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角下高校音乐与美术课堂教学互融探究
2024-06-28明明
摘 要:音乐与美术,作为人类艺术史上的两大门类,具有各自独特的魅力和表现方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密切的历史关系。在艺术教育领域中,将音乐与美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正逐渐受到关注。这种融合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和艺术素养,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更好地实现美育目标,探讨音乐与美术在教学中的相互融合,分析其关联性、融合的必要性和实践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美育;音乐;美术;教学互融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是一种关注个体审美感知、想象和创造能力培养的教育形式,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创造力以及人文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美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渐凸显,美育不仅关注艺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重视个体在审美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音乐和美术作为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在高校美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探讨如何将音乐与美术教学互融,以更好地实现美育目标。
一、音乐与美术的关联性
音乐与美术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涉及艺术家的情感表达和对美的追求。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在创作过程中,二者都强调对主题的深入挖掘和表现,以及对形式和色彩的运用。首先,它们都追求艺术性和审美性。音乐通过声音、节奏和旋律来表达情感和意境,而美术通过线条、色彩和构图来展现形象和意境。其次,音乐与美术在表现形式上也有相似之处。例如,音乐中的和声与美术中的色彩搭配都涉及和谐与对比的原则。音乐与美术还都涉及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运用。此外,音乐与美术在文化背景和艺术历史上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许多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都会受到神话和历史事件的影响。音乐与美术在主题上也经常相互借鉴和融合。许多音乐作品以美术作品为灵感来源,如:意大利作曲家奥托里诺·雷斯庇基从波提切利的画作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波提切利的三幅画》;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根据画家葛饰北斋的画作《神奈川冲浪里》,谱写出印象乐派最有代表性的交响乐之一——《大海》;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根据其好友维克托·阿里山大罗维奇·哈特曼的画作,创作了著名的钢琴小品《图画展览会》。同样,许多美术作品也以音乐为灵感,如:奥地利画家莫里兹·冯·施温德受到贝多芬《c小调钢琴、管弦乐队与合唱团幻想曲》的启发,创作出画作《交响曲》;俄罗斯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认为声音和图像共生,据此创作了多幅和音乐相关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都充分展示了音乐与美术在主题上的密切联系。
在创作技巧方面,音乐与美术也有着许多共通之处。艺术家们通过运用节奏、旋律、色彩和构图等元素,在音乐和美术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音乐与美术在创作过程中都强调形式的完美和表现力的发挥。在音乐中,旋律的起伏、和声的运用以及音色的变化等都是表现情感和意境的重要手段;而在美术中,线条的流畅、色彩的搭配以及构图的布局等,同样是为了表现艺术家的内心感受。
二、美育视角下高校音乐与美术课堂互融的
必要性
(一)在素质培育上
第一,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与美术作为艺术的两种表现形式,具有不同的审美特征。通过互融教学,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美,提升审美能力。第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音乐与美术的互融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在创作和表现过程中,可以借鉴不同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创作出更具创意的作品。第三,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通过互融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艺术知识和技能,拓宽艺术视野。同时,也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类艺术作品。第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与美术的互融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适应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能力培养上
在专业学生的教学上,可以利用音乐与美术的关联性提高学生的艺术理解和实践能力。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来培养视觉美感,而美术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欣赏和创作音乐作品来培养听觉感知。
第一,美术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在音乐教学中,借助美术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主题和情感。例如,通过欣赏一幅与音乐作品相关的美术作品,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情境和氛围。此外,美术作品中的色彩、线条和构图等元素也可以启发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
第二,音乐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创意与表现。同样,音乐也可以激发美术创作。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和声等元素可以为美术创作提供灵感。例如,在绘画创作中,学生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来设计画面的构图和色彩搭配。此外,音乐的情感表达也可以为美术创作提供情感支持,使作品更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将音乐与美术的课程进行融合,以推动跨学科教育的发展。然而,这种融合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音乐和美术为独立的两个学科,教师普遍缺乏对二者内在联系的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其次,音乐与美术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差异,给二者的融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如何制定有效的融合方案,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也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音乐与美术教学的互融策略
第一,更新教育观念。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音乐与美术的内在联系,推动跨学科教育的实施。
第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互融。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音乐与美术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相互融合的教学内容。例如,可以开设跨学科课程,将音乐与美术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在音乐和美术的教学中,可以选取具有共同主题或元素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从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感受美的共性和特性。例如,通过对同一位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作品和不同画家创作的美术作品的比较,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与美术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第三,教学方式的互融。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合作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音乐与美术的交融点,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音乐美术融合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协作创作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和美术的交叉学习和实践,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此外,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音乐和可视化技术,将音乐与美术结合,创造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利用音乐可视化的软件,将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以视觉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为美术创作提供灵感和新的表现方式。
第四,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的互融。组织音乐和美术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建设跨学科教师团队,组建具备音乐和美术双重背景的教师团队,开展跨学科的教研活动,共同研究和开发互融课程。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合作,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合理利用学校现有的音乐和美术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同时,积极寻求与其他高校或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音乐与美术的互融教学研究与实践。
第五,学生活动的互融。可以组织一系列跨学科美育活动,如音乐会、画展、艺术节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欣赏音乐和美术的魅力,同时也可以促进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在实践中可以锻炼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对音乐与美术的理解和感悟,更深入地理解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涵,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举办各类跨学科讲座和展览,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韵律和美术的色彩,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六,评价体系的互融。为了更好地实现音乐与美术教学的互融,高校需要构建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应该既关注学生的技能和知识掌握情况,又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发展,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审美体验和创新能力等。通过合理的评价机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
四、音乐与美术融合教学的实践方法
(一)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将音乐与美术融合教学纳入学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通过设置相关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同时学习音乐和美术知识。例如,可以开设“音乐与美术鉴赏”“音乐与美术创作”等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两种艺术形式的魅力。
(二)教学策略
第一,结合实例进行教学。通过展示优秀的音乐和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两种艺术形式的特征和表现手法。第二,情境创设。通过创设情境,将音乐与美术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的魅力。例如,在欣赏古典名画时,可以播放古典音乐作为背景,营造出画中的氛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第三,主题探究。选择一个主题,引导学生从音乐和美术两个角度进行探究和创作。例如,“四季”这个主题,可以通过绘画和音乐来表现不同季节的特点和情感。第四,实践体验。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和美术的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两种艺术的创作过程。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比赛,同时播放相关的音乐作为创作背景。第五,音乐与美术的跨学科探索。随着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音乐与美术的跨学科探索也逐渐受到关注。例如,在电影、戏剧等艺术形式中,音乐与美术的结合可以为作品带来更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在建筑、设计等领域中,音乐与美术的跨学科合作也可以为作品增添更多的艺术元素和文化内涵。这种跨学科的探索和实践为音乐与美术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教学设计
第一,教学内容恰当。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适合学生学习程度的音乐和美术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第二,目标明确。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反馈。第三,教学方法多样。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小组讨论、个人创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第四,教学方式新颖。可借助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多种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与美术的魅力。同时,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作品中。第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差异,因材施教。对于不同背景、兴趣和能力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互融教学中受益。第六,引导教师自我发展。鼓励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艺术观念和教育理念,通过参加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音乐与美术的互融教学提供有力支撑。第七,评价多元。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创意、技巧、情感表达等方面。第八,加入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融入音乐与美术的互融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通过课程思政建设,使美育与德育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尽管高校音乐与美术课堂的互融具有诸多优势和必要性,但其在实践过程中仍面临许多挑战。例如,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教学资源的不均衡、教学管理的不适应等。因此,需要各级教育部门、高校和教师共同努力,积极应对这些挑战,推动音乐与美术课堂互融教学的持续发展。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艺术形式的创新,音乐与美术的课堂教学互融将更加深入和广泛,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还将延伸至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中,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在未来的美育实践中,应该继续探索更多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以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毕欢.高校音乐教育课程的“美育”功能探究: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23(11):149.
[2]郭敏.美术与音乐跨学科教学提升美术教师课程融合能力的实践探索:以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20(1):12-15,46.
[3]郭敏.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与音乐融合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23):84-85.
作者简介:
明明,硕士,江汉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钢琴演奏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