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高校摄影教育发展的瓶颈与优化
2024-06-24刘峰
摘要:融媒时代,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AR、VR等技术的兴起,给高校摄影教育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推进高校摄影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培养高层次影视人才,对社会与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融媒时代推进高校摄影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制约高校摄影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推进高校摄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学界、业界推进相关研究以及推动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融媒时代 高校摄影教育 制约瓶颈 破解对策
融媒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兴起,以及CGI电脑合成影像技术与AR、VR等虚拟影像技术的崛起,给高校摄影教育发展带来全新机遇和挑战。如何有效推进其高质量发展,为社会培养出高层次影视人才,提升其就业竞争力,推动摄影学科和摄影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阵地,肩负着专业影视人才培养的重任。融媒时代,如何有效培养出专业影视传媒人才,使之更加高效、优质服务于我国影视传媒业,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媒体人亟待思考与实践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融媒时代推进高校摄影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融媒时代,移动互联网日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而摄影则是承载信息传播与人类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如今,摄影的普及早已将人类带入读图时代,数码拍图、发朋友圈、互动分享、点赞评论等,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摄影作为一种媒介,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几乎渗透到各个领域,如媒体、科技、建筑、商业、医疗、法律、教育等。”融媒时代,摄影作为一种强大的视觉传媒工具,扮演着传递信息、记录历史、表达情感、传播知识等多重角色。高校摄影教育通过培养影视专业人才,用摄影精品佳作来实现与传统文化的良性互动,切实满足行业与社会发展的广泛需求。
1.推动摄影专业人才培养。高校摄影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影视创作技能、跨界合作思维等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着力为行业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以满足融媒时代影视行业的发展需求,全面推动影视业的繁荣和发展。融媒时代,媒体变革对摄影教育产生巨大冲击,产业格局和就业需求发生重大变化。高校通过校企深入合作、强化实习实训等措施,为学生参与影视行业实践提供相应的学习平台,培养他们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顺应摄影行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潮流。
2.推动摄影技术迭代更新。融媒时代的高校摄影教育及相关行业离不开数字化技术和媒体应用,紧跟科技发展潮流,有助于推动教育观念以及数字摄影技术的迭代更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有助于推动高校摄影教育的创新与突破,同时为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摄影行业向更高水平方向发展。因而,必须引导高校学生及时掌握并积极使用最先进的数智技术和摄影工具,发挥其最大效能,以助力学生创作出视觉冲击力强、主题鲜明深刻的摄影艺术作品。
3.推动摄影审美个性表达。通过科学开设摄影专业课程,引导学生创作出独具艺术审美个性和风格的摄影作品,积极参加摄影展览、学科竞赛等活动,促进摄影审美多样性和创新性发展。同时,积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创作实践提升机会,使之能够与业界专业人士进行互动交流,及时了解最新摄影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深入学习行业的先进经验,早日形成独特的摄影风格,全面提升个性化表达能力,进而实现“以摄化人、以影育心”,达到培根铸魂、增慧启智的目的。
4.推动摄影产业繁荣发展。融媒时代,高校需借助最新技术手段,将最新科技成果融入到摄影教育教学和创新实践中,以有效应对市场需求,有助于专业摄影人才有机融入摄影行业,提升摄影专业水准,给摄影行业带来新鲜感和创新突破,从而有效推动摄影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摄影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不断转化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硬实力。”加强高校摄影教育与摄影产业的密切联系,有助于紧跟时代以及最新技术发展的步伐,助推摄影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二、目前高校摄影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
融媒时代为高校摄影教育带来了诸多机遇,但目前高校摄影教育仍存相应的瓶颈制约,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僵化、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不足、学科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等方面。
1.摄影教育理念僵化。主要体现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依然存在,难以在行业发展中赢得竞争优势;教学模式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有效变革;课程设置过于固定僵化,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实际脱节;教学方法相对传统,学生的专业技能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缺乏跨学科与跨界创新思维,最新影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应用等不能得以及时引入,这些都极大制约了高校摄影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摄影师资力量薄弱。主要体现在高校摄影师资储备不足,经验丰富且专业素质强、综合技能高的摄影教师异常匮乏;招聘和培养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摄影教师存在不少困难,学术型摄影师资更是奇缺,人才支撑乏力,不利于摄影教育质量和内涵的全面提升;师资力量薄弱且队伍结构不合理,摄影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参差不齐,难以有效对高校青年学子进行高水平的实践创作指导,这将使影视人才的培养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3.摄影教育资源不足。主要体现在由于资金预算限制和其他教育资源不足等限制条件,高校在摄影设备投入与资源建设等方面往往捉襟见肘,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创作实践需求;先进硬件设备添置滞后,数字相机、数字摄像机、无人机等不同类型的硬件设备更新不及时,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创作能力培养,也制约着摄影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加之与行业对接不到位,学生课堂所学与社会需求脱节,就业竞争力不强。
4.学科评价体系不健全。主要体现在现有评价体系评价标准不明确,难以在摄影学科中全面评估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缺乏与摄影学科特点相适应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难以全面考察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成绩评定过于依赖传统的考试模式,忽视实践能力的考核,与行业需求脱节;现有摄影评价体系的构建,未能真正坚持科学、客观、指导、发展、开放性原则,更未真正做到规范、严谨、高效,难以体现评价的公开、公平及公正性。
三、融媒时代推进高校摄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对策略
融媒时代赋予了图文信息传播的多样化、互动性和即时性等特征,这就要求高校摄影教育不仅要强化学生在视频制作、多媒体编辑、网络传播等方面跨媒体技能的培养,还要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学习无人机摄影、360度全景摄影、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等新技术,使他们能够适应多种媒体平台的工作需求。同时要鼓励学生不断创新思维,探索摄影艺术与技术的新领域,以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媒体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摄影人才。高校摄影教育亟需通过“采取优化摄影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资源设施配置、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等举措,破解摄影教育发展困局,全面推动高校摄影教育的进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影视人才,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一)优化摄影教育理念,破解传统观念束缚困局
有机融入先进摄影教育理念,推动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摄影教育有机融合,破解摄影教育长期受传统观念束缚的困局,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与学生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使得高校摄影教育朝着新质、高效方向发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1.优化科技引领理念,推动摄影行业发展。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实践创作、科学研究之中,让教学和实践实现有机融合;密切关注摄影行业发展需求和动态,及时优化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使其与市场需求、社会发展保持同步;与行业、企业和专业机构合作,科学获取准确市场信息;通过学术讲座、交流活动等形式,方便师生及时了解摄影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优化环境育人理念,吸引摄影专业人才。创设一流育人环境,吸引高校教师、优秀学者以及行业从业者,进行前沿技术和学科专业研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发挥创造力和独立思考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有机融入社会生活;与企业和行业合作,组织学术交流和技术研讨会,为学界和业界提供互动平台,推动摄影技术创新和应用;在摄影创作、技术创新、影像编辑、理论研究等方面,大力培育摄影人才,提升其综合实力与技能水平。
3.优化人才培育理念,提升专业实践技能。优化人才培育理念,提高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创作实践,“全方位提升学生实训技能与水平,在实践创作中有机融入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以满足行业对人才的新的需求,有效培养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融媒创新型人才”;引导学生及时了解新兴的数字媒体平台和技术工具,积极进行创新性的媒体实践和应用,使之能够将专业所学与社会实践、行业发展有机结合,让学生及早融入真实的行业环境,有效提升艺术审美、专业技能以及创意思维能力。同时,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的摄影教育理念和资源,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摄影交流和比赛,以拓宽视野,增强他们的艺术创新与创作能力,以便能够创作出更多有深度、有价值的摄影艺术作品。通过全面优化人才培育理念,强化摄影专业技能实训,以便培养出适应融媒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摄影专业人才。
4.优化产学合作理念,满足人才市场需求。通过与企业、行业进行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应用,推进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建立产学研实践基地,实现高校与摄影行业的深度合作,推动双方合作共赢;同企业联合开展科研、实习实训等活动,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同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满足市场需求;建立“双导师”制度,由行业导师提供实践指导、经验分享和就业咨询等服务,为学生打造更加贴近市场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让他们从摄影教育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以满足人才市场需求。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破解专业人才匮乏困境
配置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精湛的摄影师资队伍,是提升专业竞争力、提升人才培育实效的有效途径。通过组建名师教学团队,提高摄影教师在教学中的优势与地位,以推动师资队伍建设,为新时期高层次的专业摄影人才培育服务,着力破解摄影专业人才匮乏困境。
1.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摄影教学质量。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和在线课程等学习机会,包括参加相关研讨会、专题讲座、工作坊等,助力摄影教师及时储备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与行业竞争力;鼓励摄影教师积极参与学术论坛、摄影沙龙等活动,与业界大咖面对面交流,以有效拓展视野;支持摄影教师参与竞赛、展览等活动,及时展示最新创作的摄影成果;鼓励摄影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教学改革座谈会等活动,以便学习到最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拓宽摄影教师的教育视野,为摄影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服务。
2.引进优秀人才,提升摄影教学水平。柔性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扎实理论知识的专家学者到高校授课,全面促进摄影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待遇、职称晋升、研究经费、教学荣誉等方面,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强其创新能力;通过高薪招聘、合作交流等方式引进业内知名摄影师、专业领军人才加入摄影教师队伍;组织教师参加国际摄影比赛、摄影创作交流活动,拓展教师的国际化视野;促进教师和海内外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助推摄影教育向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和创新化方向发展。
3.优化发展环境,吸引摄影艺术人才。建立教师创新与探索的制度与文化,定期举办教师座谈会或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供晋升通道和激励政策,确保他们的职业发展通道畅通;制定符合高校特色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政策,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与归属感;加强高校与摄影行业的合作,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拓宽教师的职业发展渠道;组织教师参与行业项目,增强高校摄影教师实践经验,使他们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实践创造力的摄影专业人才。
(三)优化资源设施配置,破解专业实践不足困境
科学优化配置高校摄影教育教学资源与相关设施,有助于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实践创作环境,破解专业实践不足之困境。同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优化摄影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创作水平,促进高校摄影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借助互联网技术来形象展现摄影实践创作成果,发挥优秀作品育人之功效。
1.加大投入力度,做好教学设施建设。科学投入资金,更新优化并及时添置摄影教学设施及器材,确保高校摄影实验室及教学场所的设备与行业发展保持同步。及时更新相机、镜头、灯光照明、计算机等设备以及后期处理软件,以便为学生提供实践所需的先进工具;建立多样化的拍摄场地,如摄影棚、景观区、实景模拟区等,为学生实践创作提供不同类型的拍摄环境;与摄影行业机构和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开展产学研合作,搭建实习基地,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创作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2.了解市场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补齐实战经验不足的短板,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摄影教育教学质量;通过组织摄影采风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创作实效;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意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与艺术、传媒、科技等相关领域开展项目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跨领域以及跨界合作能力;创新优化教学模式,将融媒技术有机融入高校摄影教学之中,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促进摄影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3.支持作品展示,提供项目合作机会。为学生提供线上平台以及专题影展来形象展现他们的优秀摄影作品,有效提升其影响力。与企业、媒体和社区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拍摄锻炼机会,使得教学实践更贴合实战。曾裕林在《我国高校摄影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一文中提及,“摄影具有操作性、实践性和艺术性……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中进行教学,融‘课堂与‘车间、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搭建自主实践平台”。
(四)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破解教育生态建设困境
在摄影教育教学实践中,从学习成效、教学成效、综合成效等角度考虑,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用于综合评估教师的摄影教学和学生学习成效,客观评估高校摄影教育教学的综合实效,不断提升社会对高校摄影教育的全面认知,助力破解高校摄影教育生态建设困境。
1.强化学习成效评价,增强创新实践能力。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评价,包括作品展览、实践考核等方面;对学生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进行学习成效评价,既考虑作品创作的艺术性和创意性体现,也考虑专业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善于用相机记录生活之美、自然之美、时代之美,使得所创作的摄影艺术作品更具文化意蕴。如指导学生参加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师生优秀作品展、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东方创意之星设计大赛等全国学科竞赛,来检验学生学习成效。
2.强化教学成效评价,全面提高育人水平。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教学成效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实践创作水平进行评价,以第三方视角为高校摄影教学提供更加客观的评价;对教师摄影教学成效进行客观评价,包括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注重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的评价,既考虑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也考虑教师教学效果的实际情况。如通过学科竞赛、学生作品展等检验教学成效,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来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他们对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评价情况,以此全面了解学生对教学质量测评的满意度。
3.强化综合效能评价,提升教学水平。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成效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教师课堂教学成效以及学生作品创意呈现等方面;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既考虑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考虑学生个人能力和综合表现。如从学生就业率出发,评价摄影人才培养的行业竞争力。通过学生的作品质量来判断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知识水平等。此外,了解社会对高校摄影教育的认可度,并将摄影教育与人文教育、素质教育、思政教育等有机融合,综合评估摄影教育的效能。
四、结语
融媒时代推进高校摄影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厚植创新理念,全面推进摄影教育及教学内容改革,全面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多元化、数智化发展的融媒型摄影人才。及时更新优化教育教学理念,使得高校摄影教育能够与时俱进,全面提升青年学子的媒介素养和数字技术应用水平,为社会培养出适应融媒时代发展与需求的优秀摄影人才。要积极在教育理念优化、教材内容深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成效评定、教学手段创新、实践技能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内容优化、AI智能摄影创作以及产业链维护等方面推进变革,全面培养学生跨界思维与合作能力,使之能够成为全面发展的影视人才,适应融媒时代影视行业的发展需求。同时,充分发挥高校摄影教育优势,使之与行业、社会紧密融合,推动摄影行业生态建设与发展,着力构建摄影教育事业共同体,发挥影像艺术的跨文化传播作用,以推动我国高校摄影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使之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目标方向迈进。
作者系宿迁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科研重点规划课题“融媒体背景下的高校摄影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2SYJY031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实践困境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3BXW0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晓霞.国外高校摄影专业教育理念探析[J].中国摄影家,2022(09).
[2]张晓寅.加强新时代青少年摄影艺术人才培养[N].中国摄影报,2023-03-10.
[3]俞越.关乎高等摄影教育发展 业内人士盼升一级学科[N].美术报,2023-03-18.
[4]唐东平.中国摄影教育应对策略探讨[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04).
[5]刘峰.高校纪录片创作人才培养瓶颈及破解之策[J].传媒,2022(23).
[6]夏羿.塑造专业知识:近代新闻摄影教育的兴起与演变[J].新闻界,2020(05).
[7]曾裕林.我国高校摄影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0).
【编辑:钱尔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