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血清学检测策略和验证方法在临床梅毒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2024-06-21李兰刘慧
李兰 刘慧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对临床梅毒诊断的价值差异。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安福县人民医院临床确诊的150例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和110例非梅毒症患者血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5种不同方法进行检测,包括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olulized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实验(trepomema pallidum hemagglutination assay,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和胶体金法,比较不同方法的检测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TPPA、ELISA诊断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TRUST、TPHA、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UST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显著低于TPHA、TPPA、ELISA、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TPPA法和ELISA法对梅毒进行筛查,一般采用ELISA法和TRUST法进行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阳性检出率。
【关键词】 梅毒;血清学检测;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16-0064-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446.61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所引发的性传染疾病。近年来,我国梅毒疾病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人们健康[1]。当前临床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主要方法是检测感染者中的梅毒抗体。梅毒抗体检测可用于患者诊断,并作为手术前常规检查和输液前检查的重要参考。目前临床一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间接凝集实验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3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由于不同方法及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实验条件存在差异,梅毒感染过程中形成的非特异性抗体以及特异性抗体含量也存在差异,不同检测结果之间存在差异,给检验人员带来一定难度。为确保临床检验的准确度,防止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要求检验人员选择全面、敏感、准确的联合检测法用于梅毒临床预防以及诊疗过程中。对于梅毒检测,血清学检验是临床诊断依据,也是当前使用较多的方法。本研究采用5种不同的血清学检验方法对260例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方法检测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安福县人民医院临床确诊的150例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和110例非梅毒症患者的血清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标本均来源于医院性病科门诊且诊断符合国标梅毒诊断标准以及相关处理原则。150例梅毒患者中,46例为一期症状,104例为二期症状。110例非梅毒患者中,16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30例为肝炎患者,15例为肿瘤患者,8例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例为孕妇,10例为脑血栓,20人为健康人群。
1.2 方法
所有受检人员在空腹状态下抽取肘部静脉血3~
5 mL置入抗凝管,以3 000 r/min速度分离血清,将血清置于-20 ℃保存。TRUST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公司提供,TPHA试剂由日本富士株式会社提供以,TPPA试剂由厦门新创科技公司提供,胶体金试剂由杭州艾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所提供。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检验。本次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酶标仪、洗板机、离心机、隔水式电热恒温箱、梅毒震荡仪。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进行检测结果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种检测方法的结果
TRUST检测,真阳性患者129例,假阳性患者15例,假阴性患者21例,真阴性患者95例。用TPHA检测,真阳性患者137例,假阳性患者4例,假阴性患者13例,真阴性患者106例。TPPA检测,真阳性患者146例,假阳性患者2例,假阴性患者4例,真阴性患者108例。ELISA检测,真阳性患者149例,假阳性患者2例,假阴性患者1例,真阴性患者108例。胶体金法检测,真阳性患者134例,假阳性患者3例,假阴性患者16例,真阴性患者107例。
2.2 5种检测方法的效能分析
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TRUST诊断灵敏度为86.0%,TPHA诊断灵敏度为91.3%,TPPA诊断灵敏度为97.3%%,ELISA诊断灵敏度为99.3%,胶体金法诊断灵敏度为89.3%。
特异度=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 真阴性例数)×100%。TRUST诊断特异度为85.5%,TPHA诊断特异度为96.4%,TPPA诊断特异度为98.2%,ELISA诊断特异度为98.2%%,胶体金法诊断特异度为97.3%。
TPPA、ELISA诊断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TRUST、TPHA、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UST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显著低于TPHA、TPPA、ELISA、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能够形成特异性抗螺旋体抗体以及非特异性抗类脂质抗体。相对来说,TRUST是一种非特异性血清学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牛心提取胆固醇、心磷脂、卵磷脂构成的抗原,将抗原悬在含有一定甲苯胺红溶液中用于检测血清或者血浆反应素,是非特异性梅毒筛查的重要实验方法。一般条件下,TRUST可于4周检出病毒,对于一期梅毒检测率比较低[2]。本研究中,TRUST对于梅毒检出率可达86%,部分抗体为非梅毒患者特有,肿瘤、肝炎、脑血栓、类风湿关节炎等患者均会存在TRUST检测假阳性,甚至在正常人群中也会出现检测结果假阳性。在本研究中采用TRUST方法进行检测时,假阳性达13.6%。采用TRUST检测时,特异度低于TPHA、ELISA和胶体金法。检验人员入眼判断很容易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很容易出现结果的误判和漏检。将该方法作为梅毒初筛检验时,需考虑该方法的局限性,不能作为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唯一筛检实验方法。通常筛检实验中允许结果存在假阳性,但要求结果中尽可能无假阴性。因此,需结合TP特异性抗体实验进行检测。TRUST检测操作相对便捷,无需借助其他设备,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是临床疑似患者和血站献血员筛检时所使用的主要方法,可用于梅毒过筛检查以及疗效滴度分析。
梅毒胶体金法采用免疫胶体金方法和免疫层析法,利用硝酸纤维素中包被特异性梅毒基因重组抗原,进一步检测标本中的特异性抗体,具有直观、简单、快速等特点,但最终检测结果仍面临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问题。在本研究中,相对TRUST来说,采用胶体金试法进行检测特异度较高,可在5~15 min完成全部标本的检测,无需配合其他试剂使用,每条试纸均设置自身阳性质控样,具有特异度较高、灵敏度高等特点。当血清样本中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浓度较低时,采用胶体金法进行检测会导致结果出现假阴性。胶体金法检测灵敏度较低,为89%。胶体金试剂法检测成本较高,无法适用于大规模检测。
TPPA与TPHA采用梅毒螺旋体毒株制备抗原,用于检测患者血清标本中梅毒瘤癣体特异性抗体[3]。对于感染梅毒螺旋体病毒或在临床治疗中,该抗体会长时间在患者体内存在甚至终身保留,检测结果不会随患者病情发生显著变化,对于不同阶段梅毒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因此,可作为梅毒确诊的实验依据。
研究发现,对于一期梅毒患者诊断时采用TPPA试剂的灵敏度比TPHA高。TPPA梅毒螺旋体抗原能够经过高度转化减少兔睾丸提取物以及兔血清吸收,减少抗原损耗,将抗原提取之后,相同包被面积凝胶颗粒相比红细胞包被具有较多抗原。TPPA检测方法灵敏度较高,但经常会出现血球自溶,导致结果存在假阴性的问题。TPPA明胶颗粒经过活化之后,可置于4 ℃冰箱保存1个月,相对TPHA等试剂来说,保存时间较长,能够避免试剂被浪费。采用TPPA检测时,操作中无需进行血清吸收等待,无需借助其他的设备,检测人员可在2 h获取检测结果,但检测结果需要依靠检测人员判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对于弱阳性标本来说,可能存在漏检问题。该方法检测无法保存原有数据,检测时需要将样本进行梯度稀释,不适合大批量样本筛查。
ELISA采用基因重组工程进行抗原合成,检测患者血清标本中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存在,对于梅毒不同阶段均存在较高特异度和灵敏度,可达到99%[4],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采用ELISA进行检验时出现1例假阴性,主要是因为患者为梅毒感染早期,患者血清标本中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含量明显低于检测限制,影响最终检验检出率。该病例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检测时均为阴性,经过2周跟踪复查之后转为阳性。相对来说,ELISA可用于大规模梅毒血清学检测筛查以及临床诊断中,操作方法相对简单,成本低,结果准确,也可用于全自动化酶免系统检测中,易于保存原始资料。该方法可用于大批量梅毒血清学检测以及质控实验,可将其与血站自动化检测系统进行有效连接,保存相关实验数据,符合自动化微机管理相关需要。
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时,如果抗体浓度较高,采用ELISA检测会出现不良反应。采用TRUST进行检测时结果为阳性,而采用ELISA进行检测时需稀释标本重新测定。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患者自身原因以及多种试剂因素,在梅毒血清血液实验中会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尤其对于老龄患者来说,假阳性概率较高。对于阳性结果,需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以及临床症状。在梅毒血清反应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假阳性,主要是技术性假阳性(抗原具有较高敏感性、血性标本弄错或者出现细菌感染、溶血、检验人员技术不熟练等)、生物学假阳性。通常非螺旋体抗原血清实验结果的假阳性会高于螺旋体抗原血清实验,主要由于前者所检测的是患者的反应素,后者检测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由于非螺旋体实验抗原存在于其他组织,疾病也会出现相应的反应素,对于梅毒来说被称为是假阳性反应。对于梅毒血清反应的假阴性,一期阶段梅毒硬下疳,通常假阴性疳出现在患者梅毒发生的2~3周,患者机体会出现反应素,早期血清呈阴性,感染梅毒之后需立即开展治疗,由于血清中反应素浓度较低,会出现阴性。二期阶段梅毒患者血清未稀释时仍呈弱阳性或阴性,而高度稀释之后结果呈阳性,也被称为前带现象,主要由于血清中含有较多的抗心磷脂抗体,抑制阳性反应。
郭妍等[5]对梅毒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即ELISAe、甲TRUST和TPPA 3种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采用TP-ELISA进行检测时,对于早期梅毒患者的阳性率达83%,其中一期、二期、三期梅毒阳性率分别为100%、100%、100%,合计阳性率达96.8%,检测灵敏度为96.8%;采用TPPA进行早期梅毒检测时,阳性率达91.7%,其中一期、二期、三期梅毒阳性率分别为100%、100%和100%,合计阳性率达98.4%,检测灵敏度为98.4%。采用TRUST进行早期梅毒检测时,阳性率为58.3%,其中一期、二期、三期梅毒阳性率分别为71.4%、95%和77.8%,合计阳性率达77.4%,检测灵敏度为77.4%。结合该项研究结果发现,采用TRUST进行测试对早期梅毒、一期梅毒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TPPA和TP-ELISA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梅毒检测阳性率较高的是TPPA;3种方法对二期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人体在感染梅毒螺旋体之后会形成多异性以及非特异性抗体。相对特异性抗体来说,非特异性抗体出现时间较晚。TRUST检测的是类脂质抗体,也就是反应速度。非特异性抗体对于梅毒感染不同时间检出率或存在较大差异。在初期梅毒感染的4周内,患者机体形成的反应素不足,采用TRUST进行检测通常结果为阴性。患者在感染4周之后,其阳性率会逐渐提高至10%~30%;患者在感染6~8周后,感染率达到100%;经过治疗之后,三期梅毒反应素有一定程度降低,有25%会转为阴性;二期梅毒患者血清反应素效价比较高,二期梅毒患者检测的血清阳性率较高。TRUST可用于二期梅毒血清学检测。TRUST在检测时特异度和灵敏度明显低于ELISA,很容易导致结果出现假阴性,影响医护人员的判断,延误临床治疗。单独采用该方法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漏诊和误诊。研究发现,TPPA与ELIS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对于不同阶段梅毒具有较高特异度和灵敏度,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经过抗病毒治疗之后仍会显示结果阳性,甚至在患者体内长期存在。ELISA阳性检出率达99.3%,检测速度较快,结果灵敏度高,可用于大批量梅毒检测中。临床进行梅毒螺旋体感染确诊时,可采用ELISA进行阳性标本检测,之后采用TPPA进行结果确认,能够排除结果假阴性和假阴性的问题。结合现有研究发现,感染梅毒螺旋体之后,患者机体会产生不同抗体,其中一期、二期、三期梅毒抗体分别为IgM型 、IgM型以及IgG型,采用TPPA进行检测是比较合适的。
综上所述,采用TRUST方法进行检测,主要针对梅毒非特异性抗体,该方法无法适用于梅毒临床诊断治疗,可用于梅毒筛查以及二期梅毒检测患者病情判断,可作为抗梅毒治疗效果分析预后判断。TPPA与ELIS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无法进行梅毒病情判断,可作为患者确诊实验判断,对不同阶段梅毒检出率较高,尤其对于晩期和潜伏期梅毒患者来说,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由于梅毒抗体检测方法实验条件、特异度和灵敏度不同,需选择非特异性抗体与特异性抗体联合方法进行检测,以判断酶毒不同阶段的抗体以及对应的效价,有利于梅毒临床诊断以及患者病情观察,进一步提高阳性结果检测率。临床医护人员在患者病情诊断过程中,除需要考虑检测结果之外,还需要综合患者的症状病史以及体征指标进行判断。
参考文献
[1] 陈嵘,林小红,黎云,等.TRUST,ELISA及TPPA在梅毒血清学监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9,42(4):284-286.
[2] 吕华.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在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3):123.
[3] 徐东江,王克迪,吴俊.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策略在临床梅毒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9,92(9):64-70,88.
[4] 黄鹂,宋中敏,张兰樱.梅毒诊断中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J].健康必读,2019(6):61.
[5] 郭妍,魏影,柏柳,等.探讨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9,17(1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