉴赏、欣赏类课程。这不利于普及音乐知识,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艺术素质。与此同时,专业音乐教育本身也存在一定问题,过于强调技能训练,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高校音乐教育亟须转变观念,树立新时代音乐普及教育理念,平衡专业教育与普及教育的关系,促进音乐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设置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

目前高校音乐课程以专业理论和技能训练课程为主,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缺乏通识和选修类课程。这种单一的课程设置模式,一方面无法满足音乐专业学生对不同音乐种类、不同音乐领域的学习需求,也难以激发其更广泛的音乐兴趣爱好;另一方面,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缺少面向大众开设的音乐通识教育课程,难以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和审美能力。此外,目前的音乐课程设置也缺乏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尝试,未能与舞蹈、影视、美术等形成互动,无法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因此,高校音乐课程不仅要重视专业课程建设,还要开设丰富的选修通识课程,并积极探索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课程体系。

(三)教学模式陈旧,缺乏互动性和创新性

陈旧的教学模式沿袭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缺少互动探究、实践体验等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注重单纯的理论讲授,而缺少实际演练和体验环节,使音乐学习过于枯燥乏味,学生难以真正领会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未能因材施教,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的潜能。

(四)师资队伍不足,结构缺乏合理性

当前,专业音乐教师数量普遍不足,且多为理论教师,缺乏一线音乐实践能力,同时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当前高校专业音乐教师的缺口较大,一方面是由于音乐专业学生就业压力较小,从教意愿不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音乐教育投入不足,高校难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无法广泛吸引优秀音乐人才。在现有音乐教师队伍中,理论研究型教师占比较高,一线实践型音乐教师比例偏低,导致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指导,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与此同时,音乐教师整体专业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其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训练,在教学艺术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另外,音乐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不畅,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提升专业水平是当务之急。

三、基于新时代美育要求的高校音乐教育

改革措施

(一)转变音乐教育理念,增强文化自信

基于新时代美育要求,高校音乐教育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全面增强文化自信。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深受西方理论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要想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就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具体而言,高校音乐教育要充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将中国民族音乐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开设中国音乐历史、音乐理论、器乐声乐等专门课程,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音乐的历史脉络,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要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加强对民族音乐作品的重视,促进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使其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从而增强对中华优秀音乐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牢固树立文化自信。除了传统民族音乐外,各高校还应充分挖掘和吸收地方民间音乐资源,将其有机融入校园音乐教育,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风格和魅力。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的积极传播,使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在校园内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只有培养起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自信,高校音乐教育才能真正担起新时代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神圣使命。

(二)优化音乐课程设置,满足多元化需求

高校必须主动作为,统筹规划,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设置分级分类的音乐课程。对于音乐专业学生,除开设基础理论和技能实践课程外,还要围绕不同音乐类型开设高阶专业课程,满足其对不同音乐方向的深入学习需求;对于非音乐专业学生,则要重点开设音乐鉴赏、音乐欣赏等通识教育类课程,以提高其音乐修养和审美素养。同时,高校还应积极开设多元化的音乐选修课程,如中外流行音乐赏析、世界音乐文化概论、电子音乐制作、音乐舞蹈编导等,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注重音乐课程的生活化和趣味性,使音乐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灌输,而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探索乐趣的欣赏体验过程,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高校音乐课程体系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参加各类音乐社团活动,通过定期举办音乐会、组建学生乐队等,为学生搭建展示和锻炼的实践平台。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使音乐学习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在亲身实践中掌握本领,增长才干。高校还要积极探索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交叉渗透的新型课程,如与舞蹈、影视、美术等相融合,开设音乐舞蹈编导、影视音乐配乐、音乐治疗等课程,培养复合型音乐创作人才。音乐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跨学科交叉融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多元文化视野和综合能力。总之,优化课程设置,既要体现音乐教育的专业性,又要关注通识性和趣味性,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音乐教育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有机交融,不断探索音乐教育课程建设的新模式、新途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音乐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三)创新音乐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音乐教育必须主动作为,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一是要积极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在线课程、微课等形式开展线上音乐教学,拓宽教学渠道,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线下的实操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音乐教室、音乐实训基地等,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实践锻炼的机会。二是要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对音乐文化现象、演奏技巧等开展自主探究,培养其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充当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促进者,为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创造良好环境。三是要积极推行小组合作学习。音乐学习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可以广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音乐作品分析讨论、乐队合作排练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四是要创新音乐教学评价。实现由单一结果评价向注重过程评价的转变。可采取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只注重学习成绩的做法相比,过程性评价有利于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发现并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进行全方位指导。总之,创新音乐教学模式,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环节全方位着手改革,充分践行现代教育理念,促进师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勤于动手实践的学习热情,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高校音乐教育才能紧跟时代潮流,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音乐人才。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音乐教育质量

高校和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大专业音乐教师的引进力度,特别要注重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的比例,确保学员结构的合理。从整体上扩大专业音乐教师的编制数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教学力量。其次,要创造条件支持在职音乐教师进修学习、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为音乐教师提供施展才华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有效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活力。再次,高校要注重对音乐教师教学艺术的培养。音乐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更需要教师具备风格鲜明的教学艺术,做到因材施教、潜心育人。可以为教师开设教育学、教学论、教学设计等教育教学方面的进修课程,切实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驾驭能力,提升教学艺术水准。最后,要重视音乐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定期开展专门的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引导音乐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秉承高尚情操,以身作则,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总而言之,只有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过硬的音乐教师队伍,音乐教育事业才能行稳致远,为新时代培养更多合格人才。通过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促进专业发展、强化教学能力培养、注重师德师风建设等综合措施,将不断提升高校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全面提高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新时代美育要求赋予了高校音乐教育新的发展使命。高校要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提高国民音乐素养、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重要作用,要通过转变教育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提高高校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推进新时代美育事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应有力量。

参考文献:

[1]周丹.基于新时代美育要求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刍议[J].中国音乐教育,2022(7):64-69.

[2]李红英.美育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2(6):68-70.

[3]陈鹤天.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北方音乐,2020(9):179-180.

猜你喜欢

高校音乐教育教育改革新时代
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探索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基于MOOC的高校音乐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浅析流行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高校音乐教育与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