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文化使命视域下弘扬红色文化的三重维度
2024-06-20王安平代利
王安平 代利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党的二十大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研究”(SC22ZDYC2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安平,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代利,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 要: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对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意义重大。在新的文化使命视域下弘扬红色文化,需要认清其内在逻辑、目标指向及现实方略。汲取红色文化百年探索的历史经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题中之义、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构成了新的文化使命视域下弘扬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新征程上,要从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五个方面明确红色文化弘扬的目标指向,并深入研究在具体实践中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弘扬红色文化应如何作为。
关键词: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红色文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图分类号] D61;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7-2210(2024)02-0020-09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与新时代中创造出来的先进文化,由物质、精神、制度等要素构成,集现实基础的具象化表达、核心要素的灵魂根基、规范制约以持续发展的根本遵循为一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这对于我们明确弘扬红色文化的目标指向,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实践方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2]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树立新气象、建立新作为、开创新局面。
一、新的文化使命视域下弘扬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基因,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红色文化的滋养。弘扬红色文化可以使政党、国家和民族文化发展中最基础、最深沉和最持久的根本力量得到觉醒、调动与释放。在新的文化使命视域下,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重审视,探究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来理解和把握弘扬红色文化。
(一)历史逻辑:汲取红色文化百年发展的历史经验
新的文化使命视域下弘扬红色文化,从百年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探索其蕴含的新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养料和历史经验,能有效把握文化繁荣的宽度与深度,坚定文化强国的信念,开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前进的道路,赋予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以深厚底蕴。红色文化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实践奋斗创造的宝贵文化,是不断丰富发展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史为鉴,察往知来。红色文化与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同向同进。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史,是红色文化发展的主导脉络。从历史中探索红色文化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新时代进程中的发展脉络,在大历史观的视野下把握红色文化随着时代变化的走势。随着党在不同时期历史使命和阶段性任务的变化,红色文化不断丰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不断突破性创新发展的态势。红色文化站立于百年历史的长河中,映照了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奋斗中的经验总结,是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象化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创造性文化成果。红色文化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演进同频共振、高度契合,展示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为了更好应对新的文化使命面对的挑战,必须立足新时代要求,从红色文化的历史进程中感受文化繁荣,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增强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进而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向前发展,发挥红色文化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理论逻辑: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题中之义
新的文化使命视域下弘扬红色文化,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获取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能有效地指导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同时为肩负新的文化使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两个大局”,从党和国家战略发展高度出发,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决策和指示,审时度势地制定并推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政方针,并由此形成了科学严谨、内容丰富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高度重视弘扬红色文化,并强调其在促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激励作用,这为我们在新征程下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的真理力量、精神支柱。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最鲜亮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屡次重要讲话中,提及红色基因、红色江山、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家风、红色人物、红色血脉等带有“红色”二字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凸显了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021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上强调要“生动传播红色文化”[4],指出红色文化传承、弘扬与发展要注重守正创新。2022年8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锦州考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5],强调了红色文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新的文化使命下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新时代继续推进弘扬红色文化,提供了明确方向和根本遵循。
(三)实践逻辑: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现实需要
新的文化使命视域下弘扬红色文化,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现实需要,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赋予红色文化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更强精神力量,更好地指导当前我国思想文化宣传工作。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6]。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体现于对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完善有更强烈的渴望。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史,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着重要的价值。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将弘扬红色文化作为政治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红色文化潜移默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实事求是、发扬艰苦奋斗、崇尚无私奉献等崇高思想道德要求的精神力量,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昂扬的精神风貌,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和升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携手共筑中华民族璀璨文化。
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伟大实践的推进,红色文化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发挥,不仅需要将红色文化的理论持续深化和拓展,而且需要将红色文化的深层次理解、规律性认识付诸实践,进一步彰显红色文化蓬勃的生命力,为肩负新的文化使命落实各项举措,充分发挥弘扬红色文化的导向作用。
二、新的文化使命视域下弘扬红色文化的目标指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指明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7]新时代立足于新的文化使命,要将红色文化的多维价值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把握“七个着力于”的行动指南,自觉发挥弘扬红色文化理论指引、凝聚民心、培育新人、服务社会和推动发展的作用,增强“五个认同”。
(一)举旗帜:以理论指引,激扬信仰力量
“举旗帜”从政治价值维度来说,是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的理论指引。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有助于以理论指引,激扬信仰力量,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红色文化是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文化新形态。旗帜就是信仰,旗帜就是道路,旗帜就是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真正成为百折不挠、终生不悔的马克思主义战士”[8]。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将弘扬红色文化作为“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9]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是有利于保持理论优势,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为指引,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使全党和全国人民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理论学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坚守共产主义信仰。二是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资政育人价值,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各种文化载体,将其承载的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传播给广大人民,让党的主张真正内化成为人民的自觉行为,使得弘扬红色文化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三是有利于从红色文化百年历史中认识把握规律、看准发展潮流,更好地推进中华文明事业前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基于此,新时代继续弘扬红色文化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共识,推动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
(二)聚民心:圆强国梦想,凝聚价值共识
“聚民心”从社会价值维度来说,是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的主体依托。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唯物史观,坚持人民群众在弘扬红色文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合民意、惠民生、解民忧,以传承、弘扬与发展红色文化来凝民心、聚共识,促进文化强国建设。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有助于圆强国梦想,凝聚价值共识,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10]一是有助于人民群众增强“四个自信”,特别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坚定的理想信念下增强建设文化强国信心,从红色文化中汲取营养,来壮大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使得全国各族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自觉成为文化强国进程中的建设者、传播者、推动者。二是有助于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精神力量,抵御西方错误文化思潮的侵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面临着严峻挑战、复杂局势与艰巨任务,不能低估国际国内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为了人民群众免受西方错误价值理念的侵扰,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为文化强国建设奠定坚实思想基础是急迫的现实需要。三是有助于提升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制度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凝聚各方共识,力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推动全党全国人民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朝着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是基于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合理决定,也是根据世界发展大势作出的战略擘画,弘扬红色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大有裨益,对于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圆文化强国梦想至关重要,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持久兴盛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三)育新人:丰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育新人”从教育价值维度来说,是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使命。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有助于丰富精神世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进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11] 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接力传承红色文化,并结合不同的历史使命部署主题教育,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育了大批建设者、接班人,使得红色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接续奋斗中的育人作用充分彰显。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培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 “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2]。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对于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净化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比如,在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方面,弘扬红色文化就是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为活教材,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先进人物作为人们的学习模范,从中汲取文化元素与精神养料,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灵洗礼,使得人们在追忆先人中感悟革命先烈为党为国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临危不惧、破旧立新的意志品质,舍己为公、乐于奉献的社会风尚,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当前,随着对“两个文明”双轮驱动协调发展的重视,红色文化承载着一种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与教育意义,正积极发挥着培育新一代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兴文化:助民族复兴,坚定文化自信
“兴文化”从文化价值维度来说,是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的精神载体。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有助于中华民族振兴,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国家、民族和政党生存、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而文化自信则是对自身文化价值全面、积极的认可和践行,这是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原因所在。由此可见,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要将红色文化这种本土文化作为基石,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坚实的正能量滋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13]。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分挖掘红色文化承载过去、开创未来的价值元素,推动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随着时代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终将成为历史的必然。前进道路中需要通过弘扬红色文化激发人民群众顽强拼搏、敢于斗争的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续提供深厚的精神动力。
(五)展形象:促共创未来,增进文明互鉴
“展形象”从国际价值维度来说,是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的世界观照。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连接国内与国际,推动开放合作,增进文明互鉴,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增强世界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4],这是文化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红色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地域特色,红色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开放包容面向世界,具有强大的文化感染力与竞争力。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要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人民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这不仅有利于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展现中国文明大国的独特魅力,展现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切实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而且有利于在红色文化的对外交流中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偏见,增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推进世界的和平发展。
总之,红色文化犹如一篇波澜壮阔的史诗,立足当代、背靠传统、面向世界,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艰难困苦的磨砺、辉煌实践的孕育,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红色文化蕴含的红色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弘扬红色文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强大推动力。新时代新征程是中国梦的远征,在弘扬红色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15]作用,才能更好地牢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初心,更好地担负新的历史使命,助力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三、新的文化使命视域下弘扬红色文化的现实方略
新的文化使命赋予了弘扬红色文化明确的目标指向,旨在充分发挥其在政治引领、社会治理、教育熏陶、文化建设及国际交流等多方面的深层价值和作用。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我们要根据具体目标提出针对性的实践策略,采用系统化、有序化的方式弘扬红色文化。
(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红色文化作为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璀璨成果,不仅是中国学术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更是中华民族在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国家富强道路上的精神支柱。红色文化内涵之深远,维度之广阔,随着历史车轮的演进持续深化与拓展,生动囊括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决策、人物等,共同构建起脉络清晰、逻辑严密、传承有序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因此,新时代在新的文化使命视域下弘扬红色文化,需要我们更加重视红色文化基础理论研究,持续深化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从中国共产党全景式发展史的视域来研究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规律和路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话语体系的发展增添红色文化标识,开拓研究思路、拓展研究领域,运用历史学、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进行交叉研究,让红色文化保持持久生命力。一是根据当前的理论和现实需求,紧密联系国家、社会以及红色文化发展现状,设立一批亟待深入研究的红色文化相关重要项目,研究如何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回应红色旅游模式弘扬红色文化的巨大作用,用学术参与发挥项目课题的战略导向作用,助推社会经济发展。二是以科研项目为依托与高校创建相关科研机构平台,例如2022年多方联合成立的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要不断建立、完善相关科研机构平台,提高平台资金投入,有效利用研究资源,汇聚更多专业人才,形成协同创新机制、引领学术前沿方向,促进原创性理论成果产生,建设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高地;积极与其他相关部门(教体、文旅、宣传、商务等部门)展开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广带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产品,实现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三要加强科研人才培养,构建红色文化学科与红色文化研究相应硕博学位点,使得项目、机构和人才之间建立正向循环系统,促进红色文化学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弘扬传播过程,营造红色文化社会风尚
红色文化是塑造社会主义意识、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抓手。推动红色文化有机嵌入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可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在物质层面以战役遗址、文艺作品、红色书籍、红色旅游、微党课等具体实物为载体;在精神层面通过亲身实践深入理解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高科技视听设备进行间接感受和领悟红色文化;在制度层面可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传承红色文化的指导性意见和保障机制,引领弘扬红色文化的方向。从以上三个层面来形成大宣传格局,扩大红色文化影响范围、增强红色文化弘扬效果,充分凝聚社会共识,营造红色文化风尚。创新弘扬红色文化的传播过程,要从传播主体、方式、内容和受众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从传播主体方面下功夫,弘扬红色文化要促进传统官方传播主体与新兴网络民间传播主体之间进行良性的交流和互动,促成不同传播主体在多平台参与,打造系统化的宣传网络,实现多个中心的连环传播。二是要从传播方式方面下功夫,弘扬红色文化要与科技深度融合,广泛调动和运用红色资源,应用现代先进数字技术给人民带来身临其境的视听体验,拓展、重塑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三是要从传播内容方面下功夫,综合运用“四史”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作为红色文化的生动教材,梳理红色文化自产生以来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脉络,从中提炼出红色文化的精华,以便将其运用到广大人民的道德培育中。四是要从传播受众方面下功夫,弘扬红色文化要结合受众的习惯和特点,利用大数据包容各个群体的认知差异,进行分众化的媒体宣传,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与心理认同,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功能,形成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总的来说,创新弘扬红色文化的传播过程,就是进一步释放红色文化的引领力和感召力,发挥红色文化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能动作用,增强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的高度认同,激发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实现红色文化价值观念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双向促进,营造红色文化社会风尚。
(三)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培育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6],运用系统观念,多维度统筹,深入挖掘、整理、利用好红色文化中的文化资源,大力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加强红色文化教育,一是要运用红色文化中的生动例子阐释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加强时代新人对科学理论的学习和践行,强化时代新人的思想引领,引导时代新人自觉拥护党的领导。二是要通过红色文化教育时代新人加强理想信念,发挥红色人物的先锋模范作用,选取深入人民群众生活、贴合文化事业发展、展现时代精神的鲜活案例,讲好优秀中国共产党员、普通劳动工作者等为主体的动人故事,挖掘其中激发斗志、催人上进的精神力量,增进时代新人对奋斗、奉献、勤俭等精神的实际感知与高度认同,补足理想信念之钙。三是要在“家庭—学校—社会”三重维度塑造时代新人,充分挖掘红色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家庭方面,要注重传承红色家风,争做家风建设表率;学校方面,要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通过举办读书周、班会日、主题演讲等系列活动,构建积极向上的红色文化宣传环境,显隐结合地陶冶学生高尚情操,通过科学设计和有序融入让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社会方面,要注重红色记忆纪念活动,推出高质量文艺作品,营造弘扬红色文化的浓郁氛围,有力推进红色文化入心、入行。
(四)融入文化事业全局,统筹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建设提升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红色文化熔铸在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宏伟历史进程中,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提供了丰富厚重的生动素材。红色文化事业和红色文化产业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强力引擎,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活力保证。红色文化事业是在文化上层建筑领域,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红色文化产业则是从前者下沉到文化经济领域,变为具象的、可消费的文化产品,两者相互渗透、互为转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新征程要继续推动两者有机结合、互动发展,充分释放红色文化事业和红色文化产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强劲动力。在两者的动态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发挥红色文化事业的保障优势。在面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中,持续加大对红色文化形态的占比,保障其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出场含量”。要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媒介的公共服务呈现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产生的文化成果,全方位展现红色文化的先进性及其与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然联系。另一方面要发挥红色产业的发展优势,丰富和推进红色文化的呈现形式。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能调动文化市场活力,要鼓励、支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到红色文化相关作品的生产、分配和文化消费中来,创新文化产品的呈现形式,生产出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既能体现中国价值、中国风格又能凸显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高质量文化产品。
(五)讲好红色文化故事,深化对外文明交流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7]红色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凸显了中华民族特质,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鲜活的故事素材,是进行文艺创作、国际文化传播的巨大宝藏。在红色文化故事中注入红色文化精神力量,不仅能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还可以有效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要在讲好红色文化故事中实现弘扬红色文化的目标诉求,使得两者双向赋能、互相成就。一方面,讲好红色文化故事要坚持“以我为主”,塑造中国形象、展现中国魅力。要在弘扬红色文化中确立旗帜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场,秉持彰显红色文化自信的、自强的、现代的创作理念,致力于创作能够凸显人民群众奋进昂扬精神面貌的作品,保障红色文化安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在深化“两个结合”中重构新的文化使命下的文化叙事,发现中外受众的利益交汇点、话语共同点和情感共鸣点,巧妙地向世界展现红色文化精神,建设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国际形象,形成更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大国形象。另一方面,弘扬红色文化要坚持“为我所用”,坚持文化守正创新,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简而言之,借鉴吸收一切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使得红色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为新的文化使命服务,在国际传播载体进行平等交流对话,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人类文明繁荣发展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8]。新征程上,在新的文化使命下弘扬红色文化,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助力文化强国,坚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10页。
[2][7][13][14][15][18]《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4、35、35、37—38、35、18页。
[3][6][17]《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33、328、33页。
[4]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求是》,2021年第19期。
[5]《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强调 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22年8月19日。
[8]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求是》,2021年第10期。
[9]《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44页。
[10][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23、48页。
[12]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39页。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28页。
(责任编辑:单孝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