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2024-06-20陈林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扎根理论博士生

DOI: 10.16750/j.adge.2024.06.006

摘要:借助扎根理论的分析范式,详细揭示了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深层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个人学术投入”与“学术发表期望”是触发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前置条件和转化动力;“学术组织规训”与“导师指导策略”是影响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硬要求”和“软约束”;“职业发展规则”与“论文发表市场”的现实博弈是作用于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刺激”因素与“反馈”机制;且个人“投入”与“获得”效益的“非对称性”体验、“导师策略”与“制度规训”的“二律背反”矛盾以及“刺激因素”与“结果反馈”的“不稳定性”结构,共同构成了“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并在“主体—组织—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彼此影响下塑造了“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影响机理”。为激励博士生坚持“以学术为志业”,必须在主体、组织与环境层面合力共为,通过端正读博动机与学术发表意识、树立“以学术为志业”的认知态度,优化博士生教育的组织管理模式、加强和谐导学关系的组织构建,纠偏学术劳动力市场的环境氛围和优化学术期刊市场的信息化建设等,从而为促进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博士生教育;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扎根理论

一、问题提出

随着新公共管理主义“绩效至上”与“量化考评”的兴盛,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与个人能力等逐渐相互捆绑,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评价”个人研究能力的特殊符号。无论是学术研究者抑或博士研究生,都希望通过发表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的学术论文,以此获得象征学术声誉、科研资本与创新能力的“期刊符号资本”。因为发表一定数量和等级的学术论文不仅成为评价高等教育机构经费使用效益、办学层次等级、社会声誉地位和学科建设水平等的重要指标,而且成为评价高等教育机构本科、硕士和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水平的关注核心。故而,学术论文发表逐渐演变成为影响大学排名、资源分配、声誉地位和学术评价的制度化标准。为此,本研究以在读博士生为研究对象,以“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影响机制”作为研究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从而构建与其相应的理论模型和解释框架,以此来探查我国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成逻辑。

二、研究过程

1.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强调研究者在开展相关研究前并无“前设性”理论假设,直接从研究问题、研究对象或田野调查的实际观察着手,通过对原始资料搜集、加工、分析,从而以一种系统化的思路进行总结、归纳、整合,继而展现真实问题或研究现象的本质规律与解释性理解[1]。其目的或原则在于将原始资料中的组织关系与研究内容转化成为一般性的、结构化的、系统性的规律认识或理论解释,从而达到诠释资料本身的研究目的,并进一步上升为指导社会实践或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方案与行踪指南。本研究采用主体性的深度访谈结合资料分析方法,深入探讨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现实影响机理。

2.资料收集

首先,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进行资料收集与内容分析,因此采用半结构化的访谈形式,事先准备了相应的访谈问题提纲。其次,通过“一对一”面对面访谈与网络在线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26位在读博士生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并在访谈过程中根据受访对象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行追问。访谈时间平均在30—60分钟。同时,在向受访者说明研究目的和保密原则的情况下,征得受访对象的同意后对访谈过程进行全程录音,以便访谈结束进行文本转录与重复分析。

3.编码分析

本研究以质性研究的经典式扎根理论为方法范式,严格遵循开放式编码、关联式编码与核心编码的三级编码过程。首先,通过对原始资料进行反复研读、认真分析和标签加工,并按编号顺序进行标记;其次,对开放式编码所得的初始概念进一步总结、归纳和重排,并通过类聚分析寻找其不同初始概念之间的范畴,从而在不同范畴之间建立内在联系;最后,将前两步编码进行整合凝练,形成可以解释或说明整个研究内容的核心范畴,同时开发出可以解释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内在联系的故事线与框架图,并以故事线为线索逻辑进行解释理解与理论构建,构建起相应的逻辑关系与作用路径[2]。最终,本研究共得到92个初始概念、19个副范畴和6个主范畴的编码系统(见表1),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和解释框架。

研究将“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影响机制”确定为本研究的核心范畴,并就此核心范畴构建了以下故事线来进行解释和说明:①博士生的“个体学术投入”是学术论文发表触发机制的前置基础;②博士生的“学术发表期望”是论文发表动机的转化动力;③“学术组织”的培养“硬要求”构成了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制度规训场域;④“导师指导策略”是影响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软要素”;⑤“职业发展规则”是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刺激机制;⑥“论文发表环境”则是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消极”反馈。值得注意的是,各因素之间并不独立运行或单独存在,而是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且互相影响,共同形成了“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影响机制”的内在机理与作用逻辑(见图1)。

4.理论饱和度检验

理论饱和度检验是判断扎根理论研究过程是否需要终止样本资料采集的重要环节。研究经过重复性的编码分析,发现“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影响机制”这一核心范畴已达到研究需要的理论饱和,因此停止资料搜集和编码整理。

三、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影响因素

1.个体学术投入是触发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前提条件

博士生自身的“个体学术投入”是触发学术论文发表动机的前置条件与能动要素,包括博士生个人的性格特质、经验积累、学术志趣等。在科学研究中,坚韧的性格特质、丰富的经验积累、浓厚的科研热情等是博士生实现学术论文发表的关键,这种基于个人价值认知与学术认同的自我意义建构,是博士生克服学术困难、攻坚科研高地、实现技术创新的信念感召。诚如布迪厄所言,“人们通常都会选择用带有‘天赋字眼的话语秩序来对一个人学业评判进行语言描述,它有助于个体与其学业成就形成并建构一种‘命中注定的信仰认知。”[3]一个资深的学者或研究者往往需要通过早期课题参与、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写作、会议交流等学术经历,增加科研经历、丰富写作体验、强化经验积累,从而找寻自我研究方向、磨炼科研动机、奠定学术基础,以此为个人更好的投身学术、立志科研打实基础。正如受访者B01所言:“博士生就是需要通过做课题、做实验、做项目等方式,以此锻炼自身作为学术人或研究者的科研热情,从而端正学术论文的发表动机与价值追求,否则所谓的科研也就失去了意义。”

2.学术发表期望是驱动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转化动力

“学术发表期望”是引导和调节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转化动力,包括博士生个人的论文发表收益、职业身份构建、学术能力训练、社会责任意识等获得感。学术资本的功利转化、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社会资本的自我积累、人际网络扩张、同辈尊重赞赏、导师持续支持等,都是影响和作用于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动机的直接驱动力。正如受访者B17所言:“无论哪个学科的人,读博也好、发表论文也罢,或多或少都是‘为获得什么。”因为通过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可以锻炼自我敏锐的前沿意识、实验设计与研究能力,不仅有助于强化博士生个人的创新思维、知识凝练与学术热情,而且有助于实现自我理想的意义追寻与志趣坚守。另外,高深知识的生产、核心技术的突破与科学研究的创新等,其根本宗旨都要求服务于社会性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科学、向上、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不仅能够更好的帮助博士生实现学术职业的社会化适应,而且有利于实现个人“为己的责任”与“为他的责任”的和谐统一。正如受访者B09所言:“如果我们对自己所做的事一点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都没有,那往后一定没有大成就。”

3.学术组织规训构建了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制度场域

学术组织规训构建了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制度场域。其中,培养考核标准是影响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组织场域,例如博士生招生录取的学术条件、课程学习的论文考核、中期考核与博士资格认定等,都是构成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现实环境;而毕业发表制度、组织管理模式与科研文化氛围则是影响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制度规训与文化诱因。大多数“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地方高等院校,都将博士生考核答辩、论文送审与发表一定要求的期刊论文进行组织绑定。因为“绩效至上”原则与“学术优绩主义”评价体系,不仅使得高校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强化了科研指标的“效率追求”,而且通过科研成果、学术论文或项目课题的级别数量表征个人学术能力、科研水平以及社会声誉,强化了个人作为“学术人”的角色适应与身份认同。这无形中进一步强调了“论文发表”的重要作用和现实价值,刺激了个人学术论文发表的动机强化与提高。如受访者B12所言:“每个学校都规定大家要在学制内发表什么等级、多少数量的C刊。而且这和各种奖学金、荣誉和项目申请直接挂钩。”某种意义上,存在这样一种潜在假设,即学术论文发表的质量和水平能够显著预测个人科研素养、学术水平与创新能力,且有利于高校或科研机构对人才培养的学术资质、能力水平和学位授予标准等进行制度化规范[4]

4.导师指导策略是影响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关键因素

导师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和水平的第一责任人,有着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经济意义上的生产劳动关系、伦理意义上的辈分次序关系和哲学意义上的认识实践主客体关系[5]。导师的指导风格、资本积累以及导学互动关系等,都是影响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关键要素,包括导师指导方式、指导频率、职称帽子、发表经验、行政职务、社会兼职、项目课题等。且不同类型的指导风格、学术背景、指导模式、指导能力等,对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学术潜力和科研绩效有着显著的差异性影响。一方面,“帽子”或职称作为高校教师社会荣誉资本的一种符号性奖励,不仅具有“学术精英”的象征意义[6],而且在获得导师资格、申请项目课题、发表学术成果等方面也象征着符号化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导学关系是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构成的复杂关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经济、法律、哲学、伦理等多重关系中[7]。和谐的导学关系,不仅有助于导师和博士生共同增强“以学术为志”的交流合作意识[8],而且能够激发博士生的学术志趣与科研热情。正如受访者B11所言:“我们和导师更像朋友关系,野炊、爬山或者打球,大家经常一起,事后他还经常搞个小聚餐,这不妥妥的兄弟友谊啊。”

5.职业发展规则是影响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催化机制

首先,职业身份构建是影响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社会标签,包括求职就业的考核标准、职业升迁的回报赋值、学术职业的身份表征、身份标签的学术认可等。如受访者B05所言:“发表一定数量或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不仅能够获得学术圈认可,而且有助于提升个人影响力。”其次,社会评价机制是影响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保障条件。虽然美国研究型大学并未将一定数量或等级的学术论文发表作为博士学位授予标准的硬性要求,但博士生在读期间有高质量或高水平的论文发表,却可以有效提升个人毕业后进入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工作可能性[9]。可见,如果一所高校的社会性共识与外部评价倾向于认为它拥有高配置、高精尖、高质量的资源平台与师资队伍,其相应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也就形成了“默认规律”。再者,学术网络关系也是影响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外部动力,包括学术大牛、室友闺蜜、恋人家人、期刊编辑、审稿专家等。特别是博士生学术网络关系中的“重要他人”与利益相关者,不仅会直接影响其个人就业区域的选择[10],还会影响其个人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质量和水平。来自家人的情感支持与陪伴、导师的情绪疏导与安抚、学术榜样的精神引领与感召、期刊编审的学术鼓励与指导等,对博士生学术创新、科研创造及其论文发表的持续性与耐久力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6.论文发表环境是影响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反馈机制

学术期刊的投稿审阅机制与规范化系统是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的检索站,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影响或制约学术研究者论文发表能否顺利通过的关键要素。然而,学术发表内卷化的激烈竞争与学术期刊投稿机制不完善,却成为了影响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消极反馈和阻碍因素,包括学术发表的累积效应、同辈比拼的竞争机制、期刊论文审用的内卷化,以及投稿过程不透明、投稿网站不规范、审阅过程不公正而滋生的人情稿、关系稿和面子稿等。这不仅使博士生对学术研究、科学创新与论文发表的价值认知产生了异化,而且导致部分博士生为追求发表数量、通过毕业考核或完成学业标准等制度规范而不惜牺牲学术研究、科研创新与论文写作的质量,以此获得学术发表市场的声誉、名气和成果积累而成为“共同体”承认的正式成员。奥尔塔更是直接把博士生比喻为“学术蚁军”,并认为发表学术论文从博士生教育的工具和手段演变为“目的”,论文发表的价值理性被遮蔽,变成了博士生激烈竞争的最终产品[11]。但这种为缴纳“形式化入场费”而拼命发表论文的经验陋习,却也造成了论文买卖、数据买卖、学术抄袭、一稿多投等多样化的学术不端行为。正如受访者B08所言:“现在大家都在灌水,没办法,整个环境都卷的太厉害,发表压力太大了。”此外,非对称性的社会生存压力也是影响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负面刺激,包括博士生规模化扩招、非升即走制度、分流淘汰与延期毕业等[12]

四、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作用机理

1.内在驱动:个人投入与获得效益的“非对称性”体验

研究发现,学术论文发表多的人,不仅拥有优渥的经济条件与生活质量水平,而且通过学术论文发表的资本置换、积累与认证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社会声誉乃至行政便利[13]。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无论是个人学术投入抑或是发表期望获得,其结果产生的学术资本“符号生产”,即论文,已经成为学术界公认的基本标志。学术论文的发表不仅能够提高博士生评价、招聘与考核的准确率,而且方便对具有“群体差异”的博士生进行类型或层级划分。拥有学术论文发表逐渐成为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符号资本”,具有被群体解释与同行认可的意义表征。同时,通过学术论文发表而获得“期望”满足的博士生也有利于实现符号化学术资本再生产,并凭借其优秀的符号表征与解释意义在群体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被群体关注或学界认可的“符号焦点”,从而得到学术职业社会化场域乃至论文发表市场的能力认可与尊重。概言之,学术论文发表的经验积累、资本获得与同行承认是博士生教育培养个体学术志趣、激发学术人情与锻炼学术能力的关键要素。问题在于,虽然个人稳定且长期的学术训练、课题参与、论文写作、实验观察等是学术研究成果得以顺利发表的必然要求和基本条件,但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过程并不是投入与产出的简单线性关系,而是个体学术投入(高、低)与发表期望获得(低、高)的“非对称性结构”(见图2)。

相对来说,在学术论文发表市场体验“高”期望获得的博士生,在后续的学术论文发表、课题申请、评价评优等资本置换活动中将会有“成功”“顺利”“喜悦”的积极认知与情感倾向,且极大可能会在某一研究领域或学科专业方向的学术投稿、期刊审稿乃至求职就业中一跃成为“学术新贵”。因为对于坚持“以学术为志业”的博士生教育和博士生个人来说,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质量、等级、声誉、影响力等都是其个人进行学术资本交换或积累的“流通货币”。然而,相对于“高”学术投入而“低”期望获得的博士生而言,学术论文发表的“失败”体验将会进一步滋生其个人对于论文发表、科学研究乃至学术职业的“消极”认知乃至“抵触”情绪,严重者甚至会产生“抑郁”乃至“痛苦”情感。诚如程猛所言,“一个没有论文的博士生就像一个没有子嗣的妃子。”[14]博士生个人长期的、稳定的、充分的学术发表投入,虽然可能不一定获得与之相匹配的“高”发表期望获得,但“低”学术投入一定适配“低”发表期望获得。换言之,通过“学术论文发表”而获得“高”收益回报,并拿到学术职业入场资格和积累再次发表资本的博士生,其个人的学术志趣、科研热情、职业社会化动机也将更加强烈。因为无论是成果产出、论文发表抑或科研创新,其对于个人“获得感”而言本质上都是一种积极、向上、持久的学术认知与情感体验,必须在个人经历长时间的艰苦探索、辛勤磨练与努力耕耘之后而获得“衍生”。借由柏格森所言,“‘每个人或事物的此时与当下不仅包含着他/它的过去而且指示着未来,即某一事物过去的出现、发展与成长会融化于现在或当时并持续的向未来涌进。”[15]博士生为学术论文发表的“获得”同样如此,既表征个人对学术发表获得所付出的时间、经历、情感乃至价值投入,而且预示着个人学术论文发表期望的当下“获得”与未来积累。

2.组织规训:导师策略与制度规训的“二律背反”矛盾

导师指导策略是影响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软”因素,而“学术组织规训”则是直接刺激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硬”要求。就博士生个体而言,学术成本的“投入感”与发表期望的“获得感”,是影响其个人学术论文发表的内源性因素,而“导师指导策略”与“学术组织规训”的“软—硬”交织则是影响个人学术论文发表的外置性因素。访谈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博士生理想的指导策略是和谐沟通、平等交流、相互成就。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博士生与导师的科研合作及其学术论文发表,而且有助于双方构建良好的导学关系与收获积极的自我体验。一方面,积极、良好且和谐的指导策略,能够有效促进博士生与导师合作进而获得导师学术资本积累、符码置换乃至符号消费的学术支持,这在论文投稿、审阅与录用的过程中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与权威认可价值。尤其对于有人才称号的导师来说,“称号”与“帽子”表征其在某一学术领域或研究方向的研究能力、社会地位与学术声誉,这种内涵“竞争秩序”与“优绩主义”的符号表征,都是博士生学术论文投稿与发表过程中的支持因素。正如受访者B09所言:“发论文经常把导师挂后面绝对是借势,不仅能够让编辑审稿人知道我是谁的学生,而且能够让他们更加细致认真地对待我的论文,因为一旦拒稿或退稿,不仅我能收到退稿通知,我导师也能收到啊,毕竟是……学者,该有的面子他们肯定不会不情愿给。”另一方面,积极的指导策略与和谐的导学关系有利于激发博士生的学术志趣、科研热情、批判思维以及创新能力,且有利于博士生强化“以导师为榜样”的情感认知与积极体验。诚如受访者B01所言:“……大牛/大咖是我们院很多年轻博士生的榜样和偶像。”但过度的学术指导、研究干预或科研压榨等反而会造成博士生的抵触、排斥乃至厌恶心理,产生撕裂导生关系的相对剥夺感[16]。正如受访者B18所言:“我导师什么都要管,做项目、搞科研、写论文都必须写他手里的项目基金,否则你搞其他的不仅不会指导或推荐论文,而且会经常说你‘不务正业,一点自由都没有。”

然而,“学术组织规训”是导师与博士生共同的“规约系统”,包括统一性的培养考核标准、论文发表制度、组织管理模式与科研文化氛围。制度化的培养过程是博士生锻炼学术能力、打开学术视野、养成基本素养、夯实各种技能、建构体系化知识的专门场域,是作用于学术论文发表的保障条件。因为统一性的学术论文发表规定是众多高校或科研机构评断和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基本学术素养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基本依据。例如日本在读博士生同样有学术论文发表的要求,且这是学校制度、社会惯习与文化要求的有机结合产物,不仅有利于规范个人的论文发表行为,同时也能够为整个社会架构作为研究者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17]。一方面,统一性的考核标准或发表要求确实有利于高校依循“绩效管理”的思维而实现博士生教育的有效管理,因为在“量化评估”与“指标测量”的时代,“数数”对博士生群体而言是最公平且最有效的手段。但另一方面,强制性的学术论文发表制度在锻炼博士生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功利性危机与结构性挑战。尽管短期来看,强制性的学术论文发表制度及其与学位授予的捆绑机制确实提高了博士生个人乃至群体的研究能力、写作水平和论文发表产出,但这种强制性、竞争性、内卷式的科研环境与学术氛围避不可免地造成了博士生“为发表而发表”的投机取巧行为、功利主义心理以及复杂的粗制滥造风险和严重的学术不端问题。

3.环境因素:刺激因素与结果反馈的“不稳定性”结构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降临,以经济水平、工资条件、住房差异为基本代表的家庭财富积累标准,日益成为衡量青年个体经济情况和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不仅成为青年个体对婚姻生活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在建立个体的社会地位、角色认知、身份认同等方面有着关键表征,并作为社会生活场域内最为根本性的个人生产要素和生存资本具有“置换一切”的流通价值和交换符码[18]。博士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与延期毕业率的逐渐攀升、量化评估与大学排名的助推,使得固定的期刊与有限的版面成为悬浮在众多博士生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不仅加剧了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环境的“内卷化竞争”,而且使得支撑博士生做实验、做项目、写论文的“目的”不再只是出于个人的学术志趣和科研热情,而是“学术社会化”背景下所激发起的个人“求生本能”,即出于学术论文“符号资本”的工具性价值关切,发表的动机也逐渐从“志趣”转向了“功利”,引发出“不发表就出局”的群体化焦虑和“为发表而发表”的内卷式竞争[19]。与此同时,高校教师“预聘长聘制”改革再一次加剧了学术论文发表市场的紧张关系与锦标赛机制,同时也造成了博士生学术职业社会化的不确定性认知与选择,强化了博士生作为新一代科研后备资源对青椒、论文打字机、学术打工人、科研雇佣军的异化身份认知。这种严酷的生存压力与广泛的认知异化,不仅加强了博士生功利主义的科研心态与发表动机,而且刺激了博士生的学术不端擦边意识与底线思维,加剧了学术市场与论文发表环境的内卷化竞争氛围。

理想愿景下,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发展目标与就业市场是“以学术为志业”。但在“新公共管理主义”全面渗透的背景下,“不发表就出局”成为博士生教育进行“绩效管理”的圭臬。因为学术职业的工作体量、薪资水平、职业环境不仅承载了青年个体对社会化“好工作”的自我想象,而且从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个体乃至家庭的生活保障[20],例如工作收入、子女上学、父母养老条件、医疗卫生水平等。因此,这也就使得学术就业与经济赋权成为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基本选择和价值导向。作为现代人生活的背景板,就业、工作及其附带的薪资和环境条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作为“个体”社会化的经济独立性与生活自主性,而且从角色身份、价值认同、人际关系、社会网络乃至日常的工作时间安排等多个方面塑造了个体的生活差异[21]。换言之,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不仅表征着即时性的个人生活保障与经济水平,某种意义上还预示着青年个体长远的经济水平与生活质量。与此同时,就业及其工作待遇的经济水平与生活质量也是婚姻缔结的直接因素或核心条件,为社会化的“婚姻”所倚重。自古以来,婚姻就被视为一种个体对他人的资源密集型长期承诺与质量保障,失业或待遇不理想所隐含的经济不稳定、生活质量不安全等不仅会直接降低青年个体对生活水平、质量和方式的期望或满足,而且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青年个体的婚恋观念、婚姻质量和婚姻保障[22]。随着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就业”选择,其个人的就业条件、工作待遇、薪资水平等直接象征着他在学术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压力“大小”。博士生“期刊符号”资本积累的数量和质量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学术能力与工作待遇,而且延伸到了家庭生活条件与社会生存质量,甚至某种程度上这种“期刊符号”的资本积累还能够直接或显著预测个人未来的学术成就与职业机遇。因为相较于经济水平、工作条件和财富状况的客观衡量,个体自我的价值认同、主观感知及其地位获得却是个体对于自身发展的主观评价,而这种主观感知的差异性对自我发展与个人社会化具有一定的主观构建性与阶层分化性[23]

五、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优化建议

研究发现,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现实逻辑遵循“主体—组织—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且博士生个体、学术组织以及发表环境的互相影响,共同形塑着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现实机理。有鉴于此,为促进博士生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乃至社会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在主体、组织与环境等方面着手,构想针对性地优化策略与行动路径,从而为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博士生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1.主体层面:端正读博动机与学术论文发表意识,树立“以学术为志业”的认知态度

博士生学术价值认识、科研志趣与创新热情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博士生教育阶段也并非学术发表、职业社会化、研究后备军等身份认识的起点。因此,一方面,必须加强博士生的学术志趣培养,通过端正读博动机与学术论文发表意识,从而提高博士生的科研热情与学术激情,帮助其树立“以学术为志业”的端正态度。以此纠偏博士生的学术论文发表认知,引导其构建学术职业社会化的身份认同。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大学生早期的学术研究训练与学术论文发表认知,将本科阶段的学术训练计划嵌入到“贯通式”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构建起全方位、多领域、全过程、一体化的博士生组织管理制度,为博士生树立学术职业社会化的角色意识和身份感知奠定坚实基础。

2.组织层面:优化博士生教育的组织管理模式,加强和谐导学关系的组织构建

现实“场域”决定个人的经验惯习。首先,完善高校博士生教育的组织培养与管理制度,构建并完善博士生“多元化”的学术评价体系。这不仅可以有效抑制唯科研、唯学术、唯论文的异化困境,而且能够优化并革新高校的学术组织管理模式,强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新模式,建立博士生“科、教、产、用”等多元化、系统性的组织管理制度,从而多措并举促进博士生开展学术研究与科研创新。例如,高校层面,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部门、社会组织或市场环境的沟通合作,通过共建创业孵化园、科技实验园、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方式,为从事学术研究与科学创新的博士生提供真实的研究问题与实验环境。其次,加强导师岗位的动态调整与组织管理,强化师生互选、导学匹配、和谐互动的导学关系,通过重塑师生交流、平等合作、权益保障的全方位导学互动体系,从而实现博士生教育的个性化指导、创新性发展与全面性成长。因为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个人努力与先赋背景,还与所在高校、学院、系所的办学层次和学科声誉,乃至导师的职称头衔与资本积累等紧密相关。最后,高校的组织管理制度与导师的指导培养策略应形成合力,强化博士生“以学术为志业”的体系保障机制,加强对博士生“学术志趣”与“科研热情”的支持力度。

3.环境层面:纠偏学术劳动力市场的环境氛围,优化论文发表环境的信息化建设

除了博士生个人、导师与高校的组织管理制度,社会性的环境氛围也直接影响着博士生的学术论文发表。因此,必须纠偏学术劳动力市场的环境氛围,加强学术期刊的信息化建设,从而对博士生的学术意识、研究规范及科研诚信进行正确引导。首先,纠偏学术劳动力市场的评价体系与科研氛围。社会单位乃至高校的人员招聘、考核评价与职称评审等,必须改变学术评价、科研管理与知识创新的“唯一性”价值导向,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变。同时,学术劳动力市场需要通过立足实际、对标社会、着眼市场的趋势把握,为博士生设立符合国家需要、贴合社会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专项基金或科研项目,将社会发展、技术需要和市场急迫的现实问题作为博士生学术研究的重点方向。其次,加强学术期刊的信息化建设与系统化维护,完善学术期刊的规范化建设。一方面,通过强化学术期刊建设的组织管理制度,完善学术论文投稿、审阅与录用的系统程序,如附带上传作者贡献说明、著录作者信息等,宣传推广学术规范行为准则,帮助博士生深化学术规范意识并自觉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另一方面,学术期刊应建立健全学术研究、科研创新及论文投稿的学术不端行为“黑名单”制度。通过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诚信备案、记录储存、信息曝光或告知责任单位等方式,坚决维护良好的学术秩序,营造公平公正且公开透明的论文发表环境。

参考文献

[1] 科宾, 施特劳斯. 质性研究的基础: 形成扎根理论的程序与方法[M]. 朱光明, 译.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5: 2-5.

[2] 李方安, 陈向明. 大学教师对“好老师”之理解的实践推理——一项扎根理论研究的过程及其反思[J]. 教育学报, 2016, 12(2): 58-70.

[3] 布迪厄. 国家精英: 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 杨亚平,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33.

[4] 杨铜铜. 高校学位授予标准的合法设定——兼论《学位条例》的修订[J]. 东方法学, 2020(3): 116-125.

[5] 刘志. 研究生导师和学生关系问题何在——基于深度访谈的分析[J]. 教育研究, 2020, 41(9): 104-116.

[6] 张冬梅, 张欣. “帽子”缘起: 高校教师荣誉的符号生产与消费[J]. 重庆高教研究, 2021, 9(6): 117-127.

[7] 刘志. 导生关系的内在规定、对象范围及基本特征[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0(12): 4-9.

[8] 陈武元, 阮慷. 导学关系的和谐建构研究——基于互惠利他理论的导学匹配分析[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73(1): 109-117.

[9] 高文娟, 徐颖. 美国博士生在读期间学术论文发表的实证研究——以19所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经济学院为例[J]. 中国高教研究, 2022(9): 102-108.

[0] 公钦正, 张瑞. 人文社科类博士研究生选择就业地区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21(10): 112-119.

[1] HORTA H, SANTOS J M. The impact of publishing during PhD studies on career research publication, visibility, and collaborations[J].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2016(1): 1-23.

[2] 陈林. 博士生教育分流退出制度优化策略[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24, 40(1): 96-108,118,123-124.

[3] 魏庆义, 赵祥辉. 制度规训下的“求生”: 博士生论文发表的影响机制研究[J]. 重庆高教研究, 2023, 11(1): 102-115.

[4] 程猛, 李嘉怡. 象牙塔尖的忧郁——博士生抑郁体验的叙事研究[J]. 教育研究, 2022, 43(7): 88-103.

[5] 柏格森. 时间与自由意志[M]. 冯怀信,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8: 91.

[6] 曾剑雄, 张国栋. 从责权利的视角探究导生矛盾——基于博士生访谈材料的质性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9): 54-62.

[7] 徐国兴. 生涯发展视角下的在读博士生论文发表——以日本教育学科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9): 86-93.

[8] ZHANG Y. Gender and the rural-urban divide: family wealth and first marriage among young adults in China[J]. 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 2023(3): 1-16.

[9] 张强, 吴易林. 发表还是出局?——博士研究生的学术困境与行动策略[J]. 当代青年研究, 2022(4): 94-101.

[20] 李婷, 郑叶昕. 中国单身青年的规模、特征及其演进态势[J]. 中国青年研究, 2023(9): 5-15.

[21] KALLEBERG A L. Precarious work, insecure workers: employment relations in transition[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009, 74(1): 1-22.

[22] BUKODI 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history and partnership formation in cohorts of British men born in 1958 and 1970[J]. Population studies, 2012, 66(2): 123-145.

[23] 肖瑛. 风险社会及其超越——反身性与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之建构[J]. 社会理论, 2007(1): 120-155.

(责任编辑  黄欢)

作者简介:陈林,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 210097。

基金项目: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机制研究”(项目编号:KYCX24_1701)

猜你喜欢

扎根理论博士生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拜根兴教授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向玉乔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宁欣教授
基于扎根理论的会展场馆观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社会心理安全氛围在工作场所欺凌中所起的作用
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阻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