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气候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2024-06-21李成青李沛园吴京婷谢洁华
李成青 李沛园 吴京婷 谢洁华
摘要: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是当前国际国内社会关注的焦点,气候风险会通过产业链和供应链,对企业和经济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在金融机构间形成风险传导。为更好地应对气候风险,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2023年11月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将气候风险纳入其他风险评估范围,从政策层面开始重视气候风险管理。为此,本文梳理国际上主要组织的气候风险管理进展及相关措施,总结其风险管理经验,并结合当前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气候风险挑战情况,从推动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战略、构建气候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全面了解自身气候风险分布和风险敞口、研发有效的分析工具及压力测试场景、全方位建立气候风险专业数据库等方面,提出气候风险管理措施,以健全商业银行的风险治理体系,确保有力、有序、有效地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关键词:气候风险;风险传导;商业银行;风险评估;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53(2024)03-0083-09
一、引言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发生,引发的自然灾害频频出现,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球最大保险集团之一的怡安集团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初步估计为1 940亿美元,远高于21世纪以来的平均水平1 280亿美元,创下2011年以来最高纪录。欧洲环境署统计发现,1980年—2022年,气候相关事件给欧盟造成6 500亿欧元的经济损失,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损失将持续增加。由此可见,气候危机日益严峻,积极应对已经成为全球金融界的共识(刘桂平,2022)。
气候风险源于气候变化,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及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关于气候风险的定义,是指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全球变暖等气候因素及社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对经济金融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气候风险具有长期性、全局性、结构性等特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以及相关风险的传导,从产业链、供应链,以及贸易往来等方面对金融机构形成风险冲击(刘瑞霞,2022),使其成为金融系统重要的风险源。如何有效了解气候风险对银行自身经营的影响和传导机制,并在商业银行各项经营活动及业务中准确识别与评估气候风险,是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的共同难题(孙天奇和苗萌萌,2023)。随着社会各界对气候风险的认识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提出“碳中和”或“净零排放”目标,与之对应的是ESG(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作为主流投资策略的相关投资规模快速增长,特别是TCFD和ISSB(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披露准则及NGFS场景分析模型等一系列国际标准与实践日趋完善,为商业银行有效应对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提供内驱动力与基本准则。
当前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积极拓展绿色金融市场,提升气候相关风险管理水平,是我国商业银行助力经济低碳转型,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好绿色金融、提升自身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王龙芝等,2022)。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对气候相关风险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当前的风险管理框架尚未充分考虑气候风险因素,缺乏有效的应对方法及工具。因此,深入了解气候风险的内涵、特征,学习借鉴国际良好的实践经验与通行准则,有助于商业银行后续探索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为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决策参考。
二、商业银行气候风险管理挑战
(一)气候风险增加银行资产质量防控压力
一是直接影响借款企业经营。为应对气候变化加剧,当前主要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政策进一步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我国在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后,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制度,规范绿色经济发展要求(张泽祥等,2022),由此推动企业从自愿减排逐步向强制减排转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满足新的政策规则和生产要求的过程中,可能面临被迫急速转型失败、经营中断的风险。同时,为适应新的经营要求,企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发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李成青等,2019),短期内会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大幅升高生产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偿债能力,企业的融资违约风险上升(陈泽鹏等,2022;谢洁华等,2020)。气候风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会向金融体系传导,进而对银行资产质量造成冲击,形成与气候相关的金融风险。
二是直接影响第二还款来源。气候风险的会损毁实体资产和基础设施,影响资产价值及担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直接带来经济损失并影响担保企业经营收入,造成抵押物的损毁和企业担保能力下降,削弱第二还款来源,从而提高银行贷款的违约概率和损失概率(李成青等,2023)。对于银行而言,气候风险的物理风险能够直接转化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
三是转型风险的间接影响。转型风险来源于企业为应对政策变化、技术升级等因素对行业格局和商业模式的冲击,间接影响企业的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的变动与重估。转型风险与搁浅资产密切相关。搁浅资产是指低碳转型、相关基础设施等高碳资产被实施加速折旧、提前冲销,造成资产价值快速下跌,导致资产所有方的资本和收入损失。虽然短期内搁浅资产的负面效应尚未完全显现出来,但仍会加剧投资者、债权方对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担忧。特别是在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组合中,若高碳排放企业占比较高,由于该类企业容易产生搁浅资产,将造成信贷违约率上升的信用风险。对此,商业银行须有效地进行信贷结构调整。
(二)气候风险加大银行经营效益下行压力
一是加大银行运营风险。气候风险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过程产生直接影响,造成经营波动;同时如上文所述,气候风险也会造成商业银行自身实物资产的物理损毁,直接给银行带来经济损失,影响经营效益。二是增加银行经营成本。商业银行为加强气候风险管理,需相应加大各种投入,如增加工作人员、增设工作机构以及开发应用系统等,这进一步增加银行的成本费用,对利润直接产生影响。三是影响银行经营收入。对于业务集中在高碳排放行业的银行而言,其业务的逐步转型将导致原有业务方向发生改变,重点投放领域的业务量减少,曾经的经营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下降,从而影响银行的经营收入。贷款企业的风险暴露,违约增加,也直接影响银行生息能力。另外,气候风险将导致债务人违约、商业银行资产贬值或损毁,可能引发商业银行持有的高碳行业的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贬值或被投资者抛售,使得金融机构可获取资金少于预期,造成资金损失,影响盈利。四是容易扩大金融风险。气候风险会带来金融冲击的不断累积,若应对措施不当,易引发负面舆情事件;而商业银行投融资活动中存在涉嫌“洗绿”的资产(吴京婷等,2023),也容易引发为合规风险及声誉风险,甚至影响金融市场稳定。
(三)气候风险增加资本管理难度
银行资本为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提供资金,并在其面临经营损失时起到缓冲作用,是抵御其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屏障。因此,资本管理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关键,资本有效的管理和监管是实施审慎监管的核心。气候风险通过影响企业和银行,导致银行信贷拨备和经济资本占用增加,商业银行需要按监管的要求,基于自身稳健经营及风险偏好,构建对风险管理的资本约束机制,全面强化与金融相关的气候风险管理。
一是当前资本计量方法难以应对气候风险的具体情况。气候风险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及市场风险等传统银行风险影响复杂。但是,目前巴塞尔协议Ⅲ的三大传统风险资本充足率的计量方法,并不能充分体现气候风险相关影响因子的敏感度。大部分经济体的银行业普遍认为,气候风险在地理、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及行业等方面呈现明显的“异质性”“非线性”,再加上银行历史数据、风险评估计量方法、工具和模型的缺陷或缺失,巴塞尔协议第一支柱推行的信用风险初评法、市场风险与操作风险简单法等单一资本计量方法,无法满足准确计算气候风险资本的要求。
二是我国尚未确立气候风险评估指标与要求。我国从2024年1月1日开始实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资本新规),将气候风险纳入其他风险评估范围,对气候风险的资本评估与考量作出了制度安排,督促银行加强对气候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并分析气候风险对银行自身是否有实质性影响。资本新规的颁布将在强化银行风险体制建设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但资本新规尚未提出针对银行气候风险评估更详细的规定和要求,对商业银行构建更加完善的资本约束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缺乏更加有效的指引。
(四)银行有效评估气候风险与应对能力不足
一是气候风险有效评估难度大。气候风险具有“高不确定性”“更长时间跨度和长期影响”“非线性”的特征,气候风险通过实体经济传导至商业银行体系的路径极为复杂,在实践中难以有效预判和量化。当前商业银行对气候风险的有效评估和妥善应对仍面临很多技术和机制方面的困难。由于存在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历史数据积累、实体经济转型进度及信息披露不足等问题,加上传统风险分析工具未考虑气候风险因子的融入,当前风险管理框架尚无法完全满足气候风险管理的需要。国际上主要经济体的金融管理部门通过开展压力测试对气候相关金融风险进行量化,分析评估风险程度,但是欧央行2022年7月公布的2022年气候变化压力测试结果显示,约60%的银行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框架尚未建立。在传统信贷尽调(尽职调查)过程中,相对于财务尽调,环评尽调和影响评价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披露的信息不充分,增加了后续气候风险的评估难度。
二是气候风险的管理应对能力不足。虽然我国个别商业银行已逐步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将气候变化与金融业务相融合,但由于目前我国仍处于气候风险试点测试阶段,商业银行对于气候风险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气候风险管理能力仍亟待提高。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开展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主要涉及2家政策性银行、6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及3家城市商业银行共23家银行机构。从压力测试的覆盖面来看,与我国数量众多的多层次金融机构结构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是推动银行加深气候风险认识与理解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商业银行参与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机构数量的不足,将会影响测试结果,限制国内商业银行深入开展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管理。另外,气候风险评估管理的专业要求高,目前商业银行缺乏相关的人才,难以有效应对和管理气候风险。
三、气候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
近年来,国际上如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等主要组织高度重视气候风险管理,相继出台一系列标准和指引以应对实践。在参考金融稳定委员会等实践标准的基础上,众多金融监管机构也相继出台了各自的监管要求并开展相关实践,如香港金融管理局在气候风险管理方面的实践等。这为国内商业银行有效进行气候风险管理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一)国际组织的气候风险管理经验
1.厘清气候风险传导路径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出气候风险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具体体现及其对银行风险的传导路径。其中信用风险传导有微观和宏观两大路径:微观路径为债务人的收入、资本支出、成本、资产价值等,银行自身的收入、资本支出、流动性、资产价值等;宏观路径为利率、通胀水平、汇率、失业率、GDP等。气候风险经债务人、银行自身和宏观经济三大媒介传导风险,由此对银行风险产生实质性影响。同时,气候风险评估需要考虑行业、地域等因素的差异性。
2.加强气候风险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是加强气候风险监督的有效手段,是投资人评估中长期投资的重要决策依据。为解决气候相关信息披露质量较差、信息不一致的问题,金融稳定委员会于2015年12月成立TCFD,提出气候相关信息披露建议,帮助金融参与者了解其所面临的气候相关风险。TCFD围绕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与目标“四支柱”,以及11条自愿披露建议,提出一套清晰、可比且一致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的系统化建议。TCFD披露框架是目前影响力最大并获得广泛支持的气候信息披露标准,已对全球气候风险管理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ESG及气候风险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基本框架。2023年10月,TCFD发布的第六份状况报告显示,已有4 855家企业或机构支持TCFD框架,包括4 486家企业、369家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等,TCFD全球支持者市值规模达29.5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内地)共有96家。全球有19个国家或地区的监管部门基于TCFD框架提出了信息披露要求,覆盖全球60%的GDP,其中英国、日本、新加坡已经开始执行TCFD报告要求,欧盟、加拿大、瑞士、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已确定将在2024年或2025年执行。香港金融管理局在2021年12月发布的金融监管政策,以及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2022年6月发布的《有效管理和监督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均重点参考了TCFD的“四支柱”框架。2023年6月,ISSB发布首批两份可持续披露准则,该准则与TCFD披露提出的“四支柱”高度一致。此后,《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ESRS)也将核心内容与ISSB调整为一致。由此可见,TCFD“四支柱”披露框架在气候信息披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了全球性统一可持续披露准则的基础。
TCFD在2023年10月宣布将结束小组工作,把TCFD的监督职责全部移交给ISSB,2024年起,由ISSB继续致力于国际可持续披露标准准则的发布与推进,构架可持续披露的全球框架,为金融市场提供更多的气候相关信息和数据。
从实践来看,有效的信息披露更加有助于加强气候风险管理,能够更好地推动相关机构出台有针对性的措施。
3.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评估与管理
在重点参考TCFD“四支柱”框架的基础上,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指导原则》确定有效管理气候风险的18项原则,将气候风险纳入风险管理体系,并为银行业和银行监管机构的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管理与监管提供实践指引。
为提升《指导原则》兼容性与管理预期的一致性,《指导原则》从银行公司治理架构,内部控制流程与机制,资本和流动性充足,全面风险管理流程、监控和报告,信用流动性、运营等风险综合管理,场景分析与全面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原则性建议。根据建议,银行应建立与气候相关风险的完整管理体系,需要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全面评估与管理,并且将气候相关风险作为风险驱动因子纳入传统风险识别、评估及缓释的考量参数;银行在资本和流动性充足(原则5),信用风险综合管理(原则8),流动性、运营等风险(原则9)方面,应该充分了解气候相关风险驱动因素对传统银行风险的影响,并确保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及运营风险等风险管理系统和流程已经考虑了与气候相关的重大金融风险。
4.有效采用情景分析及压力测试作为主要工具
全球已经有多家央行或监管机构开展气候风险的压力测试,气候风险情景分析及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已经成为气候风险金融量化和有效管理的关键工具。当前情景分析采取的主要模式是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基于实现《巴黎协议》提出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气温上升目标,为金融机构提供一组共同假设及路径的气候情景分析模型。NGFS的情景分析包括有序转型、无序转型和温室世界等3组情景,覆盖不同温室气体排放轨迹以及政策干预情况。NGFS提供的模型框架由1个转型风险子模型和2个物理风险子模型构成,其先将气候变量作为输入变量生成关键宏观经济变量(如GDP、能源价格、碳价格等),再将该组关键宏观经济变量输入NiGEM模型,进而生成宏观经济与金融的变量,这些变量最终用于输出影响银行财务的气候情景分析及压力测试结论,为金融机构分析气候风险影响并在后续经营中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参考。
与TCFD一样,NGFS对情景分析的应用持续进行跟踪调查,并发布相关报告。通过总结过往情况,分享最新实践经验,揭示存在的不足并优化模型,以供业界参考,有效推动了气候相关风险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的模型、数据及管理架构的不断优化,成为业界的权威性参考依据。
5.高度重视ESG评价在投融资决策中的作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提出“碳中和”或“净零排放”目标,单纯追求财务盈利回报已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及企业自身的需求,ESG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ESG强调公司治理与TCFD“四支柱”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要求一致。ESG 信息披露、评级与投资策略可以理解为通过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非财务信息纳入风险管理与融资投资决策的评估范围及评级体系,从而促使银行提高气候相关融资配置,减少社会的负面外部性,增加长期投资的可持续性。随着ESG评价及绿色投融资成为金融业投融资的关注重点,企业ESG实践不足、缺乏有效信息都会增加银行对企业的判断难度,加大银行的风险担忧,为此应提高企业ESG相关尽调审查、贷后监测评价及对外信息披露的要求,促进ESG数据信息的集成与服务,加快评级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ESG的发展为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投融资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从商业银行角度来看,实施ESG整合策略,系统且明确地将ESG纳入财务分析,与传统财务盈利分析融合,有助于商业银行提升气候融资配置效率,增强气候风险的防范能力。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将ESG因素纳入信用评级、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等各项评估指标体系,丰富完善ESG相关指标并设定相应的权重。
近年来,ESG评价体系的工具与方法论日趋丰富完善,其中银行信用评级打分卡与ESG评价的融合使用,可作为评价单一借款人信用资质的基本工具。传统的信用评级打分卡主要涉及企业规模、经营状况、盈利能力与效率、负债水平及偿付率等财务指标,并结合不同行业平均值,以加权方式得出评级结果。新的评价工具在传统信用评级打分卡的基础上增加了ESG评级等非财务指标,如公司相关治理架构、短中期低碳转型策略、风险管理与评估等,也将气候风险相关因素纳入信用评级打分卡,分析不同行业、不同地区气候特征对于信用评级的实质性影响。对于引入外部评级的,还需要评估分析外部数据的可比性与权威性。
(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推动经验
香港金融管理局是较早进行气候风险管理应对的监管机构。由于香港与内地处于同一区域,气候变化影响较为接近,同时香港金融管理局为NGFS成员,较早参与该工作小组进行气候风险应对实践,香港的气候风险管理经验对内地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2020年12月,香港证监会、香港金融管理局共同设立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发布香港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策略计划,提出了五项行动纲领(见表1),要求相关行业按照由中国和欧盟共同推出的 “共同绿色分类目录” ,在2025年之前按照TCFD的建议作出信息披露,并鼓励进行以气候为重点的情境分析,建立跨界合作平台。
香港金融管理局在2021年公布了监管政策手册有关“气候风险管理”部分,并在之后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文件,逐步实施《指导原则》。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监管政策手册对银行提出气候风险治理、战略、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等四个方面的监管要求,要求银行充分了解气候风险的传导机制,根据自身的经营模式和特点,有效收集数据,准确度量、监测、披露和管理好气候风险。香港金融管理局同时发布了辖内认可机构在气候风险管理中的实践案例,供同业参考。其中包括设立稳健的绿色及可持续产品管理架构,如设立专职委员会审议产品及绿色交易标签,对客户进行绿色评估,以及对绿色信贷开展尽调,持续开展后续检查及评估,持续跟踪客户贷款资金使用情况或跟踪评估客户及项目可持续性目标绩效的实现情况,降低及减少“漂绿”风险。加强绿色及可持续产品透明度及问责性,通过持续发布产品组合层面的影响报告,提高信息披露水平。为提升绿色及可持续产品人员专业能力,香港金融管理局还制定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培训先导计划,对相关从业人员参加培训及获取相关资质提供资助。
香港金融管理局已明确将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纳入由监管机构主导的压力测试框架,同时已开始第二轮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测试周期为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作为由监管机构主导的定期压力测试的一部分。参与的认可机构将被要求评估其在多个包含极端气候风险和不利的经济与金融环境的压力情景下的韧性。对于第二轮压力测试,香港金融管理局进一步完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框架,以期更全面地评估认可机构的气候风险敞口,加强认可机构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第二轮压力测试完善提升方面,主要是汲取第一轮压力测试关于转型风险的次级效应和宏观因素影响考虑不足的教训,在新一轮情景设定中引入新的五年情景,以评估经济和气候并发引发相关风险对银行短期和长期的潜在影响;评估要求除易受气候相关风险冲击的敞口(煤炭、油气、水泥、钢铁和化学品)外,还将增加不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敞口;同时压力测试不只包括与气候变化直接相关的变量,还增加了经济变量。2023年,我国央行初步构建了气候风险宏观情景压力测试模型框架,目前已组织个别大型商业银行进行试点测试。
根据NGFS与TCFD于2022年11月联合发布的一份关于各经济体开展的气候情景分析报告,开展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压力测试面临众多挑战:首先主要是气候风险数据缺乏,气候风险数据可比性较差,且面临较大的数据缺口问题。目前各经济主体已着手改善数据问题,香港金融管理局也计划推出“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数据资源信息库”,收录一系列评估香港实体气候风险的相关政府数据资源,如灾害损失的历史数据、地区层面的气候状况及地理数据等,为金融业界气候风险管理数据资源查询提供便利。2024年初我国发布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该指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其在对标国际经验的同时,也适当降低了部分信息的披露难度,以实现稳妥起步、循序渐进推动信息披露。其次是不同经济体产业结构不同,需要对模型中的参数设计进行差异设定,例如高碳密集型产业结构的经济体对气候变化的敏感系数更高,但是银行开发模型所引用的行业参数主要依赖于政府公开数据,其可获取程度和针对性存在不足。最后是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情景分析及压力测试需进一步考虑宏观经济、气候变化、行业政策和企业转型之间的动态交叉影响,以及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在国家间所形成的风险传导,增加了模型设计的复杂性。
四、我国商业银行气候风险管理措施
(一)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经营的绿色金融战略
有效应对气候风险是经济金融的系统性工程,商业银行既是微观经营主体,又是金融的核心,更是实体经济与金融连接的中枢纽带,因此商业银行不仅自身在经营活动中要积极开展节能减排经营活动,响应可持续与再循环的经营要求,减少及消除自身日常运营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而且对外展业过程中还要加强关注借款人、抵押品及交易对手面临的由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参考ESG评估体系,着重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衔接,兼顾气候变化的转型风险的效率与公平。根据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需求特点,创新完善绿色金融及转型金融的产品与服务体系,满足用于解决气候风险的企业需求,特别是要区别于传统房产、土地抵押的投融资模式,积极探索并灵活运用碳交易、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作为质押担保方式的融资产品创新。探索适应气候风险管理的信贷经营模式,加快信贷管理模式转变,积极鼓励节能环保行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加大绿色金融投放力度,逐步降低高碳资产在投融资业务中的比例,帮助高碳客户实现转型,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在推动转型低碳经济的同时警惕运动式“去碳”引发的融资中断及企业的信用风险,有力、有序、有效发挥绿色金融“助推器”的作用,进一步提升银行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效益。基于TCFD框架,商业银行要逐步加快建立气候风险管理架构,将气候风险纳入经营战略和偏好管理,增强应对气候风险的韧性。
(二)构建完善气候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商业银行须有效进行气候风险经营的顶层设计,将气候风险管理纳入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流程、机构组织、风险报告制度、评价反馈机制等,有针对性地配置资源,提升对相关风险的分析能力。一是要确定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相应工作职责及报告流程,要求董事会成员及高管具备气候风险相关知识,提升自身对气候风险的认知、了解和重视程度,可以设立符合自身经营规模与风险偏好的气候风险管理专职委员会或高层管理人员。二是建立内部控制机制,梳理相关工作要点,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与工作流程,确定关键岗位、关键节点。三是健全银行内部政策制度与业务流程,落实日常风险监测与报告,确保执行有效落实并反馈,形成“评估—反馈”闭环管理。四是确定绿色金融的发展目标与发展规划,结合双碳目标、自身气候风险评估情况以及经营情况、资本新规的过渡期安排等,设立气候管理的短期和中长期目标,围绕发展资本占用少的业务理念,制定清晰的经营规划、行动方案及具体措施,将总体目标进一步细分到行业、产品、客户与交易场景等,统筹推动银行各项业务、经营活动与气候风险管理协同发展。
(三)全面了解自身气候风险分布和风险敞口
从行业、产品、客户及交易多个角度,准确识别商业银行面临气候风险的机遇与挑战,评估潜在的气候变化的风险敞口,客观分析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薄弱环节。要以管控实质风险为准,分别从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其他风险给予细化分析,并进一步考虑资产负债表规模、期限、产品组合和结构,全面严谨地描绘出银行自身的气候风险传导路径以及气候相关风险分布图。其中信用风险要从政策层面确定高排放、高气候风险的行业、客户、信贷资产等,操作风险要重点关注银行经营稳定性、可持续性及灾后恢复性等评价指标中的气候风险驱动因子,市场风险则要侧重于交易对手面临的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对银行的交叉传导等。同时,将气候风险的定价纳入经营活动和业务分析的决策过程,并量化反映到经营成本里,定期分析和监测金融机构气候风险的敞口。根据各类气候风险敞口情况以及银行自身的风险承受程度,统一确定全行的气候风险偏好,以确保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四)研发有效的分析工具及压力测试场景
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是衡量商业银行在各种常规或极端场景下对气候风险反应程度的重要工具。运用情景分析应该优先参考NGFS设定的一系列假设与风险传导路径相关场景进行分析,选择一组与银行信贷组合或所在地区相关的气候因素作为输入变量,根据传导路径,有效计量评估企业违约概率、银行不良率及资本充足率等,加深对气候风险的认识与理解,建立有效的资本约束,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缓释措施,持续提升气候风险应对韧性。在场景分析过程中,银行尤其要关注实质风险因子的识别与确认,并在评估报告中着重进行阐述与说明,进一步完善压力情景和传导路径,更加系统地评估气候风险的结构性、交叉性影响。根据NGFS发布的相关调研报告,基于NGFS基本假设与路径开发的情景分析模型日新月异,因此在情景分析过程中,银行还要注意模型风险,应不断紧跟国际相关机构最新动态,完善、优化模型,使其更适合我国的实际特点。
(五)全方位建立气候风险专业数据库
数据收集、汇总与整合是有效应对气候风险的关键,商业银行要形成数据资产经营理念,积极参与气候风险信息披露工作,收集和整理包括企业在内的各方数据,加快数字化转型。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升数据整合与分析能力。一方面,银行要从政策层面定义高气候风险行业、客户及交易产品;明确高气候风险客户与业务的尽调重点,包括碳排放、转型计划等信息;对于高气候风险的行业,前台业务部门要加强环评尽调,通过直接与客户沟通或查阅公开信息(如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TCFD、ESG报告等),及时、有效、全面地收集具体客户及业务的气候风险数据和信息。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加强与企业、政府相关机构、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参考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征求意见稿标准采集相关信息数据,对标国际主流的信息披露标准,共同努力做好宏观气候和政策数据的归集与整合,建立气候风险大数据库,收集有效可靠的数据,为气候风险分析和测试夯实数据基础,建立气候风险管理的可操作基础,进一步破解气候风险管理数据瓶颈。
参考文献:
[1]刘桂平.努力提高金融体系气候风险管理能力[J].中国金融,2022(05):9-11.
[2]刘瑞霞.气候风险信息披露的全球实践[J].中国金融,2022(01):86-88.
[3]孙天奇,苗萌萌.金融业管理和应对气候风险的思考[J].中国金融,2023(16):12-15.
[4]王龙芝,李成青,谢洁华.我国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思考[J].现代金融导刊,2022(05):33-37.
[5] 张泽祥,王龙芝,孙小霞,等.“双碳”转型对制造业企业的影响及金融服务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导刊,2022(10):31-37.
[6]李成青,刘静远,梁少丽,等.商业银行信贷支持制造业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09):87-94.
[7]陈泽鹏,谢洁华,李成青,等.金融服务制造业升级转型研究——以大湾区(广东)A银行为视角[J].现代金融导刊,2022(02):45-50.
[8]谢洁华,姜珊,李成青,等.商业银行有效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J].国际金融,2020(08):32-38.
[9]李成青,谢洁华,潘德亮,等.电力能源紧张情况下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思考[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23(05):60-64.
[10]吴京婷,谢洁华,李成青.推动绿色票据标准制定 助力实体经济发展[J].现代商业银行,2023(08):73-77.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in Climate Risk Management
for Commercial Banks
Abstract: The risks posed by climate change have become a focal point of concern both internationally and domestically. Climate risks can impact businesses and economies through supply chains and industry chains, thereby transmitting risks amo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significantly affecting bank operations in the long term. To better address climate risks, the Nation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issued the "Capital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Commercial Banks" in November 2023, incorporating climate risk into the scope of other risk assessments and emphasizing climate risk management from a policy perspectiv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gress and related measures of maj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climate risk management, summarizes their risk management experiences, and considers the challenges currently faced by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It proposes measures for climate risk management, including further promoting green finance strategies in commercial bank operations, constructing a comprehensive climate risk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oroughly understand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exposure of their own climate risks, developing effective analytical tools and stress testing scenarios, and establishing a comprehensive climate risk professional database. These measures aim to improve the risk governance system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ensure robust, orderly, and effective support for the green and low-carbon transition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Keywords: Climate risk; Risk transmission; Commercial banks; Risk assessment; Risk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