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开展长城预防性保护的几点想法

2024-06-24吴美萍李哲

中国文化遗产 2024年3期
关键词:防灾长城气候变化

吴美萍 李哲

关键词:预防性保护;长城;防灾;灾害风险地图;气候变化;专业检修

一、关于“预防性保护是什么”

2019年1月,文旅部和国家文物局印发《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第18条“总体原则”提出五项原则,其中第二项原则是“预防为主,原状保护”[1]。论及长城预防性保护,需首先明确“长城的保护对象是什么”和“预防性保护是什么”。对于前者现已形成基本共识,而对于后者尤其是不可移动文物领域,关于预防性保护的界定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还处于讨论深化阶段。预防性保护虽然是个外来概念,但中国古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则恰如其分地阐释了要实现“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性保护,必须是基于长期愿景有规划和计划开展的系列行动综合。

具体而言,预防性保护可以定义为:为延缓遗产劣化、受损和预防突发灾害,对遗产保存状态及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调查、评估、跟踪、防范、处置和控制,尽可能避免在损毁发生后才对遗产本体进行大规模干预,从而最大限度保存遗产价值和历史信息的一种保护思路及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风险评估、灾害预防、风险防范、结构和材料病害损毁和安全性能分析、专项监测、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风险管理以及相应的保障机制等[2]。

二、关于“怎么做长城预防性保护”

关于如何开展长城预防性保护工作,可以从灾害风险预防、结构损毁风险预防和生物(人类和动植物)破坏风险预防这三个层面展开。灾害风险预防着重于对所处环境灾害带来的可能破坏进行提前评估、预防和防范;结构损毁风险预防是对遗产本体的保存现状及影响其劣化受损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调查、评估、跟踪、防范、处置和控制的系列行动;生物(人类和动植物)破坏风险预防偏重于对有破坏影响的动植物和人类行为进行引导、规范和管理。

很多时候,预防性保护行动可以很简单。一些看似简单的保护行为其功效却甚大,比如对游客攀爬长城踩踏后松动掉落的砖或石及时进行稳固归位,可防止后期雨水渗漏造成的侵蚀破坏,以避免“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此类及时修补稳固就是“治小病防大病”的预防性保护措施。针对环境灾害预防则需要基于规划愿景综合考虑实施,针对结构损毁和动植物破坏风险则需要基于研究、监测和系列分析制定对应的预防性措施,针对人为破坏则需要从管理规范层面去预防。

三、关于开展长城预防性保护的几点想法

(一)总结古代长城营建和管理中的防灾智慧

古代长城营建从规划选址之初,到具体的建造,再到后期的维护管理,都有着应对所处环境自然灾害的系统思考,可对其进行研究总结并对相关物质遗存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现存遗迹在应对当下自然灾害时的再利用可能性,即所谓向古人取经。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调研:1. 防洪规划和设施设置(包括选址、河道、土坎、疏导强水流的排水系统等);

2. 防水排水体系[3](包括防水材料和设施、排水系统、防水排水防护管理措施等);

3. 建造中的防火设计(矮墙等);

4. 整理位于地震带长城遗产的历代地震危害影响,挖掘营建中的抗震设计处理方法;

5. 材料选用与构造中的防灾措施(如隔水层等);

6. 各类灾害防范的管理措施(如防火管理,防汛管理制度——汛情通报系统、河道维护、防洪法规条文等)。

(二)编制长城灾害风险地图

此项工作可分为两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基于GIS技术,整合地质资料、环境污染、人口统计、游客量等方面的数据,形成长城沿线的自然灾害(泥石流、地震、雨水冲刷、风蚀、沙漠化、冻融等)区划图、生物破坏影响(动物活动、植物生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人类生产生活破坏、旅游客流、游客攀岩等)分布图、大气污染(空气腐蚀、酸雨、黑烟等)分布图;第二阶段,对长城各类遗产保存现状和易损性进行调查和研究,通过测绘、数据采集和处理形成关于长城遗产资源保存现状的专业数据库,如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长城研究团队基于过去多年工作做的明长城全线图像与三维数据库[4]则是其中代表。对于长城遗产资源易损性的研究,则需要基于现场监测、实验室测试、数据分析等基础性工作来确定。关于长城不同遗产资源面对不同环境风险灾害时的易损性研究目前国内基本还处于空白阶段,可以进行专项专题研究,在掌握保护现状和易损性后可基于数据处理技术(如HBIM等)建立起精细到遗产单体的环境灾害风险影响示意图。

(三)分类制定长城遗产资源灾害预防措施和应对突发灾害的应急预案

根据长城沿线的灾害风险地图,结合不同类别长城遗产资源的不同特点(结构、材料、使用功能等)制定针对性的灾害预防措施,比如版筑夯土墙体面对暴雨气象灾害时的预防措施。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对此类夯土墙体在面对不同程度强降雨时的安全性能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先进的气象预报提前做好极端天气情况下的灾害预防措施。以2023年河北洪灾为例,在强暴雨之前,欧洲气象预报预测河北地区会有最大500毫升的强降雨,国内相对保守地预报有250~300毫升的强降雨。如果在强暴雨来临之前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在可能发生洪涝的重要文物建筑周边,提前做好能迅速排水或者挡水的设施等,就能在灾害发生时将损失降低很多。

还有就是需要研究和制定应对突发灾害的应急预案。如内蒙古地区石砌墙体因昼夜温差大而发生岩体崩裂等突发灾害时的应急措施研究,突发强降雨情况下防止夯土墙体坍塌的应急预案研究和制定等。现在有些长城段设有实时监控影像设备,如果仅有监测没有任何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估计只能眼睁睁看着面对强降雨时墙体瞬间坍塌的镜头。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进行专题研究,需要基于科学研究、借助技术和管理手段才能实施。

(四)气候变化下适应性保护材料和方法的应用研究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在长城预防性保护中就需要考虑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策略。有些古代长城营建中所使用的材料和工艺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气候环境。如同济大学戴仕炳老师团队经过研究发现,在古代具有高物理性能的镁质石灰容易与大气污染物硫氧化物发生化学作用产生易溶解于水的物质,使得灰浆容易流失从而加重长城墙体泛碱酥化[5]。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能完全恪守“原材料”“原工艺”的保护原则,而是需要研发在严重大气污染环境下能够替代镁质石灰的新型优质材料;再如北方中西部地区长城多为版筑夯土墙体[6],由于年降水量对夯筑墙体的冲刷侵蚀影响较大,就需要关注气候变化下该地区降水是否有变化以及如何应对此变化的保护方法;还有如草长城所在区域在气候变化下可能出现的新型病害及对应性保护方法研究,等等。

(五)长城沿线定期巡检和专业检修体系建设

《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第37条明确指出“应坚持预防性保护为主,加强巡查监测和保养维护,采取适当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降低突发破坏的可能性与破坏程度”[7]。2023年国家文物局在第一批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试点工作完成后,也基本确定了针对文物建筑的定期巡检和专业检修这一工作模式[8]。长城建立定期巡检和专业检修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 总结古代官方的长城维护保养制度,对长城沿线的民间维护传统进行研究和调研,确定目前是否还在某些区域沿用以及在当代延续的可能性;

2. 组建专业检修队伍,配备检修车、设备和人员,实行定段定点固定专业检修队伍,每队可以配备一辆面包车,车内可设有相关检查检测设备和小型维修需要的材料等,检修人员需经过专业集中培训,每队可由2—3人,其中最好能有一名当地传统工匠,可以纳入长城保护员以及志愿者;

3. 确定定期检查的内容、周期,编制专业检修流程、操作手册、专业检修报告撰写规范等,并对专业检修队伍进行定期培训;

4. 编制专业检修指导手册,如:针对长城墙体植被如何处理的手册,针对出没动物破坏行为(了解动物行为习惯及其对遗产造成的破坏影响)如何处理的手册,长城排水系统的维护手册,针对游客破坏行为的应对处理等。

(六)长城预防性保护管理体系构建

要顺利开展长城预防性保护工作,必须要有对应有效的管理方法。以定期巡检和专业检修这部分工作为例,通过国家文物局第一批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试点工作,发现在现有保护管理体制存在经费预算、项目委托承包方面的制约问题:

1. 在经费预算方面,目前以修理施工费用为主,极少列出巡查、管理、报告编制等费用。对于定期巡检中发现的新病害,由于无法列入申报预算导致没有经费进行处理;另外,因只能套用现行房屋修缮工程定额,材料单价及人工费都偏低,不能满足实际执行需求;

2. 在项目委托承包方面,受限于工程招投标管理的各项要求,长期合作的服务单位无法直接和长期委托;还有就是预防性保护工作应该由设计单位主导,还是施工牵头都没有明确。

针对这些问题,需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比如开展定期巡检和专业检修工作时,可以在做经费预算时充分考虑前期研究、巡查人工、管理、报告档案等费用,且要以人工费和措施费为主,预留材料费和工程费用,也可以以年度结算方式实报实销,要进行弹性化执行并同时研究编制不同地区长城预防性保护项目需求的工程定额;在项目委托承包方面可尝试直接委托有经验且长期服务的单位,或者创新招标方式,将巡检等服务和研究内容打包进入招标工程包,或者不按工程招投标性质,尝试由政府或文物管理单位自行采购第三方服务方式,在设计施工委托单位时,可由同一单位或设计、施工单位联合承担,以设计为主导,采取设计施工一体化管理模式。

开展其他层面的预防性保护工作,如灾害预防、生物破坏预防等,在立项、经费预算和项目承包委托等方面也需要考虑制定适应性的管理办法。

五、结语

长城保护需要将长城作为一个生命体来看。它本身是不断变化的,所处的环境、面对的动植物和管理它的人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需要以一种管控变化[9]和协同共进的态度去对待长城预防性保护问题。另外,长城作为巨系统遗产,开展其预防性保护需要基于扎实的基础研究和广泛的民众参与基础[10]。目前国内多所高校成立了长城研究院开展系列专题研究,同时从1984年“爱我中华,修我长城”到当下遍布各地的3000余名长城保护员以及其他志愿者和社会组织都奠定了广泛民众参与的良好基础。研究工作需长期持续进行且需要基于现实问题出发,民众参与则需专业培训,这些都是在开展长城预防性保护中自始至终需要考虑的问题。

猜你喜欢

防灾长城气候变化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防火防灾”大作战
守护长城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