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
2024-06-26于天奎
于天奎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对群众文化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积极组织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能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也能深化其文化内涵,提升其文化修养,这对于提升社会大众的整体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实施群众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当前基层文化组织最为关心的议题。现对新时代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系列策略和实践优化建议,旨在为群众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群众文化概述
在新的发展时期,国家大力推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群众文化活动是一种以全民为中心的文化活动,是一种具有群众性和社会性的文化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深受人们的喜爱。群众文化最典型的特征是来自人民,并服务于人民。群众文化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各种娱乐活动为基础,满足自身精神的文化建设。目前,我国群众文化活动正处于摸索和发展的时期,要想充分发挥其价值,就必须加强其与人们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对地方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群众文化的传播,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得到传承,并在新的环境下进行了创造性转化。这一传承和弘扬的过程,既有利于保护我国文化的多元性,又为民族发展提供了丰富且富有生命力的文化资源。
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来源
通过组织文艺演出、传统庆典、社区文化活动,可以让群众在共有的文化体验中产生共鸣,产生一种感情联系,增强其社会认同和归属感,从而增强社会凝聚力。
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养
人民群众综合素养的提高意味着一个民族总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民族强盛的外部表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很好地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既丰富了人民的日常文化生活,又提高了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使人民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提升精神境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播和影响力。
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中的问题
活动类型单一
目前,我国很多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以表演和庆典仪式为主,难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另外,许多地方文化馆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大多以传统文化元素为主,缺少对现代文化元素的体现,这导致群众文化活动的魅力和创新能力有限,难以激发群众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受众群体规模小
群众文化活动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中心,具有较高的群众参与度、较大的社会响应度。目前,国家对于群众文化活动有了新的要求,需要各地通过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通过文化熏陶,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观众的年龄偏大,主要是老年人,年轻人的比例较少,参与度较低。这主要是由于人民群众缺乏参与的兴趣和激情,没有意识到其重要作用。而且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理论讲解”和“传统歌舞”,导致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降低,影响了活动的成效。
缺乏内涵
尽管群众文化活动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在其组织和实施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内容不够丰富。目前,我国群众文化活动普遍存在“重规模、重实效”的现象,缺少对其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与表现,导致群众文化活动的品质不高,很难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例如,有些社区组织的表演表面上看起来很活跃,但实际上却没有什么深刻的内容,很难引起人们的深思与认同。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满足了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却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流于形式
从目前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情况来看,各地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有差异,虽然在实践中也有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有些群众文化活动只注重形式,忽视了内容。这种一味追求规模与结果,对其文化内涵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制约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实施效果,很难让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另外,有些群众文化活动缺少创造性,仅仅是对其他地方的活动进行照搬或模仿,造成活动内容单调乏味,无法引起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
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策略
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创新
推进群众文化活动工作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下进行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战略。首先,要注意指导主办单位开展多种类型的群众文化活动,如文艺表演、展览、互动体验、线上线下相结合等。以多样化的形式迎合不同群体的需求,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其次,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体验群众文化活动所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为新时代的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机。主办单位要对各项群众文化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价,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在评价的基础上对各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适时的调整,以保证各项群众文化活动都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最后,开展可以让群众参与的活动,激发群众的热情。通过互动游戏、工作坊、合作创作等方式,拉近主办单位与群众的关系,提高群众的参与感。此外,要顺应时代潮流,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推广。通过社交媒体、在线直播等形式,将活动的受众面进一步扩展,吸引更多人的参与。同时,把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创意产业有机地融合起来,让艺术家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规划,从而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艺术水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优化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理念,明确活动目标与主题
与一般的文化活动相比,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过程中,为了使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相关部门应当积极拓展思维,发挥创新性精神,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此基础上,还要对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题和目的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将当前的发展形势、热点事件、优秀文化等内容融入节目之中,把握群众文化活动工作的方向。通过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目的,相关部门要掌握设计原理,提升设计层次,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一,有关部门要遵循“贴近民众”“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活动的可行性”等原则,结合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规划,充分挖掘各种群众文化活动资源,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增强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的认同和拥护。在组织和策划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其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例如,2024年2月25日,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武威市委宣传部、金昌市委宣传部、张掖市委宣传部、酒泉市委宣传部、嘉峪关市委宣传部主办,新华通讯社新闻信息中心与河西五市文旅局承办的甘肃河西走廊旅游宣传联盟推介活动在北京市举行。该活动以“让世界看到河西走廊”为主题,通过深入了解河西走廊的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发掘其价值与魅力,使其成为推动人类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和平发展的新动能。另外,在规划和组织的过程中,有关部门不仅要不断地进行创新,还要提高群体文化活动的实用性,按照社会实际和人民的需求不断对其进行完善。
第二,有关机构要做好筹备工作。要想让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更好地开展,有关组织和工作人员要落实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对组织委员会、管理组织人员等进行详细的规定,完善工作内容,把握每一个细节,确保各个环节的高效配合。例如,2024年2月24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肃北县举办了“五福临门齐聚会 龙腾大草原迎新年”的社火表演活动。在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中,社火秧歌队在文体活动广场上演了一出精彩的社火节目。与此同时,有关机构要在确保活动品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费用,提升经费的使用效率,并制定紧急预案,充分考虑活动当天的天气状况、人流、重要设备和设施等,最大限度地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做好活动开展的筹备工作
在新时代,只有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准备过程中,要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与定位进行界定,了解其主题、宗旨及预期成效,为准备工作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导方针,从而保证群众文化活动的连贯性。组建一支由资深人士、策划、宣传及场地布置组成的团队。团队成员要有良好的协作精神,以保证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准备期间开展全面调查,掌握目标人群的需求,对市场上类似项目的竞争状况进行剖析,提供相关的数据支撑,并对其流行度进行预估,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做出决策。为保证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对现场调查的前提下,制定一份详尽的筹备方案和日程安排,将策划、宣传、场地布置、人员安排等所有环节都纳入其中,做好充足的准备。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科学的规划,在活动准备期间要注重对经费进行有效的管理,防止因经费短缺造成群众文化活动无法如期举行。同时,在进行群众文化活动时,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其中包括人员变动、天气突变等,都有可能对群众文化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要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方案,保证群体文化活动平稳地进行。此外,要注重项目管理工具、网上会议等各种先进技术工具的有效使用,以提高准备工作的效率,促进各小组成员更好地协作。
加强组织建设,落实重点工作事项
群众文化活动涉及的内容和环节比较多,受各种因素的制约,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因此,要强化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强化其计划和组织,为群众文化活动有一个扎实的基础。各部门和工作人员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并开展相应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能力,从而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效率和品质。同时,有关部门要重视工作中的关键问题。第一,要把当前的热门话题纳入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提升其价值。有关部门可以在节目中加入优秀文化和民俗元素,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多元化和兴趣度,加深其内涵和功能。第二,要有专业的管理者,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步骤进行监控,避免各种因素的干扰。第三,找准群众文化活动的目标定位。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工作人员的意志,还可以提升其职业水平,使其认同群众文化。
大力培养优秀文艺骨干
出色的文艺骨干不但可以创造出高水平的艺术作品,而且还可以带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要制定健全的选拔机制,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办法,选拔有艺术才能和创作潜质的文艺骨干;通过举办各种文艺比赛、展演等活动,发掘优秀的文艺人才。为挑选出优秀的艺术人才,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专门的训练与引导,通过聘请专业艺术家、文化工作者等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训练,提高其艺术素养和创造力;通过组织文艺晚会、文艺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为文艺骨干提供舞台,为他们的艺术创作提供更大的舞台;通过媒体的大力推广,增强文化艺术队伍的形象和影响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更好地适应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通过对群众文化活动深入的研究,纳入各种民间文化和艺术活动,提高其艺术水准,增强其创造力,提升其层次和价值。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肃北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