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类非遗下的剧院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2024-06-28尚嘉鸣何袁
尚嘉鸣 何袁
摘 要: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传播途径日益多样化。在此背景下,豫剧作为戏剧类非遗,其表现方式和空间营造稍显单一。如何通过剧院建筑空间设计,为豫剧这一非遗的保护和传播提供有效途径,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分析豫剧传承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整理出老剧院建筑的现状,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设计策略。以开封市豫剧院为例,探讨如何利用建筑设计手段保护和弘扬豫剧文化,旨在为老剧院建筑的更新与戏剧类非遗的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剧院建筑;戏剧类非遗;空间设计;河南豫剧
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河南讴,不仅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还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2006年,豫剧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豫剧在国外也享有盛誉,被西方人称作“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等。豫剧与京剧、越剧一起并称为“中国戏曲三鼎甲”,目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古都开封是“豫剧之母”祥符调的发源地,开封市豫剧院是河南省非遗——豫剧祥符调的代表和传承剧团,构成中原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1]。开封豫剧的荣辱兴衰,折射出中国戏曲艺术生存、传承、发展的曲折历程。研究豫剧的传承对于戏曲文化的复兴,有着深远的启发意义。
一、豫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豫剧,以及大部分戏剧类非遗在传承方面大多依赖师承制度,即通过师傅亲传弟子的方式。然而,在现代社会这种传承模式遇到了诸多挑战。如今,愿意投身于传统艺术传承的年轻人数量不多,优秀的传统艺术家难以找到合适的传承人,加之现代教育体系对传统艺术的关注不足,造成了传承断层的问题。
豫剧保护的困境主要有四点:经费困难;后备人才不足,演员老龄化严重;创作质量与数量逐渐下降;豫剧演艺方式因循守旧,导致观众的流失。这些困境之间有着强烈的因果关系,形成恶性循环。首先,经费的困难直接导致了后备人才的不足和演员老龄化,间接影响了豫剧的创作质量与数量。而缺乏新血液的注入导致创作思路趋于保守,新作品难以产出,现有作品亦难以进行有效的创新。最终,这种因循守旧的演艺方式未能满足观众的多元化需求,导致了观众的进一步流失,以及年轻人学习兴趣的缺失。
二、老剧院建筑的现状
以郑州市和开封市代表性老剧院为例,分析我国剧院建筑的现状。经过调查发现,很多老剧院建筑已被拆除或处于废弃状态。因此,探讨老剧院的建筑空间更新设计问题刻不容缓。一方面,可以节省资金,降低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可以缩减建设时间,更好地维护旧建筑风貌和城市文化底蕴,继续通过多元的方式来传播传统文化。
三、戏剧类非遗传承与剧院建筑空间的融合策略
(一)“非遗+文旅”的传播创新
“非遗+旅游”是文旅融合发展中的常见模式,它易实现且易见效。首先,需依托本地区独具特色的戏剧类非遗和社会资源,将剧院建筑作为地方性文旅项目进行宣传。可扩大剧院建筑和周围景观的覆盖范围,在项目中融入非遗元素,推出非遗观光车、非遗体验集市、非遗休闲景区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项目;也可增加非遗主题景点、非遗历史展示场馆、戏剧非遗文创等。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旅游消费者对非遗的感官体验、认知探索等深层次需求,提升非遗表演项目的知名度和旅游项目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为非遗传承人及从业者增加了展演平台,拓展了他们的谋生和传艺渠道,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3]。此外,可通过与高校、中小学合作,基于剧院建筑参观形成产学研系统,邀请戏剧非遗传承人进行深入的文化交流,招募相关专业学生进行相关服饰、工艺品等产品的教学体验。这样不仅可以增进青少年对非遗的学习和认识,还能进一步打通下沉渠道,增进公众对非遗的理解和尊重。
(二)“文化+叙事”的表达手法
戏剧类非遗在剧院建筑空间体系下想要进一步传承与发展,必须与当地文化相融合。戏剧是一种文学叙事,建筑是一种空间叙事。从叙事的角度看,它们叙事的媒介并不局限于语言文字。任何人们可以感知的知觉体验,如颜色、声音、触觉等,都可以充当叙事媒介[4]。因此,可以通过室内陈设的形、色、质等营造出戏剧意境并激发观者的情感联想。最终,“文化+叙事”将落实到如何将物质和非物质要素整合至具体的空间中,形成叙事“面”,通过对戏曲故事提取,塑造叙事“点”。
(三)“情感体验+实用”的功能空间
在设计功能空间时,实用性是基础,情感体验则提供了更深层的价值。首先,实用性通过确保空间的基本功能得到极大程度提升,如合理的空间布局、充足的座位、高效的视听设施,以及良好的交通流线设计等。剧院音响系统要确保声场分布均匀、音质清晰;座椅排列分布不仅要符合人体工学,视线最优化,还要符合无障碍设计标准,以保证每位观众的观看体验。其次,空间再利用策略的重心在于活化地方文化及关怀社会群体,提高民众共同参与意愿,增强居民地方认同感、归属感[5]。这就对情感体验设计中的材料、色彩和光线提出更高的要求。温暖的色调、柔和的照明以及文化元素的融入,都能使空间兼具人文表达和情感价值。这种空间设计方法能够营造独特的氛围,增强观者的整体体验,十分适合文化和艺术场所。
(四)“数字化+艺术美学”的科技应用
在当前的非遗展示与剧院展演中,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正在革新传统表演艺术的展示方式。具体的数字化技术与艺术美学元素的结合,能够使剧院转化为一个全新的文化体验空间。
首先,动态背景屏幕技术可以根据剧情的发展变换画面,使背景不再是静态和单一的,而是可以展示如水墨画般流动的风景,或是高度还原历史场景、山水书画、经典戏曲的图景,从而增强演出的艺术美感和沉浸感。水墨动画与戏曲艺术的结合有着内在的逻辑合理性,如:戏曲动画《双下山》选取经典昆曲与水墨结合;“幻影西厢”艺术剧场取用《西厢记》曲段,采用木刻水印动画的表现形式,并利用环形幕布与地面投影构成多维空间,使观众感受到视觉上的震撼和情感上的共鸣[6]。其次,利用AR、VR技术进一步增加互动体验,通过AR引入戏剧动态元素和详细解说,通过VR再现戏剧事件,使观众走进一个虚拟重建的古代戏剧场景,完全沉浸在古典文化氛围中。此时,观众不再是静态的观看者,而是虚拟剧场的主人公。戏剧类非遗项目可以这种引人入胜的方式丰富观众的体验。这种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不仅增强了戏曲的表演魅力,还为戏曲艺术的现代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
四、戏剧非遗下的剧院建筑空间设计实践
——以开封市豫剧院为例
(一)建筑概况与现存问题
开封市豫剧院成立于1948年,是有着70余年历史的专业艺术院团,是在河南省博物馆旧址上建立起来的。河南省博物馆旧址始建于1927年,当时称河南博物馆,已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1928年,河南博物馆更名为民族博物馆;1930年,由民族博物馆复名为河南博物馆;日伪时期,由河南博物馆更名为河南省立博物馆;1940年,由河南省立博物馆更名为河南省博物馆;1961年,河南省博物馆迁至郑州,该建筑改设为开封市博物馆;1987年后,由开封市博物馆改设为开封市豫剧院[7]。2020年,开封市豫剧院乔迁新址,该址自此长期废弃。
开封市豫剧院原址,即河南省博物馆旧址,位于开封市龙亭区31号,地理位置优越,向南紧邻龙亭西路和三胜街,道路宽敞,交通便利,西侧紧邻文创园区和龙亭公园风景区,故该地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此游览,还有许多本地老年人在此休闲娱乐。
经过实地调研观察,发现该址存在以下问题:建筑外部形态有多处受损,例如建筑大门、楼梯、立面、窗户等;建筑周围环境杂乱,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没有规划停车位;院内车辆随意停放,设施老化,没有通过造景将院内的中心区域利用起来;室内缺乏基础设施,天花板、地面简陋且已老化;剧院演艺空间不足,没有将豫剧文化融入室内设计,参观者体验不佳。
(二)建筑形态——修旧如旧
剧院公共空间的建筑形态也体现着剧院的文化内涵,其建筑形态需与整体氛围和谐统一,在追求功能至上的同时兼顾当地文化特色与美观性[8]。在外建筑形态上,保留原建筑立面、尖券、拱肋、窗户及门洞。原建筑东楼是红砖屋顶,改造后采用中式传统歇山顶,用来彰显中西建筑风格融合的气质。保留西方爱奥尼柱式和圆形窗,对建筑内的回廊墙面、豫剧厅大门等进行现代化设计。
(三)区域与设计元素
一层面向老人、戏迷、游客开设传统豫剧厅、VIP豫剧视唱厅、历史文化区、售票区;二层面向年轻人,如大学生,开设更多娱乐空间,如戏剧研学区、音乐表演区、数字化体验区。
空间设计元素主要源于北宋山水书画。其一,多个演绎空间用到山的元素,山的造型既可以是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色彩青绿且挺拔的重峦叠嶂,又可以是抽象的扁平化的装饰符号;其二,以古代文人画中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来进行主题剧场设计,表达对豫剧历经风霜但仍坚守初心的赞赏。
(四)区域效果展示——主题剧场设计
主题剧场主要开设情景剧场、豫剧剧场两类剧场。第一,情景剧场区主要针对豫剧不同发展时期的民间趣事、神话传说等进行表演,选择“山川河流”元素进行抽象化处理饰于背景墙面,伸出式舞台的背景墙、地面可根据不同表演内容进行幕布的更换。第二,豫剧剧场分为沉浸式豫剧厅与挑高豫剧厅。沉浸式豫剧厅的空间设计灵感来源于宋代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将该画作为展陈背景,吊顶搭配黄蓝相间的收声幕布来呼应,结合全息投影、VR交互技术,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传统戏剧艺术与数字技术进行结合,使观者在多重感官下体验山水之间豫剧魅力,在豫剧洪亮的嗓音中感受雅士生活。
挑高豫剧厅设计灵感来自古代文人画中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将传统水墨画与全息投影结合,展现传统与科技的碰撞。该厅舞台采用镜面式舞台,舞台屏风两侧可以自由调节以方便演员换场。观众席改为阶梯式座位,既符合挑高空间的层高,又可以满足观众对不同视角的需求。
五、结语
戏剧类非遗传承与剧院建筑空间设计的融合,强化了戏剧类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这种融合使剧院不再仅是观看表演的场所,而是活跃的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了戏剧类非遗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显示,在政策支持和公众参与方面,这种融合未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希望本研究能够激发更多的关注和行动,共同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确保戏剧类非遗,如豫剧,在新时代能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朱熹睿.民国以来开封戏曲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7.
[2]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剧场建筑设计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25.
[3]黄永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利用意义和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文艺评论,2022(8):13-26.
[4]张浩.戏剧情境体验下的建筑空间叙事探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7):10-11.
[5]林婷.传统村落在地文化保护策略研究:以永泰嵩口古镇为例[J].工业设计,2019(1):122-124.
[6]吕迎.水墨动画在当代的发展困局与应对策略研究[J].工业设计,2022(7):116-118.
[7]牛爱红.近代中国第一个民族学展览研究:1928年河南省民族博物院“中外各民族模型展”[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7):100-111.
[8]朱昊睿.大剧院公共空间导向标识系统设计:以国家大剧院为例[J].设计,2017(7):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