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劳动实践特色项目资源开发
2024-06-21余向红方艺睿
余向红 方艺睿
“基础劳动+特色项目”是黄冈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红安县基于这一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形成学校“1+N”劳动课程规划路径,其中“1”指基础性劳动,“N”指劳动实践特色项目。红安县农业生产劳动资源丰富,各学校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自主规划“1+N”劳动课程,开发了“豆课程”“空中结薯”“落花生”“蒜来蒜去”“红安布艺”“红安绣活”等一系列具有县域特色的劳动实践项目。下面,笔者以红安县永河小学“豆课程”为例,具体阐述区域劳动实践特色项目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
一、围绕特色资源整体规划劳动课程
从劳动到劳动教育,需要课程作为媒介。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之前,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选择合适的课程资源,进行科学规划,构建以实践为主线的劳动课程。豆制品“永河皮子”是红安县永河镇特色农产品,大豆与学生生活和当地社会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永河小学校园面积较大,学校便因地制宜,创建校内劳动基地,围绕“大豆”这一特色资源,整体规划了学校的特色劳动实践课程“豆课程”。
首先要确定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学校在规划时,遵循大豆生长规律,结合劳动素养目标,按“大豆种植(播种、浇水、除草、观察)”“大豆丰收(收豆、打豆、晒豆、藏豆)”“大豆美食(盐水毛豆、豆浆、豆腐、酱豆)”“大豆丰收节(以豆为主题,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写、画、唱、演、做、环创等活动)”四大板块设计“豆课程”内容,设置相应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与品质、劳动精神总体目标。总体目标包括初步形成“种豆得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观念;了解大豆种植、生长、加工的基本知识,学习种、管、收等基本劳动技能,学会制作大豆美食;在出力流汗的过程中体验农业生产劳动的不易,养成热爱劳动、有始有终的劳动习惯;等等。依托课程规划,学校有规律地在每年的不同时节,围绕大豆的生产和加工,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劳动实践活动,落实劳动教育,形成特色课程。
二、基于课程结构开发系列劳动课程资源
劳动教育“以实践为主线的课程建构”决定了劳动课程资源要有实践功能,学校根据劳动教育的实践属性,自主、科学、系统地开发资源,才能让课程落地。
永河小学围绕大豆的种、管、收、加工,自主开发了以下系列课程资源:三至六年级每班分配一块可供学生长期种豆的校内劳动实践基地;提供满足学生轮流参与加工大豆美食的场所与设施,以及劳动工具、肥料、水、种子、储藏设施;组成以家长为主的劳动技术指导团队;跟踪记录与评价劳动教育成效的《豆豆成长手册》;围绕豆主题开展的环创、创作、劳动周等活动。这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落实劳动教育提供了基本保障。
农业生产劳动课程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也是逐年积累的资源。从永河小学近三年大豆种收数据看,2021年第一次种植,60斤种子收获30多斤大豆,2022年60斤种子收获193斤大豆,2023年60斤种子收获近600斤大豆。师生种植大豆的经验及管理、加工的技能在年复一年的劳动中日趋成熟。收获的大豆用于制作大豆美食,供全校师生分享,也为来年种植提供种子。
三、确定劳动主题,设计项目化学习资源
特色劳动实践项目的完整实施需要一定的时间跨度、多部门协作、多空间转换,所以提前设计与充分准备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特别是农业生产劳动项目,没有科学的设计,很难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劳动过程并圆满完成劳动任务。学校把劳动课程内容按主题或环节分解成多个劳动项目,开发项目化学习资源,促进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
大豆每年大约四至五月种植,九至十月收获,生长期要跨暑假。永河小学根据劳动实践内容,把“豆课程”分解为大豆种植、大豆丰收、大豆美食三个大项目,按时间顺序开展活动。大项目由学校统一进行项目设计与安排,在同一时间段组织相关班级集中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大项目又可以细分为小项目或任务,由各班自行设计并实施。如“大豆丰收”项目,学校负责大项目设计,根据大豆成熟时间及天气情况,集中安排学习时段,各班自行完成收豆、晒豆、打豆、藏豆等系列劳动任务。
任务一:大豆收割(3课时)。活动时间拟定于10月中上旬。活动前,教师提前告知家委会志愿者和学生劳动的要求、评价标准及各班晒豆区域,强调劳动安全及本次活动注意事项,并让各班学生代表到后勤处领取劳动用品。活动中,教师根据本班情况合理分工,保证每名学生有劳动任务。家委会志愿者讲解、示范大豆采收基本方法。各班有序到基地开展收豆实践活动。活动后,学校课程中心从“劳动安全、收豆速度、基地清理、晒豆区清扫、参与度”等方面综合评价各班劳动情况。每班根据学生的表现,自主评选出一名“能干豆”学生,并在升旗仪式上集中接受表彰。
任务二:豆禾曝晒(3天)。各班级安排学生值日,自行照看本班的豆禾。教师安排学生每天傍晚将豆用彩布盖好,每天早上打开彩布晒豆。每天安排学生看护、翻晒。若天气不好,各班级需安排学生提前将豆收进室内。由于大豆在翻晒中容易脱粒,教师提醒学生非必要不移动晒豆位置。
任务三:大豆脱粒(3课时)。豆禾晒干后各班级进行大豆脱粒。教师提前跟家委会志愿者沟通,安排带筛子和梿枷,做好劳动分工。豆荚脱粒后,学生清理脱粒后的豆禾豆荚,学校安排专人对收获的大豆进行称重、登记和存放。“大豆脱粒”劳动评价指标有“学生参与度高且无事故(10分);脱粒干净、完整(30分);脱粒方法科学合理(15分);筛豆处理干净(30分);豆荚清理干净(15分);收豆产量(称重: kg)”6项。
任务四:大豆收藏(3天)。第一步,晒大豆。打好的大豆由班主任安排学生每天晒和收。第二步,挑豆种。在本班收的大豆里面挑选两斤豆种装进班级储物罐,放进储藏室,明年春天用本班挑选的豆种播种。第三步,藏大豆。晒干的大豆由学校统一收藏,作为大豆美食、大豆加工劳动实践活动的材料。
任务五:大豆丰收节(劳动周)。丰收节为期一周,活动内容丰富。一是各班做好劳动评价工作,师生填写劳动手册,评选班级劳动小能手“能干豆”。二是各班开展“大豆”主题创作系列活动:一二年级豆贴画;三年级开展绘画比赛;四年级制作手抄报;五年级制作手工作品;六年级开展征文比赛。三是开展以“大豆”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与展评,并在学校开设的专区展示“豆文化”作品。
(作者单位:余向红,黄冈市红安县教育科学研究院;方艺睿,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本案例入选2023年中国基础教育实践创新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