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社会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全球治理方案的认知与评析

2024-06-26温煜明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中国形象全球治理中国

摘   要:我国为全球安全治理、全球发展治理、全球人权和社会治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等全球紧迫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在国际社会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国际社会对我国全球治理方案的认知衍生出一系列特点,其认知主体趋向多元化,认知内容逐渐深入与具体,但认知维度较为单一,缺乏整体性把握与理解;同时,国际社会仍部分存在“中心主义”偏见,客观性有所不足。把握与剖析国际社会认知表征与态度倾向发现,今后在对外宣传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我国相关倡议与主张的学理阐释,积极追踪国际社会的关注热点与研究动态,有效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体系构建,增强我国对外话语传播力与影响力。

关键词:国际社会;中国;全球治理;国际秩序;中国形象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4.03.002

文章编号:1009-6922(2024)03-15-14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加速变革,我国以强烈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为全球治理作出积极贡献。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中探讨了“现代化道路:政党的责任”这一重要命题,站在全人类高度指出“全球治理体系未能反映新格局,代表性和包容性很不够”[1]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现代化之问,并从多重角度作出回答。考察我国对全球治理重要议题的历史贡献,要了解国际社会的认知与评价,本文基于此展开,并就国际社会认知特点进行评析。

一、国际社会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全球治理方案主要内容的认知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面临全球发展中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四重困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科学社会主义,深刻把握人类现代化总体进程与演变趋势,为历史转型中的世界提供了全球治理新理念、新方案。国际社会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全球治理的相关倡议和主张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高度肯定了我国对全球安全治理、全球发展治理、全球人权和社会治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等的多重贡献。

(一)加强全球安全治理,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是各国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最重要的国际公共产品。我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各国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加强国际安全合作,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印中友好协会全印度秘书长莫汉·雷迪(Mohan Reddy)在协会会议中指出:“全球安全倡议正在收获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全球南方国家的压倒性赞同;全球南方国家将中国视为一个可靠的朋友,他们都在支持中国提供的所有非剥削、合作双赢、追求安全的倡议。”[2]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科菲·库阿库(Koffi Kouakou)认为,中国始终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维护全球安全与公平正义,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沙特阿拉伯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同时他也指出中国国际形象在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非洲人民能够看穿西方对中国毫无根据的污名化报道[3]。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联合国权威及其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主要平台地位”[4],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维护地区和平与全球安全,谋求全球安全可持续发展。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亚洲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朱利安(Marc Julienne)回顾了我国参与维和行动的转变,指出“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UNPKOs)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维和行动经历了‘逐步适应、逐步扩大和逐步提高几个阶段,从‘被动和初步参与演变为‘积极和建设性参与。今天,中国能够自豪地宣称是UNPKOs中最大的贡献国之一”[5]。受多种因素影响,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两个海湾大国长期以来互为对手,2016年1月3日沙特阿拉伯宣布与伊朗断交。2023年,沙特阿拉伯与伊朗在我国斡旋下恢复了双方外交关系,彰显了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和对全球安全的实践追求,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国际社会将“沙伊对话”称之为“北京和解”,认为是有力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的一次成功实践。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高级顾问约翰·雷恩(John Raine)高度肯定中国维护全球安全的努力,“中国已经确立了地区乃至国际上值得信赖的行为主体地位”[6]。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欧兹登·奥克塔夫(  ZDEN Z. OKTAV)指出:“中国已经证明其作为调解人角色的建设性作用,‘沙伊协议在许多层面上开启了该地区的新时代。该协议对中东地区以及中国和美国等全球行为体产生了诸多影响,这将预示着未来国际体系深刻变化的开始。”[7]

(二)完善全球发展治理,共谋全球可持续发展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我国始终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同时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发展自身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哈立德·泰穆尔·阿克拉姆(Khalid Taimur  Akram)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方案并不局限于国界;相反,它超越了国界并为全人类共同和更美好的未来带来了光明前景。中国式现代化是包容性发展的结果,中国已经建立了独特而有效的发展模式,其他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并基于此实现发展、维护和平、追求繁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凸显了愿意规划自身发展和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国家的未来可能性。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和繁荣的国家,中国通过其独特的现代化方式在国内和全球舞台上都展现了创造更光明未来的潜力[8]。《今日巴基斯坦》专文刊发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赛义德(Mushahid H. Sayed)的论述,认为“中国的世界观提倡包容性,没有将价值观与文化强加于人,而是倡导各国共赢发展……中国的全球视野和包容性发展愿景是唯一可以接受的前进道路”[9]。内罗毕大学教授伊莱亚·姆旺吉(Elijah Mwangi)就中国与肯尼亚双边关系发表评论,认为中国促进了肯尼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价格合理、质量上乘的商品,从而为肯尼亚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中肯伙伴关系为肯尼亚及其人民带来了更光明、更繁荣的明天[10]。

我国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为引领,推动国际社会巩固扩大发展共识,将发展始终置于国际议程中心位置。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Robert L. Kuhn)认为,中方“主动作为”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为全球发展注入“积极的正能量”。可持续性、气候变化和全球不平等是中国全球发展倡议的“前沿和中心”,深入研究这些议题具有重要意义。全球发展倡议立足于中国伟大实践成就,将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愿景介绍给世界,其内涵丰富,规划了全球发展蓝图,契合当今世界发展的迫切需要[11]。国际事务评论员阿布舍克·巴亚(Abhishek G.  Bhaya)高度评价中国对全球发展治理作出的突出贡献,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国家议程,更是一个共享机遇、集体成长和增进人类福祉的故事。随着中国的突飞猛进,它向全世界发出邀请,共同携手塑造一个繁荣、公平和环境意识融合的未来。”[12]沙特阿拉伯科研与知识交流中心研究员法赫德·阿尔梅内伊(Fahd Almenei)认为:“全球发展倡议是中国继‘一带一路倡议后提供的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它是对世界合作与发展的‘重新动员,也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重申。”[13]

我国实现了人民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人类脱贫史上的奇迹,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全球发展与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与道路参考。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在联合国大会讲话中指出,中国对消除贫困的坚定承诺和重大进展为联合国在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取得的成就为国际减贫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并通过“南南合作”与其他国家分享[14]。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也高度评价中国扶贫经验的世界意义:“尽管其他国家在国情、文化等方面与中国不同,但在扶贫领域至少有3个方面可以向中国取经:坚定的政府承诺、高效的执行系统、独立的评估体系。”[15]“就全球平等、公平和可持续性而言,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扶贫更重要了,在这方面,中国的扶贫计划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它显示出中国经验如何使发展中国家受益。”[16]内罗毕的中非关系专家卡文斯·阿德雷(Cavince Adhere)指出:“拥有像中国这样务实的学习榜样,会给全人类带来很大的希望,即战胜贫困的斗争是可以取得胜利的。”[17]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教授阿西特·比斯瓦斯(Asit K. Biswas)和塞西莉亚·托尔塔哈达(Cecilia Tortajada)系统梳理了中国脱贫历史进程与经验,指出:“过去4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速度、规模和跨度在人类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现在已经完全消除了绝对贫困。事实上,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减贫目标之所以得以实现,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在过去四十年中成功地使约8亿人摆脱了贫困,占这一时期全球减贫总量的70%。”[18]

(三)推动全球人权治理和社会治理,共促文明交流与进步

人人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促进和保护人权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提出以合作推进人权,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在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平等相待基础上开展人权交流合作,相互借鉴、凝聚共识,共同推动人权文明发展进步。英国伦敦市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罗思义(John Ross)指出,当代中国为全球的人权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在制定政策时所使用的人权概念始于人类的现实生活及其需求,从最基本的食物、住所、健康到人类教育、科学文化,体现了事关人们工作、生活各方面的真正权利[19]。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国家人权中心主任阿克马尔·赛义多夫(Akmal Saidov)表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但在人权问题上有着共同的议题。中国不遗余力地促进和保护人权,并在此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在人权事业中对国际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和积极的作用[20]。国际人权和社会发展协会负责人大卫·洛佩斯(David Lopez)指出,中国强调人人充分享有人权,切实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并在确保贫困地区儿童教育权利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并认为:西方国家很难理解中国的人权,“因为他们不想理解”[21]。

我国倡导并主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的独特性质,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促进人类文明共同发展。格拉斯哥大学迈克尔·彼得斯(Michael A. Peters)教授高度评价全球文明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文明治理意义,认为不同文明的文化冲突与误解是阻碍全球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全球文明倡议“强调文化交流与对话对于促进不同文明相互理解和寻求共识的重要性,倡导以相互尊重、共享利益与和平共处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愿景,这与传统以西方为中心的文明观大相径庭”[22]。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认为,中国的全球文明倡议呼吁尊重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历史延续和演变趋势,积极推动更加密切的国际人文交流与合作。他列举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非文明对话大会、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等文明交流案例,并表达了对中国全球文明倡议发挥更大作用未来愿景的期待[23]。利比里亚大学约瑟夫·格雷(Josephus M. Gray)教授高度评价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世界和平的历史意义,“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智慧思维决定的广阔视野。各国应齐心协力,超越冲突和战争的局限,携手并肩,坚持关心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义义务,推动共同发展时代和‘一带一路,最终实现世界和平”[24]。法国国际问题专家布鲁诺·吉格(Bruno Guigue)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思想具备多元世界观和人类总体观特质,坚持任何大国都无权声称拥有国际霸权。正是这种多元统一的思想根基奠定了包容性而不是排他性的霸权主义。”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5]。意大利学者法比奥·马切利(Fabio Marcelli)在其著作中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构建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具有积极意义,所有主权国家在新国际合作阶段都应加以认真考虑[26]。

(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新理念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气候变化关乎人民福祉和人类未来。我国是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是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参与者。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延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生态观,又致力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绿色生态的民生要求,塑造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保障民生的内在统一。俄勒冈大学社会学荣誉教授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 Bellamy Foster)基于著名汉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在《四海之内》著作中的讨论,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古代生态文明观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有机结合。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现代唯物主义科学框架内发展了中国传统生态文明观念,最终形成了中国现代生态文明。福斯特教授指出:“由于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突出的连贯性与包容性,加之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中国生态文明实践正在全球生态文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中流砥柱作用。”[27]奥斯陆大学教授梅特·汉森(Mette H. Hansen)特别指出儒家“天人合一”、佛学“一切草木是佛性也”、道家“道法自然”等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奠基性作用[28]。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副秘书长普拉瑟特·西里纳帕邦(Prasert Sirinapaporn)指出:“中国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这对包括泰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的中国智慧,突出强调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充分肯定了中国政府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独特贡献:“中国坚定支持并积极践行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建设生态文明将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重大贡献。中国促进生态文明的实践与探索不仅有助于应对其自身的资源和环境挑战,而且也有助于其他发展中国家避免对传统发展道路的依赖和锁定效应,最终推动建立新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30]美国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院长菲利普·克莱顿(Philip Clayton)高度认同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对全球生态文明的引领作用,认为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国际社会实现环境治理目标的重要推动力,“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指出了人类合作方向”[31]。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IIED)自然资源高级研究员莉拉·巴克利(Lila Buckley)围绕中国“生态文明”概念的演变,撰文讨论了中国生态文明的历史起源、实践目标与世界意义,指出“中国在五十年间对环境解决方案的历史思考与经济问题紧密结合。中国的环境政策制定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全球生态政策制定的演变。2020年以来,随着中国跨越绿色经济转型‘初始阶段,世界越来越多地期望中国在全球生态治理层面发挥领导作用”[32]。

(五)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我国坚定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坚持联合国平等协商的基本原则,推动联合国更好地主持公道、厉行法治、促进合作、聚焦行动。《秘鲁人报》评论员胡里奥·潘杜罗(Julio Panduro)认为,中国一贯支持联合国事业,维护多边主义,为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和作用以及捍卫多边主义作出了巨大贡献[33]。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伊莲娜·萨弗洛诺娃(Elena Safonova)指出,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在国际多边主义机制中具有核心地位。一直以来,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国际公平正义,并把塑造世界多极化与多边主义作为维护和平的强有力保障[34]。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印度尼西亚人民代表委员会前议长马祖基·阿利(Marzuki Alie)指出,中国在改善全球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强的话语权,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绸之路基金等都支持了印度尼西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35]。比利时前首相伊夫·莱特尔梅(Yves Leterme)指出,在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在促进全球合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作用[36]。学者约瑟夫·马修斯(Joseph Matthews)表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是维护多边主义、加强国际合作和团结的关键,对于构建更加公平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至关重要[37]。

二、国际社会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全球治理方案的认知特点评析

在当前大背景下,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同是后发国家的中国如何创造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随着国际社会关注重心与热点聚焦于我国,其对我国全球治理方案的认知衍生出一系列新表征,认识国际社会认知的新特点、新表现是我国下一步精准施策与有力实践的前提。

(一)国际社会认知主体趋向多元化,认知内容逐渐深入与具体

从国际社会关注群体来看,包括媒体、政府、学者、组织等多维主体都在重视与解读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措施与贡献,突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的关注以及全球治理问题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1.国际媒体诸如《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新时代报》(The New Times)、《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国际新闻报》(The News International)、《崛起的尼泊尔》(The Rising Nepal)、《曼谷邮报》(Bangkok Post)、《津巴布韦先驱报》(The Herald Zimbabwe)等都对我国全球治理方案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报道与评价。例如,《经济学人》刊专文指出:“在‘文明冲突陈旧论点重新浮出水面的时候,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调文明平等,以求建立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38]《新时代报》刊文指出:“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在引领和平发展、促进世界稳定与繁荣、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39]

2.联合国(UN)、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红十字会(ICRC)、世界银行(WB)等国际组织都高度肯定了我国对全球治理的巨大贡献。我国的全球治理方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巨大肯定,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表示,联合国愿与中国一道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中国已成为本组织工作日益重要的贡献者,也是国际合作的重要支柱。中国脱贫成就为国际减贫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教训,并通过‘南南合作与其他国家分享。联合国将继续成为中国人民和政府建设一个更公平、更可持续未来的坚定伙伴”[14]。

3.国际人士如巴基斯坦前总统阿里夫·阿尔维(Arif Alvi)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倡议极为重要,“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为地区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还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40]。美国中国问题专家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认为“中国共产党为促进本国发展、实现人民幸福而制定了一系列大政方针,必须重视中国领导人为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全人类共同繁荣而提出的多项全球倡议”[41]。剑桥大学前政治与国际研究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表示,中国在国内外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工作,为世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42]。

国际社会的认知主体越来越多元化,同时也在不断挖掘中国道路与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全球治理问题的可供借鉴之处。一方面,国际社会因解决全球治理突出问题的需求而普遍接受我国政府对全球治理的主张和倡议,不断增强国际对话与协商;另一方面,我国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将先进理念转化为“物质力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念与倡议,使得中国经验更加包容普惠。国际社会也逐渐深入研究中国政策与倡议的深刻内涵,对我国道路认知更加清楚明确,正如李约瑟指出:“曾经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发展经验,现在或许是各国和各大洲再次向中国学习请教的时候了。”[43]

(二)国际社会的具体认知维度较为单一,缺乏整体性把握与理解

国际社会对我国全球治理方案的认知存在着简单化、狭隘化和概念化的现象,缺乏对我国发展道路与主张进行完整和系统的理解。

1.简单化认知具体而言指国际社会将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等同于经济现代化,缺乏对具有复杂性和多维度特质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性认知,普遍更注重全球经济发展层面,忽视了中国在其他领域的突出贡献。例如,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叶敏教授将“一带一路”倡议看作经济领域举措,认为中国增加了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绿色经济、数字基础设施、建筑业和铁路领域的投资,“一带一路”倡议凸显了中国经济走向全球的独特优势[44]。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米歇尔·鲁塔(Michele Ruta)在《“一带一路”经济学》中把“一带一路”倡议看作经济领域的发展措施,从贸易、投资、债务等角度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分析[45]。

2.狭隘化认知意指将我国发展道路看作仅针对具体国情而历史生成的特定道路,忽略了现代化建设的共通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具有的普遍意义与适应可能,从而降低对我国发展道路的关注与兴趣。丹麦奥尔堡大学政治与社会系教授李形认为,国际社会将中国的全球倡议视为对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秩序的挑战,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中国不应寻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一带一路”等倡议的认可和支持,而应将其外交政策转向全球南方,以重振全球南方为外交政策重点[46]。再如,美联社新闻编辑部主任泰德·安东尼(Ted Anthony)将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与全球南方治理行为看作中国国际身份的塑造和对西方霸权的冲击[47]。将全球治理归为少数国家或团体事务,部分程度上忽视了全球倡议的首要前提是全球合作交流与互融互通,因而存在对中国贡献的狭隘化理解倾向。

3.概念化认知指的是就某一概念本身进行评判与分析,没有完全认识这一概念的实质内涵与提出背景,带着固化认知与“先见”进行考究,因而易导致片面化理解。例如,与西方以“普世价值”强制推行西方价值观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文明交流互鉴与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平等观念超越西方霸权,追求人类共同利益。部分国际社会成员并不加以区分,认为仅从概念上来看两者并无不同,都代表着一种价值取向,最终导致其深刻内涵被“命名”所掩盖,走向概念化和表象化认知。

首先,国际社会认知塑形同时受文化差异、跨文化语用、信息传播等因素影响。国际社会认知我国全球治理贡献的局限性首先来自于不同文化传统影响,异质文化孕育出了不同特质的文化属性,民族历史传统使得不同主体看待同一事物所产生的认知各有差异。其次,在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概念语用与表达范式也是影响国际社会认知兴趣与焦点的重要因素。最后,在信息传播中,国际社会接触到的报道大多来自网络讯息,较少区分官方和民间途径,于是认知受到多重干扰。正如挪威前环境部长埃里克·索尔海姆(Erik Solheim)所言:“有一些人对中国一无所知,却能够‘令人信服地谈论中国。”[48]

(三)国际社会部分存在“中心主义”偏见,客观性有所不足

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促进全球发展繁荣、世界和平稳定与人类文明进步,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在人类现代化答卷中给出了中国答案。但由于不同政体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差异,加之西方霸权思维与零和博弈的影响,国际社会中部分学者、政党却仍秉持着“中心主义”偏见,将中国发展道路泛政治化、污名化与标签化,无法保持客观态度来看待中国倡议与中国道路。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参与全球治理,部分国际社会成员以“中国威胁”叙事逻辑和“全球霸权”扩张逻辑对中国发展道路进行解读。例如,托尼·布莱尔全球变化研究所(TBI)地缘政治和中国问题专家鲁比·奥斯曼(Ruby  Osman)指出西方国家对中国举措认识不足,“尽管‘一带一路以比西方国家更快、更少官僚主义的方式解决了全球基础设施缺口,但中国制造‘债务陷阱的观念仍然在美国和欧洲的认知中占主导地位”[49]。她在肯定中国独特贡献的同时,也对中国三大倡议和“一带一路”进行了明显缺乏客观性的评价:“如果说‘一带一路倡议最初是经济第一,地缘政治第二,那么这三项倡议似乎已经颠覆了等式。与‘一带一路倡议相比,其他三大倡议都旨在与世界分享中国的发展、安全和文化实力,也许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基于中国偏好与倾向的规范达成共识。”[49]再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研究系助理教授陈英杰(YING-KIT CHAN)将全球文明倡议看作中国全球“野心”的文化殖民和宣扬民族主义的手段,并以汉语对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历史影响为例,意在说明中华文明的同质性圈层:“汉语的多元性不能构建出命运共同体,即使在大中华地区也是如此。”[50]

国际社会中许多媒体、政党和学者不仅忽略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理念与普惠共赢发展模式,且从意识形态与政治偏见角度诋毁我国,认为后发国家的发展对西方“世界秩序领导者”地位产生了挑战。正如约翰·伊肯伯里(G.John Ikenberry)指出:“权力转移——正如当前中美之间的情形——充满危险。一旦权力转移,西方与亚洲大国兴衰交替,那么稳定的秩序将受到考验。”[51]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52]促进全球治理有序与全球发展繁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追求目标,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践,到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南南发展合作”,中国为世界提供了丰富的国际公共产品,解决了全球治理方案“供给困境”,突破了传统“国强必霸”叙事逻辑与跨越了“金德尔伯格陷阱”。

三、国际社会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全球治理方案认知的几点启示

充分了解国际社会的认知与评价,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关切,有助于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我们既要走出自己的道路并转化为国际社会可接受的经验,又要切中全球治理需求并加强中国主张与倡议的传播和阐释。

(一)加强中国全球治理方案的学理阐释

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和世界历史理论的深刻把握,我国取得的成就既适应本国具体国情,具有独立自主性;又具备普惠世界的胸怀天下情怀。历史唯物主义突出强调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间的运动变化发展是人类社会迈向更高阶段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促进劳动生产率与社会财富发展的贡献作用更加明显,“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53];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世界历史”是指各民族国家普遍交往、日益打破封闭状态,进入相互依存与联系的整体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世界历史产生的巨大意义与革命成功的可能性道路。一部全球治理史就是一部解决社会矛盾、人类相互联系与交往的历史,全球治理要站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全人类共同利益实现的可行性道路。

我国对全球治理难题的破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治理主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中国经验与国际议题相结合、国际关切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具有突出的现实指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始终同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合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始终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践行多边主义,中国同联合国合作日益深化。”“中国积极倡导以和平方式政治解决争端,派出5万多人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已经成为第二大联合国会费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中国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带头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世界减贫贡献超过70%。”[54]我国从全球治理的理念、道路、状态、结果和领导力量等多个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应进一步加强不同方面的学理阐释,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既抓住历史机遇发展自身,又为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发挥好负责任大国作用。我国坚持全球治理理念的人民性、坚持共同命运观与正确义利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道路,创造了共同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状态,达成了互惠互利、共创未来结果,强调了全球治理中国际组织与政党的领导作用。这些突出贡献需要我们深刻把握,并从立论基础、内在逻辑与实践成就等方面加以学理阐释,向国际社会展现出新时代的中国形象、中国智慧与中国道路。

(二)积极追踪国际社会对中国全球治理方案的关注热点与研究动态

深入研究国际社会对我国全球治理方案的关注焦点和研究动态对于我国进一步深入参与全球治理至关重要。国内外对比研究可以揭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切、观点和研究趋势,了解国际学者看待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不同视角和观点,从而为我国对国际舞台战略定位与作用发挥提供有益参考。

追踪国际社会关注可从学者研究、媒体宣传、名人访谈、社交媒体等角度出发,全面地了解国际社会的认知和态度。

1.积极关注国际知名学者和研究机构对我国发展道路的研究,加强国内外学术界的对话与合作,推动国际学术领域对相关政策与倡议的进一步解读和研究。例如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指出,中国是一个独特的经济学案例研究,“为了让世界上其他国家参与共同体建设,在美国、欧洲和日本举办‘了解中国的会议会很好。人们之间的广泛共识很重要”[55]。

2.主动了解国际主流媒体的关注热点与问题焦点,跟踪国际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和评论,包括新闻、专题报道和社论等,了解国际媒体对我国政策和主张的认知能够减少误解和偏见,推动正面报道和客观评论。路透社研究所研究员邓肯·休伊特(Duncan Hewitt)撰写了《国际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中国人的看法和外国记者面临的挑战》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人民特别关注外国媒体对中国报道的准确性、广度、质量和数量,并对国际媒体中的中国国际形象存在部分担忧;而外国民众认为国际媒体对中国的报道非常出色,并普遍认为新技术使他们更容易获得中国的相关信息,但同时也受网络限制、媒体主观判断和官方阻挠等影响[56]。

3.关注国际知名人士发表的文章、演讲和采访,他们的言论和态度具有较大影响力,可以部分程度反映国际社会看法,了解其态度有助于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关于中国的积极信息和正面观点。沙特阿拉伯智库研究与知识交流中心主任叶海亚·朱奈德(Yahya Junaid)表示,中国当前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影响力,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中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全世界更深入了解中国、读懂中国才能更好地与中国进行交往[57]。

4.加强国际社交媒体中关键词、标签和话题的追踪,捕捉国际公众个体对中国的态度与倾向,积极参与国际社交媒体上关于中国的对话和评论。国外主流社交媒体Facebook、Instagram、Twitter、Reddit、Youtube、TikTok等站内热点话题也是了解国际社会认知的重要途径。相关报告指出,2022年Reddit每天有超过5200万用户使用,每月有近4.3亿活跃用户,18岁至29岁年龄组用户占比36%[58];2022年,Facebook全球用户占世界人口37%,每月有29.3亿活跃用户,25岁至34岁年龄组用户占比31%[59],庞大用户和广泛关注为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提供了工具支持。

(三)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体系构建,增强传播力影响力

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认知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与体系建设。2012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对新闻出版业“走出去”和国际传播进行全方位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60],为下一步对外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提高中国政策与主张的全球影响力,需要积极参与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形象。

2015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发布《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查报告(2015)》,展示海外青年认知中国文化的渠道分布,其中,互联网占比62.9%、电视占比12.2%、家人或朋友占比10%、杂志和广播占比最少。数字媒体时代,“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61],互联网是意识形态交锋的最前沿、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因此,过好互联网这一关,必须壮大主流舆论阵地。当前中国海外新媒体已经形成以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新华网(Xin Hua Net)、人民网(People's Daily Online)、中国日报(China daily)、环球时报(Global Times)、中国新闻网(China News Service)、光明网(Guangming Online)等为代表的英文新闻网站;中央级媒体在Google、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平台建立了海外社交媒体团队账号矩阵,逐渐形成了报刊、网站、平台等全媒体传播体系,我国对外传播走向“融媒体”时代,海外传播能力建设已取得初步成就。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提供了不同于西方模式的发展道路,国际社会已经普遍认识到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的独创性,也有意愿和积极性了解与接纳中国方案。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全球治理贡献的认知,一方面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传播和展示自身的发展成就,采取多样化传播策略,通过外交渠道、国际论坛和媒体宣传等方式传播我国的发展理念和治理经验;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外传播的方式方法,注重宣传与阐释并重,强调互动和反馈的重要性,将理念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展示我国经验的有效性和发展成果的普惠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J].求是,2020(24):7.

[2]REDDY M M.Significance of India-China Friendship in the Present National and Global Context[EB/OL].(2023-02-12)[2024-01-12].https://countercurrents.org/2023/12/significance-of-india-china-friendship-in-the-present-national-and-global-context/.

[3]China's  unique modernization process generates strong appeal worldwide,especially in Global South: GT survey[EB/OL].(2023-12-24)[2024-01-12].https://www.globaltimes.cn/page/202312/1304241.shtml.

[4]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EB/OL].(2023-02-21)[2024-01-12].https://www.mfa.gov.cn/wjbxw_new/202302/t20230221_11028322.shtml.

[5]GODEMENT F,RUDOLF M,JULIENNE M,et al.The United Nations of China:A Vision of the World Order[EB/OL].(2018-04-12)[2024-01-12].https ://ecfr.eulwp -content/uploads/the_united_nations_of_china_a_vision_of_the_world_order.pdf .

[6]RAINE J.Iran and Saudi Arabia:China steps up[EB/OL].(2023-03-15)[2024-01-12].https://www.iiss.org/online-analysis/online-analysis/2023/03/iran-and-saudi-arabia-china-steps-up/.

[7]OKTAV    Z.Saudi-Iran reconciliation:China's mediator role in Middle East[EB/OL].(2023-04-20)[2024-01-12].https://www.dailysabah.com/opinion/op-ed/saudi-iran-reconciliation-chinas-mediator-role-in-middle-east.

[8]Experts' take on Chinese modernization[EB/OL].(2024-01-03)[2024-01-12].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401/02/WS659345e4a3105f21a5079fc1.html.

[9] Chinese vision of global,inclusive development only acceptable way forward:Mushahid[EB/OL].(2023-09-30)[2024-01-12].https://www.pakistantoday.com.pk/2023/09/30/chinese-vision-of-global-inclusive-development-only-acceptable-way-forward-mushahid/.

[10]MWANGI E.Kenya's Promising Path Forward With China:A Partnership Shaping The Future[EB/OL].(2023-12-29)[2024-01-12].https://www.capitalfm.co.ke/news/2023/12/kenyas-promising-path-forward-with-china-a-partnership-shaping-the-future/.

[11]Interview:China-proposed GDI offers what developing countries need the most,says scholar[EB/OL].(2023-09-21)[2024-01-12].https://english.news.cn/northamerica/20230921/3cc49350a884420c9fbf1affac5036ce/c.html.

[12]BHAYA A G.From tradition to triumph:China's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d global leadership[EB/OL].(2023-12-16)[2024-01-12].https://thebftonline.com/2023/12/15/from-tradition-to-triumph-chinas-path-to-modernization-and-global-leadership/.

[13]Global Development Initiative:A path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B/OL].(2022-09-22)[2024-01-13].http://english.scio .gov.cn/in-depth/2022-09/22/content_78433261.htm.

[14]Secretary—General Salutes:China's Poverty-Alleviation Efforts,Marking Fiftieth Anniversary of Milestone General Assembly Resolution 2758[EB/OL].(2021-10-25)[2024-01-12].https://press.un.org/en/2021/sgsm20988.doc.htm.

[15]中国扶贫经验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访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EB/OL].(2021-03-16)[2024-01-12].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1-03/16/c_1127217322.htm.

[16]Interview:Poverty alleviation window on how China's system works-expert[EB/OL].(2020-09-19)[2024-01-12].http://www.xinhuanet.com/english/2020-09/19/c_139381577.htm.

[17]Interview:Report examining China's victory against absolute poverty offers inspiration to world, says expert[EB/OL].(2021-03-02)[2024-01-12].http://www.xinhuanet.com/english/2021-03/02/c_139778647.htm

[18]BISWAS A K,TORTAJADA C.From poverty to prosperity, China's century[EB/OL].(2021-11-12)[2024-01-12].https://global.chinadaily.com.cn/a/202111/12/WS618da20da310cdd39bc74dbf.html.

[19]中外学者谈中国人权路径:基于发展 理念拓展[EB/OL].(2022-05-19)[2024-01-12].https://www.uschinapress.com/static/content/SH/2022-05-19/976933895558017024.html.

[20]Cooperation on human rights urged[EB/OL].(2023-06-15)[2024-01-12].http://english.www.gov.cn/news/202306/15/content_WS648a67eac6d0868f4e8dcdea.html.

[21] Feature:Scholars refute Western bias against China on human rights[EB/OL].(2024-03-21)[2024-03-24].https://english.news.cn/20240321/4589ef4ab825416996a88935bdf24331/c.html.

[22]PETERS M A.Xi Jinping's Global Civilization Initiative[EB/OL].(2023-10-20)[2024-01-12].https://pesaagora.com/columns/xi-jinpings-global-civilisation-initiative/.

[23]KUHN R L.China's Global Civilization Initiative[EB/OL].(2023-10-20)[2024-01-12].https://news.cgtn.com/news/2023-10-20/China-s-Global-Civilization-Initiative-1o3voDvLb7a/index.html.

[24]GRAY J M.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a Poverty Stricken Liberian Society and a New Era of Sustaining Peace and Economic Growth[EB/OL].(2018-11-21)[2024-01-12].https://thenewdawnliberia.com/building-a-community-of-shared-future-for-a-poverty-stricken-liberian-society-and-a-new-era-of-sustaining-peace-and-economic-growth/.

[25]Interview:French scholar appreciates China's efforts to uphold multilateralism[EB/OL].(2022-09-26)[2024-01-12].https://english.news.cn/europe/20220926/92586fa63cb74556be14f7495c075e62/c.html.

[26]MARCELLI F.A Shared Future of Mankind:A New Concept and Its Paramount Pedagogical Importance[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dagogy,Communication and Sociology,2019(315):9-15.

[27]FOSTER J B.Marxian Ecology,East and West:Joseph Needham and a Non-Eurocentric View of the Origins of 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J].International Critical Thought,2023(13):155-165.

[28]HANSEN M H,LI H T,SVARVERUD R.Ecological civilization:Interpreting the Chinese past,projecting the global future,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18(53):195-203.

[29]Experts Worldwide Laud 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EB/OL].(2021-11-29)[2024-01-12].https://en.planning.org.cn/planning/view?id=495.

[30]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Green is Gold: The Strategy and Actions of 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EB/OL].(2016-05-26)[2024-01-12].https://reliefweb.int/report/china/green-gold-strategy-and-actions-chinas-ecological-civilization.

[31]Interview:China's ecological contribution facilitates global environmental reform[EB/OL].(2022-04-22)[2024-01-12].http://www.china.org.cn/world/Off_the_Wire/2022-04/22/content_78179650.htm.

[32]BUCKLEY L.Engaging with China's ecological civilisation.A pathway to a green economy?[EB/OL].(2021-02-01)[2024-01-12].https://www.greeneconomycoalition.org/assets/reports/GEC-Reports/GEC-IIED-China-EcoCivilisationPaper-A4-Feb21-V4b.pdf.

[33] Entrevista con Julio Panduro,periodista del diario oficial El Peruano[EB/OL].(2020-09-17)[2024-01-12].https://espanol.cri.cn/audioonline/chinahoy/1028/20200917/545842.html.

[34]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关于联合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立场文件》  中国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EB/OL].(2020-09-17)[2024-01-12].https://www.gov.cn/xinwen/2020-09/17/content_5544078.htm.

[35]Interview:China can help bolster global governance,says former Indonesian parliament speaker[EB/OL].(2022-11-14)[2024-01-12].http://en.people.cn/n3/2022/1114/c90000-10170900.html.

[36]Xi's vision gives boost to global governance[EB/OL].(2022-09-05)[2024-01-12].http://en.people.cn/n3/2022/0905/c90000-10143263.html.

[37] World Insights:China's Global Development Initiative suites global needs[EB/OL].(2023-07-13)[2024-01-12].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307/13/WS64af4255a31035260b81617e.html.

[38]China's latest attempt to rally the world against Western values[EB/OL].(2023-04-27)[2024-01-12].https://www.economist.com/china/2023/04/27/chinas-latest-attempt-to-rally-the-world-against-western-values.

[39]China's answer for a peaceful,secure,prosperous world[EB/OL].(2024-01-09)[2024-01-12].https://www.newtimes.co.rw/article/13613/opinions/chinas-answer-for-a-peaceful-secure-prosperous-world.

[40]Pakistan,China to strengthen strategic partnership[EB/OL].(2021-05-22)[2024-01-12].https://www.nation.com.pk/22-May-2021/pakistan-china-to-strengthen-strategic-partnership.

[41]William Jones:Laying Out a Pathway for China and the World[EB/OL].(2022-10-24)[2024-01-12].http://rdcy.ruc.edu.cn/yw/LATEST_INSIGHTS/0a7474e687604e4a8912f9b49c3d9efe.htm.

[42]JACQUES M.China's success comes from seeking its own form of modernization[EB/OL].(2022-10-24)[2024-01-12].https://www.globaltimes.cn/page/202210/1277841.shtml.

[43]NEEDHAN J.Moulds of Understanding:a pattern of natural philosophy[M].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1976:302-303.

[44]YE M.Ten Years of the Belt and Road:Reflections and Recent Trends[EB/OL].(2022-09-06)[2024-01-12].https://www.bu.edu/gdp/2022/09/06/ten-years-of-the-belt-and-road-reflections-and-recent-trends/.

[45]TUTA M.BELT AND ROAD ECONOMICS,The World Bank[EB/OL].(2019-06-18)[2024-01-12].https://www.worldbank.org/en/topic/regional-integration/brief/belt-and-road-initiative.

[46]LI X.China,faced with a hostile West,should make the Global South a foreign policy priority[EB/OL].(2023-12-18)[2024-01-12].https://global.bihardainik.com/2023/12/27/opinion-china-faced-with-a-hostile-west-should-make-the-global-south-a-foreign-policy-priority/#google_vignette.

[47]ANTHONY T .China,at UN,presents itself as a member of the Global South as alternative to a Western model[EB/OL].(2023-09-22)[2024-01-12].https://apnews.com/article/un-china-global-south-general-assembly-d8620e4502757c4de9ab41543f14eccb.

[48]TRELLEVIK A,SOLHEIM E.The West Interprets Everything from China in the Worst Meaning Possible[EB/OL].(2020-02-25)[2024-01-12].https://www.highnorthnews.com/en/erik-solheim-west-interprets-everything-china-worst-meaning-possible.

[49]OSMAN R.Bye Bye BRI? Why 3 New Initiatives Will Shape the Next 10 Years of China' Global Outreach[EB/OL].(2023-10-01)[2024-01-12].https://time.com/6319264/china-belt-and-road-ten-years/.

[50]CHAN Y,HOON C.Reflections on China's Latest Global Civilisation Agenda[EB/OL].(2023-09-04)[2024-01-12].https://fulcrum.sg/reflections-on-chinas-latest-global-civilization-agenda/.

[51]沈大伟.纠缠的大国:中美关系的未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42.

[52]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4-06-28)[2024-01-12].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629/c1024-25213364.html.

[5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98.

[54]习近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EB/OL].(2021-10-25)[2024-01-12].https://www.gov.cn/xinwen/2021-10/25/content_5644755.htm.

[55]Global Economists in Beijing:Understanding China Matters to Me[EB/OL].(2018-12-28)[2024-01-12].http://www.chinatoday.com.cn/ctenglish/2018/et/201812/t20181218_800151850.html.

[56]HEWITT D.International media coverage of China:Chinese perceptions and the challenges for foreign journalists[EB/OL].(2018-11-01)[2024-1-12].https://reutersinstitute.politics.ox.ac.uk/sites/default/files/2018-11/International_media_coverage_of_China.pdf.

[57]海外学者:世界越来越需要读懂中国[EB/OL].(2021-12-06)[2024-01-12].https://www.gov.cn/xinwen/2021-12/06/content_5656008.htm.

[58]GRUCELA A.Reddit:60+ Statistics,Facts,and Trends(2023) [EB/OL].(2023-06-12)[2024-01-12].https://passport-photo.online/blog/reddit-statistics/.

[59]ALEJANDRO M. Gallardo.Facebook:110+ Statistics,Facts, and Trends(2023)[EB/OL].(2023-06-12)[2024-01-12].https://passport-photo.online/blog/facebook-statistics/#0-top-10-facebook-stats-and-facts-to-know-in-2023.

[6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5-46.

[61]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43.

[收稿日期]2024-04-02

[作者简介]温煜明(2001—),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中国形象全球治理中国
中国参与极地开发与治理的前景透视
全球治理下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监管模式转变
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探讨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公共危机的全球治理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从香港恐怖片看中国内陆形象的演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