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历史特点和独特贡献
2024-06-20王姣艳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委托项目“两个‘永远在路上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2022DWT04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姣艳,中共信阳市委党校教授。
摘 要:红二十五军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有的历史特点为:有计划、有准备的战略转移;以军的建制参加长征,人数最少,平均年龄最小,而且经过长征队伍人数有所增加;长征中创建了新的根据地。通过长征,红二十五军由孤军成为先锋,为三军会师陕北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率先到达陕北,奠定会师基础;配合主力红军,服务战略全局;展开战略行动,促进统战工作;传播革命歌曲,丰富教育形式;传播革命精神,播下红色火种。
关键词:红二十五军;长征;历史特点
[中图分类号]K2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7-2210(2024)02-0048-09
红二十五军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一页。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1]1934年11月至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在豫陕甘宁四省行动近万里。通过长征,红二十五军由孤军成为先锋,为红军主力会师陕北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被毛泽东高度评价“为革命立下了大功”[2]。回顾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历史,分析其历史特点和独特贡献,具有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意义。
一、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历史概况
红二十五军是在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之后,于1932年11月重新组建的一支革命武装。重建后的红二十五军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时间长达两年,使武装斗争的旗帜高高飘扬在大别山区。
在两年的艰苦岁月里,鄂豫皖省委率领根据地军民展开英勇斗争,打破敌人大规模“清剿”。但面对强大敌军和碉堡封锁,在“左”倾冒险主义军事路线的影响下,鄂豫皖省委错误估计了斗争形势,导致根据地遭受严重损失。随后,鄂豫皖省委转变斗争方针,“红军的确是加强了,曾经取得了几次胜利(消灭一一五师,打下太湖),游击战争在老苏区和边区都得到很多的成绩和胜利,老苏区和边区的群众工作是有了相当普遍的建立”[3],并且开辟了朱堂店和陶家河两块根据地,恢复了一些地方革命组织,打破了敌军的“围剿”计划,但是,“队伍并未得到扩大,创造新苏区的工作只有一时的初步成绩”[4],没能够从根本上扭转敌众我寡、处境艰难的被动局面。
为了保存革命队伍的有生力量,减轻老根据地的压力,1934年11月16日,鄂豫皖省委根据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指示,率领红二十五军离开大别山区,实施战略转移行动,开始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艰苦斗争。带着大别山人民的殷切期望,红二十五军迈着坚定的步伐,越过平汉铁路西进桐柏山,乘虚北上,跳出敌军的包围圈,打垮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跃进伏牛山,传播党的思想主张;打破敌人重兵“围剿”,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抓住时机实施游击战和运动战,赢得战争主动权,扩大战果并逐步发展壮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通观全局、分析形势,积极主动策应主力红军的战略行动,极大地牵制敌人兵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央红军的压力;率先到达陕北,胜利完成长征,为三军会师陕北奠定了政治、军事和物质基础。
二、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历史特点
红二十五军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出发,带着大别山人民的嘱托,沿途传播大别山精神,完成长征这一伟大壮举,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历史特点。
(一)有计划、有准备的战略转移
红二十五军离开大别山实施战略转移并非仓促之举,而是一次有计划、有准备的行动。鄂豫皖省委从开始酝酿到最终实施转移,经过了反复分析和研究,而且在下决心转移之后,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为转出根据地跳出困境、摆脱强敌,以及关键时刻的战斗作了军事、思想、政治、物质的准备。
程子华和刘华清亲身经历了红二十五军这一历史性转变,他们指出:“红二十五军迈出战略转移的第一步,不是仓促决定的。为了迈出这历史性的一步,中共鄂豫皖省委从开始酝酿到定下决心,前后用了半年多的时间。”[5]鄂豫皖省委最早受到战略转移的启发,是1934年3月中旬接到中央转发的“中央军委的一个同志”提出的《关于鄂豫皖苏区战争经验的研究及今后作战的建议》[6],《建议》提出红二十五军应当实行战略退却,转移到桐柏山区建立新根据地。但由于当时根据地的情形发生了变化,为了避免出现转移不成功,既损失兵力又丢失老根据地的局面,省委决定暂时不离开,依托老根据地发展新区。此后,省委带领红军进行了恢复和开辟根据地的斗争,在游击战和游击性运动战中锻炼了部队,积累了部队建设的宝贵经验,为战略转移打下了坚实基础。
1.军事上,补充兵力、整编部队。出发前,红二十五军在花山寨补充兵力,并撤销部队师一级建制,由军部直辖二二三、二二四、二二五团和手枪团。同时,省委还给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写信,告知由他留下统一领导和指挥鄂豫皖党政军民工作,重新组建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边区武装斗争。充分的军事准备,既增强了战斗力,为转移过程中高度机动、不消极避战打下基础,又为大别山游击战争创造了条件。
2.思想上,对部队进行政治动员,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心。虽然红二十五军指战员大多经历过土地革命斗争的锻炼,有着高度的革命觉悟和坚定的政治信仰,但如何让他们接受即将离开大别山的事实,又不至于泄露部队的战略意图,省委就“在干部和党内对战略转移进行解释,提高认识,说明我们的行动完全是执行党中央的正确路线,不是退却逃跑。我们的任务是要发展新苏区,恢复老苏区”[7]。虽然准备时间很短,但部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和宣传优势,面向指战员讲清形势和战略任务,动员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和深入,为艰苦转战打下思想基础。
3.政治上,将民族大义摆在首位,打出北上抗日的旗帜。出发时,省委公布《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宣示党的主张是抗日救国,号召同胞们不分政治倾向,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此外,具有扎实马列主义理论基础的省委秘书长郑位三还亲自给战士们上政治课,鼓励他们要始终对革命抱有信心。这些准备工作既鼓舞了士气,也使战士将战略转移行动与深重的民族危机联系起来,提高了对革命斗争的认识。
4.物质上,部队实行轻装,适应战略转移的斗争需要。省委要求部队减少不必要的马匹和挑担等辎重,每人仅准备三天干粮和两双草鞋。在无根据地作为依托和无军事援助的情况下,携带比较少的物资转移,无疑会给部队带来极大困难,但能适应快速行军和军事作战的需要,为摆脱敌军“追剿”和迅速投入战斗提供时间保障。
(二)以军的建制参加长征,人数最少,平均年龄最小,而且经过长征队伍人数有所增加
长征时期,迫于国民党对各革命根据地的重兵“围剿”,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为革命保留可以燎原的火种,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二十五军、第四方面军和第二方面军先后从江西瑞金和于都、河南何家冲、四川苍溪、湖南桑植地区出发实行战略转移。据资料统计,出发时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和军委一、二纵队共计86859人[8],红二十五军4个团和直属队共计2980余人,红四方面军5个军和4个独立师共计8万余人,红二方面军2个军团共计1.7万余人。红二十五军是这4支长征队伍中人数最少的部队,不足3000人的军队面对20倍于己的国民党军围追堵截,却率先到达陕北,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扎根陕北奠定了基础,为红军长征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长征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它既包含惊心动魄的军事力量搏斗,也有极端恶劣自然环境的生死挑战和疾病饥寒的严峻考验。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减员无疑是红军必须面对的事实。作为主力红军的第一、第二和第四方面军,面对敌人重兵“围剿”,行军路程远、时间久,又有雪山草地拦路,加之“左”倾路线和张国焘分裂主义影响,不同程度上都有所减员,甚至损失严重。红二十五军虽然出发时人数少,却十分精干,能征善战,即使是后勤、医院等保障单位也都战斗化,能走能打、能攻能守、能进能退,全军上下步调一致,能够随时投入战斗,保持良好的战斗姿态。更为重要的是,红二十五军在长征中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并坚持半年多时间,有根据地作为依托,武器装备好,弹药充足,扩红比较有保障。因此,到达陕北时,红二十五军的人数增加到3400余人,成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力量。
此外,红二十五军以“儿童军”和“娃娃军”著称。红二十五军重建时,鄂豫皖根据地年龄大的青年多数跟随红四方面军离开了大别山。因此,红二十五军重建时战士们普遍年龄较小。长征开始时,军长程子华29岁,军政委吴焕先27岁,年龄稍大的是副军长徐海东,也才34岁;营团干部,多是20出头;一大批连排干部,大多是不到20岁的小伙子;军部机关的工作人员和警卫人员,只有十七八岁。[9]就是这样一支“娃娃军”,经受险恶战斗和艰苦行军的挑战,历尽磨难到达陕北,成为英勇善战的强军劲旅。
(三)长征中创建了新的根据地
长征时期,三支主力红军在漫漫征途中都有过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想法和尝试,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最终没有能够充分实现或坚持下来。红二十五军在近万里的战略转移中,有过两次战略转移目标的转换,先后放弃了花山寨会议决议中确定的桐柏山和伏牛山两个初步目标,在陕西南部山区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究其原因主要有:地形有利,便于红军战略展开和防御;利用了军阀之间的矛盾,抓住了重要时机;群众工作容易展开,有获得物资的可能性等。
红二十五军进入陕西境内后,鄂豫皖省委即在丹凤县庾家河召开第十八次常委会,研究在鄂豫陕边区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的问题,将建立政治工作系统、扩大红军、组织群众工作委员会开展群众工作、执行苏维埃土地法令等政治纲领、建立鄂豫陕省委、开展党内的思想斗争和自我批评,作为具体任务进行部署。会议还将“扩大红军”作为创建新苏区的最首要、最根本的任务。在此后半年多的时间里,鄂豫陕省委带领红军在斗争中组成陕南抗捐第一军,攻克镇安、洛南等县城,成立鄂陕特委、豫陕特委和鄂陕、豫陕游击师,建立一批乡苏维埃政权,并在龙驹寨整训练兵,先后粉碎了敌人发动的两次“围剿”,根据地得到了进一步巩固。红二十五军以军事斗争为先导,在取得连续作战胜利的情况下,坚定创建根据地的决心,广泛宣传党的主张,发动广大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建立了人口将近50万的苏维埃政权。
三、红二十五军长征的独特贡献
长征时期,各支红军队伍在国民党军阀势力的围追堵截中艰苦行军,他们相互配合、战略互动,在各自的征途中一次次创造奇迹,为中国革命事业贡献力量。红二十五军战略转移开始的时间晚于中央红军,也是长征中行军时间和距离最短的部队,但英勇善战,几经挫折而立于不败之地,并率先到达陕北,为主力红军完成长征点亮了灯塔,创造了条件。
(一)率先到达陕北,奠定会师基础
1.偶然做成中央红军之向导
中央红军在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西征之前,曾指示红六军团在任弼时、萧克的率领下向西突围,“转移到湖南中部去发展广大游击战争,及创立新的苏区”[10],然实则交给红六军团的任务是为中央红军寻找落脚点探出一条路来。由此可见,长征初期中央红军西征的主要目的是以红军的战略转移行动打破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剿”,并没有打算走出去很远,更不会想到最终的落脚点会放到中国西北地区。
长征时期,中央红军的军事路线是根据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战略转移落脚点的选择上,中央红军先后有过几次设想:(1)在瑞金出发时是到湘西洪江地区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发展复兴后再回来;(2)黎平会议决定到黔北的遵义地区建立新根据地;(3)遵义会议决定过长江到川西建立根据地;(4)会理会议决定到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去建立根据地;(5)两河口会议决定去川陕甘一带开辟新的根据地;(6)毛儿盖会议进一步明确到甘南在洮河流域创建新根据地;(7)俄界会议决定到与苏联接近的地方创建根据地,将来向东发展;(8)在哈达铺初步决定到陕北去,随后的榜罗镇会议正式决定陕北为长征的最后落脚点。[11]最后一次设想源于中央政治局在哈达铺从国民党的报纸上获得的消息,即天津《大公报》报道的阎锡山、高桂滋的讲话,以及社论《论陕乱》,在这些“精神食粮”中透露出陕北赤化和红二十五军北出终南山、威逼西安的重要信息。在此信息基础上,毛泽东逐步明确要将落脚点放在陕北苏区。《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曾引用毛泽东讲过的一句话:“徐海东部之由陕南经陇东入陕北,乃偶然做成中央红军之向导。”[12]这句话高度评价了红二十五军率先到达陕北的导向性贡献。1988年,徐向前也在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战史》所写的《序言》中说:“它西征北上的战略行动,成为主力红军北上的先导,为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建在西北建立了特殊的功勋。”[13]
2.为三军会师陕北奠定基础
“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的会师,是中国工农红军在西北大会师的前奏。”[14]在军事上、物质上为长征的最终胜利打下基础、提供保障。
军事上,红二十五军实现预定战略意图到达陕北,使陕北正规红军数量增加一倍,增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力量。与陕甘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后,为打破蒋介石发动的针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军团长徐海东在具体战术上提出采用“调虎离山”打法和强攻打法,取得劳山战役和榆林桥战役的胜利,在运动中歼灭敌军兵力,既鼓舞了士气、扩大了战果,也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使其在恐慌中放弃进攻。两次战役后,陕甘革命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为直罗镇战役打下了军事基础。
物质上,动员一切力量,帮助中央红军渡过难关。中央红军结束长征后,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徐海东曾多次表示:“今后一切大政方针由中央掌管,我们就照中央指示办,要执行好、贯彻好。”[15]并在实践中积极践行这一信念。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经费出现困难,毛泽东派人向徐海东借2500块大洋,徐海东得知红十五军团有7000块大洋家底时说:“中央红军刚到,困难比我们多。我们要勒紧裤带,多为中央红军解决困难。”[16]并决定拿出5000块大洋送给中央,还号召部队为中央红军送去机枪、弹药、衣物、布匹和医用物品等。徐海东与红十五军团的帮助,对于长途跋涉刚到陕北的中央红军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这种全局观念也为两军积极融合和有力配合树立了楷模、打下了基础。
(二)配合主力红军,服务战略全局
鄂豫皖、鄂豫陕省委以及红二十五军的军领导虽然年龄不大,但他们有着敏锐的战略眼光和通观全局的战略意识。红二十五军也是一支具有坚定的政治意识、胸怀大局的革命武装。
红二十五军从鄂豫皖出发时没有电台,离开就意味着要与党中央失去联系,战略转移中就有可能面临孤军奋战,得不到其他红军支援和帮助的危难局面。即使这样,红二十五军指战员执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采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在近万里的征程中,仍然对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进行积极的战略策应行动。
长征中,红二十五军获取主力红军信息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缴获的敌军报纸;二是抓获的敌军俘虏,尤其是敌军高官,这种方法获得的消息时效性最强;三是红军地下交通员带来的准确消息,但受客观因素影响通常消息会比较滞后,时效性较差。此外,由于隐蔽战略意图的需要,前两种方法获得的消息准确性较差,有时真假难辨。因此,通常需要把两种或两种以上途径获得的信息结合起来,才能够作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在坚持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斗争时,红二十五军虽然处于与主力红军中断联系的状态,但其依靠巩固的根据地,采取“诱敌深入、先拖后打”的战术与敌斗争,已造成牵制国民党进剿兵力,打乱其作战计划的事实。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转战外线,北出终南山,威逼西安,动摇了敌军进攻的后方,使西北反革命势力极为震惊,迫使蒋介石放弃到天水地区围堵主力红军的计划。在威逼西安的行动中,红二十五军从缴获的《大公报》获得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川西北会合,先头部队已经越过松潘北上的消息。7月15日,鄂豫陕省委在长安沣峪口召开会议,提出要“集中一个大的力量,有力地去消灭敌人,配合红军主力在西北的行动,迅速创造新的伟大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17]。次日,红二十五军又一次踏上了继续长征的道路。西征北上的行动中,红二十五军占天水,攻秦安,切断西兰公路,直捣敌人后方,像雄鹰一样在陇东地区盘旋,将准备进攻主力红军的胡宗南部吸引过来。蒋介石在电报中称:“查徐海东匪西窜原因在策应朱毛。我军应采用内线作战要领,先以优势兵力迅速解决徐匪,再以全力回击朱毛。”[18]这也充分印证了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的战略行动确实为中央红军北上缓解了压力、创造了条件。
红二十五军出色的战略判断力、决策力和全局观念,还表现在对红四方面军陕南战役的配合上。1935年2月3日,为了将嘉陵江附近敌军向北吸引,为渡江作准备,红四方面军发动陕南战役。红二十五军得到消息称红四方面军前锋已经到汉中以西地区,当即决定向西进发配合作战,连克宁陕、佛坪两座县城,进至洋县华阳镇。由于陕南战役只是虚晃一枪,红四方面军很快停止进攻回师川北,这两支从大别山组建起来的红军在长征中并没能会师。但红二十五军积极主动的军事行动以及随后建立的华阳革命根据地,为两军取得联系架起了桥梁。
(三)开展战略行动,促进统战工作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至今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35年12月,毛泽东在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报告时指出:“党的基本的策略任务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19]长征中,红二十五军以积极的群众工作和严明的纪律取得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长征结束后,红二十五军又以英勇的战略行动影响西北地区局势的变化。这既是其长征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也为打开全国抗日局面作出了贡献,同时还为我们党运用统战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参考方案。
1.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战工作
如何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工作,是红二十五军长征中面临的崭新课题。西征北上时,红二十五军在陇东兴隆镇(今属宁夏西吉县)回民区休整了三天,主要就是“为了争取少数民族(回族)的力量”[20]。红二十五军领导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进入兴隆镇之前即开展对指战员的民族政策教育,宣布“三大禁令、四项注意”,要求战士们严格遵守。同时,还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红军纪律,被当地的回族人民称作“仁义之师”。
红二十五军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民族政策,以纪律严明赢得少数民族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并揭穿了国民党污蔑共产党的种种谣言。“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毛泽东同志还夸奖红二十五军路过陇东回民区留下的良好影响,说我们的民族政策水平高,执行得好!” [21]
2.陕北军事斗争时的统战工作
1946年9月,周恩来在与美国记者李勃曼谈话中说:“红军长征到陕北以后,东北军即开始围攻。徐海东部首先把东北军打垮了一个师、一个旅,后来又打垮一个师。于是东北军的官兵不愿内战,要求抗日。中共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向东北军进行统一战线工作。双方取得默契,互不攻击。……于是张学良和西北军杨虎城决心发动事变,扣留蒋介石。”[22]这里所提及的“把东北军打垮了一个师、一个旅”指的是劳山战役和榆林桥战役,“后来又打垮一个师”指的是直罗镇战役。红十五军团选择打东北军,主要考虑的是日本占领东北后东北军普遍政治情绪低、战斗力弱、思想工作容易做通。实际上,在鄂豫皖坚持斗争时,红二十五军就已与东北军交过手,不仅在战场上号召东北军要把枪口对准日本兵、打回东北老家去,还极力做好俘虏的思想工作。到达陕北之后,红二十五军继续发扬传统,榆林桥战役俘虏东北军107师619团团长高福源,程子华动员他到军事学校任教员,随后中央又对他进行教育,“他回东北军后,经过王以哲介绍给张学良,对促进张学良的思想转变,起过很大的作用”。[23]
(四)传播革命歌曲,丰富教育形式
革命歌曲的传唱是红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的有效形式与重要手段。《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一首广为传唱的红色歌曲,它产生于特定历史条件下,伴随着红二十五军发展历程,由红二十五军官兵创作并传唱开来。
这首军歌的词作者是曾任红二十五军、红十五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的程坦,他最早萌生将红军纪律条文编成歌曲是在鄂豫皖根据地坚持斗争时期,尤其是在程子华受中央指派到鄂东北道委之后,程坦将鄂豫皖红军的纪律条文与程子华传达的中央苏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条文结合在一起,对党和红军的纪律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
创作这首军歌的动机主要是部队政治教育的需要。这种需要在鄂豫皖时已经表现出来,并被程坦和时任鄂东北游击总部交通队政治指导员的刘华清敏锐地捕捉到。二人将所掌握的纪律条文进行整合后,填入当时在大别山比较流行的旋律激昂的《土地革命歌》中,在鄂东北游击总部交通队和独立团的战士中教唱,但由于他们很快与红二十五军会合并开始转移,这首歌并未在大别山传开。鄂豫陕根据地创建之后,程坦又一次对歌曲进行修改并到各连队中教唱,对新兵教育效果尤其显著。
最终形成比较成熟的红色歌曲,是在红二十五军结束长征到达陕北的时期。劳山战役和榆林桥战役后部队吸收了大批新兵,对这些新兵进行政治纪律教育迫在眉睫,时任红十五军团政治部宣传科长的刘华清协助程坦再一次对歌曲进行修改,并刊登在《红色战士报》上。刘华清回忆说:“在庆祝两军会师的大会上,红十五军团的官兵高声唱起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立即引起全场注意,出了点风头。会后不久,许多部队都学会了这首歌。”[24]
(五)传播革命精神,播下红色火种
红二十五军最初组建于1931年10月,是在武装起义部队的基础上成立的。同年11月,红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成立,红二十五军在红四方面军的编制之内坚持大别山的斗争。主力红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之后,11月底,黄安檀树岗军事会议决定重新组建红二十五军,在鄂豫皖省委的领导下独立坚持根据地斗争,直至1934年11月离开大别山。也就是说,红二十五军从有建制到开始长征,在大别山坚持作战和生活时间达三年之久。它不仅带领大别山群众与敌人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还继承了大别山的优良革命传统,弘扬了以“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为核心内容的大别山精神。
长征初期,红二十五军面临敌我力量悬殊、根据地难以支撑的局面,毅然决然地离开大别山,在无根据地作为依托的艰难情况下孤军奋战,跳出敌军包围圈,变被动为主动,既保存了有生力量,提高了作战能力,还创建了一块革命根据地,而后又成为北上先锋,为三军会师陕北奠定基础。红二十五军领导人具有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通观全局、坚决果敢的智慧和胆略,各级指战员从全国革命形势发展出发,能够独立自主、实事求是、英勇作战、不怕牺牲、密切联系群众,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生动地诠释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为开创西北革命新局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长征是百年党史中波澜壮阔的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革命军队和革命群众迈开双腿“走”出来的辉煌道路。长征既是中国革命力量生存发展的“落脚点”,也是“中国革命事业胜利前进新的出发点”。[25]学习长征史,回顾以往党带领人民走过的道路,感悟中国革命的筚路蓝缕与苦难辉煌,为我们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更加准确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也为我们不断迎接风险挑战、开创历史伟业提供精神力量和支撑。
【参考文献】
[1][25]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页。
[2]《艰苦的历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革命回忆录选辑》(下),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第179页。
[3][4]《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编委会编:《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2册,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19—420、420页。
[5]程子华、刘华清:《审时度势的战略决策——关于红二十五军长征背景的回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红军长征纪实丛书·红二十五军卷》(1),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108页。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50页。
[7]张池明:《在红军长征中》,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红军长征纪实丛书·红二十五军卷》(1),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89页。
[8]王健英:《红军史疑难考辨》,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页。
[9][18][24]《刘华清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第55、60、74页。
[10]《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编审委员会编:《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479页。
[11]石仲泉:《要全面准确地认识长征史》,《新湘评论》,2016年第23期。
[12]刘华清:《孤军北上——追忆红25军的长征》,《军事历史》,2006年第7期。
[13][17]《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战史》编委会编:《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战史》,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第3、158页。
[14]郭述申:《组建红十五军团 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红军长征纪实丛书·红二十五军卷》(2),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589页。
[15][16]树军、新民、解昌:《万里长征亲历记》,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第388、389页。
[19]《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2页。
[20]徐海东:《回忆红军第二十五军的长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红军长征纪实丛书·红二十五军卷》(1),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5页。
[21]程子华、郭述申、韩先楚等:《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红军长征纪实丛书·红二十五军卷》(1),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16页。
[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二部编:《周恩来自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1页。
[23]《程子华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第103—104页。
(责任编辑:孙开庆)
The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Unique Contributions of the Twenty-Fifth Red Armys Long March
Wang Jiaoyan
Abstract:The Long March of the twenty-fifth Red Army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ong March of the Chinese Workers and Peasants Red Army. Its unique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s: a planned and prepared strategic shift; the Israeli military establishment participated in the Long March, with the smallest average age, and the number of troops increased after the Long March; new base areas were created during the Long March. Through the Long March, the twenty-fifth Red Army transformed from an isolated force into a vanguard, and made a historic contribution to the three armies meeting in northern Shaanxi: being the first to arrive in northern Shaanxi, laying the foundation of the union; cooperating with the main Red Army, serving the overall strategic situation; spreading revolutionary songs and enriching educational methods; undertaking strategic actions to promote united front work; spreading revolutionary spirit and sowing the seeds of revolution.
Keywords:the twenty-fifth Red Army; Long March;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