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口弦音乐中的感性智慧探究

2024-06-28闫如丹张立秀

大观 2024年4期
关键词:口弦纳西族彝族

闫如丹 张立秀

摘 要: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少数民族众多,每一个民族都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音乐,其中口弦、葫芦笙等原生态民族乐器深受云南少数民族人民的喜爱。从云南原生态民族乐器口弦出发,对纳西族、彝族口弦音乐中的情感进行研究,探讨口弦音乐中的感性智慧。

关键词:口弦;纳西族;彝族;感性智慧

一、感性智慧概述

(一)感性智慧定义

音乐作为人类精神的创造物,既深植于人的感性构造中,又属于人的感性创造。与绘画、雕塑等其他造型艺术不同,音乐的感性特征直接对应人的听知觉系统,人们通过听觉、视觉等感官来感知音乐。而对于本文谈到的云南少数民族口弦音乐来说,其所蕴含的感性智慧不仅具有审美方面的价值,而且是创作口弦音乐的重要支撑。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将难以言说的情感借助口弦表达出来。这种音乐中没有专业的创作手段与音乐材料,凝结了各民族人民的创造才能和智慧,具有丰富的内涵。

口弦音乐是人类力图在听觉领域超越自然所给予的声音所创造出来的新天地。它或许发乎情感,或许来自生产力的激发。口弦音乐是云南人民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必需品,同时亦为云南民族乐器文化增添了别样的风情。

(二)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音乐的感性与理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感性是指人对艺术形象的感受、体验和想象,理性则是指人对事物的理性分析和判断。感性与理性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艺术领域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西方音乐史上,人们也曾对感性和理性的关系问题展开过长期的争论。在古典音乐的发展中,从古希腊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家一直是注重理性思维的。人们在欣赏古典音乐时,大多是以理性思维来理解的。比如,对速度的要求、对力度的要求等。但是,到了19世纪,特别是浪漫主义时期,人们开始重视情感因素在音乐中的作用。因此,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感性与理性结合的音乐作品。在音乐欣赏与创作中,不仅需要有情感的融入,还需要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作品的创作方法、风格等。虽然感性与理性在理论上存在差别,但这不代表审美的感性与理性就是对立、不相融的关系。其实正相反,感性与理性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过分强调其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另一种思维方式,进而影响音乐艺术的创作和欣赏。

二、云南原生态民族乐器口弦

(一)云南原生态民族乐器

原生态音乐是一种纯民间的艺术形式,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劳动中自然形成的,具有集体创作、口头流传、传承面广等特点,是感性智慧的体现。在这些音乐以及乐器的制作中渗透着人们对情感的宣泄、对自然的模仿等,因此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有着很强的人民性和艺术性。

云南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历史悠久,各族人民不仅能歌善舞,而且擅长制作各种乐器,民歌、原生态乐器和民族歌舞资源非常丰富。他们的音乐主要用于婚嫁、丧葬、祭祀等重要仪式。由于受到地理位置、语言、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影响,不同民族在歌舞音乐的创作、乐器的制作以及演唱演奏形式、方法、曲调风格等方面体现出不同的特色。

云南少数民族所制作的乐器都是原生态的,蕴含着崇尚自然、仿生模拟的美学意识,如傣族的象脚鼓、哈尼族的牛腿琴、佤族的木鼓和布朗族的蜂桶鼓等,无一不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

(二)口弦

口弦是体鸣乐器,又称口弦琴、口簧和响篾等,形制小巧,主要流传于中国四川、云南和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音色独特、便于携带,因此深受少数民族人民的喜爱。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口弦被称为“簧”,与竽、篪等乐器相提并论,常用于百姓娱乐或男女社交活动。据文献记载,簧是一种用竹或铁制成的横在口中演奏的乐器,是贵族使用的一种高雅的乐器,和口弦是同一类乐器。

口弦的使用遍及二十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各民族语言、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性,每个民族对这种乐器都有不同的称呼,在具体形态、制作材料以及演奏方法上也都有差异。口弦根据制作材料可分为金属制和竹制两种,根据簧片的数量可分为单片弦和多片弦。在演奏方法上,有的民族用手指弹拨发声,有的民族用丝线抻动发声。在称呼上,云南傈僳族的口弦叫“玛歌”,佤族叫“合朗”,拉祜族叫“阿踏”,纳西族叫“可壳”或“古谷”,彝族叫“洪洪”或“弄果”,傣族叫“拜”,等等。

三、各少数民族口弦音乐中的感性智慧

口弦是一种原生态乐器,制作简单,它的形成与发展伴随着少数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是人们表达感情的载体。口弦演奏者几乎都没有受过音乐教育,口弦音乐也没有固定的歌谱和复杂的音乐材料,具有即兴性。口弦是在闲暇之时,几人围坐在一起抒发感情或是消遣娱乐的乐器。演奏者在创作歌曲时并未考虑过多的客观条件,而是进行最直接的情感表达,会将自身当下的情绪、生活现状或者想对家人说的话等等融入口弦音乐。

(一)纳西族口弦

1.纳西族口弦的构造

纳西族口弦,又叫“可壳”或“古谷”,有铜片制也有竹片制,但纳西族大多口弦爱好者都更喜欢竹片口弦。竹片口弦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手拉的独片“单片口弦”,一种是用手指弹拨的“三片口弦”,纳西语称为“弓龚”“空孔”。三片口弦是由上往下进行排序的,以口弦发出的最直观的声音来命名,第一片叫作“嘀嘀”,中间一片叫“喔”,“喔”有和弦的作用,最底下的一片叫“三弦”。在弹奏时,左手食指弯曲,与大拇指捏起来,右手的中指弹拨第一片和第二片,食指弹拨第三片,口腔为共鸣腔,弹拨时根据口型和气息的变化同时再哼唱一首乐曲,口弦调就出来了。

2.纳西族口弦中的感性智慧

音乐以生理性的情绪方式,满足人的天然需要。纳西族的口弦文化历史悠久,其作用是表达思念之情,同时也是青年男女之间谈恋爱的一个媒介。据说很多公众场合不方便说的情话都可以在口弦中说,弹口弦是要两个人附在耳边弹。在这些为了传达情话而创作的口弦音乐中,更多的是以感性智慧进行创作的。

纳西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十分艰苦的民族迁徙历史。纳西人性格刚强又不乏深情,在旧社会时期,虽然可以自由恋爱,但是婚姻必须由父母做主婚配。如此,口弦就成了纳西青年男女谈恋爱的媒介。

纳西族口弦曲有72调,有表现爱情的,也有表现生产生活的。在封建统治年代,统治者聚集劳动人民在一起谈话,人民为倾诉内心的不满与痛苦,便利用口弦来表达感情,逐渐形成了口弦曲。“蜜蜂过江”“鱼水相会”等几十个调子,多用以物拟人的手法,表现纳西族人民为争取幸福生活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几乎人人都会弹奏口弦,将其视为最亲密的伙伴,甚至是生命的依托。年轻人弹奏口弦来传递爱意,老年人弹奏口弦来抒怀叙旧。

(二)彝族口弦

1.彝族口弦的构造

彝族口弦与纳西族口弦的形制大致相同。竹制的口弦彝语叫“马扁勒果”或“勒果八莫”,一般只有一弦或二弦,音质清脆,音色柔和,音域宽广;铜制的口弦彝语叫“土史勒果”或“指里勒果”,一般有一弦、二弦甚至六弦、七弦。“三弦勒果”同样也是彝族人最喜爱的口弦,弹出的声音清脆圆润,欢快流畅。与纳西族口弦不同的是,彝族口弦是由下往上进行排序的。

2.彝族口弦中的感性智慧

彝族人民的生活充满诗意,口弦就是他们的诗和远方。它能带领着彝族人民脱离现存的状态,去往遥远的地方。彝族有句谚语:弹响了口弦,你会想起自己的母亲;吹响了笛子,你会想起自己的父亲。在彝族的文化环境里,这两种乐器寄托了彝族人对父母、长辈的思念,承载着最崇高、最真诚的记忆。彝族口弦具有模仿性,三片口弦中下面那片声音嘹亮,代表“父亲”,上面那片是次高音,代表“母亲”,中间那片声音最低沉,代表“孩子”,用声音来表达爱。在彝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鸟类就是大雁,出嫁在外的女儿每次看到大雁都想让大雁把自己的信带给父母,于是就把这种语言和情感寄托在口弦中。

彝族人的感情很丰富,但是彝族的文化、语言使人们不能直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在彝族语言里,没有“我爱你”“我想你”这样的词语。由于口弦音乐清脆美妙,所以彝族姑娘们就用它来向心上人表达爱意。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树林里、小河边或是幽静的夜晚,总会传来阵阵悦耳动听的口弦声,这可能是姑娘们在向心上人表达她们心中的爱意。同时,在彝族自古就有“男吹竹笛,女弹口弦”的说法,口弦是彝族妇女特有的乐器,彝族妇女将口弦装在一个雕刻有花纹图案且精致小巧的竹筒里,配以装饰物,随身携带。彝族的青年男女到了择偶的年龄,就会用竹笛和口弦来择偶,他们不仅可以吹奏老一辈人的曲子,还可以将自己的心声藏在口弦中,如果有人能和谐地奏出同样的调子,就代表对方就是天定良人。这种曲调是夫妻和谐相处的基石,在以后的生活中,无论遇到任何艰难困苦,只要曲调一响,就会给双方注入无穷的力量,从而使他们一起勇敢地面对困难。

口弦不仅是独奏乐器,而且是一种伴奏乐器。彝族姑娘在弹奏口弦时,会随着音乐起舞。她们非常喜爱跳芦笙舞,芦笙舞的伴奏乐器就是口弦音乐。在每年的芦笙节里,人们都会聚集在一起跳芦笙舞。大家围成一个圆圈,口弦音乐也在这个时候演奏出来。这种舞蹈为人们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美好的祝福。

彝族口弦相传有九十三调之多,主要有苦情调、哭嫁调、响篾起源调等。在流传较广的口弦曲调中,“篾歪调”等曲调表达了彝族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曲调优美,婉转动人;“伤心调”专门用来表达彝族人民失去亲人时的悲伤;“苦情调”则抒发了彝族妇女思念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时的痛苦心情;“哭嫁调”“找伴调”“哭情唱”“找伴唱”等表达了彝族人民对自己家乡、亲人的思念。

四、结语

云南口弦音乐是一种感性智慧的产物,它的形成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内心深处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它制作简单,形制小巧,是人类群体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蕴含着各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精神风貌和生活习俗,是各民族集体记忆和历史记忆的载体,在云南各少数民族的乐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云南少数民族口弦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和欣赏形式,是集民族性、地域性、民俗性、艺术性于一体的艺术。

艺术是感性的,音乐是感性的。音乐作为感性的艺术,需要人类的情感来承载,它的旋律是人情感的表达。而情感是受人的精神世界、情感认知等因素所影响的,它和人的知识、能力、经验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情感,抒发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因此,在音乐创作中,要注重对感性智慧的把握,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使音乐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艺术价值。通过对口弦音乐中感性智慧的研究,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口弦音乐,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加深对于感性智慧的理解,将感性智慧与中国传统音乐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章之乐.国家级非遗中的音乐:口弦音乐[J].琴童,2022(5):52-55.

[2]余原.感性智慧的思辨历程:西方音乐思想中的形式理论[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8(4):149-155.

[3]张叶.云南少数民族喜爱的民间乐器:口弦[J].云南档案,2016(11):16-17.

[4]木诚.舌尖上的乐器:纳西口弦[J].民族音乐,2016(3):53-54.

[5]夏润禾.“感性智慧的思辨历程”:对李晓冬同名音乐美学著作的述评[J].音乐研究,2016(1):122-126.

[6]纳西族民间乐器:口弦[J].民族音乐,2014(2):2.

[7]黎明.感性智慧:维柯美学思想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8]李晓冬.感性智慧:对形式论音乐思想的当下展望[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4):115-123,132.

[9]李晓冬.感性智慧的思辨历程:西方音乐思想中的形式理论[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06.

[10]秦序.民族乐器口弦初探[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1(1):41-46,25.

作者简介:

闫如丹,太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

张立秀,硕士,太原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

猜你喜欢

口弦纳西族彝族
口弦
非遗乐器“口弦”在新时代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彝族海菜腔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凉山彝族口弦(之三)
纳西族民间乐器
——纳西琵琶
新生代纳西族音乐人的传统痕迹和自我构建
纳西族情歌“时本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