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课堂“问题链” 优化语文教学设计
2024-06-27闭艳青
闭艳青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优势,优化师生间的对话行为和课堂的活动方式,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研读和自我建构能力?笔者认为,优化师生间的对话行为,需从高质量的“问题链”设计入手,进而实现真正有活力的高效优质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师生都是主角。无论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教师的主导地位,都应该得到尊重。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呢?我们需要通过实践探索,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行为,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设计。我认为,当务之急,优化语文教学行为需要围绕“问题链”的设计,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巧设问题导入,优化语文教学的导入设计,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一个巧妙的切入口,一个恰当的问题引导,都能很好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中;反之,则容易游离在文本之外。教师可以基于文本个性化的解读,并巧设最佳突破口,进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以《阿长与〈山海经〉》的教学实践为例:
当时设想了两个导入:
导入一:
相信同学们对鲁迅并不陌生,我们在六年级学过他的什么文章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鲁迅的另一篇文章。
导入二:
大家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神秘莫测的美女蛇的故事吗?讲这个故事的人是谁呢?作者对长妈妈又有怎样的深情呢?
第一个课堂导入设计,教师从作者的角度引入本课,这是我们常用的课堂引入方式,也是可以的。不过这样的切入口和文本关联不是太密切,还可以进一步优化。《阿长与〈山海经〉》从题目来看,这里阿长是中心人物。长妈妈是作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知道许多事情,懂得许多道理,可以说,她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对鲁迅来说,她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基于以上考虑,问题的切入如何与这一中心人物直接联系起来,让学生最快地对中心人物形成第一印象,这是思考的主要方向。
所以在第二个课堂导入设计时,三个问题都指向中心人物——阿长。并且调动学生的已知,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直至文本。第一问,“大家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神秘莫测的美女蛇的故事吗?”调动已知,由已知的内容切入,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信心,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第二问,“讲这个故事的人是谁呢?”直接指向阿长。第三问,“作者对长妈妈又有怎样的深情呢?”将作者和阿长建立了联系,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作者对长妈妈有怎样的深情,与将要学习的“新知”直接建立了关联。
这样的课堂导入,一来拉近了“已知”和“未知”之间的距离,二来学生会很快走进新课,并带着问题走进文本。教学实践证明,寻求最佳切入口,能有效地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佳境”。
再以研讨课《花脸》的教学实践为例:
在教学《花脸》时,教师起初以红、白、黑三种典型脸谱为切入口,并让学生指认三种典型脸谱分别代表的人物。结果发现,学生的认知结构里没有花脸的概念,何以指认脸谱?这样的切入口就显得先入为主,没能很好地起到有效切入文本的作用。教师经过探讨反思,最后重新解读文本,寻找更适切的切入口。
教师经过重新剖析文本,结合该篇目所属的单元主题“同龄人的故事”,而本单元阅读篇目的教学目标为圈画重点词语,感受重点词语的感情色彩。最后,教师从“同龄人的故事”入手,寻求新的切入口:“同学们,每逢新春佳节,你们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呢?你们的同龄人即本文的小作者又有怎样不同的爱好呢?”以这样的方式切入,一来拉近了学生和作者之间的距离,二来学生会很快地在第一段找出本文的文眼“我则不然,最喜欢的是买个花脸戴”。而在《花脸》这篇课文中,这一句恰恰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最喜欢”,全文正是在这一基调的统领下展开叙述的。
教学实践证明,经过对文本的大胆切入,寻求最佳切入口,能有效地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佳境”。
二、精心设计对话环节的问题链,优化语文教学的对话行为,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研读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追求“将课堂还给学生”。于是,语文课堂出现了没有明确导向的“自读自悟”现象,导致课堂在一定意义上是“还”给了学生。或者是课堂出现片面的“一问一答”,对话形式浮于表面,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文本,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研读也就无从谈起。其实,学生的“自读自悟”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导读导悟”,这就需要教师巧设问题,步步导读,进一步优化教学的对话行为。
语文教师如何将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转化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能力?换句话说,语文教师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导读。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基于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理解能力,巧设问题,步步导读,进一步优化课堂的对话行为。
以研讨课《孙权劝学》第一段的课堂教学为例:
刚开始,问题设计如下:
1.吕蒙怎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为何会取得让人刮目相看的学习效果?
2.让我们走进第一段,看看孙权是怎么成功劝说吕蒙学习的。
教师经过反复推敲,发现这样的问题设计过于笼统,不够具体明确,对学生走进文本仍然缺乏明确而有针对性的导向性。
教师将这两个问题进一步细分,调整如下:
1.吕蒙为何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让我们来看看孙权是怎么成功劝说吕蒙学习的。请齐读第一段。
2.这一段主要是谁在说话?
3.吕蒙有没有说过一句话?吕蒙没有说话,那么文中有没有描写吕蒙的反应或表现的句子,请勾画出来。
4.孙权说了些什么?为何能让吕蒙由“推托”到“就学”?
5.孙权说的几句话中,你认为哪一句最能打动吕蒙?为什么?
教师调整后,课堂的问题设计更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启发学生走进“孙权高超的劝说艺术”中,师生间的对话更有针对性且更有效了。
实践中发现,巧设问题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指向明确,紧扣文本,基于文本的理解、感悟;
二是避免大而笼统,要有渐进性、层次感;
三是由浅入深,富有启发性。
教学实践证明,经过细化分解后的问题设计更加紧扣文本,课堂中的师生对话直指文本,避免了游离文本之外的“无效对话”,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研读。
三、巧设活动环节的问题导向,优化语文教学的活动环节,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自我建构
新课程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堂也开放了、自由了,学生发言积极了,分组讨论多了。但是,我们要思考的是:学生活动是不是越多越好?课堂是不是越热闹越好?我们如何优化设计活动环节,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自我建构?
教师反思自身教学实践、关于活动环节的设计,逐渐形成两点思考:
一是,表面的热闹并不等于思维的活跃,而激活课堂重在激活思维。
二是,学生的活动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并不只是热闹地读、演、讨论,还应包含独立思考、揣摩词语、勾画句子、复述故事等,应该是适应于不同文本、不同目标的多样化活动设计。
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巧设活动环节,才能避免流于形式呢?
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的活动环节为例:
在品读《阿长与〈山海经〉》第二部分阿长为我买《山海经》及买回来之后“我”的反应,当时设计了这样的活动环节: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用你们不同的方式上台展现“买书的不易”和“我的震惊表现”,如何能演出阿长的“不易”和我的“震撼”?
结果发现,几个小组上台表演的效果不是很理想。首先,形式单一,都是一人读,一人模拟阿长和“我”的言行表现,而其他学生则是在底下看热闹。其次,学生注意力在于“演”,或“看表演”,而忽视了关注文本。究其原因,教师在设计这一环节时,目标含糊不清,同时,演“阿长和作者的表现”这一活动可操作性不强,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是低效的。
教师在教学《花脸》时,活动环节的设计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在品读《花脸》第二段对关公“花脸”的描写时,当时设计了这样的活动环节: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用你们不同的方式上台展现 “花脸关公”。
结果发现,学生呈现是这样的:一人读,一人模拟关公的表情,而其他学生没有任何参与感。究其原因,演“花脸”这一活动可操作性不强,目标太宽泛。而本环节的目标是,通过品读对物的描写感受形象、刻画事物的精妙。事实证明,这一活动环节对这一目标的达成也是低效的。
实践证明,任何一个活动环节的设计,前提有两个:(1)有一个具体而明确的目标指向,并且务必紧扣文本。(2)活动环节可操作性强,且利于目标的达成。
如此,才能让方式多样的活动设计,紧扣教学目标,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做到环环相扣、流畅自如,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自我建构,进而实现高效课堂。
四、巧设问题,兼顾方法和内容,回归“语文味”课堂
在实践过程中,最大的感悟是语文教学要兼顾方法和内容,问题链的设计要简洁而直至文本,回归“语文味”课堂。语文教师要学会“带着镣铐跳舞”,在强化学生对应试知识的理解、领悟、运用和掌握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课文中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和精神内涵,回归“语文味”课堂。
要想回归“语文味”课堂,教师要巧妙处理好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关系。如果将一篇文章比作一道菜,方法是盐,内容是汤,两者适度才能品尝到美味的菜肴。盐放多了菜会咸,放少了汤汁就太淡、没味道。同样的道理,语文教学中,对知识的理解、领悟、运用和掌握等方法要掌握,但满堂课都是知识、方法的讲解,就会淡化文本内容的赏析;反过来,一节课仅仅是赏析文本内容、情感,而不注重方法的指导,也会导致华而不实,方法、能力的积淀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如以《孙权劝学》的教学实践为例:
通过调整反思,教师在第二轮研讨课《孙权劝学》中,反复权衡了“文”和“言”的关系,有意识地注意处理方法和内容的关系。如在教学《孙权劝学》第一段中,在“孙权说的几句话中,你认为哪一句最能打动吕蒙?为什么”这一环节中,问题的设计既能引导学生用主人公的口吻诵读相关语句,体会说话人语气情感的同时,又能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相关文言词语的内涵,很好地将“文”和“言”结合起来,做到了方法和内容的相互渗透。
实践证明,回归“语文味”课堂,需要兼顾内容和方法的落实。而处理两者之间关系最好的方法是:在品味语言、赏析文本的过程中,做到润物细无声,感受到一道道菜的原汁原味,在这一过程中,有计划、有层次、有步骤地逐渐撒下一点点盐——即方法的归纳与落实,真正做到方法和内容的有机结合。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对话环节或活动环节,问题链的设计都需要注意方法和内容的有机结合。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也是提高教学水平及能力的良好契机。语文教师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努力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重新审视自己,以巧设课堂“问题链”为抓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上海民办华曜宝山实验学校)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