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元素的融合研究

2024-06-28杨亚丽

大观 2024年4期
关键词:民族声乐融合

杨亚丽

摘 要:传统戏曲表演艺术作为我国文化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与文化性,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和更新。民族声乐也是我国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西方音乐融入我国社会后,民族音乐的发展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有着紧密的关联,如果二者能够实现融合发展,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基于此,阐述民族声乐与传统戏剧元素之间的关联,总结二者融合的重要性,提出具有科学性与有效性的融合发展策略,以期促进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民族声乐;传统戏曲元素;融合

民族声乐是中国音乐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以歌唱的形式展现音乐艺术的内涵,与听众进行心灵与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如今,民族声乐需要不断进步和优化,通过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融合,逐步创作出具有独特性与文化性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传统戏曲元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表现形式、演绎技巧还是唱腔上,都能够给予民族声乐表演真实有效的帮助。因此,艺术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加强对传统戏曲元素的认识与了解,在继承中弘扬、发展、创新,为民族声乐艺术表演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元素之间存在的关联

(一)二者之间的相似性

对民族声乐和传统戏曲艺术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分析与探究,发现二者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如二者都是以传播音乐艺术信息为主要目标所开展的艺术表演活动[1]。传统戏曲最早起源于远古的歌舞,在古代,人们通过模仿战争或劳动场面,逐步创造出一些简单的戏曲舞蹈形式,以此娱乐生活,供人们观看与欣赏,娱乐性质较强。

在时代变化与发展过程中,传统戏曲艺术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逐渐走向城市,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百戏艺术和杂技艺术。无论传统戏曲发展至哪个阶段,都离不开人们生活的具体形态。而民族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多元性以及民族性等特点,同样起源于日常生活与实践,是由西方声乐艺术、民族声乐艺术以及戏曲艺术不断融合发展而形成的,需要与传统戏曲元素融合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民族声乐发展形态。

(二)二者之间的差异性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表演艺术也是如此。尽管二者在起源、内涵以及艺术信息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是二者在某些方面也有差异。

从艺术视角出发,民族声乐和传统戏曲在演出方式上存在不同,前者融合了我国很多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主要彰显民族声乐的现代性,使现代民族声乐作品更具有欣赏价值与意义;而传统戏曲的演出形式始终保留自身独特的风格与传统艺术元素,基于本土形式传递与传播艺术信息,更加注重情感上的沟通与共鸣。

二者之间的差异也体现在演出风格上。传统戏曲艺术将流派作为风格区分的依据与标准,不同的流派所展现或表达的艺术内涵不同;而民族声乐较为注重个体的演出风格,以展示个体艺术和演出差异性为主要内容。

二、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元素融合的实际作用

(一)在美学层面

传统戏曲元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民族声乐表演与发展过程,可以在继承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丰富民族文化内涵,创新声乐表演形式,促进民族声乐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2]。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很多声乐作品都借鉴和学习了传统戏曲艺术,并取得了良好的借鉴成果和表演效果。在二者的融合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民族声乐演唱技巧、表演形式、舞台效果以及歌词内容方面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仅再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还满足了人们在情感内涵和审美方面的追求,对促进人们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在时代层面

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元素的融合发展,除了在美学层面具有意义与作用,在时代层面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1.促进了民族声乐的创新发展

如今,外部因素给民族声乐发展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冲击与干扰,民族声乐唱法朝着模式化方向转变,逐渐进入僵局,如果不能实现创新和突破,将会导致民族声乐文化艺术止步不前[3]。然而,传统戏曲元素的融入为民族声乐的创作与演唱注入了活力与动力,使民族声乐的民族性与艺术性得到了突破。演绎者不再局限于传统单一的表演形式,而是采取丰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演唱,在推动民族唱法创新发展的同时,促使民族声乐满足时代的实际需求。

2.促进了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弘扬

将传统戏曲元素与民族声乐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传统戏曲艺术,促进戏曲艺术的长远发展。在传统戏曲艺术中,很多歌曲风格鲜明、曲调高雅、艺术底蕴深厚,歌曲传播者与演唱者在学习与了解戏曲文化时,可以深入了解戏曲文化的内容和内涵,真正认识到二者融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有效突破传统表演和演绎的局限,充分调动自身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全身心地投入民族声乐和传统戏曲融合发展的工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元素融合发展的

具体措施

(一)声音表达技巧的融合与应用

对艺术家所表演的戏曲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艺术家在具体演绎时会利用丹田对呼吸进行控制与调整,随后用腹部发出声音,从而取得良好的表演品质与舞台效果。从传统戏曲表演角度出发,表演者需要吐字清晰,利用“腔”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情绪。戏曲表演者善于通过腔式变化、板式布局以及拖腔运用等手段,取得良好的表演效果。上述内容是传统戏曲音乐剧表演的基本方法,区别于其他类型的音乐,具有戏曲“三绝”之称[4]。由此可见,传统戏曲声音的表达技巧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因此,民族声乐在与传统戏曲元素进行融合发展时,要积极学习传统戏曲的三项“绝活”,对演唱形式与表达技巧进行完善与创新,从而在形式上取得良好的突破效果。在实际融合过程中,民族声乐表演者还要学习戏曲演唱的吐字技巧,字正腔圆地进行表演。在实际表演过程中,要注重吐字的干脆性与标准性,从而增强民族声乐表演的节奏感与艺术性,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

(二)情境与演唱腔调的融合与应用

戏曲是集歌曲、舞蹈、剧情三者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正因为中国传统戏曲的综合性过强,所以戏剧的情境往往远离实际生活,在节奏和韵律方面具有独特性与艺术性。在戏曲表演中,任何一个表演行为都需要经过仔细打磨与调整,以营造出具有独立性与特色的舞台环境,呈现出具有超然效果的艺术表演。在戏曲舞台表演过程中,戏曲表演者需要根据表演情境的变化,选择以不同的语调和声调进行表演。这就要求戏曲表演者具有扎实的舞台表演功底和过硬的舞台表演能力,否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戏曲表演效果与质量[5]。民族声乐表演者需要学习和借鉴中国戏曲艺术中的发音转变,这也是二者实现深度融合的必经之路。一名优秀的民族声乐表演者,需要有平稳的气息和雄厚的底气,有能力根据不同的歌曲表演风格营造出不同的情境,在情境中自由切换声音的高低。此外,在进行气息练习时,要注重演唱的稳健性与灵活性。

声调又被称为语调,是字音的重要组成元素。无论是在传统戏曲表演中,还是在民族声乐表演中,声调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京剧演唱为例,京剧唱腔注重曲调、腔调的配合与统一,声调的高低和升降极其重要。此外,京剧表演注重层次分明和起伏明朗,以此提高京剧表演的活力。在民族声乐表演过程中,真假音切换是极其重要的,努力做好真假音切换可以有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人流连忘返。在民族声乐和传统戏曲融合发展期间,演唱者要掌握语调转换和高假音的切换技巧,逐步提升表演的穿透力与吸引力,让人们切实感受到民族声乐的内在魅力。通过上述分析得知,将传统戏曲的情境和语调变化规范合理地应用在民族声乐表演当中,一方面可以巩固和提高民族声乐演唱者的基础演唱能力,使其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不同歌曲的灵活演绎,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进一步增强人们的审美意识。

(三)舞台表演技巧的融合与应用

中国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的歌舞,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艺术体系,拥有较强的艺术性、审美性以及欣赏性。由于传统戏曲自身具有很多优势与特征,因此对戏曲表演者有着较高的要求与标准。表演者不仅要在演唱方面具有足够的能力,而且要在表演的过程中注意神韵和形体,从而高质量地完成戏曲表演。在戏曲表演过程中,戏曲表演者要通过自身的肢体和眼神将情感表达出来,通过对自身各方面能力和条件的协调,完成一场令人满意和拍手称赞的艺术表演[6]。

中国戏曲艺术表演的系统性与规范性较强,无论是唱腔的伴奏还是过场,表演者都需要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烘托和渲染舞台氛围,调节和控制舞台节奏,让戏曲中的每个行当都能够将自身的作用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按照不同的程式和规制表现出角色美、形式美以及造型美等。可见,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中有很多元素值得民族声乐表演者学习和借鉴,以此为民族声乐表演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在二者的实际融合期间,民族声乐表演者要积极学习戏曲舞台表演的技巧和情感投入的技巧。只有表演者将自身的情感投入其中,才能够打动观众,使观众产生心灵和情感上的共鸣。

传统戏曲表演具有良好的民族群众基础,戏曲的表演与各地的语言和民歌有着较为紧密的关联。在具体的创作与演绎过程中,传统戏曲和民族声乐都离不开实际的生活。当前已经有一些表演艺术家将传统戏曲元素融入民族声乐创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演绎质量与效果。例如著名歌唱家龚琳娜所表演的《忐忑》,该作品家喻户晓,不仅用到了笛、提琴、扬琴以及笙等音乐元素,而且融合了传统戏曲中老生、花旦等多种音色,逐步营造出具有创新性与变化性的节奏,获得了广大听众的欢迎和喜爱[7]。《忐忑》作为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元素有效融合的代表作之一,可以给人们一定的启示: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元素不能盲目地融合,而是要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将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唱技巧融入民族声乐的创作,可以使民族音乐作品更具民族特色和创新性,达成二者共赢的局面。

四、结语

民族声乐和传统戏曲都是我国艺术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中华艺术的瑰宝。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实现二者的长远发展,为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因此,相关部门与艺术创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加强对民族声乐和中国戏曲元素之间存在关联的认识与了解,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具体而言,可以从声音表达技巧、情境与演唱腔调、舞台表演技巧以及审美熏陶等方面落实与开展相互学习和借鉴活动,努力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将二者融合在一起,逐步形成共赢局面。此外,要将民族声乐和传统戏曲元素的内涵与效能全部展现出来,通过不断创新,形成丰富多样和千姿百态的民族音乐艺术形式,让全国各地的人们了解和喜爱中国优秀的文化元素与内涵。

参考文献:

[1]刘素芬.试析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的融合与发展:以《千古绝唱》为例[J].名家名作,2023(24):73-75.

[2]樊娅娅.传统戏曲元素在民族声乐艺术中的运用[J].艺术大观,2023(19):19-21.

[3]戚艳.民族声乐对传统戏曲的继承与融合分析[J].艺术家,2023(6):50-52.

[4]毛春蓉.传统戏曲艺术对现代民族声乐演唱的影响[J].艺术大观,2022(16):40-42.

[5]杜跃.现代民族声乐对传统戏曲元素的吸收与借鉴[J].普洱学院学报,2022(2):70-72.

[6]李木子.戏曲元素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J].艺术家,2022(1):158-160.

[7]耿春梅.浅议传统戏曲与流行音乐的融合:以歌曲《赤伶》为例[J].明日风尚,2021(17):4-6.

猜你喜欢

民族声乐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民族声乐教学中男高音歌唱的技术训练与能力扩展
论民族声乐的科学训练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