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分制改革背景下高校班级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4-06-23李松梅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2期
关键词:学分制对策研究班级管理

李松梅

摘 要:学分制的实施是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抓手,符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在“四新”学科的建设背景下,学分制体现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在学分制的实施过程中,学分制给班级管理带来如班级课堂监督弱化、成绩两极化、集体意识弱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认为可以通过重视班干部的培养、在学生宿舍推动社区化建设、实行学习导师制、加强课堂信息化管理、开展班级团建和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等方式来加强班级管理,确保学分制的落实,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创新型人才支撑。

关键词:学分制;班级管理;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2.08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推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提出:“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学分制,推动健全学分制收费管理制度,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学分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四新”学科建设的背景下,学分制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教育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学分制也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1 学分制的内涵

学分的英文有“credit ”“credit hour”两个,因此对学分制的理解成为认识的关键。《现代汉语词典:实用版》将其定义为学生的学业和学习时间。《教育辞典》定义为学生学习的量。《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将其解释为“是高等学校的一种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学分制就是以学分为基本计量单位来衡量学生毕业资格取得的教学管理制度,用“credit system”或“point system”来表示。从中国高等教育对学分制的实施来看,学分制主要围绕上述的内涵展开,因此,学分制主要形成了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等类型。从学分制的实施和成效来看,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打破了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实现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更能适应以成果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的订单化培养及复合型人才培养,进而为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保证和人才培养需求。

2 学分制改革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学分制不断在高校中实施和开展,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在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地推行,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呈现出班级课堂监督弱化、集体意识弱化、选课盲目、成绩两极分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传统的教学管理相比,给辅导员的班级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难题。

2.1 班级课堂监督弱化

在学分制改革背景下,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学分制中所组建出的班级更具复杂性。学分制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班级编制的统一性。在一个班级里,完全学分制由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对学生的培养吻合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加符合国际教育的潮流,也体现了教育规律和教育的本质,更加容易做到因材施教。学分制改革,也成为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然,事物也呈现出一体两面。学分制下组建出的班级在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也给辅导员的班级管理带来了困难。

在高等教育中,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狠抓教学成为各大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任课教师和辅导员对学生进行齐抓共管已成为教学管理的常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重点在于教学的质量和教育的效果,辅导员主要抓牢学生到教室的上课情况,只有教师和辅导员共同协作,才能保障学生教育的成效和质量。这样一来,高校的教育便形成了向教师要教学质量,向学生要教学成果的一种导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辅导员对学分制的班级管理就成为重要工作。在这个管理中,因学生分散于不同的教学班级,对缺课学生的监管或是排查学生到课情况就成为辅导员管理中的难题,导致了辅导员对学生监管弱化的现象。如学生因上课时间、考试时间不一致,在学生没有养成独立的规范意识时便会出现拖沓、迟到,甚至缺考的严重现象。再如,同宿舍的同学因所选任课教师和课程不同,导致学生生活作息出现问题、宿舍矛盾时有发生等。

2.2 集体意识弱化

与传统的班级管理相比,辅导员在相较传统的行政班级的管理而言,因学生集体观念较强,开展活动更加容易,也易于培养班级的集体归属感,班风和学风也易于形成,班级管理的成效也易于突显。学分制下突显了学生的自主性,也呈现出了学生的离散性和流通性的特征,出现“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现象。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学分制下组建的班级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这样一来,在相同时间、地点的接触减少,再加之交流的减少,导致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减弱。在观察中发现,学生更加注重与自己相关的内容,关注于自我的发展,忽略与自己无关的活动。在辅导员管理过程中,班级的集体观念弱化,组织活动难于开展。如传统的五四大合唱、冬季运动会、体育文化节及各种比赛竞赛类活动,本身是宣扬爱国主义和增进班级集体意识最好的活动项目,但学生参与度不高,组织活动难度大。这说明随着集体意识的弱化,辅导员组织班级活动的难度也增大,辅导员凝聚班集体意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3 学生选课盲目,成绩分化

在学分制推行下,不管是完全学分制还是学年学分制,学分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选课制。选课制的推行,可以说既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学生提出了挑战,更为严峻的当然是辅导的管理。对任课教师而言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自然是任课教师应有之义。对学生而言,是否选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就成为选课时的难题。通过对本校学生选课情况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存在盲目选课的情况。如宿舍的室友选择了某一课程,同宿舍的同学也会选择该课程;再如,听说某一老师的课程容易获得学分,学生就会跟风等。这些现象的发生,说明学生对选课的目的性和专业性缺乏自我认识和了解,进而影响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对自我探索、自我成长的观念减弱。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导致学期考试的成绩很难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成效。从试卷成绩分析的柱状图来看,优秀成绩的学生和不及格的学生成绩占比较大,没有按照“两小中大”的成绩规律性分布,说明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的严重现象。这一现象的呈现,说明了学生选课的盲目。当然,选课的盲目性还导致了教师教学的困难和辅导员管理的困难。因学生不是按照自己兴趣和特长来选课,自然对课程的认识观念、理念存在不足,导致学生到教室上课的动机不强,学习课程的目的性未能凸显,经常出现迟到、早退、旷课的情况,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平时成绩将受到影响,最终导致期末考试不及格。

综上所述,学分制的实施对辅导员的班级管理带来了新的情况和挑战,这些新问题的出现,需要辅导员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更新班级管理办法和措施,以实现学分制给学生带来的优势和成效。

3 学分制改革下班级管理的对策

学分制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由于学分制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由之路,所以,应积极和有效探索学分制改革中的问题,从而找到有效的对策和措施,进而推进学分制改革问题的解决。

3.1 强化班级管理与监督

3.1.1 重视班干部的培养

(1)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参与者和实施者,是贯彻落实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的好助手,同时也是学生组织的带头人和骨干力量。学分制下班级功能减弱,更需要班级学生干部强有力的支撑。班干部可以自我推荐,也可以公开投票选举,辅导员定期培训班委,各负其责,分工明确,在大一阶段开始培养班干部的责任担当意识。班长做好统筹工作,其他班委配合学院组织学生完成好各项工作。

(2)以课程为单位设立课程班委。班长负责出勤,学习委员负责作业及学习兴趣小组的分配,做好老师和同学的桥梁,上传下达。学习委员可组建兴趣小组,使学生优势互补,起到朋辈帮扶。班长、学习委员每周与辅导员进行课程班级情况的沟通,把课堂出勤及学习情况反馈给辅导员,进而使之有针对性精准开展学生工作。课程班委的建立,充分发挥了班干部朋辈帮扶作用,体现了班委的先锋作用和服务意识,从而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主成长、自我监督的作用。与此同时,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和锻炼中成长成才。

3.1.2 加强课堂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完善,许多高校开始利用信息化平台,采用微信综合服务平台,在系统上实现了任课教师有效监控和管理。在该平台上,任课教师可以在课前掌握学生到课堂的实时情况,教师通过平台,把未到课的学生提交系统,辅导员根据系统提示对缺课的学生进行精准管理,解决学分制下班级管理的难题。对此,辅导员可以对于旷课的学生进行及时谈话教育,预防学生多次旷课,学习成绩下滑。这一平台的使用,可以提高课堂的监管力度,建立良好的学风。

3.2 强化班集体的集体意识

3.2.1 定期召开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在思想和价值引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题班会开展的效果如何,是衡量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关乎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方针、主流价值观能否真正让学生入脑、入心、入行,关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落实到位,关乎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因此,辅导员要高度重视开好主题班会,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真正发挥主题班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作用,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结合国家大事、社会热点、学校重点工作以及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安全稳定为底线,以日常管理为基础,以思政教育为先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据各年级培养目标不同,开展适合本年级成长、成才的各类班会。

3.2.2 在学生宿舍推动社区化建设

高校学生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宿舍是学生在大学的第二个“家”,实行舍长责任制,开展丰富的寝室活动能增强集体意识和凝聚力。

(1)实行宿舍长责任制度。

宿舍长不是班委,但是在宿舍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宿舍长参与到班集体的管理中,如辅导员在组织答题竞赛中,有的同学配合不及时,宿舍长可以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再如辅导员有紧急事情需通知到每一位同学,而有的同学没有关注到群消息,舍长可以第一时间提醒到舍友。在环境卫生方面,宿舍长可以安排值日表,每日轮流打扫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寝室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2)宿舍文化建设。

学生的管理,除教学的管理外,宿舍的文化建设也是重要的阵地。高校中越来越重视学生宿舍文化的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宿舍文化节,如宿舍文化墙、最美社长、最美学风宿舍等评比活动。在装饰文化墙的过程中,动手设计并制作一些美化宿舍的手工作品,制作寝室公约等,通过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另外,组织园区与园区之间的联谊活动,如篮球赛、演讲比赛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寝室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3 开展班级团建

开展班级团建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同学之间的信任感。可以对学生开展有规划的团建工作。在第一阶段,可对大一新生开展一次团建,如“我们缘是一家人”破冰活动,通过活动大家可以相互认识、相互交流。本次交流基本目的是认识对方姓名、性格、爱好等,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第二阶段,利用“125心理健康月”“525心理健康月”契机,在户外开展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同时增强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信任感。第三阶段:利用好中秋节、端午节、运动会、篮球赛等重要节点开展活动,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意识。

3.3 实行学习导师制,指导学生合理规划学业

在学分制的推行下,学生存在选课的盲目性,主要是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对课程缺乏了解,进而学生无法判断出课程是否适合于专业发展、社会需求及自我兴趣的培养。再加之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缺乏,容易被他人影响,随之出现选课的盲目和跟风。在学分制推行较早的高校中,学习导师的采用事实证明了学习导师对学生的选课是不可或缺。很多高校为此实施了学业导师制,不仅有助于指导学生的选课,更重要的是能够围绕学生的个性、兴趣和人才市场需求乃至学科前沿做出有建设的规划指导,进而对学生的成长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学习导师的实施,可以给在专业学习、资格证考试、职业生涯、能力提升、就业指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学徒制”的培养成为高校学分制下推行的一项重要措施。

4 结语

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符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等教学特点。在“四新”学科的建设背景下,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现出了优势,但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实施过程中,学分制也给辅导员班级管理带来了许多难题,如班级课堂监督弱化、成绩两极化、集体意识弱化等诸多问题。可以通过重视班干部的培养、在学生宿舍推动社区化建设、实行学习导师制、加强课堂信息化管理、长期开展班级团建和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等方式加强班级管理,以保证学分制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效果,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落实,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创新型人才支撑,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33.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201024].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EB/OL].[2018917].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812/31/content_5443541.htm.

[4]商务国际辞书编辑部编.现代汉语词典:实用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8:895.

[5]张焕庭主编.教育辞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536.

[6]杨燕,陈浩.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构思考[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31.

猜你喜欢

学分制对策研究班级管理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