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明长城沿线烽火台建造形制与分布特征研究
2024-06-24同杨阳马小宁
同杨阳 马小宁
关键词:烽火台;建造形制;分布特征;烽燧线
陕西省明长城时属“九边重镇”之一的延绥镇管辖,也称延绥镇长城,是为防御蒙古骑兵南下而建造,位于鄂尔多斯台地和毛乌素沙漠东南缘、鄂尔多斯西南荒漠草原南缘与黄土高原北部过渡地带,沿途地貌类型多样,主要表现为东部梁状低山丘陵区、中部黄土丘陵沟壑区、西部风沙草滩区。
陕西省明长城分为大边和二边两道修建时间有先后、走向基本平行的长城,由墙体及依附墙体的马面、敌台,广布墙体内外的烽火台和墙体后方的营堡共同构成的立体防御系统,是明代在不同时期随着敌我双方进退态势、防御实战的经验教训、建筑理念等综合发展而成的国家大型军事工程。在西北四镇,尤其是宁夏、延绥等军镇形成了以外长城掩护内长城、以内长城掩护内军城,以内军城掩护内治城的大纵深、多层次军事防御体系[1]。
烽火台是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托墙体并独立于墙体之外的防御设施,主要承担了长城军事防御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功能[2]。烽火台在汉代称作烽堠、亭燧,文献记载“昼日燃烽,以望火烟,夜举燧以望火光也”[3];唐宋时期称为烽台,烽式制度进一步完善[4];至明代,称其为烽火台或烟墩[5]。陕西省明长城沿线烽火台共570座,其中大边沿线375座,二边沿线195座。明代烽传除了最基本的点烽放烟,还会鸣响火炮、悬挂标志物,形成视听结合的信息传递方式,其表达含义按照人数一般设定为四至五等级,以一百人、五百人、一千人、五千人、一万人作为划分节点,按照烽传规则以墩台烽堠相接续的方式传递不同军情信息[6]。
一、烽火台的建筑形式分类
从修建材质上看,陕西省明长城沿线烽火台可分为黄土夯筑、块石垒砌和条砖包砌3类,其中黄土夯筑的烽火台数量最多,且在东、中、西3种不同的地貌类型下,数量均远超出了块石垒砌和条砖包砌烽火台。块石垒砌的烽火台只发现于东部梁状低山丘陵区,与该区域山地较多、基岩多裸露的自然地貌有直接关系,便于就地取材。条砖包砌的烽火台的防御能力和坚固程度强于前两者,在3种地貌环境下均有发现,该类烽火台在东区所占比例远高于中、西两区,这种现象的产生应与明代延绥镇东部战事频繁[7],需要增强防御力度有关(图1、2)。
从建造形制上看,烽火台除主要台体外,还涉及基座、围墙、壕沟等附属设施。基座可提高台体稳定性,增加高度以扩大观测视野,多以包砖、石进行加固。围墙是位于台体基座之上或台体外侧的封闭式防御设施,多在南墙设通道以便人员出入,东、西墙次之,北墙几乎不见通道,其主要与防御方向有关。壕沟是环绕台体周围的防线,既有自然壕沟,也有铲削山体、挖壕取土所形成的人为壕沟。按照附属设施种类的差异,陕西省明长城沿线烽火台可以分为8种类型,分别为:单体,占比56.3%;单体+基座,占比26.7%;单体+围墙,占比3.7%;单体+壕沟,占比0.4%;单体+基座+围墙,占比10.7%;单体+基座+壕沟,占比1%;单体+围墙+壕沟,占比0.2%;单体+基座+围墙+壕沟,占比0.5%(图3、4)。
在不同的地貌类型下,烽火台的建造形制差异不甚明显。单体烽火台,在整个明长城沿线都是主要类型,所占比例超过烽火台总数的一半以上。单体+基座烽火台,各区域占比基本相当。单体+基座+围墙烽火台,在长城沿线东部明显多于中部和西部。单体+围墙的烽火台在整个陕西省明长城沿线总体数量均较少(见表1)。值得注意的是,单体+围墙的烽火台,是张守中在万历年间对长城沿线各设施全面整治,“因边为墩,因墩置院”[8]背景下修筑,此类烽火台规模一般较大,平面以矩形为主,少数为圆形,围墙多建于台体基座外缘。矩形围墙东西13.7~42米,南北20~56米;圆形围墙直径9.5~28米。围墙之内往往会设置营房、水井等士兵日常生活设施,或存储日常点燃烽火所需原料。
二、烽火台的选址因素
(一)地形地貌
陕西省明长城沿线东区和中区丘陵广布,海拔相对较低;西区北部临近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草滩,南部为白于山区和子午岭北段,海拔相对较高。烽火台平均高程受不同区域地貌环境的影响,中、东区相差不大,为1168.37~1223.17米;西区整体较高,为1562.9~1695米(图5、6)。
从烽火台的布局情况来看,东、中部沿线烽火台分布密集,西部略显疏散。对存在确切两两相对距离的304座烽火台进行统计,绝大部分烽火台的间距数据处于20~6000米之间。核心区间为20~2000米,约占统计数据的70%;一般区间为间距20~3000米,约占统计数据的84%。其中东、中部地区烽火台间距大多在2000米以内,西部地区烽火台间距大于4000米的数量明显多于东、中部(图7)。
(二)坡度与坡向
陕西省明长城沿线烽火台大多位于山脊之上,坡度0?~30?之间。其中坡度在10?以下的烽火台所处地势较低,临近毛乌素沙漠、河流交汇低地、山谷沟底等。坡度在20?~30?之间的烽火台多修筑在山脊、坡顶上,且呈现出越向南坡度值越大的分布态势。整体来看,陕西省明长城沿线烽火台选址,二边相较于大边所处位置坡度大,应与二边沿线烽火台途径区域地势更加陡峭,自然山险可利用程度高有关(图8)。同时,烽火台所处坡向位于西北坡的数量明显较多,北坡向次之(图9),该现象的产生多源于蒙古骑兵南下的方向。
(三)河流水系
河流水系是重要的交通枢纽,陕西省明长城沿线烽火台修建原则之一即为临近河流水系,以达到“走分水地带,易守御而节戍卒之效”[9],这一点在纵向延伸的烽燧线设置上体现较为突出。河流沿岸往往有较宽的阶地,适宜修筑城堡等军事设施,便于长期驻扎的士卒生产与生活用水,以及物资运输与人员往来。同时水系两侧也是需要重点扼守的战略通道,因为北方游牧民族通常选择顺着沟谷、河流等通道一路南下。从明长城大边向二边方向延伸的烽燧线,大多沿着河流水系进行布局。例如无定河和榆溪河流域该特征较为显著,在烽火台的建造过程中,没有选择“最短距离”的直线性修筑,反而选择沿着河流走向的岔口进行修筑(图10)。
(四)战争与防御
在陕西省明长城沿线,东部为战争的高发区,自然地势险峻,烽火台分布密集,信息传递也最为便捷,驻兵的人数较少。中部分布榆林卫城、路城及众多营堡,是延绥镇防守的重点区域,驻兵人数最多[10]。西部风沙草滩自然环境恶劣,该环境下农牧战争发生次数相较于其他两区明显较少,烽火台数量虽与中部地区相比基本一致,但驻兵人数则有天壤之别(见表2)。
三、烽火台的分布方式
作为防御工事,烽火台建设具有一定计划性和功能性,其防御策略内化在了遗址的选位之中[11]。从宏观上看,陕西省明长城沿线烽火台多分布在长城墙体的内外两侧,与长城墙体走向大致相同。其中大边沿线的烽火台多邻近长城墙体;二边沿线的烽火台则与长城墙体的离散程度更大。
从微观上看,烽火台以“连续视看”为基本布局原则,并基于地理环境、聚落分布等因素,在区域小范围内呈现出多样的排布方式,如表3所示。
四、烽传路线分析
陕西省明长城从东向西覆盖范围大,沿途地理环境变化多样,管理协调具有挑战性。明初由镇守官负责全境防御,随后以东、西二路进行分守。在设立榆林卫城和多方合理布局后,逐步形成了东、中、西三路分守体制[12]。长城防御体系的管理与信息传递的基本格局大致确立,榆林卫城是陕西省明长城最高军事指挥中心,次一级分别为东、中、西三路的路城,进而对各路沿线军堡和其他防御工事进行管理。
烽传路线服务于长城军防体系,其通过烽火台连接长城和各军事聚落,建构出点、线结合的复杂信息网络,使长城军事防御聚落体系成为统筹联动和协同配合的整体[13],因此烽传路线与长城防御体系的管理格局保持一致[14]。陕西省明长城烽传方向可分为两种:一是沿着长城墙体,由东、西两路向中路的横向主线传递,沿着大边和二边南、北两条主干烽燧线,在广阔的地域范围内贯通了东、中、西长城全线战事信息的传递;二是由长城沿线向腹地的纵向支线传递。通过横纵结合,实现了镇城与路城、路城与营堡、邻近营堡与周边其他防御工事之间的多层联系,如文献所言“夫调度兵马,随警策应,全仗墩台烽火”[15]。
就纵向烽传线路而言,借助烽火台的设置,延绥镇长城沿线形成了4级大纵深的防御层级。战争来临时,周边有战事发生的大边之外烽火台从不同方向将信号传递给邻近烽火台和大边长城沿线,形成第一道防线;若敌人攻破第一道防线,大边和二边之间的烽火台会将信号传递至周边堡城,各堡城内的屯兵奋起抵抗,形成第二道防线;位于二边沿线的烽火台接收到信号后,将信息从不同方向传递出去,本路参将调动辖区周边堡城军事力量进行重点段落的防御,形成第三道防线;若敌军突破第三道防线,二边之内的腹里烽火台早已将信息传递至位于重要交通道路、河流水系周边的二边以内的堡城内,堡城内的驻兵对此作出抵御,这是第四道防线(图11)[16]。同时,由于传递军情的重要性,对烽火台的相关管理十分严格,各级戍卒不得擅离职守,贻误军情[17]。
本文借助ArcGIS地理空间分析工具,在保证邻近烽火台互视的前提下,以4级大纵深的防御层级为导向,可以判断出延绥镇地区烽火台的纵向支线烽传路线有48条(图12)[18]。从空间分布来看,烽燧支线位于第一道防线与第二道防线间的线路较少,由于大边长城本身就处于军事最前线,并且贯穿了延绥镇长城防御全线,自身附带一定的监控敌情功能,因此仅有部分区位建造了延伸至长城以外的烽火台,且距离长城墙体较近。第二道防线至第三道防线之间的支线线路数量最多、烽火台分布最为密集,该区段的支线线路以纵向连接为主,横向连接次之,主要连通大边长城与二边长城以及邻近营堡。同时在延绥镇镇城周围的烽火台支线更加密集,连接着来自各个不同方向的军事要点,可汇集多方信息。第三道防线至第四道防线之间的支线线路虽然多,但烽燧线路均较短。众多的支线线路巩固了长城防御体系,在使用刀枪、剑戟、弓弩等冷兵器作战的时代,烽燧以独特的防御设施形成一道道坚固的防线,为防守方争取时间、调集兵力[19]。
五、结论
陕西省明长城沿线烽火台是在地理环境和防御战略等自然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其建造形制表现为单体,以及单体与基座、围墙、壕沟之间的任意组合类型。通过对其选址位置、排布方式以及烽传线路的系统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陕西省明长城沿线烽火台分布体现出东部最为密集,中部次之,西部略显疏散的特征,主要受到不同区域环境下地形地貌、坡度与坡向、河流水系以及战争频率与防御策略等因素的影响。
(2)宏观上陕西省明长城沿线烽火台多分布在长城墙体的内外两侧,与长城墙体走向大致相同。微观上烽火台建造呈现出连续线性、中心聚集、多层级、多角度等排列方式。
(3)烽火信号传递主要通过东西向主线以及南北向支线传递。其中主线沿着长城大边与二边墙体内外两侧进行横向传递,实现东、中、西路三路之间,以及镇城与路城烽火信息的互通;支线承担着长城大边与二边,以及长城沿线与各军堡、墩台之间烽火信息的纵向传递。通过主线与支线的横纵结合,实现了陕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信息的网状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