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2024-06-20陆一萍
课题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研学旅行促进江阴乡村建设策略研究(XJ2023RS005)。
作者简介:陆一萍(1980—),女,汉族,江苏江阴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研学旅行管理、旅游管理。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变得愈发重要。研学旅行是一种教育和旅游相结合的旅游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其以学习为目的,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在课堂之外开展学习活动。文章以江阴地区为例,探讨研学旅行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的可行性,旨在为地方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等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研学旅行;乡村文明;精神文明;实践活动;江阴地区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1-0123-03 中国图书分类号:D422.62 文章标识码:A
研学旅行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前往其他地方进行实地探究和学习的活动。它是一种以实践和体验为主的教育活动,通过将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地参观、实验、观察中,亲身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实用性。研学旅行强调学以致用,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其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乡村精神文明是指乡村社会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传统。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参与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等实践活动,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和生活质量,培养和传承乡村精神文明,促进乡村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研学旅行和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好研学旅行的丰富资源,可以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助力[1]。
1 研学旅行与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关系
研学旅行可以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研学旅行,学生可以亲身感受乡村的风土人情,了解乡村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在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乡村精神文明的内涵和价值,从而增强对乡村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同时,研学旅行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机会,学生通过参与乡村文化展示、乡村文化传承和乡村旅游开发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对乡村的认识。研学旅行也可以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宣传和推广。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而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宣传效果。通过研学旅行,可以将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理念、目标和成果传播给更多的人。学生可以通过研学旅行的经历和见闻,向家人、朋友和社会大众分享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提高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知名度。
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可以为研学旅行提供丰富的内容和资源。乡村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丰富的乡土文化。通过参与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和体验丰富的乡村文化,例如,乡村民俗、手工艺制作、农耕体验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研学旅行中,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可以成为学生感受和了解当地文化的重要环节,增强他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2]。
总之,研学旅行与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研学旅行可以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则为研学旅行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资源,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其实践能力。通过将二者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研学旅行与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关系是紧密而有益的。
2 江阴地区的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现状
江阴地区作为江苏省无锡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一直以来都注重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目前,江阴地区开展的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得到了群众广泛的关注和支持,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为活动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支持。
江阴地区的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文化体验、农业科技、环境保护、农民素质提升等方面的实践活动,满足了不同层次农民的需求。虽然江阴地区的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其实践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阻碍。
2.1活动的宣传力度不足
在江阴地区开展的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宣传力度较小,缺乏全面、系统和精准的宣传手段。一方面,宣传渠道单一,主要依靠传统媒体和发放宣传单,覆盖面有限,无法触达更广泛的受众;另一方面,宣传内容不够丰富、缺乏吸引力,也缺乏创新和个性化的宣传方式,难以引起居民的兴趣和关注。这也使得很多人对于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意义缺乏准确的认识,活动参与度并不高。
2.2活动的组织能力有待提升
一些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在组织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之处。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往往只停留在形式上,缺乏深入的研究和规范的操作。同时,部分组织者在活动执行过程中缺乏经验和技能,无法应对突发情况并及时解决问题,导致活动难以顺利进行。
2.3活动的参与度不高
部分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群众参与度与积极性较低。由于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不够多样化、个性化,部分居民对活动缺乏兴趣,认为活动与自身利益关系无关,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
因此,需要加强对居民的引导和激励,提高其参与度和积极性,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兴趣,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如文化展览、座谈交流、体育竞赛等,激发居民的兴趣和参与热情[3]。
2.4活动的长期可持续性有待加强
一些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只是短期的临时性活动,缺乏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导致活动的效果不理想,影响力不够持久。这可能与活动的规划和设计缺乏长期性考虑、资金和资源有限以及缺乏定期评估和反馈有关。因此,需要建立健全长期可持续的活动机制,确保活动能够持续地开展下去,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制订长期规划,确保活动的延续性和连续性;合理配置资金和资源,保障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定期进行活动效果评估和反馈,在活动策划和执行过程中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3 利用研学旅行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对策
3.1推动江阴地区纺织技术与休闲农业发展
江阴地区研学旅行是一项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实践的重要活动,除了参与长江生态保护活动外,还可以大力挖掘江阴地区丰富的纺织资源,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
江阴地区历史悠久,素有“纺织之乡”的美誉。在研学旅行中,可以安排学生参观当地传统纺织工坊,了解当地的纺织技术和文化。通过观看纺织师傅的手工操作,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纺织技术的精妙之处,并对江阴地区纺织技术的历史和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纺织实践活动,学习纺织技艺,亲手制作纺织品,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
此外,休闲农业是当前乡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江阴地区拥有广袤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可以将休闲农业与研学旅行相结合,使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田间劳作,体验农耕文化,亲手采摘农产品,品尝农田鲜食,感受田野乐趣。
同时,通过访问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家乐等,学生还可以了解农村经济的多元发展模式,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江阴地区研学旅行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既挖掘了江阴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又促进了休闲农业的发展。通过学习纺织技术和参与休闲农业,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乡村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培养他们对乡村的关注和热爱,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研学旅行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促进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
3.2开展大运河文化交流活动
在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中,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大运河文化交流活动是一个非常有益的策略。大运河文化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通过开展大运河文化交流活动,可以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自豪感。
一方面,定期组织专家开展讲座。专家学者对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生态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通过定期组织专家开展讲座,可以让村民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运河,增强其对大运河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引导其思考大运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激发其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通过组织线上活动的方式,能够跨越空间界限,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大运河文化交流活动中来。线上活动可以通过视频直播、在线问答、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让村民参与活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同时,线上活动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活动中来,增强其对大运河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此外,大运河文化交流活动还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资源进行创新。比如,在活动中展示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美食、音乐等文化元素,让村民更加深入地了解本地文化特色。通过开展文化创意比赛、摄影比赛、微电影比赛等方式,激发村民的文化创造力和参与热情。同时,需要注重宣传和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活动的内容和意义,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与其他文化活动进行合作和交流,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3.3鼓励学生携手村民参与长江生态保护活动
在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中,可以鼓励学生与当地村民携手参与长江生态保护活动,增强学生对乡村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了解与关注。
长江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命脉,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因此,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研学旅行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长江生态保护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同时,也能加深他们对长江生态状况、乡村文化和乡村经济的了解。
在研学旅行活动中,学生也可以与当地村民共同参与长江生态保护活动,如清理河道垃圾、种植护江树木、宣传环保知识等。与村民携手工作,也能够促进学生与当地村民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彼此的理解与信任。
此外,研学旅行还可以安排学生参观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生态保护项目,引导他们了解长江生态保护的现状和成果。通过与专业人士对话、观察实地工作,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积极参与环保事业的决心与信心[5]。
3.4加强研学旅行活动的宣传和推广
研学旅行是一种教育和旅游相结合的旅游方式,通过参观、学习和实践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然而,由于对研学旅行活动的认知不足,很多人对其了解有限,甚至存在误解。因此,通过宣传和推广活动,可以向公众介绍研学旅行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意义,增加公众对活动的了解,改变其对活动的认知和态度。
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是提升农村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宣传和推广,可以将研学旅行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实践方式,并与其他活动相结合,形成多样化、全方位的精神文明实践活动。
通过研学旅行活动,也可以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和感受乡村精神文明的内涵和特点,培养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相关部门应当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宣传研学旅行的理念和价值,激发乡村居民参与研学旅行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加强与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组织和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形成合力。
4 结束语
研学旅行活动可以为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培养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加强研学旅行活动的宣传和推广,能够提升公众对活动的认知和了解,激发参与者的参与意愿和积极性。将研学旅行活动与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形成多样化、全方位的精神文明实践活动,能够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希望本研究的相关结论能够对地方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在江阴地区的蓬勃开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EB/OL].(2013-02-18)[2023-10-01].https://www.gov.cn/zwgk/2013-02/18/content_2333544.htm.
[2]中国政府网.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EB/OL].(2016-12-02)[2023-10-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612/t20161219_292354.html.
[3]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4]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杨晓.研学旅行的内涵、类型与实施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4):1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