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青野村五音戏剧团研究

2024-06-24孙煜琰

当代音乐 2024年6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孙煜琰

[摘 要]五音戏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之一,其表演形式多样,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地方特色。本文以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青野村五音戏剧团为基础梳理五音戏的起源,针对剧团发展传承现状提出了关于政府扶持、演职人员选拔以及传播途径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青野村五音戏剧团;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4)06-0089-03

五音戏自民间而生,由民间滋养。深深地扎根于齐鲁大地。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冲击下,五音戏作为章丘的传统地方小戏面临着继承和发展的危机,因此,章丘青野村五音戏剧团如何以继承优秀传统音乐为基础,促进章丘地区五音戏的传播与发展成为重要课题。

一、章丘地区与五音戏的历史渊源

“进了青野庄,家家户户周姑腔”,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文祖镇有着这样的说法。而其中所指的“周姑子腔”就是五音戏的雏形。关于周姑子腔的由来众说纷纭,目前专家学者比较认同的说法有两种,一是在山东益都一代民间流传有周姓父女二人以卖唱为生,唱的民歌优美动听,后逐渐发展为戏曲。二是据民间传言有位出家人,当地人称周姑子其擅长哼唱秧歌腔。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传唱下来,逐渐形成周姑子腔。

章丘李德兴在“周姑子腔”的基础上加工演绎,备受当地百姓喜爱。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年),青野村的赵国庆因学唱周姑子戏形象逼真而吸引很多人前来学习,当时的靳成花、靳成章兄弟被曲调所吸引前来拜师学艺,后多次在济南等地进行演出,随后成立了“五股”戏班,周姑子戏因此得到推广。后邓洪山拜靳氏兄弟为师学唱青衣、花旦,以“鲜樱桃”作为艺名。从1933年底到1934年初,邓洪山率班进京演出,期间与梅兰芳结下深厚的友谊,其通过梅兰芳的秘书认识了教授马彦祥。马彦祥为扶持这一地方小戏,通过自己在上海文化界的影响力,将邓洪山介绍给了上海百代公司,灌制了最早的一张五音戏唱片,百代公司盛赞鲜樱桃并赠有“五音泰斗”金字横匾一块。“五音戏”由此定名。

二、章丘地区五音戏剧团发展现状

(一)剧团发展概况

1.剧团简介

目前章丘五音戏的演出团体主要为章丘青野村五音戏剧团。剧团成立于1982年,是由村民自发组织成立的。经考察,青野村五音戏剧团每年平均参加一百场左右的演出活动。主要集中在春节以及其他节庆日前后,演出费用较低,演职人员不多。除剧团演出的工资外,成员在没有演出时主要通过农间劳作维持生活开销。

2.剧团主要演职人员

青野村五音戏剧团是自发性民间组织,因生机农忙等原因,部分剧团演员并不固定,参与演出的次数有限、流动性较大。据调查,在青野村五音戏剧团固定的演职人员共有11位。分别为马乃芬(马乃转)、张霞、马乃景、马乃美、马乃红、马汝芬、马汝花、马玉玲、赵继莲、于秀萍、于长花(于霞)。其中马乃芬为青野村五音戏剧团团长,张霞为五音戏剧团副团长。11人的年龄在40~50岁,剧团以女性演员为主,伴奏均为男性,其中主要伴奏乐器为二胡,由王永华担任,剧团伴奏人员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

3.剧团承办的演出活动

青野村五音戏剧团主要收入依靠参加演出活动来获得,因此剧团演出活动较多,主要集中在春节期间。青野村五音戏剧团于每年正月初三至正月二十在章丘市范围内的村落进行巡演,受剧团人员流动较大等因素影响,演出的时间与地点并不固定,剧团进行表演的剧目主要以传统五音戏为主。青野村五音戏剧团还会在每年济南市庙会以及山会时前往千佛山参加相关文化民俗展演活动。具体演出时间以千佛山庙会中的规定为准。通常演出的剧目依旧以传统的五音戏为主。除此之外,青野村五音戏剧团在商家开业以及周年庆活动时也会进行演出,由商家规定演出时间,五音戏在章丘地区传唱度较高,因此商家将其作为助兴节目请来表演,但有时由于剧团内演员进行表演的时间与演员其他工作的时间相冲突,所以参加商演的次数并不固定,主要演出的剧目为村民熟悉的传统五音戏。除上述活动外,青野村五音戏剧团为响应国家号召以及推动五音戏的传播,也会参与一些文化汇演活动,主要演出剧目为《彩楼记》《赵美蓉观灯》等。具体演出时间由活动主办方与剧团成员进行协商拟定。由此可见,章丘五音戏的演出活动大多是演员在不影响生产劳作的前提下进行,观众群体大多以济南章丘地方村落间的村民为主,拥有一定的受众市场。

(二)政府对剧团的扶持

五音戏作为中国传统戏剧于2006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调查了解的过程中发现其保护单位与申报地区皆为山东省淄博市。淄博市政府对五音戏在淄博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的五音戏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青野村五音戏剧团还保持着原始的传承方式以及运营模式,其演出资金主要由剧团自己承担。在国家保护非遗以及民间传统戏剧的工作下,当地政府建立了五音戏博物馆以及五音戏传习所等机构。青野村五音戏剧团的成员也扮演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角色。尽管如此,章丘五音戏剧团的发展仍面临极大的考验。青野村五音戏剧团仍是处于自负亏盈的状态,剧团没有固定的表演场所,演出设施简陋,有时演出在用红布搭的简陋戏台上进行;演奏乐器数量少、种类单一、演奏人员较少,有时会面临同一位演奏人员演奏不同乐器的情况。

(三)青野村五音戏剧团传播现状

五音戏作为一种口头传播性戏剧艺术,其传承方式主要为师徒间的口传心授。在章丘保留的五音戏剧本和影像资料较少且大多不完整。即使有少量的完整影音资料也因剧团内录像设施简陋、音响呈现效果不佳等原因导致所得到的资料质量并不高。

青野村五音戏剧团常在村中进行大大小小的演出,多集中在春节期间,在章丘范围内的村落进行巡演,由此可见其日常受众人群为村民。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受众群体的年龄平均为40岁以上。章丘青野村五音戏剧团还会在济南千佛山庙会中进行演出,主要受众为参与千佛山庙会的人群,但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参与庙会的年轻人对所演出的五音戏并不了解,仅有少部分人了解五音戏,大多观众则对吕剧或庙会中其他活动更感兴趣。除此之外,青野村五音戏剧团还会参加一些商业性演出,如在商家开业或者周年庆时进行演出,起到助兴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抖音等各大短视频软件的兴起,青野村五音戏剧团也相继在抖音等平台开通账户,发布的视频主要内容为剧团所演出的五音戏片段,偶尔会以“直播”的方式进行演唱,吸引到一部分五音戏戏迷。但根据笔者的相关调查,“粉丝”大部分年龄处于35~50岁。由此可见,五音戏的传播范围较小,受众群体较为单一。

三、青野村五音戏剧团发展方向

(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章丘区政府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针对青野村五音戏剧团的现实发展情况实施相对应的保护措施。首先政府应全面深入了解现今青野村五音戏剧团的发展情况,在制度方面健全具体保护措施。从政策上给予章丘区青野村五音戏剧团支持,响应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举措,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传播、发展、保护等角度入手,将青野村五音戏剧团列为重点保护对象。积极挖掘适龄五音戏演出人才,将青野村五音戏剧团成员列为非遗传承人并将其列入五音戏传统艺术的保护政策之下。健全对五音戏传统剧目以及新创作剧目的保护和传播政策。以更专业化、程序化、制度化的手段开展对于五音戏传承保护工作。针对剧团目前的资金问题给予相应支持,除此之外,还可通过政府与大型企业以及商家的互惠合作,挖掘青野村五音戏剧团潜在的商业价值,增加资金来源渠道,将五音戏传播范围扩大至企业内部;将青野村五音戏剧团所展现的文化属性、艺术价值与当地旅游产业相结合,推动五音戏剧团整体化进步。同时要意识到,青野村五音戏剧团要保留原始五音戏的特点,五音戏对于当今社会的价值并不是作为商品去迎合商业化的市场,其在本质上属于传统地方戏曲文化的一部分,应在其作为传统地方戏曲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路,挖掘其深刻的文化艺术价值。

(二)演职人员注入新活力

由上述五音戏在章丘地区的发展情况以及章丘区青野村五音戏剧团的发展现状来看,五音戏的演职人员平均年龄在40~50岁,受众群体主要为30岁以上。总体来讲,五音戏的发展缺少年轻的演职人员与观众群体。五音戏若想取得长足发展,就要针对演员等进行变革。首先,在五音戏的人才培养方面要确保演员专业性达标,因此可以在专业青年戏曲演员中寻找演职人员作为五音戏的表演者。虽然京剧、豫剧表演者有着扎实的舞台基本功,但存在自身的局限性,有扎实基本功科班出身的演员因从小学习其他戏曲,因此在舞台中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进行五音戏演员选择方面要考虑是否会造成五音戏这一剧种与其他剧种的同质化趋向。若要解决这一难题,就要在青年演员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上加入戏曲理论的学习,将五音戏的身段、神态及韵味作仔细的研究与调整。其次,现有演职人员所接受的学习模式大多为口传心授,在戏曲理论方面略有不足,因此要在演职人员夯实基本功的同时加入戏曲理论的学习,派遣专业五音戏研究人员与其交流联络,提升现有演职人员的文化素养水平。期间可利用奖惩机制,颁发奖项或给予优秀演员相应资金,推动现有演职人员传播教授五音戏,提升中年演员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另外在青年演员的挖掘培养方面,据了解青野村五音戏剧团团长马乃芬老师、传承人张霞老师等在实验中学开展“五音戏进校园”活动,教授五音戏的基础动作等,起到了有效的传播作用。但对于青年演员的选择并没有起到理想效果,校园中的孩子大多只是将其列为兴趣爱好进行了解学习,基本没有发展为专业演员的想法。在这方面可以组织青野五音戏剧团与当地学校合作,组织相应课程,有固定的时间授课,从基本功、唱腔、理论等角度全方面展开授课。五音戏在校园中的地位不仅仅是作为“课外”活动,而是真正的一门课程,应做到全方位开展教学。挖掘并培养青年演员,为五音戏的传承带来生机。

(三)多方面传播青野村五音戏

由上述青野五音戏传播现状来看,尽管目前青野五音戏剧团团长马乃芬、传承人张霞在中小学开展了一系列五音戏进校园的活动,但受各种因素影响,五音戏进校园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中小学学生群体对于五音戏的宣传推广效果并不佳。五音戏进校园活动可以提升到大学等高校层面中,青野村五音戏剧团可与高校合作成为当地校本课程并与其他高校联合展开“学生走进剧团、走进剧院”等活动。在课程中进行规范专业化的授课,与设立专门戏曲专业的高校建立友好的交流活动,改善五音戏求学者学历不高、专业不精等问题。青野五音戏剧团传承人也要学习其标准授课方式。增强五音戏表演的规范性。用以上方式增强五音戏在校园活动中的宣传力度,扩大五音戏在青少年层面的传播范围,改变五音戏传播群体日趋老龄化的现状。

青野村五音戏来自民间,扎根于民间,其领军人物在进行戏曲剧目创作编排上会进行长时间的采风工作,因此在五音戏的传播方面更要立足民间基层。青野村五音戏剧团的演出虽常常在乡村进行,但由于演出任务较多,编排形式单一等原因,五音戏演员基层采风的工作相对较少。作为演员进行基层采风的过程也是侧面传播青野五音戏的过程,因此立足实际开展基层采风工作不仅有利于青野村五音戏在百姓间的传播,也有利于传统五音戏的发展和五音戏新剧目的创作。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五音戏的传播带来了新的途径。五音戏作为地方小戏传播范围较小且固定,与传统传播方式进行对比,新媒体行业以新兴技术为依托,通过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以及电视媒体等载体进行发展传播,摆脱了传统方式在传播范围以及传播群体方面的限制。自媒体行业的发展更是为五音戏的传播打开了新的思路。抖音、搜狐视频等软件的兴起为传统戏曲传播带来新的生机。根据前文中青野村五音戏剧团在抖音平台的传播数据分析,其传播的受众群体的IP地址大多显示在山东地区,也有一部分地址显示在内蒙古以及陕西等地,摆脱了传播距离的限制。但由于抖音运行核心为大数据推送,所以在受众群体方面仍有单一定向推送的弊端。因此若要利用新媒体传播五音戏,必须保证摄影摄像的专业性以及剪辑的独特性,以抓住受众的眼球。在立足于自身戏曲特色的基础上,有效利用传播渠道来展现青野五音戏独特的魅力,在传统戏曲与现代媒介的碰撞中寻求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结 语

章丘区青野村五音戏剧团主要承担了章丘地区五音戏的发展与传承。从“秧歌腔”到“周姑子戏”再到现今的“五音戏”,青野村剧团在世代相传的基础上保留了传统五音戏的味道,成了山东地区不可替代的文化载体。

五音戏作为一种传统戏曲,其自身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在新时代浪潮的冲击下,章丘区青野村五音戏剧团要直面危机,找到其发展道路。使青野村五音戏剧团在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焕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 唐小芳.山东地方戏曲五音戏的传播现状研究[D].济南:山东艺术学院.2019.

[2]张善堂,王晓家.五音戏源流考略[J].齐鲁艺苑.1989(4):30-33.

[3]刘晓静,张潇.五音戏音乐形态与发展问题研究[J].齐鲁艺苑,2018(5):10-16.

[4]窦曼莉,马金凤.章丘五音戏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实践研究[J].当代音乐.2020(12):4-6.

[5]袁明,刘洪早,孙强.五音戏音乐探论[M].北京: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6.

[6]孔军.民间艺人的角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7]孙琳.亦俗亦雅五音戏,亦真亦切民歌情[D].济南:山东艺术学院,2017.

[8]李赵壁,纪根垠.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

[9]荣飞.论五音戏的艺术特征及传承与发展[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0.

(责任编辑:李 瑶)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