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机理与路径

2024-06-27龙宝新

中国德育 2024年10期

*本文系2023年度陕西本科和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国式现代化师范教育体系的构建”(23BG012)研究成果。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勉励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充分发挥教育家精神引领作用,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激励广大教师争做教育家精神的弘扬者、践行者,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期聚焦“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探讨,以飨读者。

摘 要 教育家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国教师精英文化孕育出来的时代杰作,将之在教师队伍建设实践中内在化、具形化是推进中国教师队伍现代化的关键工程。弘扬教育家精神有助于造就全能型教师、激发教师专业潜能、深层赋能教师群体发展。教育家精神在教师身上的培育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传神、领悟与转译,进而逐步实现教育家精神的跨主体培植与返回实践生长循环。教育家精神赋能中国教师队伍的三条行动路径是:唤醒群体意识、涵育职业理性与修炼行业信仰。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教师队伍现代化;专业群体意识;教师职业理性

作者简介 龙宝新,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民族、国家、行业是人类实现共同体生存的基本组织形态,精神是人类共同体得以延绵的生命元神,一个缺乏精神形象、精神气质、精神品格的人类族群是不可能活出独特的个性与挺立的姿态的。对中国教师群体而言,教育家精神是撑起中国教师群体脊梁的伟大精神,是形塑中国教师群体人格的魂魄导引。厚植教育家精神,用教育家精神统领新时代中国教师队伍建设,是从根本上做强中国教育的重要战略支撑点。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引发了全国教育界的强烈共鸣,成为新时代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总航标。我们相信:教育家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国教师精英文化孕育出来的时代杰作,将其在教师队伍建设实践中内在化、具形化,是推进中国教师队伍现代化的关键工程。

一、教育家精神助力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的

时代意义

教育家精神不仅包含普遍性教育元素,更具中国情景性意蕴,对中国教师队伍建设影响深远。在一定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凸显中国教师作为育人担当者、能动性社会变革者角色的一把利器,是重树新时代中国教师人格形象的基因图谱,是造就当代中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亟需的“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大先生”的精神统领。

(一)造就全能型教师

教师之所以是发展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因为这一因素具有强大的生发力、撬动力、扩展力,可谓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教育万物”的教育精元。一个优秀教师可以让一所学校复活、一颗生命复苏、一个班级重振,一群优秀教师甚至可以带领一个国家走出贫弱、迈向强大……这就是优秀教师内蕴的能动性伟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包括文化包容力、意识形态凝聚力、价值观吸引力等,很大程度上源自其教师精神软实力,来自本国教师队伍所信奉的教育理想、所坚守的教育信念,这就是教育精神。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中国历史文化中涌现出来的精英教育家群体所秉持的教育精神,将之发扬光大,用之为中国教师群体铸魂赋能,努力建成一支师德、师能、师知俱佳的全能型教师队伍,就可能将教师提振教育、变革社会、拉升民族的能动力量充分释放。正因如此,有学者指出,教师队伍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体和主力”,是事关社会前途、国家命运、民族兴衰的关键因素,教师队伍现代化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缩影、反映和折射”[1]。

(二)激发教师专业潜能

教育家精神赋能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外向驱动国家社会进步的能动性作用,还在于其内向深掘教师专业自我潜能的激活激发作用。不同于一般社会生命体,教师展示出来的精神气质不但是教育学生、示范学生的生动教材,更是其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升华的教育动能。用教育家精神来拉升教师精神高度、升级教师精神品级,是激发教师专业潜能、激活教师专业能量的一条捷径。每个教师都是有专业生命的社会个体,都具有自我吸收、自我生长、自我进化的功能,先进教育精神植入是加速教师专业生命成长、专业自我升级的优质营养供给。有学者指出,“大先生”之“大”,“在于信仰之‘高、修为之‘深、底蕴之‘厚以及育人之‘智”[2],这正是教育家精神为中国教师发展导航的重点。用教育家精神来滋养教师的专业生命,全面提升中国教师的意志力、智识力与创造力,把勇做教师大我、树立职业大志、担当社会大任、成就“大先生”的梦想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标的,正是教育家精神助力教师纵向生长的潜层逻辑。在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论述中,教育家应有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高维素养要求融为一体,为新时代中国教师彰显专业自我指明了方向。

(三)深层赋能教师群体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教师个体、局部的高质量发展难以带动中国教育、中国社会的总体现代化发展,只有教师群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才可能改写中国教育现代化蓝图,加速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因此,赋能教师群体、行业发展才是中国教师队伍现代化建设的发力点。进一步看,教师群体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局域增能、制度更新、行风净化上,还必须设法在群体人格重塑、行业精神升级、职业文化迭代层面上实现突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深层赋能教师队伍整体发展,造就出一支引领时代、能打硬仗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助力社会发展变革。要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如果说专业知能改变的仅仅是教师的思维行为图式,行业风气改变的仅仅是教师的德行底线,那么教育家精神改变的就是教师群体生存其中的整个教育生活世界:它试图以一种总体性变革力量撬动整个教师行业的生存轨迹与行事范式,从根子上重绘教师行业的生存图景。教育家精神无疑是最具深刻性、宏大性的教师队伍建设力量。因此,教育家精神是深度赋能教师行业的一种变革意志与信念动能,是驱动教师队伍发生整体性剧变的原发性力量,其带给教师行业的是一种全局性高阶专业发展,而非普通意义上教师局域专业发展或低层级的教师知情意单维发展。

二、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队伍的机理分析

作为一种高阶专业发展,教育家精神发展绝非一般意义上的主体间知能授受手段所能为。探明厚植教育家精神的内在机理是纵深推进教育家精神培育的重点。可以肯定地讲,要将教育家精神植入教师的身心世界,使之成为中国教师队伍新魂魄,就必须遵循精神运动、精神生长的基本规律。黑格尔指出,精神的实质是一种自我意识及其运动,其发展脉络是:第一步,“实体脱离自身发生外化,转变为自我意识”。这是精神的萌发过程。教育家精神脱离教育家群体的实践圈层,即脱离其经验、行为、场景、身体,进而升华为教育工作者的抽象自我意识、精神形态,就代表了这一过程。第二步,“自我意识也脱离自身发生外化,转变为物性或普遍的自主体”[3]。这是自我意识具备能动性、自在性、普遍性的过程,相当于教育家精神成形的过程。经历了这一自我意识升级运动,教育家精神的跨主体移植就有了可能。从理论上看,要将教育家精神在另一主体人身上培育起来,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传神、领悟与转译,才能逐步实现教育家精神的跨主体培植与返回实践生长循环两大目的。

(一)传神:精神传播与接收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在中国教育文化境遇中涌现出来的一种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之抽象概括的实质是将之凝练为教育实践领域中的一种普遍性精神,为其在该领域内的跨主体培植提供实体性、凝固式精神内容。精神的跨主体传播是一个精神意识传播,即“传神”过程,就是将精神元素植入另一个精神受体——主体人,使之在另一个主体人的身心世界、实践圈子中继续生长发育,进而实现在另一个主体人身上重植精神活体的目标。因此,教育家精神向中国教师队伍植入的第一步是“传神”,即通过宣传、培训、研讨、交流等手段,将教育家精神的精髓、主旨、要义散播给每一名中国教师,使其能够抓住精髓、主旨、要义来理解、体会、揣摩,最终实现精神再生的培植目标。“传神”不同于“授知”。知识获得是信息向人的大脑加载,引发认知图式突变重构的过程;精神获得则是意念向人的心灵注入,进而引发其教育心灵世界整体性、基因性渐变的过程。在此,精神传播要求传播者摈弃口号式、告知式传播方式,换用“情境+”“故事+”“视频+”等多模态载体的“土壤”来厚植教育家精神。这一过程的最大优势是:可以最大化地保持这一精神的鲜活性,最大化地减少传播过程中的意义衰减现象。教育家精神在进入教师身体或心灵宇宙之后,教师教育心灵世界重构运动正式启动。

(二)领悟:精神析取与铸魂

教育家精神要深度融入教师的心灵世界,并与之实现融合,还必须经过领悟的过程。缺乏领悟环节的精神传播是不可能达到精神“深植”的预期效果的。相对而言,知识的形成是经验抽象、概括提炼、理解发生、思想结晶的过程,而精神的形成却是想法共振、立场共鸣、思想顿悟、心灵开窍的过程,这需要领悟的助推才能完成。教育家精神在另一个教师身上“附体”之后领悟环节随之启动,教师随之将其与自己的思想观念、教育立场相作用,从而引发真正的精神运动、内部斗争,即新旧教育精神间的冲突与对话。一旦这一过程顺利发生,教师心灵上就会产生茅塞顿开的反应。这标志着教师的教育精神世界内部斗争宣告完成,进而教育家精神开始入主教师的教育心灵世界,成为其教育心灵世界的主宰者。这一斗争过程的结果有两个:一是教师自身实现了对外来教育家精神的意义析取环节,在自己心灵世界中产生了共鸣或通感,由此获致了其真魂与实质;二是在教育精神内化、种子萌芽中教师实现了用教育家精神重新铸魂的意图,教师的教育精神借此发生了质变与升级。

(三)转译:实践重生与延绵

海德格尔指出,意识的本质是“已经是某种东西,同时又还不是某种东西”[4]。作为自我意识的“精神”也具有这一属性,它必须在向实践衍生、对象化物化中实现具形化的存在,否则,要判定人到底有无某种精神的确难以进行。教育家精神在教师心灵世界扎根后还必须前进一步,即进入教师及其群体的实践圈层,让精神火种持续燎原,引发教师实践样式、实践风格、处事图式脱胎换骨式蜕变之后,方能确认其在教师心灵世界已经扎根。当然,教育家精神作为主观世界的存在物,教育实践作为客观世界的场域,二者之间要实现跨界生长绝不是一次简单的对象化、定向化、格式化过程,而是一个个体化、能动化、境遇化的转译过程,即将教育家精神对接教师个体的具体教育经验、具象教育场景、具身教育实践,改变其教育实践的精神向度、意识倾向、思维源头,引发教师教育实践方式、方向与轨迹的升维转变与全景性重构。经由这一过程,教育家精神不仅实现了返回教育实践的重生,还实现了融身教育实践中的教育生命演化。这是因为,每一次教育精神与教育实践的对接,都会引发双向共生性反应,都会改变“精神——实践”的回路,二者在相互成就中实现了各自的进一步发展。从这一视角看,让教育家精神在教育实践中持续生长、创变重生才是教育家精神植根实践的理想状态。

三、以教育家精神重建教师队伍的现实路径

如上所言,教育家精神植入教师队伍是一个精神传神、主体领悟、实践转译的过程,促成并加速这一进程是教育家精神培育与再生产的底层逻辑。在这三个环节中,精神传神的意图在于唤醒教师群体的专业自觉意识,为教育家精神播种工作铲除路障、铺平道路;主体领悟的意图在于重构教师行业理性精神,用教育家精神带动教师内在心灵世界的自我运动与深层质变;实践转译的意图在于重塑教师行业的行为图式与生存逻辑,用教育家精神构筑教师行业的新师道,最终实现重铸教师行业信仰的目的。从这一角度来看,以教育家精神重建中国教师队伍的三条直接路径是:唤醒群体意识、涵育职业理性与修炼行业信仰。

(一)唤醒群体意识

教育家精神的实质是一种面向求真、至善、臻美的教师自我意识,唤醒教师群体专业自我意识、自觉意识、自立意识、自信意识、自强意识是播种教育家精神种子的开篇之作,是将教育家精神在中国教师心坎上落地生根的首要行动。为此,要大力宣传教育家精神,在教师群体中共研教育家精神,激发教师争做人民教育家的热望,向种种“躺平”“倦怠”“佛系”“摆烂”的不良教育心态宣战,引导教师树立“做教育家型教师”的教育人生目标,掀起教师向古今中外教育名家学习的热潮。这些都是唤醒中国教师群体自觉意识的有力行动。每一颗教师心灵都蕴藏着巨大专业潜能,如若将每一名中国教师的事业心与成就欲唤醒起来,中国教师队伍将拥有筑造美好教育大厦的磅礴伟力,将成为教育战线上实现“中国梦”“强国梦”“复兴梦”的一支攻坚力量。

(二)涵育职业理性

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意识谱系“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宗教——绝对知识”[5]中,理性确立是自我意识通向精神的必经桥梁,化职业意识为职业理性是教育家精神种子在教师心灵世界中发芽、生根、开花的枢纽链环,是教师领悟教育家精神的主观成果。所谓理性精神,就是用真善美的标准来判断、推理、思考,进而做出是非选择的实践品性,是人用理智而非经验、用价值判断而非认知模板去决定人的行动方向的人之属性。对教师而言,职业理性是指教师按照立德树人要求、美好教育标准、国富民强梦想去躬耕教坛、创造教育、革新传统的精神。教育家精神要求中国教师要用教育报国精神、启智润心精神、乐教奉献精神、仁爱创新精神、以文化人精神、天下大同精神等来充盈教师职业理性的内涵,真正让教师的教育言行符合教育理性的要求。为此,启迪教师的教育良知,丰富教师的教育睿智,强化教师的职业标准,滋养教师的理性品质,强调教师言行的理性标准,引导教师理性对待教育事业、学生成长、国家使命、社会担当,将教育家精神贯彻到一言一行、一事一物中去,是涵育教师职业理性的现实行动。

(三)修炼行业信仰

在教育家精神培育链条中,群体自觉意识、职业理性品性处于培育体系的最前端,将之转变为中国教师的行业信仰才是一项终极修炼。无疑,这是一个漫长的实践修行过程,变精神为行动、变行动为信仰是教育家精神实践转译的最终标的。信仰是对某种精神的信奉与敬仰的合而为一,教育家精神落地成熟的最终样态是广大教师对教育家精神作为教育人生目标的深信不疑,是整个教师行业对带有教育家精神标识的人、事、物的由衷敬仰。要达到这一状态,每一个教师必须经历较长时期的实践修行、自我磨砺,必须经历教育品位、职业境界的升级重塑,必须经历“信心——信念——信仰”的专业梯级攀升。为此,我国教师行业要自觉配合这一精神发展实践,及时推进教师行业的新师道建设,将教育家先行者的为人之道、为学之道、为师之道注入教师发展实践,让教育家精神在教师群落中顺利实现由群体意识、职业理性向行业信仰的逐步演化。不仅如此,教师行业还要协同发力,善于引领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品质上持续用工、施力,譬如,着力打造高品质育人服务、创建高水准课堂教学、贡献高质量教育理念等,让教育家精神成为教师开拓教育新世界、探索教育新模式、生发教育新思维的指路明灯,成为教师甄别教育倾向、做出教育判断、生成教育行为的精神参照系,使之逐步沉潜为中国教师行业的大众认知与集体信仰。

参考文献:

[1]南钢.教育家精神: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化的指引与核心[J].教师发展研究,2023,7(4):13-20.

[2]周洪宇,齐彦磊.习近平关于教育家精神重要论述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向 [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5(2):1-7+53.

[3][5]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 ,王玖兴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64,1-2.

[4]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209-210.

责任编辑︱刘 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