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2024-06-26张艺

文化产业 2024年16期
关键词:艺术类师生图书馆

张艺

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教学辅助服务及学科建设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校园文献资源信息的重要载体。高等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推进高校的高质量发展,而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前提条件。推动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应整合与优化馆内资源要素,既要抓重点也应注重整体,完善和落实制度机制,转变服务方式增强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在此背景下,现探讨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关于推进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可实现路径。

图书馆是高校发展的支柱之一,高校图书馆作为传递知识信息的重要场所,是青年大学生获取知识的“第二课堂”,对辅助教学、辅助科研的知识引领和文化的继承保护起着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不仅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强大的后备力量和坚实的支撑壁垒,而且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艺术类高校图书馆更要充分发挥其知识引领作用,主动适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需要。根据艺术类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定位,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应不断加强资源建设和提升知识服务。本文通过管理制度化、资源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服务多元化四方面探讨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关于推进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可实现路径,统筹推进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工作,以期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重组的资源保障。

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现状

定位不明确,认识不清晰

艺术类高校图书馆起步相对较晚,又有自身的独特性,其是教学和创作研究的服务保障,应结合自身的教学发展规划,运用智慧图书馆的先进技术,有针对性地开展用户服务实现艺术资源的有效利用。目前,大多数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对自身发展定位不明确、认识不清晰,脱离了图书馆的自身实际情况和大多数师生的需要,忽略了艺术类高校图书馆首先应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这一前提。因此,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开展高层次的信息服务,注重本馆资源的整合利用。

馆藏资源结构不合理

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由于其高校本身的学科建设情况较为独特,学科大都是艺术类,如音乐、舞蹈、传媒、美术、设计等,这些专业需要各种新媒体电子资源,例如,舞蹈专业每年出版的纸质图书与其他专业相比较为稀少,大多数需要电子影音资源,而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往往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无法满足师生对电子资源的需求。同时,绝大多数艺术类高校图书馆不注重运用公开获取资源与试用资源,存在电子资源更新不及时的现象。此外,绝大多数艺术类高校图书馆也没有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进行资源整合,形成特色资源,这都导致了艺术类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不合理。

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制度化建设,只有拥有健全的制度,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才能规范化运行。目前,每所艺术类高校图书馆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体系,但部分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的制度更新不及时,没有按照本馆发展情况及时完善、健全制度,存在“老制度一直用”的现象,遇到问题才临时制定制度,甚至忽略制度直接执行,这导致其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隐患。此外,高校更加注重学科领域人才队伍的建设,忽视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对其投入的力度也比较有限,这也导致了艺术类高校图书馆人才的流失,不利于其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其服务效能。

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滞后

艺术类学科的发展与完善、艺术人才的培养和艺术院校申报硕博点等,都离不开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支持和保障。图书馆就是艺术类高校信息服务与文献资源的中心,与其他综合类高校图书馆相比,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的学科信息资源建设存在基础差、底子薄、投入少、发展滞后等问题。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如何才能将本校特色专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应用技术相结合,驱使高校图书馆实现智慧兴馆,从而达到优化馆藏资源与创新、深化学科信息服务、加强文化育人导向功能,使艺术类高校图书馆转型升级,打造智能化、多元化、专业化、高效化的智慧图书馆。

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关于推进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可实现路径

结合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关于推进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可实现路径,作为其实践的理论依据。

健全制度管理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完善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建设是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内涵质量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保证业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形成有效的监督,还能充分发挥全体馆员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明确其岗位职责,逐步实现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因此,艺术类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将制度建设纳入每年的重点工作,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和梳理原有规章制度,及时更新和完善管理制度,在工作中监督落实,让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保障其持续性和规划性。

2.人才队伍建设

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应加大培训力度,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提升现有馆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意识,优化其业务知识结构。定期选派 业务骨干前往其他高校图书馆学习培训,开展业务交流会,再以“传帮带”的方式将所学知识对馆内其他馆员进行培训。开展线上继续教育,组织馆员参与图书馆行业的线上论坛或研讨会。此外,艺术类高校图书馆每周可安排一次业务学习,由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业务骨干进行培训,全方位、多层次覆盖图书馆的人才培训。

3.建立艺术类高校图管会

艺术类高校图管会分为两个模块,一是图书馆馆属学生管理委员会,其具有引导、凝聚、交流等教育功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社交沟通、组织协调的能力,强化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让学生更了解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其馆藏。艺术类高校图书馆馆员需要掌握图管会信息和学生资源,指导图管会工作,图管会配合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开展活动。二是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学生社团,如师生协会、读书交流社等,通过这些自发组织开展读书活动,调动艺术专业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加强艺术类高校图书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两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既有助于艺术类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又有助于学生服务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图书馆活动的开展。实现学生与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的双向反馈,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于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的需求。

整合馆藏资源,打造多元化智慧型图书馆

1.构建现代化“掌上图书馆”

“掌上图书馆”是为广大师生提供数字化阅读和无线终端服务的平台,通过终端设备让师生享受便捷服务。“掌上图书馆”不受时间和IP地址的限制,师生可以在手机上享受艺术类高校图书馆提供的自助服务,如馆藏查询、图书续借、在线阅读、座位预约、视听空间、资讯浏览、文化活动等,确保师生随时随地获取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从而进一步延伸服务功能,满足师生移动阅读的需求,提高艺术类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

2.创建图书馆智慧门户网站

智慧门户网站是艺术类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水平和软实力。根据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实际情况建立图书馆智慧门户网站,扩大模块资源,突出重点功能和服务模块,为师生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师生服务导航、动态发布、书目查询、校外访问、入馆预约、热书推荐、资源荐购、互动交流等,后期可以根据实际发展需要,不断完善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网站更新及模块设计工作,为师生提供便捷化、智能化服务。

3.建立“一站式智能检索平台”

要以师生需求为服务导向,通过整合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的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使师生能够在检索平台迅速便捷地查找到所需资源,满足师生“一站式”文献获取需求,有效提升艺术类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4.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

一是建立本校教师艺术资源成果库。该数据库是艺术类专业科研的重要驱动力,是教学资料的丰富源泉,其根本目的是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与科研教学服务,能够在辅助教学方面展现独有的价值,对于艺术领域基础学科的发展也有重大意义。它通过收集本校教师教学、科研成果,包括但不限于专著、特色学科精品课程、获奖作品、名家文化专题讲座等内容,整理入库形成知识平台。二是收集地域艺术类特色资源。地域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类特色资源,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应结合自身的发展特色,收集本土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资源,开发地域艺术类特色数据库,建立地域间艺术类特色资源共享平台,打通区域壁垒,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这不仅可以有效开发、保存、管理艺术类高校的知识资产,服务艺术类高校的科学研究,最大限度彰显、提升艺术类高校及教师的学术影响力,有力支撑艺术类高校学科建设及教学科研工作,还能够推动地域文化资源建设和经济发展。

更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

1.开展内容丰富阅读指导工作

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利用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的网页、校报、宣传栏等阵地,通过编制专题书目、书评、剪报、推荐共读等开展阅读指导,为学生推荐具有专业性、针对性的优秀书籍;举办“每日共读”阅读打卡活动,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记录每位学生的读书天数和时长,形成数据分析;通过开展专题导读,设立工具书专架、红色经典专架、优秀传统文化专架等方式进行阅读引导,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二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组织读书交友会、优秀影片赏析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提高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利用率,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2.开展形式多样阅读推广活动

一是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师生活动。例如,通过征集图书馆标语、Logo、馆徽设计,诵读经典朗读,讲好中国故事,捕捉最美阅读瞬间摄影等一系列艺术领域的比赛,着力提升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品牌内涵,拓宽其文化传播渠道。二是开展“真人图书馆”等小型交流活动。通过预约的方式,邀约老师、学者、校友以及有专长的学生作为“真人书”组成“真人图书馆”,让其面对面交流和沟通。这样有助于诠释新时代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理念,极大提高师生知识信息的传播率和利用率,全面提升师生阅读的整体质效。

3.打造系列讲座品牌

一是开展调研评估。建立动态调研评估机制,针对本校师生开展调查研究,系统分析其对讲座的需求和喜好,制订计划与方案。二是丰富讲座内容,确保讲座内容的多元化、多样化,构建多元特色学术交流平台。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资源及校内艺术类学科、文化特色,形成具有特色的专题系列讲座,从而提炼精品,形成讲座品牌文化,提高讲座品牌的核心价值。通过讲座品牌文化的塑造,增强其号召力,让师生对讲座品牌文化认同感。

延伸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

1.探索参考咨询服务

一是组建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根据高校自身情况,可以组建学科信息队伍。根据艺术类高校的学科专业,各学科专业配备至少一名学科馆员或学科信息员,搭起艺术类高校图书馆与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根据艺术类学科专业,有针对性地的收集信息,为师生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为做好艺术类高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创作提供服务保障。

2.拓展馆际交流合作

与校外各图书馆进行馆际交流合作,针对馆藏采购方式、学术交流与学科服务、特色资源与文献资源共享、人员培训与人才队伍建设、参考咨询服务协作、业务辅导等方面内容,开展常态化和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全力为艺术类高校师生提供信息服务与资源保障,也为艺术类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学科建设等工作提供强有力地支持。

总的来说,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应当立足实际、强化功能,全方位、深层次、多渠道、宽领域地深化其各项服务工作,为推进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新疆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艺术类师生图书馆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艺术类专访心得
图书馆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飞跃图书馆
麻辣师生
艺术类金币收藏作品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去图书馆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