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绘画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

2024-06-28龚为

大观 2024年5期
关键词:新文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龚为

摘 要:在当今新文科背景下,在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的办学定位和总体培养目标框架下,绘画专业人才的培养必然要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应用型本科的绘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从以学科为导向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专业方向的不断细分转向各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创新理念。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绘画专业;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注:本文系202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产出导向,融合创新应用型美术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2023JGA398)研究成果。

一、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到了“振兴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持续推动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等内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势在必行,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建设。通过大力发展“四个新”,我国形成了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为2035年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2023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 07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 820所,包括本科1 275所、高职(专科)1 545所,成人高等学校252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什么人,用什么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是每个高校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的总体目标定位为把学校建成行业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艺术类应用型高校。在当今新文科背景下,在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总体培养目标框架下,应用型本科的绘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以学科为导向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专业方向的不断细分转向各课程之间交叉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职业素养以及创新理念。

二、应用型本科绘画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意义

传统的美术学院的绘画专业教学多为学术研究型,以学科建设为导向,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艺术家个人语言风格探索和科研项目为目标,导致一些开设绘画专业的地方艺术院校基本照搬这种教学模式,针对应用型本科绘画专业的教学研究比较滞后。在一些地方高校的顶层设计中,应用型本科的建设停留在一纸文件和应付检查,缺乏明确清晰的目标定位,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应用型课程体系。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美术学院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缺乏对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的清晰认识。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的绘画专业基本上也是按照传统研究型美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以画种和专业方向为导向,虽然加入了一些实践类课程,但离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品德高尚、视野开阔、基础扎实、一专多能、创业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因此绘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研究对北海艺术设计学院落实应用型办学定位、走特色发展之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应用型本科绘画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

(一)以产出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绘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院的绘画专业人才培养以产出为导向,把握学生成长规律,遵循学校办学定位,坚定“强素质、强专业、强应用、强发展”的人才培养思路,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的文化行业需求,具有造型基础、综合材料应用、数字绘画、艺术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具有艺术审美与个性、创意设计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品质等专业素养,具备造型、艺术审美判断、数字绘画基础、综合实践、思辨、沟通、创新创业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在文化创意产业、企事业单位、教育行业等领域,从事绘画、设计、宣传、教学等工作的视野开阔、品德高尚、基础扎实、一专多能、创新创业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构建“产出导向、五维递进、三化共育、德术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产出导向、五维递进、三化共育、德术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图1),即立足学校办学理念,明确专业面向和服务的行业,对行业进行充分调研。如以个性装饰画行业为导向,实施“全程化”(课上与课下)、“应用化”(理论与实践)、“项目化”(竞赛与课题)协同育人,通过信息化手段打破课上与课下的界限;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连接;利用专业竞赛、真实项目实施“项目式”教学,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专业与思政融合、产出与教学融合,从思想和专业两个方面提升学生素质。如此方能培养出视野开阔、品德高尚、基础扎实、一专多能、创业能力强的德术并举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构建“一贯穿、四模块、五递进”应用型课程体系

依据新文科与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坚持反向设计,正向实施,基于岗位需要和应用型能力培养设置专业课,将学科导向转变为产出导向。课程设置的前后逻辑关系从知识累积向能力倒推转变,将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的类型划分调整为以能力产出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在专业课教学方面,打破传统绘画专业按画种设置教学内容的方式,模糊画种界限,更多地运用多种材料和媒介进行综合实践。将数字绘画课程、设计类课程融入传统的油画、国画等课程,运用新媒体传播中国文化。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融入造型基础课、艺术鉴赏、民间美术、艺术概论、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打破理论和实践课程的界限,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强调综合实践和应用能力,增加创新创业类课程、综合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比重,开展项目教学。通过在绘画专业中开设雕塑、摄影、设计类课程,打破专业壁垒,构建多学科融合发展的课程体系。

坚持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构建“一贯穿、四模块、五递进”应用型课程体系。按照“横向分类、纵向递进、纵横结合”的思路构建课程体系,将德育贯穿始终。横向以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通识教育+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四个模块构成的分类课程体系。纵向以全面发展为主线,构建“育人为本同城化的思政课程体系+以文育人智慧化的素质课程体系+用以致学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能力导向合作化的实践课程体系+服务社会项目化的双创课程体系”五个维度递进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课程方面开设创业启蒙、创新思维、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实践等;通识类课程开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汉字文化认知、汉字书法与创意实践、艺海素质教育等,实现“以文育人”。

(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探索绘画专业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开展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教学,采用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可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研讨,实现教学决策从单主体向多主体转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专业教育,将理论知识传授课堂转变为实践知识应用能力产出课堂。让课堂走出校园,走入田野、社会,利用博物馆、美术馆、画院、写生基地、非遗研究所等场地进行教学。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实现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共建教材、项目合作、职业资格认证,将企业行业的实际项目与课程教学结合,实施应用型、开放式、体验式教学。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教学评价、到校授课,定期委派教师去企业参与培训。充分利用各种学术资源搭建艺术工作室,校外课堂做到工作任务课程化,校内课堂做到教学任务工作化。

(五)构建专业闭环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体系

改革质量保障体系,以同行评价为依据,以学术水平为准绳,构建专业闭环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体系。构建“院系—教研室—主课教师”三级教学管理与监控机制,在专业内形成同行“评价—反馈—改善—再评价”的教学质量监控及管理闭环。改进专业质量监控机制,实现同行评价全覆盖。对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情况、课堂教学、课程考核、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等方面进行同行评价。同时注重过程管理,围绕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管理措施,为教学质量监控提供制度保障。通过督导听课、同行听课、学生评教、信息员反馈,对主要教学环节进行过程性监控和常态化评价;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等第三方评价,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培养目标的达成。

(六)结合北部湾地域文化,走特色发展之路

立足学校办学定位,以产出为导向,聚焦高端装饰画的市场需求,围绕个性装饰画打造专业特色。开设风景写生、专业写生、材料与技法、岩彩画技法、水彩材料制作与表现、专业创作等系列课程,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充分发挥海洋地域文化特色,以本区域的人文地貌为创作的主题,以宣传区域特色为己任。在新文科背景下,大力挖掘和创作反映北部湾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的绘画作品,并与专业思政教学融合,让学生在写生与创作实践中得到精神熏陶,增强文化认同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在课程教学中,应将实训课题与社会需求高度结合,主动对接市场,通过与企业签订项目服务合同、横向科研课题合同的方式,承接课题项目,由教师与企业行业专家带领学生进行设计、制作,将实训作品变成产品,再将产品变成商品,助力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提升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绘画专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冯瑞霞.应用型本科院校绘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6(4):163-164.

[2]李玉功.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绘画(师范)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文教资料,2017(20):196-197.

[3]于富业.高校绘画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7(5):83-87.

[4]胡少东.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绘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美与时代(中),2023(12):96-98.

猜你喜欢

新文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