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民俗文化赋能冰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2024-06-20孙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11期
关键词:创意产业文化育人品牌形象

基金项目:2023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3YSB23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莹(1982,7-) ,女,山东莱州人,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摘要: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掀起了冬季冰雪旅游的热潮,人们对体验冰雪文化充满向往。在国家大力发展冰雪经济的大背景下,黑龙江的冰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面临冰雪产业的激烈竞争,黑龙江省需要找到冰雪文化资源特质,打造差异化冰雪文旅产品。民俗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为冰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内在动能。该文从岁时节庆、人生礼仪、生产生活等多方面解读黑龙江民俗文化,分析了黑龙江冰雪文化创意产业的缘起和发展优势,对黑龙江民俗文化赋能冰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社会价值进行理性定位。

关键词:黑龙江;民俗文化;冰雪文化;品牌形象;文化育人;创意产业

中图分类号:G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4(b)-0108-06

Research on the Empowerment of Heilongjiang Folk Culture to Develop the Creative Industry of Ice and Snow Culture

SUN Ying

(East University of Heilongjiang,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66, China)

Abstract: The successful hosting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has sparked a wave of winter ice and snow tourism, and people are full of longing to experience ice and snow culture.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country's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ice and snow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ce and snow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in Heilongjiang has ushered in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Faced with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ice and snow industry, Heilongjiang Province needs to ide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ce and snow cultural resources and create differentiated ice and snow cultural and tourism products. Folk culture, a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regional culture, provides internal momentu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ce and snow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This article interprets the folk culture of Heilongjiang from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annual festivals, life etiquette, and production and life. It analyz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advantages of the ice and snow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in Heilongjiang, and rationally positions the social value of Heilongjiang folk culture empow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ce and snow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Key words: Heilongjiang; Folk culture; Ice and snow culture; Brand image; Cultural education; Creative industry

文化创意产业对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黑龙江的冰雪文化繁盛、美名享誉全国,在发展冰雪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政策机遇。2023年9月6日到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考察,在汇报会上,他指出,“要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黑龙江省冰雪文化创意产的发展潜力巨大,民俗特色文化的注入,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创意产业的融合,促进乡村振兴,是黑龙江冰雪经济体系建立的有力支撑,有助于黑龙江省高质量构建“4567”现代产业体系。

1 黑龙江民俗文化概况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一个区域中的历史沉淀和社会生活的写照。黑龙江流域文化是中国三大文化发源地之一,从文化变迁和构成的角度看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因此黑龙江民俗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民俗文化是当地聚居民族(汉族、满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朴素的生存哲学、生活美学在历史和自然中的积累沉淀,其文化形式繁复多样,文化内容饱满丰富,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主要表现在岁时节庆民俗、生产生活民俗、竞技游艺民俗等方面。

1.1 岁时节庆民俗

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的节庆文化独具一格。如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赫哲族乌日贡节等。其中,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在每年春季举行,在新年或吉日人们在自家门前点燃篝火,烧香并向火神祈祷,保佑平安。鄂温克族瑟宾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鄂温克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些民族盛会或节庆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2 生产生活民俗

一方面,从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来看,满族碗、赫哲族“鱼餐”、朝鲜族辣泡菜及冷面、蒙古族奶茶等特色饮食在民族地区得以充分展现。另一方面,从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来看,有满族采参习俗、赫哲族渔猎习俗、鄂伦春族狩猎习俗等。特殊的生产方式孕育了与之相适应的手工制作技艺,如赫哲族鱼皮制作工艺,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兽皮制作技艺等均反映出浓浓的民俗风情。

1.3 竞技游艺民俗

竞技游艺民俗是指民间传统的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和竞技游戏活动,包括口头语言表演、动作技艺表演、综合艺术表演、民间游戏竞技等。具有娱乐性与表演性相融合、艺术性与竞技性相结合的特点,体现出浓郁的乡土特色。以鄂伦春族摩苏昆为代表,这种说唱艺术是人民重要的娱乐和教化手段,具有极强的艺术效果,成为民族精神和思想的载体[1]。

2 冰雪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冰雪本是苦寒环境的代名词,黑龙江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冰雪环境相适应,其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与冰雪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冰雪文化活动不仅是人们为了生存与自然抗争的手段,更成为满足人们精神娱乐的休闲方式。运用冰雪资源创造出冰雪文化娱乐项目、冰雪文化艺术景观、冰雪文化生活用品等,黑龙江省冰雪文化创意产业随之诞生,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冰雪文化资源在实用价值的基础上生成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

黑龙江的冰雪文化以自然环境为依托,将民俗习惯、地域文化等诸多因素融入其中,彰显出强烈而独特的文化气息和精神内涵。融合先进的技术和艺术形式,将传统冰雪文化活动进行创新与开发,增加冰雪文化创意产品的附加值。冰雪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高的传承性和创新性,例如:冰上活动“冰嬉”的创意性表达。黑龙江冰上杂技舞蹈团将冰雪运动和舞蹈艺术与杂技艺术结合,将冰雪文化的展现方式变得富有艺术性和特殊性,形成一项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综合性艺术活动。这种创新的艺术媒介和冰雪文化艺术形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舞蹈团在全国范围内巡回演出,将黑龙江的特色文化传播到祖国的各地,在哈尔滨定期演出,形成了“游览冰雪景观、观赏冰上杂技、体验冰上项目”的系列冰雪特色旅游项目,给黑龙江冰雪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

3 黑龙江省发展冰雪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

3.1 自然资源优势

黑龙江省冬季气候寒冷、漫长,拥有充沛的冰雪自然资源,冰雪资源的保存时间长、储备量大,且具有独特性、稀缺性等特点。黑龙江依托冰雪自然资源优势举办了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会、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大型冰雪观赏和娱乐工程,这些鬼斧神工的冰雪建筑艺术精品突出了黑龙江的冰雪文化艺术专属形象品牌,令世界瞩目,让黑龙江的冰雪文化“走”向世界。

3.2 文化资源优势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散居的边疆省份,是渤海文化和金源文化的发祥地,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民族文化,长期生活在这里的民族有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达斡尔族等。黑龙江民俗性冰雪文化资源丰富,结合少数民族民俗特色发展冰雪文化产业,开发创新一系列冰雪旅游创意产品,以其“新、奇、特”的设计定位形成产品的差异化特征,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吸引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前来体验。黑龙江的冰雪文化享誉全国,冰雪文化旅游逐渐树立起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品牌形象,成为黑龙江的一张名片。

3.3 地理位置优势

黑龙江是中国纬度最高的省份,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为冰雪资源的开发和保存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便利条件,冰雪建筑景观、冰雪艺术品在这里可以最大化的保存和展示。另外,这种气候条件也更有利于开展冰雪文体活动,四面八方的游客来到这里赏冰玩雪,身心得到放松。以冰、雪为载体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这里被充分演绎出来,黑龙江冰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3.4 区位政策优势

在黑龙江省着力打造冰雪经济和创意设计经济发展新引擎,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的背景下,民族文化产业和冰雪旅游产业的融合,能够带动区域旅游产品设计创新和营销模式创新,促进乡村振兴。哈尔滨市获得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举办权,标志着哈尔滨将成为亚洲冬季运动的中心,即将全面提升城市冰雪文化品质,借势亚洲冬季运动会打造全谱系冰雪文旅产品,发出冰雪经济振兴的最强音。

4 黑龙江民俗文化赋能冰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社会价值

黑龙江的冰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必须找到本地区的冰雪文化资源特质,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将黑龙江省民俗文化作为其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注入到冰雪文化创意产业之中,形成具有多样性和差异化的冰雪文旅产品,从而促进黑龙江冰雪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民俗文化赋能冰雪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能够为黑龙江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注入生命力,有助于发展特色旅游和形成旅游热度的可持续性,提高冰雪旅游的沉浸感和体验感,成为黑龙江宣传冰雪文化、推广冰雪旅游的一大亮点[2]。

4.1 保护传承民俗文化

黑龙江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魅力四射,但是也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将黑龙江宝贵的民俗文化与其特有的冰雪文化资源相结合,开展冰雪旅游,对于传承和保护区域文化和推广地方冰雪文化形象都具有重要价值。可以通过冰雪节庆活动与民俗体验项目、民俗艺术、民俗美食等融合,将这种原真性沉浸式传递给游客,提高游客的旅游参与度和体验感。例如:黑龙江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冰嬉、踢行头、雪爬犁等冰雪游戏,营造出丰富新奇的旅游体验;位于饶河县东北乌苏里江西畔的四排赫哲族乡设置了民俗旅游区、观赏摄影区、游客服务区,将冰雪旅游与赫哲族渔猎文化相结合,让游客们在游玩中进一步感受赫哲族独特的民族文化。以上举措可以让游客在冰雪旅游中感受异域风情,使得黑龙江民俗文化和冰雪文化得到保护与传承[3]。

4.2 丰富理论研究依据

对黑龙江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整理分析,用民俗文化滋养冰雪产业发展,能够为黑龙江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为冰雪文化创意研究打开视角,有助于为寒地区域文化赋能,为冰雪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拓宽黑龙江冰雪文创产业道路,探索黑龙江冰雪旅游文创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总结新经验。

4.3 促进品牌形象建设

从品牌形象塑造的角度研究冰雪旅游文创产品的视觉形象设计,传播黑龙江地域文化,衍生出富含黑龙江民俗文化的冰雪视觉符号体系,能够提高黑龙江冰雪旅游文创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和文化附加值。促进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宣传和冰雪旅游名片的推广,树立冰雪旅游品牌形象,开启美丽龙江建设新征程。

4.4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黑龙江民俗文化赋能冰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助于冰雪旅游产业的多元化模态形成。对黑龙江的民俗文化和冰雪资源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布局,确保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培育冰雪文化创意产业的新业态。例如:开发冰雪主题的数字内容、VR体验、智能冰雪装备等,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打通冰雪文化创意产业的上下游链条,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从冰雪景观设计、制作、运营到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娱乐等多个环节,确保各环节之间的顺畅衔接。有助于黑龙江省聚焦构建以冰雪经济、冰雪产业为重要内容的“4567”现代产业体系,为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4]。

5 黑龙江民俗文化赋能冰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

5.1 加强社会公众引导,提高产业社会认同

5.1.1 普及民俗文化常识

在提升公众认知方面,通过工作坊、游学会、组织民俗文化活动等方式向社会大众传播民俗文化,引导大众从民俗文化角度欣赏冰雪艺术作品和体验冰雪运动、冰雪娱乐项目。向学校、社区、公共服务场所等宣传冰雪民俗文化常识。让人们爱冰雪、赏冰雪、懂民俗,产生强大的文化自信。

5.1.2 开展冰雪宣传活动

借助民俗文化元素,打造独特的冰雪文化品牌。黑龙江有许多独特的民俗文化元素,如剪纸、皮影、糖人等,这些都可以与冰雪文化相结合,打造出独特的冰雪文化品牌。在宣传活动中,可以通过展示这些民俗文化元素,突出黑龙江的特色和文化底蕴。另外,可以与国内外知名的冰雪节庆活动进行合作,共同举办冰雪主题的活动和展览。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提升黑龙江冰雪文化创意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1.3 培养安全环保意识

将安全环保意识融入黑龙江的民俗文化中,通过故事、歌曲、舞蹈等形式,向当地居民和游客传递安全环保的重要性。这种方式可以增强人们对安全环保的认识,并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鼓励冰雪文化创意产业采用绿色技术和绿色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例如:在冰雪雕塑、冰灯等制作过程中,使用可再生材料或环保材料,降低能耗和减少废弃物产生[5]。

5.2 打造名牌旅游产品,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5.2.1 加强产品文化内涵

深入研究黑龙江的民俗文化,如民间艺术、历史传说、传统手工艺等,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冰雪产品的设计和制作中。例如:在冰雪雕塑中加入黑龙江特色的剪纸或糖人艺术,使其更具地方特色和文化魅力。每一个冰雪产品都可以是一个故事的载体。通过将黑龙江的民俗故事、历史事件或民间传说与冰雪产品相结合,使产品不仅是观赏品,更是文化的传播者。这可以增强游客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促进文化交流。结合北方地区民俗民风打造“一镇一色”的特色冰雪旅游产品,满足游客求新求异、追求文化体验的心理需求,形成冰雪产品竞争优势,为之增加更多的内涵底蕴,凸显地域民俗特色,成就文化推广[6]。

5.2.2 创意产品品牌形象

整理发掘黑龙江本土文化的代表性形象,将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服饰纹样、民间艺术形式、地标性建筑等因素提取出来,形成标志性视觉符号,应用到冰雪艺术作品、冰雪建筑景观、冰雪娱乐设施中,形成地域性较强的冰雪文化视觉形象。将这些代表性形态整合到整个文化创意产业中来,推进民俗冰雪文化衍生品开发,重构黑龙江区域冰雪文化品牌形象,打造黑龙江冰雪文化产业的龙头地位,形成产业名片,提升黑龙江省冰雪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使黑龙江省冰雪文化创意品牌形象走向世界,将其打造成国际知名旅游品牌[7]。

5.2.3 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冰雪文化旅游产品的服务质量决定了游客的口碑,提升服务质量是推进冰雪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产品正在走向多元化发展道路,形成集特色文化、高质量服务、新科技手段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产品。突出冰雪旅游产品的精品化和细致化,提高冰雪旅游产品的舒适性和体验感尤为重要。例如:推广雪国民俗,在旅游景区开发具有当地民俗风情的家庭式旅馆,游客可以在当地居民的家中感受原汁原味的北方风情。另外,通过建立大型民俗冰雪文化主题乐园,推广黑龙江的冰雪文化形象,形成特色鲜明的冰雪创意旅游产业链,服务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服务质量迈上新台阶,为冰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新动能[8]。

5.3 加强区域产业合作,推进发展模式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打破传统产业界限,实现区域内不同行业的重组。

首先,应积极推动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发冰雪文化创意产业市场。通过共享资源、技术和经验,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竞争力。例如:可以与周边的冰雪旅游目的地合作,共同打造精品线路,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其次,应鼓励跨界合作,探索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冰雪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与体育、艺术、科技等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开发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市场潜力的产品和服务。例如:可以与体育产业合作,共同举办冰雪赛事和活动,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与艺术产业合作,开展冰雪主题的艺术展览和表演,丰富文化内涵;与科技产业合作,运用先进技术提升冰雪产品的体验感和互动性。通过科技引领发展模式的创新,充分利用智能化手段,将数字技术与视觉艺术结合,开拓民俗文化和冰雪文化的传播方式和维度,为冰雪文化创新和冰雪旅游发展提供新动能。

再次,应注重发展模式的创新。在传统的冰雪文化创意产业基础上,可以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如平台化发展、众创众筹等。通过建立平台化的产业生态,聚集各类资源,促进产业内部的良性竞争与合作;通过众创众筹模式,激发社会各界的创意和参与热情,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为区域产业合作和发展模式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强合作、加大创新投入、拓展市场渠道等。同时,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政策咨询、技术转移、融资支持等服务,优化产业发展环境[9]。

5.4 重视创意人才培养,实现冰雪文化育人

发展冰雪文化创意产业,要重视冰雪艺术人才的培养。努力实现冰雪文化育人。

一方面,定期开展冰雪旅游与文化艺术从业人员培训,立足黑龙江地域文化,对冰雪文化产业的特质性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具有民俗学、艺术学、旅游文化等综合性知识背景的人才,优化知识结构与技能开发。满足专业化人才储备的需求。

另一方面,促进冰雪艺术家与工程技术人才交流。目前,黑龙江的冰雪艺术创作者中存在一批技术过硬但是艺术感受力不足的技术人员,他们较少受到艺术熏陶和培养。而在艺术院校学习的学生,艺术方面的感悟能力较强,艺术理论知识扎实,但是缺乏冰雪艺术创作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这需要进一步地将技术与艺术相融合,大力开展校企合作,让行业从业人员、专业领域的学生、教师能够充分沟通,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冰雪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储备。为冰雪艺术创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艺术创意和技术创新的交流平台。提高冰雪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岗位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广大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让游客从冰雪艺术的角度感受冰雪文化的魅力[10]。

黑龙江省培养和吸纳大量的冰雪创意人才,整合冰雪文化多维资源,重构冰雪文化创意产业,发挥冰雪文化创意产业的育人功能,充分调动市民和游客对冰雪文化的好感和热情,让每一名参与者在赏冰玩雪的同时,都认识到自己是冰雪文化事业的一份子,有责任、有义务保护自然环境、宣传冰雪文化,从而树立起强大的民族自信[11]。

6 黑龙江民俗文化赋能冰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当代启示

纵观黑龙江民俗文化的生存状态与发展变迁,研究这种朴素的生存哲学、生活美学与新时代冰雪文化创意产业的融通性,让黑龙江独特的民俗文化成为冰雪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借力民俗文化推动文旅融合之路上,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层层推进,做出标杆,做出亮点,形成案例推广。做到明确目标、政策先行,借力赋能、以点带面,百花齐放、百品出圈。黑龙江民俗文化赋能冰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从冰雪文化艺术本体出发,挖掘、整理、研究黑龙江民俗文化中蕴含的民族智慧,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强化黑龙江民俗文化在冰雪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多维表达,既要避免落入商品经济和消费文化的逻辑陷阱,也要防止形成文化僵化的思维取向。让传统民俗文化在服务当代冰雪经济发展的使命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黑龙江民俗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背景,文化创意产品将这些文化内容带入生活,架起与大众之间沟通的桥梁。黑龙江的冰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突出地域优势、立足本土文化,努力在政策支持、社会认同、品牌塑造、产业合作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全面提升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冰雪旅游国际品牌[12]。

7 结束语

黑龙江的民俗文化千姿百态,独具特色,是黑土地上人民的智慧结晶。在发展冰雪经济、冰雪旅游的大背景和大趋势下,将民俗文化这朵靓丽的花根植于冰雪文化创意产业的沃土之中,探讨冰雪文化创意产业与民俗文化融合的发展之路,突出地域特色,以文化为引领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可谓恰逢其时,意义非凡。黑龙江省依靠自身冰雪旅游资源优势和地域文化特色大力发展冰雪文化创意产业,有助于黑龙江省的冰雪文化创意产品突破和解决与其他地域文化产品同质化的问题,从而增强冰雪文化产业的独特性和创意性,确立其独特的产品市场定位,突出冰雪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应用将更好地服务和促进冰雪文化创意产业健康、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爱丽,王黎明,郭占斌.黑龙江民间民俗文化介入创意产品设计的策略研究[J].工业设计,2022(12):149-151.

[2] 解辉.非遗元素与文创产品设计的融合[J].包装工程,2022, 43(14):335-338.

[3] 贺子轩,王庆生.基于文旅融合视角的我国东北三省冰雪旅游开发策略[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 42(3):87-90,98.

[4] 夏磊.民俗性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价值、现存困境与纾解对策[J].冰雪运动,2023,45(3):76-80.

[5] 孙晓春,雷鸣,蔡晶.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兰州学刊,2013(3):182-186.

[6] 伊延波,周丽洁.黑龙江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与潜力[J].美术大观,2016(5):80-81.

[7] 吕燕茹,李昕澍,陈佳杨.非遗数字文创轻应用设计[J].包装工程,2019,40(14):321.

[8] 张丽梅.旅游文化产业视域下冰雪旅游与文化融合研究[J].学术交流,2013(10):106-109.

[9] 孙浩进,张双.黑龙江省对俄冰雪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研究[J].西伯利亚研究,2018,45(4):59-62.

[10]王佳春,曹磊.基于非遗主题的文创产品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22,43(12):324-331.

[11]张建设,赵鑫.黑龙江省冰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简析[J].美术大观,2016(11):140-141.

[12]黄琦.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冰雪体育的文化述考与数字化传播[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2(3):134-139.

猜你喜欢

创意产业文化育人品牌形象
Kalayouhaa品牌形象设计
品牌形象及其构成维度综述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艺术设计在赣州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体现
创意产业视阈下加强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对策
技术文化
设计艺术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关系分析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基于文化育人视域的艺术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