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士生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024-06-20谢鑫许丹东沈文钦陈洪捷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科研训练学位论文博士生

谢鑫 许丹东 沈文钦 陈洪捷

DOI: 10.16750/j.adge.2024.06.005

摘要:基于2022年的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对我国博士生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的基本面貌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整体上,跨学科选题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更高,但仅14.5%的博士生表示自己为跨学科选题,理、工、农、医博士生中学位论文选题跨学科的比例明显低于人文社科。第二,外在读博动机弱、硕博阶段就读学科不同的博士生更有可能做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相比单一导师指导,多学科导师联合指导下博士生做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的概率更大,而单学科导师联合指导下的概率更小。在论文发表要求的压力下,博士生做跨学科学位论文的概率将下降。第三,理工农医博士生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的质量保障需依赖多学科的导师联合指导。为促进我国博士生的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院校应积极招收具有跨学科背景及兴趣的博士生,加强多学科导师联合指导制度的建设,创设更宽松的学术评价环境。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博士生;学位论文;学科差异;科研训练

一、问题的提出

学科交叉融合是我国实现科研创新突破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有效路径,而它离不开跨学科研究人才的供给。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理念指引下,跨学科研究人才的自主培养问题亟待重视。博士生教育是个体科研训练的关键阶段,博士生的跨学科培养质量将影响学科交叉融合事业的长远发展[1]。学位论文研究自摸索选题到通过答辩几乎贯穿学生读博生涯的始终,无论在人文社科抑或自然科学领域,它都是博士生至关重要的科研训练经历。人文社科领域有较强的著作传统,重视博士生学位论文的写作与出版;自然科学领域虽然更重视博士生期刊论文的发表,但学位论文通常是博士生期刊论文的整合版本,承载着他们读博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2]。跨学科的学位论文研究有利于博士生在具体的科研活动中积累跨学科经验、助力跨学科研究人才培养,相关证据

表明学位论文跨学科选题与研究对博士生的跨学科研究能力增值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从国际经验来看,作为学科交叉融合强国的美国相当重视博士生的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全美博士学位调查(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SED)自2001年开始请博士毕业生在问卷中汇报自己学位论文的跨学科情况,其调查结果表明:学位论文为跨学科研究的博士生比例在2001年达到了24%,至2016年已逐步上升为44.7%。而且如表1所示,人文社科与理工科学位论文跨学科研究的比例整体上旗鼓相当,基本都呈持续上升趋势[4]

关于博士学位论文跨学科的影响因素。国外有研究对144篇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发现,导师特征对博士生学位论文跨学科水平的影响最为明显,由小规模、多学科院系导师指导的学位论文跨学科水平更高[5]。另外,国内外的较多研究虽然并未聚焦博士生的跨学科学位论文,但关注到个体跨学科研究倾向和行为的影响因素,亦可作为参考。例如,有学者对303名科研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个体所在学科领域对其跨学科研究的开展有显著影响。相比于基础学科领域(如数学、生物学、自然地理学等)的研究者,应用学科领域(如信息科学、医学、人文地理学等)的研究者开展跨学科合作研究的可能性更大,而开展学科内合作研究的可能性更小[6]。还有学者对606名研究生(以硕士生为主)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跨专业和持有内在入学动机的研究生具有更高的跨学科研究兴趣[7]。针对跨学科研究者的动机特点,有研究对12名处于不同职业阶段的跨学科研究者进行访谈发现,他们中无一人提及外在动机的作用,相反,驱动他们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动机主要是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社会责任感、理解复杂问题的好奇心以及科研创新的成就感等[8]。还有研究指出,跨学科研究具有周期长、投入多、挑战大等特点,虽能提升研究的质量,但科研产出效率较慢[9]。因此,在论文发表的压力催促下,博士生可能更不愿尝试高风险的跨学科研究[10]

目前国内学界虽然愈加关注博士生的跨学科培养问题,但对博士生学位论文跨学科的实证研究还非常少见,鉴于学位论文对博士生科研训练的重要性,我国博士生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的基本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有待揭示。本研究基于2022年的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数据,分析我国有多大比例的博士生开展了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哪些博士生更可能开展此类研究,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是否表现出质量优势,哪些博士生更能通过跨学科来提升学位论文的研究质量。通过弄清上述问题为推动博士生开展高质量的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提出政策建议。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设定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22年“研究生培养质量反馈调查”的子项目“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该项目由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于2022年5—7月组织实施。调查采取全国普查形式,向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所有即将毕业的博士生发放网络问卷65146份,共回收问卷23197份,回收率为35.6%。在剔除填答时间过短、填答内容明显不合理的问卷后,保留了22382份有效问卷(96.5%)。从样本分布来看,在性别上,男性占53.8%,女性占46.2%。在年龄上,平均为31.51岁(SD=4.55)。在院校类型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占39.8%,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占25.6%,普通高校占24.0%,科研院所占2.2%,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占8.4%。在学科类型上,人文学科占6.8%,社会科学占13.8%,理学占21.3%,工学占34.7%,医学占17.3%,农学占6.1%。在学位类型上,学术型学位占93.2%,专业学位占6.8%。在录取方式上,本科直博占7.8%,硕博连读占28.9%,普通招考占63.3%。在招考方式上,申请?考核方式占50.5%,非申请?考核方式占49.5%。收回的问卷中,学科类型中“交叉学科”门类的样本量仅为11,故作为缺失值处理。另外,由于问卷中关于博士生本科与硕士阶段就读学科的题目为非必答题,而且直博生没有硕士生教育阶段,因此“本科跨学科背景”和“硕士跨学科背景”变量出现了较多样本缺失,共有7867份样本完整反馈了这两个变量的数据。

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可保障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本研究以2022年教育部公布的博士毕业生数据为参照,其数据显示男性占56.2%,女性占43.8%;学术型学位占92.8%,专业学位占7.2%;人文学科占6.0%,社会科学占14.1%,理学占20.7%,工学占36.6%,医学占18.0%,农学占4.6%。本研究问卷全样本的性别、学位类型和学科类型分布与之较为一致。另外,在完整反馈了跨学科教育背景信息的7873份样本中,男性占54.7%,女性占45.3%;学术型学位占92.5%,专业学位占7.5%;人文学科占9.6%,社会科学占19.7%,理学占19.4%,工学占31.0%,医学占15.4%,农学占4.9%,整体上与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博士毕业生分布差异不大。因此,本研究样本的代表性较高。

本研究的主要变量设定见表2。其中,通过博士生自我汇报学位论文选题是否跨学科来测量学位论文跨学科的情况。这是因为选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11],而自我汇报是学界测量跨学科研究的一种常用方式,其有效性已得到美国SED项目组的验证[12]。对于学位论文研究质量的测量,考虑到跨学科研究往往是以复杂问题为中心来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资源,从而达成超越传统学科边界的知识创新和问题解决[13]。因此,本研究通过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来反映其研究质量。学位论文外审专家的评价意见更具客观性,但由于其涉及隐私而难以获取,且即将毕业的博士生已完成学位论文研究,对其内容和贡献有相对清晰的认识,因此本调查请博士生对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自我评价。

在数据分析思路上,本研究首先通过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和T检验初步揭示我国博士生学位论文跨学科的现状及其与学科类型、导师指导制度、论文发表要求压力、读博动机、跨学科教育背景、学位论文研究质量的关系。其次,通过回归分析法,在控制性别、年龄、院校类型、学位类型、录取方式、招考方式变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学位论文跨学科的影响因素。最后,在控制变量后开展回归分析和交互项检验,回答博士生的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是否具有质量优势,哪些因素会调节其学位论文跨学科与学位论文研究质量的关系。

三、研究结果

1.描述性统计与差异性检验

本研究的描述性统计发现共有14.5%的博士毕业生表示自己的学位论文为跨学科选题。鉴于多数影响因素为分类变量,因此本研究通过卡方检验初步分析了它们与学位论文跨学科的关系。表3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科类型、导师指导制度、论文发表要求压力、跨学科教育背景博士生中的学位论文跨学科者比例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①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博士生中的比例(20.8%~29.2%)明显高于理工农医中的比例(6.9%~15.6%)。②由多学科导师联合指导的博士生中的比例最高,达到18.5%,由单学科导师联合指导的博士生中的比例最低,甚至比单一导师指导的博士生还要低4.7个百分点。③论文发表要求压力大的博士生中的比例更低。④在跨学科教育背景上,本科或硕士有跨学科背景博士生中的比例高于无跨学科背景者。

读博动机为连续变量,因此本研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初步分析了它与学位论文跨学科的关系。表4的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学位论文未跨学科的博士生,学位论文跨学科者具有显著更强的内在读博动机和显著更弱的外在读博动机。此外,本研究也在表4中初步检验了跨学科的学位论文研究是否具有质量优势,结果显示相比于非跨学科的学位论文,跨学科学位论文在创新性和应用价值的得分上都显著更高。

2.博士生学位论文跨学科的影响因素

为了实现预测变量之间的相互控制,进而更准确地检验各因素对学位论文跨学科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在控制变量的基础上构建了Logit回归模型(见表5)。分析结果显示:①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博士生学位论文跨学科的概率分别是工学博士生的2.25倍和1.36倍,而理学、医学、农学博士生的概率分别仅为工学博士生的66%,55%和44%,可见,理工农医博士生学位论文跨学科的概率明显低于人文社科博士生。②多学科导师联合指导的博士生学位论文跨学科的概率是单一导师指导博士生的1.71倍。③论文发表要求压力大的博士生学位论文跨学科的概率仅为压力较小者的81%。④博士生的外在读博动机每提高一个单位,其学位论文跨学科的概率将下降9%。⑤硕士有跨学科背景的博士生学位论文跨学科的概率是无跨学科背景者的1.51倍。

3.跨学科学位论文的质量优势及其影响因素

为了进一步检验跨学科的学位论文研究是否具有质量优势,本研究在控制变量的基础上构建了学位论文跨学科对其研究质量的OLS回归模型(见表6)。考虑到跨学科对研究质量的影响可能存在学科异质性[9],因此本研究根据人文社科与理工农医这两类学科进行分样本回归分析,得到模型1和模型3。另外,为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两类学科博士生跨学科学位论文的质量优势,本研究构建了七个交互项以检验导师指导制度、论文发表要求压力、读博动机、跨学科教育背景对学位论文跨学科与研究质量关系的调节效应,得到模型2和模型4。

经检验,各回归模型的Durbin-Watson值都在优值区间[1.7,2.3]内,说明随机误差项之间的自相关性弱;所有预测变量的Tolerance值均大于0.1,VIF值均小于10,说明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调整后R2和R2值非常接近,说明基本未加入冗余的预测变量。分析结果显示:①在模型1和模型3中,学位论文跨学科对人文社科(β=0.07,p<0.001)和理工农医(β=0.03,p<0.05)博士生的学位论文研究质量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②在模型4中,“学位论文跨学科×多学科联合指导制”交互项对理工农医博士生的学位论文研究质量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03,p<0.05)。为进一步明确该调节效应的含义,本研究针对理工农医博士生群体构建了不同导师指导制度下的分样本回归模型(见表7),发现只有在多学科的导师联合指导下,学位论文跨学科才对理工农医博士生的学位论文研究质量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06,p<0.01)。

四、讨论与启示

1.主要发现及其讨论

(1)我国理工农医博士生中学位论文跨学科的比例明显低于人文社科博士生。我国仅14.5%的博士毕业生在调查中表示自己开展了跨学科选题的学位论文研究,尽管并非所有博士生都需要做跨学科学位论文,但鉴于学位论文跨学科研究对博士生跨学科培养具有重要价值且能有效促进学位论文的研究质量,因此该比例仍有提升的空间和必要。其中,理工科博士生中的比例(10.8%~15.6%)显著低于人文社科博士生(20.8%~29.2%),这与美国相比尚有较为明显的差距。2011—2016年全美博士学位调查(SED)结果显示,人文社科博士学位论文为跨学科研究的比例(27.4%~49.7%)与理工科博士学位论文的比例(26.3%~45.5%)基本上并驾齐驱[4]。虽然就学科文化本身的特点而言,自然科学的学科结构严密、边界清晰,人文社的学科边界模糊,因此前者比后者相对更不容易出现跨学科研究[14]。但美国非常重视理工科博士生的跨学科培养,例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自1998年便开启了“研究生教育与科研训练一体化”(IGERT)项目,以推动STEM领域博士生的跨学科训练[15],一些参与IGERT的院校支持博士生在跨学科团队中开展研究,并要求其学位论文中至少有一个跨学科研究章节[16]。这些举措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美国理工科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跨学科研究。我国理工农医博士生的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亟待加强。

(2)外在读博动机较弱、硕博阶段所在学科不同者更可能做跨学科的学位论文研究。读博动机和跨学科教育背景是影响博士生学位论文跨学科的背景性因素。超越传统学科范畴的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不仅更具不确定性和失败风险[17],而且在评审环节中更难找到同行,容易获得消极评价[18]。因此,求学动机具有功利性的博士生可能会为了规避研究风险、尽快出成果和获得学位而不愿尝试做跨学科选题的学位论文。前人研究往往发现跨学科教育背景对博士生一般性的科研表现有消极影响[19],但忽视了它对博士生的跨学科研究表现可能有促进作用,本研究为这一点提供了证据支持。对于硕士跨学科背景的作用显著而本科跨学科背景的作用不显著,可能的解释是:硕士生教育比本科生教育更强调专业化学习和科研训练,因此硕士阶段在不同于博士阶段的学科专业就读可以更深入地把握该学科,从而借助其知识视野和研究技能促进博士学位论文的跨学科研究。

(3)获得多学科联合指导、论文发表要求压力较小者更可能做跨学科的学位论文研究。导师指导制度和论文发表要求是影响博士生学位论文跨学科的过程性因素。导师指导无疑是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多学科的导师联合指导制度作为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重要举措[20],能有效提升指导的学科多元性,引导博士生做跨学科选题的学位论文研究。而单学科导师的联合指导虽然相比单一导师指导也具有多元性,但由于学科结构单一,反而可能会限制博士生开展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

我国盛行的博士生论文发表制度通常要求学生在发表一定数量和期刊级别的论文后才能获得学位,在期刊版面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作为学术新人的博士生往往发表难度较大,论文发表要求成为其最主要的焦虑来源[21],加剧了短平快的发表取向[22]。跨学科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因此知识获取和整合的挑战性较大[23]、容易遭遇同行评议危机[24],需要经历周期较长且高风险的研究过程才能取得论文发表。为保障自己能按时按量达成发表要求进而顺利毕业,博士生可能更不愿尝试跨学科的学位论文研究。

(4)自然科学博士生的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质量保障需依赖多学科的导师联合指导。整体来看,无论是对人文社科还是理工农医的博士生而言,跨学科选题都能正向预测其学位论文的研究质量,即跨学科的学位论文研究往往具备质量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跨学科对于促进知识生产的重要价值,跨学科研究不仅在不同的传统学科间建立了创新性的知识关联,并且具有很强的问题导向,能借助多学科工具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正如吉本斯等所言:“跨学科是模式II中知识生产的首要形式[25]。”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理工农医博士生而言,当无法获得多学科的导师联合指导时,其学位论文跨学科所带来的研究质量优势将不复存在。对此,可能的解释是:①人文社科博士生的研究以“个体模式”为主,重视个人的独立探索。而对自然科学博士生的研究往往采取“团队模式”,强调博士生与大、小导师等实验室成员的团队合作[21]。因此,理工农医博士生跨学科学位论文的研究实施更需要与多学科导师进行团队合作。②人文社科的智识结构本身就隐匿着跨学科性,跨学科对其而言并非新鲜事物[26],但自然科学边界清晰、知识和技术门槛较高等属性使得研究的跨学科性较弱。有研究发现跨学科研究的“引用惩罚”现象(Citation penalty)较多存在于自然科学[27],而研究者所在领域的跨学科性越弱,跨学科研究对其产出质量的正效应越弱[9]。自然科学博士生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的质量保障可能面临着较大的阻力和挑战,因此更需要多学科导师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2.政策启示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博士生尤其是理工农医博士生开展高质量的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笔者针对培养单位的招生、培养和评价环节提出建议:

(1)在招生环节,积极吸纳具有跨学科背景及兴趣的博士生源。培养单位应该对跨学科、跨专业读博的考生更具包容性,在招考要求中放宽对其学科背景的限制。当然,为了确保跨学科考生的生源质量,培养单位可通过笔试环节考察其是否具备所报学科专业的基本知识。另外,超越功利的学术兴趣能驱动博士生积极尝试高创新、高挑战的跨学科选题,外在动机较强的博士生则较难承受跨学科研究的挑战和风险。培养单位可依托“申请?考核”制下的背景材料筛选、研究计划汇报和面试等环节,深入考察考生的读博动机,招收学术志趣尤其是跨学科研究兴趣较强的考生。其中也包括考察跨学科考生的跨考动机,尽量避免招收因避难就易或其他功利化动机而选择跨学科的考生。2022年的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发现,相比人文社科博士生,理工农医博士生的外在动机得分和硕博背景同学科的比例显著更高。因此,我国理工农医领域更应加强对博士考生跨学科背景和读博动机的考察。

(2)在培养环节,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多学科的导师联合指导。美国盛行的学位论文指导委员会制度(Dissertation Committee)通常要求指导团队中有其他学科的导师成员,这项重要举措有效促进了美国博士生跨学科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实施[28]。加强多学科导师联合指导制度的建设,不仅能推动博士生尝试跨学科选题的学位论文研究,而且能有效保障理工农医博士生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的质量,帮助其克服学科文化引发的跨学科挑战。不过从现状来看,2022年的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显示,我国理工农医博士生中获得多学科联合指导的比例(18.1%~34.0%)虽然比人文社科博士生(8.5%~11.4%)更高,但他们中还有不少人获得的是单学科联合指导(27.4%~31.9%)[3],由单学科导师组建的指导团队反而容易阻碍其学位论文跨学科,将其束缚在学科范式之内。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各学科博士生的多学科导师联合指导,包括支持人文社科博士生与不同师门、学科和院系的教师交流,拓展其跨学科的学术灵感和视野;在理工农医领域,则应依托跨学科研究项目和组织机构中的多学科教师开展联合指导,保障不同学科导师之间的合作密切度,以免联合指导流于形式。

(3)在评价环节,为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创设宽松的学术评价环境。跨学科研究属于高风险高回报的研究路径,培养单位应该在整体上淡化对博士生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使之不必因担心论文难获发表而不敢尝试周期较长、探索性强甚至有失败风险的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同时,随着我国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交叉学科和培养单位自主设置的二级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针对在交叉学科专业就读的博士生群体,应该制定更加宽容适切的学术评价标准,例如取消论文发表的数量要求、认可其在不同学科期刊发表的论文等,并通过适当延长学制、提供延期项目资助等举措鼓励其“慢工出细活”,做出原创性、高质量的跨学科研究成果。对于学位论文本身的评价,自然科学领域通常会根据相关的论文发表情况来评断博士生学位论文的研究质量[18],这可能不利于激励其尝试跨学科的学位论文研究。此外,还应有效处理跨学科学位论文可能遭受的同行评议困境,例如为跨学科学位论文制订针对性的评阅规则和核查办法,确保学位论文外审专家和答辩委员会中有相关跨学科领域的专家,推动不同学科评审专家之间的沟通交流等[29]

参考文献

[1] Boden D, Borrego M, Newswander L K. Student socialization in interdisciplinary doctoral education[J]. Higher education, 2011, 62(6): 741-755.

[2] Stubb J, Pyh?lt? K, Lonka K. Conceptions of research: the doctoral student experience in three domains[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12, 39(2): 251-264.

[3] 谢鑫, 沈文钦, 陈洪捷. 单一抑或多元: 导师联合指导能否促进博士生跨学科培养[J]. 中国高教研究, 2023(3): 18-26.

[4] Kniffin K M, Hanks A S, Qian X, et al. Dissertators with distantly related foci face divergent near-term outcomes[R]. NBER Working Papers, 2020.

[5] Mitrany M, Stokols D. Gauging the transdisciplinary qualities and outcomes of doctoral training programs[J]. 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05, 24(4): 437-449.

[6] Van Rijnsoever F J, HESSELS L 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isciplinary a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J]. Research policy, 2011, 40(3): 463-472.

[7] 李永刚, 付芝宁. 研究生的跨学科研究兴趣及影响因素——以3所研究型高校606份问卷调查为例[J]. 中国高校科技, 2023, 413, 414(Z1): 79-85.

[8] Guimar?es M H, Pohl C, Bina O, et al. Who is doing inter-and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why? an empirical study of motivations, attitudes, skills, and behaviors[J]. Futures, 2019, 112: 1-15.

[9] Leahey E, Beckman C M, Stanko T L. Prominent but less productive: the impact of interdisciplinarity on scientists research[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17, 62(1): 105-139.

[10] 孙士茹.跨学科: 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路向[J]. 当代教育论坛, 2023(1): 25-34.

[11] 李澄锋, 陈洪捷. 学位论文选题会影响博士生按期毕业吗?——基于全国博士毕业生离校调查数据的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20(7): 26-32.

[12] Millar M M, Dillman D A. Defining and identify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mong doctoral candidates[R]. A report to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Division of Science Resources Statistics. Pullman, WA: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2010.

[13] 雷普克. 如何进行跨学科研究[M]. 傅存良,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16-17.

[14] 蔡芬, 谢鑫, 张强. 论文发表经历能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吗——基于学科差异视角的实证考察[J]. 重庆高教研究, 2023, 11(3): 105-117.

[15] 焦磊, 谢安邦, 赵军. 美国大学STEM领域博士生跨学科“规训”研究——基于IGERT项目[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 38(2): 50-56.

[16] Morse W, Nielsen-Pincus M, Force J E, et al. Bridges and barriers to developing and conducting 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student team research[J]. Ecology and society, 2007, 12(2).

[17] Wall S, Shankar I. Adventures in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08, 33(5): 551-565.

[18] 高耀. 学科文化与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标准——基于哲学、社会学和物理学的考察[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8, 16(1): 15-38,187.

[19] 付鸿飞, 周文辉, 贺随波. 冲突还是促进: 学术型博士生跨学科行为与科研绩效的关系[J]. 高等教育研究, 2021, 42(8): 53-62.

[20] Nisselle A E, Duncan R E. Multiple supervisors from multiple disciplines: lessons from the past as multidisciplinary supervision becomes the way of the future[J]. Traffic (Parkville), 2008 (10): 143-166.

[21] 谢鑫, 陈洪捷, 沈文钦. 学术训练环境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的影响——基于学科差异的视角[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3(4): 1-11.

[22] Jackson D. Completing a PhD by publication: a review of Australian policy and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13, 32(3): 355-368.

[23] 王嵩迪, 文雯. 跨学科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特征、挑战及其支持策略[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3(7): 38-47.

[24] 李澄锋, 陈洪捷. 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型与同行评议的危机[J]. 高等教育研究, 2020, 41(12): 22-29.

[25] 吉本斯, 等. 知识生产的新模式: 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M]. 陈洪捷, 沈文钦, 等,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23.

[26] 蔺亚琼. 一幅别样的学科图景——浅论学科的跨学科性与稳定性[C]//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文化传承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2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357-363.

[27] Levitt J, Thelwall M. Is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more highly cited? a macro-level study[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9(12): 1973-1984.

[28] Hibbert K, Lingard L, Vanstone M, et al. The quest for effective 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supervision: a critical narrative analysis[J]. Canadian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14, 44(2): 85-104.

[29] 赵红军, 邱厌庆. 学科交叉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中隐性沟通的研究与实现[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0(1): 13-17.

(责任编辑  周玉清)

作者简介:谢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北京 100871;许丹东,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苏州 215123;沈文钦,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1;陈洪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北京 10087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IPOD模型的‘医+X博士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及其成效研究”(编号:72304019)

猜你喜欢

科研训练学位论文博士生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拜根兴教授
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实践
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实践
基于话语分析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写作的对比研究
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研究生科研训练及能力拓宽研究
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