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性插画在连翘茶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2024-06-26王国庆韩政霞

文化产业 2024年16期
关键词:药茶制茶连翘

王国庆?韩政霞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已从传统的劳逸结合逐渐转变为以逸待劳。同时,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健康。在此背景下,现以连翘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叙事性插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进行创作。通过构建叙事场景,将连翘茶的制作过程与现代插画艺术相融合,旨在提高公众对连翘茶的认知度,同时推陈出新,创作出独具山西药茶特色的插画作品。此外,还将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能够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的文创衍生产品,以此弘扬山西药茶文化,推动连翘茶的品牌建设。

山西药茶发布会于2020年3月20日在太原成功举行,标志着省委、省政府积极推动山西药茶产业发展,致力于将山西药茶打造成中国第七大茶系。这次发布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标志着药茶产业的崭新起点,更预示着山西将在药茶产业的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讲述药茶故事是一项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运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包括语言、图像、色彩等。插画艺术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够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生动形象地展示药茶的生产过程、药材的特性以及药茶的风味特点等,让人们更直观、更深入地感受药茶的魅力。近年来,随着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创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叙事性插画艺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可以增加文创产品的附加值,还能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为我国文创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叙事性插画的表现形式

插画艺术作为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的表达形式,因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力,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叙事性插画,作为插画艺术的一种重要类型之一,将视觉语言与故事场景相结合,通过构建视觉场景的形式讲述故事,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叙事性插画的核心在于其利用视觉语言构建和传达故事。人类的视觉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感知方式,叙事性插画正是抓住了这一特性,通过直观的画面,使故事的内容和情感深入人心。从表现形式上看,叙事性插画分为两大类:单幅叙事和连续叙事。单幅叙事插画凭借单一的场景构建,将故事的主题和情感融入一幅画面中,为故事注入活力与色彩,使观众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故事的内核。这种形式的插画,不仅要求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还需要深入的情感表达,实现画面和故事的深度融合。连续性叙事插画则通过一系列的画面展现故事的发展情节,这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连续性插画的画面越丰富,故事的叙事性就越强。在绘制这种类型的插画时,需要将大量的元素合理地安排在画面中,以保持视觉的平衡,同时还需要考虑画面的流动性和连贯性,确保每一幅画面都能够自然地过渡到下一幅。总的来说,叙事性插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表现力,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觉阅读体验。不论是单幅叙事,还是连续叙事,都需要创作者具备高超的绘画技巧和深厚的艺术修养,才能将故事的内容和情感完美地呈现在画面中,为观众带来深刻的视觉享受和心灵震撼。

叙事性插画以其独特的剧情和情感化场景设计获得了广泛的喜爱。通过展示连翘茶的制作过程,可以使观众深入了解中草药文化,直观体验插画的魅力。

插画在连翘茶文创产品中的叙事优势

插画是一种通过图形和画面传播信息和诠释故事内容的艺术形式,这种方式打破了文字在信息传播方面的局限性,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创作者所要传达的内容,以下为插画在连翘茶文创产品中的叙事优势。

插画独特的视觉语言

插画相较于文字可以更直观地传达出信息,人们借助插画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中草药文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插画可以对中草药文化进行艺术上的“二次再创作”,从而更好地迎合消费者的心理,扩大中草药文化的宣传范围。目前,笔者收集到的连翘制茶过程多为口述或文字记载的形式,单纯依靠文字进行传播限制了其在年轻群体中传播的速度。在当前这个传播媒介快速发展的时代,插画的应用也推动了叙事形式的多样化。从收集到的资料中提炼出完整的连翘茶生产步骤,并对其进行插画形式的叙事化表达,这也是让连翘茶文化“活”起来的有效途径之一。

插画塑造出的人文色彩

在绘制连翘茶制作流程的插画过程中,除了对色彩和植物元素进行选取外,画面还融入了山西本土的三个标志性文化场景:太行山、晋祠和汾河。这三个符号作为山西精神的象征,极具代表性。汾河与黄河并流,共同滋养了古老而繁荣的三晋文明;晋祠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见证了晋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太行山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道地药材资源。数千年来,山西人民背靠太行山,在汾河的滋养下,孕育出了源远流长的药茶文化,其制作药茶、饮用药茶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之久。将山西独特的文化符号与连翘茶的制作过程相融合,能够更好地推动药茶文创向故事化和生活化的方向发展,有效地深化连翘茶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并与其建立情感上的联系,也更容易引发其情感共鸣。

插画可适用于连翘茶文创产品的设计

药茶文创产品以“药”为基础,以“茶”为载体,以“文”为核心,是一种以“药”和“茶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创意产品。通过插画的形式进行可视化图解展示,能够展现药茶文化的内涵,从而提升连翘药茶的品牌价值。

追求画面的视觉平衡

在插画的设计过程中,视觉平衡至关重要。插画具有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艺术特征,可以将长卷作为叙述的载体,在插画中运用丰富的视觉元素,并在创作过程中更加注重色彩与构图之间的视觉平衡效果。主图设计为横向展开的长卷,根据叙事情节设定,宽度可以灵活延伸。分段分块地绘制连翘茶的制作过程,使得画面既可以组合构成完整的连翘茶制作过程,也可以单独提取出来作为单个制作连翘茶流程步骤的讲解。长卷中每个制茶步骤与其相邻的步骤之间属于分列与递进的关系。整体画面采用“散点透视”进行创作,整张插画仿佛由一张张紧紧相连的插画构成,每个步骤之间相互衔接。“散点透视”决定了画面的人物不能仅从单一角度进行绘制,而是需要根据制茶流程进行剖析,从不同角度进行绘制,确保人物与背景相互融合,呈现出和谐统一的画面效果。

叙事场景的传播优势

长卷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悠久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以独特的方式展现繁复的物象及其关联,在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中表达绘画者的主观世界。连翘制茶过程漫长且复杂,经历了“采摘”“摊晒”“炒青”“揉捻”“干燥”“摇青”“手捻”等一系列烦琐的步骤后才能制成茶叶成品。选用长卷作为插画创作的载体,可以将制茶过程以“一步一景”的视觉效果更好地呈现在观者眼前。

1.独特的文化故事

茶叶的每个制作步骤都体现了制茶者细腻的技艺,这是一门需要精密的手工艺和深厚的专业知识的艺术。每一步都是茶叶从原始的绿叶到最终的成品茶的必经之路,每一步都需要制茶者的精心操作和细心照料。第一步是“采摘”环节。在这个阶段,采摘者需要轻弯腰姿,用食指和拇指轻掐茶叶幼梗,借助指间弹力精准摘断茶叶。这一动作瞬间是插画的焦点,展现了采摘者一手掐幼梗,另一手紧握背后背篓的熟练技巧。这一步骤需要采摘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精准的操作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采摘到的茶叶新鲜且质量上乘。第二步是“摊晒”环节。在阳光下平铺茶叶,通过自然晾晒的方式减少茶叶的水分。制茶者需要不断翻面,反复晾晒,以确保茶叶干燥均匀。插画捕捉制茶者身体前倾、双手翻动茶叶的瞬间,生动呈现了摊晒的精髓。第三步是“炒青”环节。当茶叶发酵到适宜程度时,通过高温炒制来停止发酵,保留茶叶的绿色和香气。插画中,制茶者双手探入炒好的茶叶中,体验茶叶的质感和炒青程度,这一步骤需要制茶者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知觉。第四步是“揉捻”环节。这是将炒青后的茶叶进行碾压,以挤出部分汁液,使茶叶的香气更加浓郁。插画呈现出炒青后的茶叶,颜色偏深,制茶者在抬灶旁细致观察的画面。第五步是“干燥”环节,茶叶在竹框内多层堆放,通过自然晒干的方式加速茶叶的干燥。这一步骤是为了确保茶叶干燥均匀,便于储存和运输。第六步是“摇青”环节,制茶者通过不断翻动茶叶,去除茶毛和灰质,确保茶叶的干净和品质。第七步是“手捻”环节,制茶者将茶叶轻捏于手心,通过细致的手工操作,确保茶叶不结块,体现了手工艺的精细。这一步骤需要制茶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精准的操作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整个插画流程旨在让观者深入体验制茶的艺术与技巧,感受茶叶从采摘到成品的每一个瞬间,感受制茶者的匠心独运和精细操作,同时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茶叶的魅力。

连翘茶的制作周期漫长,工艺精湛且复杂,深受当地茶农祖辈相传的智慧和创新精神滋养。古法工艺如“九蒸九晒”和“铁锅炒青”依然沿用至今。传统手工制茶讲究制茶者与茶叶的亲密接触,将普通的叶片转化为具有丰富形态和味觉的艺术品。制茶者具有“匠人精神”,对传统手工艺充满敬意,他们用手工制茶的方式赋予茶叶独特的个性和生命力。

本作品采用长卷画风,通过画面的流动和延伸,巧妙地将制茶的整个过程在观者的视线中逐步展开。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使得观者仿佛置身于现场,可以亲身感受到每一个制茶环节的匠心独运和精细操作。画面的流动性和连贯性,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个生动的制茶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栩栩如生,仿佛可以闻到茶叶的香气,感受到制茶者的专注和热情。这种深度的体验,使得观者与画面产生了深刻的共鸣,仿佛自己也成为画面中的一部分,参与制茶的过程。整个作品的表现力极强,不论是画面的设计,还是色彩的运用,都显示出创作者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这不仅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也使得观者能够通过作品,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茶叶制作的艺术与技巧。

2.写意的场景设计

这幅长卷画以其独特的流动性展现了连翘茶的制作过程。从左至右观赏,画面如同一条生动的河流,根据其流动轨迹描绘出生产的各个阶段。巧妙地将汾河作为视觉引导,带领观者深入画卷。观赏从左上角的倒茶双手开始,沿着河流两岸,连翘茶的制作步骤精心布局,最终以右侧饮茶女子作为画面终章。

作为引导视线的关键元素,茶壶上装饰着象征美好的牡丹图案。人物衣袖则采用了创意变形的连翘纹样,花瓣、枝叶与藤条交织,呈现出丰富的节奏感。袖口处的云纹装饰,流动飘逸,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画面布局经过精心调整,以采摘和摊晒作为两大主场景,晋祠建筑与人物相映成趣,形成中间的精致小景。

作为一幅流程展示的长卷,画面中融入文字内容,简洁概述每个步骤,既不影响观赏体验,又能让观者深入理解连翘茶的制作流程。

创新插画的色彩表达

在这幅插画创作中,色彩的选取至关重要,以蝶黄色的连翘花点缀画面,增强了连翘茶的视觉魅力。整体背景采用与连翘花相近的浅黄色,营造出和谐的色调。右侧主要人物的服饰以姜黄色、白色和青白色为主,与背景色调相融合,同时又保持了独特性。其他步骤中人物的服饰使用了海棠红和雪青色等高饱和度颜色。

由于整体色彩较浅,画面呈现一种轻盈的感觉。为了增加画面的层次和稳定性,对人物的大小比例进行了调整,并通过加深发色和调整建筑色彩以平衡整个画面。山峦主要采用蓝青色,并在此基础上做了颜色变化处理。河流的色彩选择了与连翘花本色接近的鹅黄色,既与背景色形成映衬,又增强了画面的整体协调性。

插画在连翘茶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实践

药茶文创产品,作为中药产业的新兴领域,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草药文化的使命。在中国,中草药不仅是医疗资源,更是古代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数千年的养生理念和智慧。这些文创产品在国内市场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目前,大多数中草药文创产品仅停留在利用基础形象元素的层面,缺乏有效的宣传策略,未能融入现代风格,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提升它们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吸引力。

因此,药茶文创产品的设计应当融合现代元素与传统艺术,选择更具广泛受众基础的载体进行创作。通过插画文创这一创新形式,表达所需传达的信息内容,同时融入连翘等文化元素所蕴含的情感和故事内容,从而有效地提升药茶插画在文创领域的传播和影响力。

“九叠云锦张”屏风设计

在当代养生文化的热潮中,茶叶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象征,激发了人们对茶文化和中式美学的热爱。传统屏风,作为一种多功能家具,历经时间演变,展现出独特的风格与多样化的功能。在茶室中,放置具有中国特色的桌面屏风摆件,既简约又典雅,又能与中式桌面摆件完美融合,打造出精致的古典微景观。

结合插画与屏风的设计,创造出既具有文化内涵又富有艺术气息的桌面小屏风。运用玻璃工艺的屏风,每一画芯呈现连翘茶制作的一个步骤,不仅展现了山西药茶的独特魅力,也满足了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摇曳借清风”团扇设计

团扇作为中华民族最主要的文化载体,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团扇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团扇的创作题材包罗万象,可以作为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的载体。

将插画艺术与团扇相结合,巧妙利用扇面的柔美,展现制茶各个环节的艺术魅力。扇面上的制茶女形象栩栩如生,以充满山西风情的形式呈现,不仅传达出团扇的优雅意境,也深化了人们对连翘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露柱常相伴”灯笼设计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灯具设计日新月异。若把灯光比作电影导演,那么灯具便是演员。将制茶者的形象置于这个“舞台”上,让制茶流程成为灯具故事的主线,这种设计巧妙地将连翘制茶的过程与灯笼的侧壁融合。

以灯笼为载体的文创设计,完美结合了艺术与实用性。灯笼旋转时,制茶者的形象依次展现,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动人的视觉体验,浓郁的山西本土文化气息由此弥漫。

结合山西独特的连翘药茶文化与文创产品,通过插画形式赋予中草药文化新的生命,让山西药茶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在插画中融入山西劳动人民的精神,让这些文创产品在展示美感的同时,也传达了生产之美和劳动之美。

在时代的洪流中,文创产品如星辰般绽放。以连翘药茶为灵感源泉,描绘其制作过程,并融入现代美学,有利于中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本插画设计深刻体现了劳动精神,它不仅向制茶工匠致敬,也是对坚守传统技艺者的赞颂。在传统手工艺渐行渐远的今天,需要更加珍视这些技艺。通过将插画设计与中药文化巧妙结合,深入探索各地的连翘茶制作工艺,丰富插画内容,能够有效促进中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山西省美育学会科研专项课题“五育融合背景下农林高校美育资源建设与整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XSMYZX2023010);202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新农科视野下农林高校美育教学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20220294);山西省艺术规划课题“山西中草药题材的中国画图式及创意表现”(项目编号:2021F059)。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猜你喜欢

药茶制茶连翘
中国传统制茶
河南药茶
保和丸中连翘的作用撷菁
王双亮:做强药茶巧致富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关于连翘茶你知道吗
药茶的应用与选择
中医推荐5种清咽药茶
2015版《中国药典》连翘项下连翘苷、连翘酯苷A测定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