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测量量表编制与初步应用
2024-06-26江和原李景平高琰
江和原 李景平 高琰
摘 要:基层治理现代化需要广大基层领导干部具备与之相匹配的治理水平,尤其是决策水平。然而作为一种能够显著影响基层领导干部决策质量的要素,决策疲劳当前仍较少受到关注,这不利于基层领导干部治理水平的提升。有鉴于此,在参考国内外相关量表的基础上,采用半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在开发出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量表并对其进行有效性验证的同时,还进行了初步的差异检验以验证量表中部分人口学变量分组的科学性。研究发现,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量表信效度良好,可有效评估基层领导干部的决策疲劳状况。同时,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基层领导干部的决策疲劳存在群体差异,应受到更多关注并有的放矢地应对。
关键词:基层治理现代化;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量表编制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4.03.007
文章编号:1009-6922(2024)03-64-08
基层治理现代化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基层领导干部作为治理主体,往往需要不断做出正确的决策,以推动基层治理工作的发展。然而,社会变革的加速以及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对基层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导致基层领导干部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进而引发决策疲劳,降低决策的质量和效果,并最终影响基层治理工作的稳定和发展。可见,基层领导干部的决策疲劳问题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得到关注和有效解决的重要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决策疲劳(Decision Fatigue)是指由反复的决策行为所导致的决策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受损的疲劳状态[1]。其理论逻辑来源于Bratslavsky等提出的自我控制强度模型。该模型认为,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个体在执行自我控制行为(如处理信息、制定决策等)时会消耗自身的内在资源(如注意力等),这种内在资源耗尽的状态即为自我损耗[2]。有研究表明,过多的决策行为会引起自我损耗[3]。出现决策疲劳的个体往往表现出权衡能力的受损,进而更倾向于在决策过程中扮演被动角色,并时常做出看似冲动或非理性的选择[4-5]。值得注意的是,决策疲劳并不完全等同于心理疲劳(Mental Fatigue)。心理疲劳指的是“由长时间高要求的认知活动引起的心理生物学上的疲劳状态”[6],其关注的焦点主要在于“认知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损耗”。而决策疲劳还另外涵盖了“情绪调节受损”和“自我控制能力下降(冲动决策)”[7]这两方面的内容,其概念更加广泛。
作为基层治理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广大基层领导干部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除了要处理大量常规性事务外,还要应对不少基层治理工作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在此过程中势必需要做出大量的决策,其决策质量又往往影响着基层工作的推进与基层治理的效能[8]。结合上文分析,反复的决策行为时常能够引发决策者的决策疲劳,继而影响其接下来的决策倾向与行为,并导致个体决策质量的下降。此外,新时代行政体制改革使领导干部的决策情境、模式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呈现出“逆境中的决策增多、利益再分配决策增多和执行中的再决策增多”[9]的特点,加之各类突发性、危机性事件的影响,基层领导干部的决策疲劳问题愈加突出,进而给基层治理现代化造成了阻碍。因此,对基层领导干部的决策疲劳进行研究兼具理论与实践价值。
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相继证明了决策疲劳的存在[10],不少学者开始将决策疲劳应用于个体的决策行为研究中,包括决策疲劳对“外科医生临床决策、机构投标行为、保释程序中法官决策行为”等影响的研究[11-13]。这些国外已有研究充分证明:决策疲劳能够对个体的决策以及个体接下来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国内关于决策疲劳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为数不多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主要将其应用在医护领域,探讨了诸如“ICU患者替代决策者、老年COPD病人照顾者、晚期癌症患者”等群体的决策疲劳现状[14-16]。另外,在决策疲劳的测量方面,Hickman等(2018)首先进行了探索,并在医护群体中开发了决策疲劳英文原版量表[17]。潘国翠等(2020)则对决策疲劳英文版量表进行了汉化,并检验了其在ICU患者家属群体中的信效度[18]。总体来看,当前决策疲劳的相关研究尚缺乏系统性,在深度上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同时,国内决策疲劳研究大多集中于医护领域,研究方法也较为单一,其研究结论对其他群体的普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考虑到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研究尚属空白,而对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问题的关注与探讨又迫在眉睫,本研究以基层领导干部为对象,在参考决策疲劳中文、英文版量表的同时,重点结合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开发出了针对基层领导干部群体的决策疲劳量表,并对其进行有效性验证,同时还进行了初步的差异检验以验证量表中部分人口学变量分组的科学性并厘清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的基本情况,以期能够为有效评估我国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状况提供可靠有效的测量工具,同时推动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研究在我国的发展,进而为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助力。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样本1(用于访谈):选取政府部门基层领导干部共计4人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其中男性3人,女性1人;副处级别及正科级别各1人,副科级别2人;综合管理岗1人,行政执法岗2人,专业技术岗1人。平均年龄38.25±8.10岁。
样本2(用于通俗检验):选取政府部门及国有企业基层领导干部共计6人进行量表的通俗度检验。其中政府部门(党政机关)2人,国有企业4人;男性5人,女性1人;正处级别1人,正科级别2人,副科级别3人。平均年龄42.17±9.66岁。
样本3(用于信效度检验及差异分析):遵循方便抽样的原则,依托高校干部培训基地、党校等平台,在干部培训班共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1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343份,有效回收率85.75%。其中男性236人,女性107人;35岁及以下76人,36~45岁103人,46岁及以上164人;大专及以下学历46人,本科学历240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57人;综合管理类岗158人,行政执法类岗82人,专业技术类岗103人;工作不满10年65人,工作10~20年104人,工作21年及以上174人;党政机关199人,事业单位81人,国有企业63人;科员77人,副科级40人,正科级163人,副处级34人,正处级29人;东部地区80人,中部地区177人,西部地区86人。平均年龄44.21±12.63岁。
样本4(用于重测信度检验):在样本3中随机抽取基层领导干部10人,间隔4周后重新进行量表测量。平均年龄41.06±7.98岁。
(二)研究工具
1.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量表。参考Hickman等于2018年编制的英文版决策疲劳量表,以及潘国翠等汉化和修订的中文版决策疲劳量表,开发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量表。中文、英文原版量表均为单维结构,共计9个题项,采用Likert4点计分法,按照0~3四级计分,0代表非常不同意,3代表非常同意,总分0~27分,总分越高表示被试的决策疲劳程度越高。英文版决策疲劳量表的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87,间隔8周后进行重测,重测信度为0.56。中文版决策疲劳量表的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854,间隔1周后进行重测,重测信度为0.863。本研究在借鉴中、英文原版量表的基础上,结合对基层领导干部群体进行的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开发出了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量表。该量表共计9个题项,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按照1~5五级计分,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总分9~45分,总分越高表示该基层领导干部的决策疲劳程度越高。具体修订过程如下:
半结构式访谈。邀请一线基层领导干部4人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问题包括:您在基层一线工作过程中是否遇到过决策疲劳的状况,可否具体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您出现决策疲劳时有什么具体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反应或表现?您认为决策疲劳可能会造成哪些影响,包括个人层面的、组织层面的等?您认为哪些因素容易导致基层领导干部在基层一线工作过程中出现决策疲劳?访谈结束后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类,并基于访谈结果对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量表进行结构和内容上的设定。
通俗检验。邀请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基层领导干部6人进行通俗度检验,主要是对开发出的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原始量表进行可理解程度的评分(按照1~5五级计分,1代表完全不理解,5代表完全理解,评定4分及以下的题项需说明原因),发现和修正量表中存在“内容宽泛”“易导致理解偏差”“表述模棱两可”等问题的题项。结果显示,原始量表各题项都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2.自我调节疲劳量表。用于效标关联效度的测量。该量表由Nes等于2013年编制[19],王利刚等针对青年人群体进行了中文版修订[20],量表用于评估个体的自我损耗状态。原量表包括认知、情绪和行为3个分维度,共计18个题项,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按照1~5五级计分,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各维度分为其所对应题项的总得分,总分越高说明自我调节疲劳程度越严重。原量表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81。中文版量表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84,间隔2周后进行重测,重测信度为0.73。
3.统计方法。使用Nvivo12.0对访谈结果进行编码和整理归类,使用SPSS22.0对量表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效标关联效度分析、信度分析等,使用Amos24.0进行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三、数据分析结果
(一)项目分析
1.决断值。采用临界比值法将研究对象的量表总得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得分前27%(≥32)为高分组,得分后27%(≤24)为低分组,然后对2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各题项在高分组和低分组得分的决断值为5.882~23.483,均大于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这说明各题项的鉴别力良好,不需要进行删除。
2.题总相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计算各题项与总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各题项得分与量表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395~0.790,P<0.001),具体项目分析结果见表1。
(二)效度分析
1.内容效度。采用专家判断法进行量表内容效度检验,邀请心理学、管理学、医学领域相关专家共6人对量表内容进行评定,并计算量表的I-CVI值(题项内容效度指数)和S-CVI值(量表内容效度指数)。结果显示,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量表I-CVI=0.83~1.00>0.78,S-CVI/UA(全体一致S-CVI)=0.89>0.8,S-CVI/Ave(评价S-CVI)=0.96>0.9,说明量表具备良好的内容效度。
2.效标关联效度。选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SRF-S)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量表的效标。结果显示,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量表总分与自我调节疲劳量表(SRF-S)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639,P<0.001),且认知分维度(r=0.795,P<0.001)、情绪分维度(r=0.877,P<0.001)以及行为分维度(r=0.891,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
3.结构效度。
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对343份样本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894,Bartlett球形度检验值为1347.838,P<0.001,这表明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参考碎石图,得到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2个。根据量表设计初衷及题项内容,将2个因素分别命名为①认知处理:反映个体认知处理方面的疲劳状态;②情绪调节与自我控制:反映个体情绪调节与自我控制能力下降的疲劳状态。9个题项的共同度均符合大于0.5的标准,方差的总解释率为63.298%,各题项的因子载荷在0.523~0.885之间(见表2)。
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在探索性因子分析基础上,通过Amos24.0统计软件,采用最大似然法对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量表的因子结构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各项拟合指数均符合统计学标准(见表3),这表明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量表模型拟合较好。另外,由于对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量表为2维度结构,这与原量表单一维度不相符。因此,将二因子模型与单因子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因子模型的拟合度优于单因子模型。
(三)信度分析
将Cronbach's α系数作为内部一致性信度的参考指标。量表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878,各分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50和0.778。间隔4周后进行重测,量表总重测信度及其各分维度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687、0.734和0.597(P<0.05),具体如表4所示:
(四)差异分析
对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量表进行初步应用,并检验基层领导干部群体分类的有效性,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以性别、年龄、学历状况等为标准对被试进行分组,并以组别为自变量,以量表总得分及各分维度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决策疲劳(总体)和认知处理(疲劳)存在年龄上的显著差异(P<0.001);决策疲劳(总体)、认知处理(疲劳)以及情绪调节与自我控制(疲劳)均在工作年限上呈现显著差异(P<0.001),三者在行政级别上的差异也较为显著(P<0.01);决策疲劳(总体)和认知处理(疲劳)还在单位所属地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体如表5所示:
四、结论与不足
本研究以基层领导干部为对象,在开发出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量表并对其进行有效性验证的同时,还通过初步的差异检验验证了量表中部分人口学变量分组的科学性,并对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探索。研究主要基于决策疲劳中、英文版量表的理论建构,结合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对各个题项进行了设定,最终形成包含9个题项的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量表,题项数量与决策疲劳原量表相同,为评估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现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工具。研究结论与不足如下:
(一)研究结论
1.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量表信效度良好,可有效评估基层领导干部的决策疲劳状况。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在一线基层治理实践中,作为能够显著影响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的因素,决策疲劳势必成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向前推进的障碍。基于此,本研究运用决断值和题总相关对量表进行了项目分析。结果显示,量表各题项均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且量表总体及各题项也都具备良好的同质性。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量表从原量表的单维结构变成了二维结构,即区分出了“认知处理(疲劳)和情绪调节与自我控制(疲劳)”两个维度,这无疑更加契合原量表编制的理论假设,利于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研究。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则显示,量表不仅具备良好的结构效度,且二因子模型比原量表的单因子模型拟合更佳,说明其相较原量表稳定性更好。此外,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量表得分与自我调节疲劳量表总得分及其三个分维度的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效标关联效度。而在信度方面,量表及其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78~0.878之间,4周后的重测信度在0.597~0.734之间(P<0.05),说明量表具备良好的信度与稳定性。
总而言之,本研究开发的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量表能够从总体及认知处理、情绪调节与自我控制两方面测量基层领导干部群体的决策疲劳状况。量表的信效度符合测量学要求,即具备较强的有效性,可作为有效评估我国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状况的测量工具。这一测量工具不仅为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研究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助力。
2.基层领导干部的决策疲劳存在群体差异,应受到更多关注及有的放矢地应对。以基层领导干部为对象进行量表的初步应用与分析(差异分析)发现,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总体及其分维度全部或部分存在年龄、工作年限、行政级别、单位所属地区上的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年龄最小、工作年限最短、级别最低的基层领导干部决策疲劳程度最高;中部地区基层领导干部的决策疲劳程度相比其他地区更高。这一结果可能与“年龄较小、工作年限不长的低级别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内容、环境更贴近基层一线,因而更加繁琐复杂,需要独立做决策的场景或次数相对更多”以及“中部省份基层领导干部面临赶超和不掉队双重压力,其决策背景和情境更加复杂”等因素有关,这些都值得进一步探索。另外,差异分析结果也证明了本研究中部分人口学变量分组的科学有效性,因而值得后续研究有效加以利用,以获得更多信息。其结果还提示学界及相关部门对基层领导干部的决策疲劳问题要予以更多关注,并针对其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分析与解决,进而切实缓解基层压力,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
(二)不足之处
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由于对领导干部进行调研难度较大,本研究遵循方便抽样的原则,采用多级整群抽样进行被试选取,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由于量表是针对基层领导干部这一特殊群体开发的,因而在量表的内容表达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在未来的研究中不仅需要选择更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甚至全样本对量表的信效度和预测(影响)作用进行论证,还需要对量表内容进行不断完善,以形成覆盖更多群体的标准化测量工具,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二是差异分析的结果表明,本研究对基层领导干部群体的分类仅部分科学有效,未来需要探索更多科学有效的分类,以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研究,从而获取更多更精准的信息。三是我国基层领导干部的决策疲劳研究刚刚起步,而本研究仅从量表开发的角度进行了初步探索,围绕其“前置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值得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PIGNATIELLO G A,MARTIN R J,HICKMAN R L.Decision Fatigue:A Conceptual Analysis[J].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20,25(1):123-135.
[2]BAUMEISTER R F,BRATSLAVSKY E,MURAVEN M,et al. Ego Depletion:Is the Active Self a Limited Resourc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4(5):1252-1265.
[3]VOHS K D,BAUMEISTER R F,SCHMEICHEL B J,et al.Making Choices Impairs Subsequent Self-control:A Limited-Resource Account of Decision Making,Self-Regulation,and Active Initiative,In Self-Regulation and Self-Control[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8,94(5): 883-898.
[4]TIERNEY J. Do You Suffer from Decision Fatigue[N]. The New York Times,2011-08-17(17).
[5]RIEDEL J,COLAO R. Change is Hard:the Promise of Behavioral Economics[J].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2014,28(6):8-11.
[6] CUTSEM V,JEROEN,SAMUELE,et al. The Effects of Mental Fatigue on Physical Performance:A Systematic Review[J]. Sports Medicine,2017,47(8):1569-1588.
[7]朱懿珍,张玉霞,王雪皎,等.医护人员决策疲劳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21,36(1):101-104.
[8]乔苗苗,同满宏.党政领导决策质量提升困境与纾解路径:基于“三圈理论”的阐释[J].领导科学,2022(5):30-33.
[9]孔祥利,徐乐.新时代领导干部决策能力提升:现实约束与路径选择:基于认知-价值-制度的视角[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9,21(5):3-4.
[10]ALLAN J L,JOHNSTON D W,POWELL D J H,et al. Clinical Decisions and Time since Rest Break:An Analysis of Decision Fatigue in Nurses[J]. Health Psychology,2019,38(4):318-324.
[11]PERSSON E,BARRAFREM K,MEUNIER A,et al.The Effect of Decision Fatigue on Surgeons'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J]. Health Economics,2019,28(10):1194-1203.
[12]MA X R,HE J B,LIAO J CH. Does Decision Fatigue Affect Institutional Bidding Behavior? Evidence from Chinese IPO Market[J]. Economic Modelling,2021,98(5):1-12.
[13]TORRES L C,WILLIAMS J H.Tired Judges? An 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 of Decision Fatigue in Bail Proceedings[J].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2022,49(8):1233-1251.
[14]安晓,薛雅婷,夏雨,等.ICU患者替代决策者决策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23,58(8):949-955.
[15]张源慧,唐龙,王凤艳,等.FOUCS模式联合ATDE对老年COPD病人照顾者决策疲劳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2,36(6):1114-1116.
[16]梅思娟,段培蓓,王晓庆,等.晚期癌症患者决策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杂志,2022,37(22):51-53.
[17]HICKMAN R L,PIGNATIELLO G A,TAHIR S.Evaluation of the Decisional Fatigue Scale among Surrogate Decision Makers of the Critically Ill[J]. 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2018,40(2):191-208.
[18]潘国翠,李梅.决策疲劳量表的汉化及其应用于ICU患者家属的信度效度评价[J].护理学报,2020,27(12):38-41.
[19]NES L S,EHLERS S L,WHIPPLE M O,et al. Self-regulatory Fatigue in Chronic Multisymptom Illnesses:Scale Development,Fatigue,and Self-Control[J]. Journal of Pain Research,2013(6):181-188.
[20]王利刚,张静怡,王佳,等.自我调节疲劳量表中文版测评青年人的效度与信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4):290-294.
[收稿日期]2024-01-17
[作者简介]王广禄(1995—),男,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