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重塑、立体叙事、思想传承: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创新路径分析
2024-06-20王曦若王译晗
王曦若 王译晗
作者简介:王曦若(1994-),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文艺。
通信作者:王译晗(1992-),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传播,通信邮箱:495196169@qq.com。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熠熠光辉,彰显着深厚而独特的魅力。电视节目作为视听艺术的典范,以其具象化的呈现方式,将非遗文化鲜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对非遗文化的现代表达做出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文章从场景塑造、叙事视角和思想传承三个维度,深入剖析了《非遗里的中国》的创新路径,旨在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提供镜鉴,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发挥精神引领作用。
关键词:文化节目;节目创新;文化传承;《非遗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4(b)-0050-05
Scene Reshaping, Three-Dimensional Narrative and Deological Inheritance: Analysis of the Innovative Path of the Cultural Program China 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ANG Xiruo1, WANG Yihan2
(1. Changchun Radio and Television Station, Changchun Jilin, 130012, China; 2.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7, China)
Abstra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a brilliant treasure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hines brightly in the tide of the new era, demonstrating a profound and unique charm. As a model of audio-visual art, TV programs, with their figurative way of presentation, vividly show the non-heritage culture in front of the audience, and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non-heritage. The large-scale cultural program China 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aunched by China Media Group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fertile land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has made active exploration and beneficial attempts to modern express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scene shaping, narrative perspective and ideological inheritance, this article deeply analyzes the innovation path of China 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iming to provide a mirror for telling a good Chinese story in the new era, and play a leading role in creating a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Key words: Cultural programs; Program innovation; Cultural inheritance; China 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了方向。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创新与传播则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方面。据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积极承担媒体职责,坚守文化初心,聚焦历史瑰宝,联合文化和旅游部策划推出了大型文化类综艺节目——《非遗里的中国》。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方式开启中华文明之旅,向观众展示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和精神标识,推动中华文化在深度交流与互鉴中的传承与创新。
1 借助场景重塑以焕发非遗活力
该节目一经播出,收视与口碑获得双丰收,观看人数与日俱增,点击率及浏览量在各大平台上榜[3]。《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纷纷刊发评论文章,肯定节目以创新之姿让非遗在新时代迸发“亘古亘今,日新又新”的活力。《非遗里的中国》通过技术赋能、形式革新、秀演加持等方式将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推陈出新,展开了一段别开生面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文化剖析,实现了非遗技艺与现代艺术的跨界交融,节目中将非遗文化表演置于特定的场景和情境中,将看似生晦的非遗变得可观、可感、可触。
1.1 技术赋能,构建立体化动态场域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先进的节目制作手段和信息传播技术极大地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形式,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尤其是那些完美融合视听艺术的非遗类节目,通过“声画一体、时空连续、动态活跃”的方式,为观众提供了形象化的非遗展示和留存[4]。《非遗里的中国》秉持“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传播理念,将非遗文化的美学智慧和时代价值与智能技术相融合,让观众享受了一场高水平的非遗文化盛宴。
在节目制作方面,该节目巧妙地运用影视化拍摄手段,深入揭示非遗技艺背后的精湛工艺。节目利用微观镜头、高速摄影、延时拍摄、3D蜡像冻结等视听技术,在动静、虚实之间展现非遗之美,同时配有屏幕花字,将非遗技艺展示得淋漓尽致。杭州铜雕拍摄时,就将该项技术将铜雕制作工艺从高温熔化铜材、介质塑形,到冷水定型、重新组装的每一步骤都细致入微地展现。这样的呈现方式,让观众能够欣赏到精美绝伦的铜雕作品,同时更能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民族韵味与中国智慧,从而获得更为丰富和深刻的观赏体验。
在技术创新方面,节目充分利用“5G+4K/8K+AI”等前沿技术,展示了非遗在新时代的创新应用。进入视觉文化时代,通过AR、VR、雾幕投影、XR场景、CG特效、科技巨幕等高新技术手段打造出近乎真实的叙事场景,延伸了非遗的空间感知力,可以使观众产生更强烈的感官冲击。在“江苏篇”中,当传统苏绣和数字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相结合时,在SMA记忆金属的加持下,苏绣便有了花会开、蝶会舞的“魔法”[5],从二维平面作品变为三维立体、动态交互的苏绣作品,“会动的苏绣”成功地拓展了传统苏绣的艺术边界。
1.2 形式革新,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
《非遗里的中国》聚焦“非遗的新表达”这一时代命题,通过时间、空间和实践的有机融合,使原有生活场景得以真实、生动地再现[6]。节目在保持文化内核的同时,积极融入娱乐元素,以新奇有趣的方式向观众传递非遗知识。这种创新的方式不仅消除了文化传播的空间隔阂,也拉近了观众与历史的时间距离,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身临其境的文化传承之旅。
在这一沉浸式互动体验中,节目通过打造趣味场景和叙事结构的创新,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感官体验。
一方面,节目通过“非遗文化街区”的设定,将非遗文化以崭新的形式融入民众生活,引领观众穿越时空,与非遗进行心灵的对话。节目中,由主持人、专家和影视演员组成的非遗体验团行走在具有历史风貌的传统文化街区,深入体验非遗项目、品尝非遗美食、学习非遗技艺,如缫丝比赛、“拉坯大体验”、“打了戏”抡锤等,使观众从旁观者转变为“云上”参与者,与非遗文化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
另一方面,节目采用“珠串”式架构,以提升传播效果。针对年轻一代作为文化消费主力军和文化传承推动者的特点,《非遗里的中国》充分考虑年轻群体的文化需求与视听偏好,以“珠串”形式巧妙串联经典非遗项目,不仅实现了节目内容的丰富与深化,更为年轻观众打开了通往传统文化宝库的大门。这种架构不仅促进了节目与年轻观众之间的深度互动,更在无形中提升了节目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使其成为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1.3 秀演加持,呈现艺术化东方美学
《非遗里的中国》节目组与中国歌剧舞剧院携手建立了战略合作框架,旨在通过创新秀演的形式,为非遗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与表现力,全面展现并传承中华文明的多元性和民族精神的独特魅力。在这种合作模式下,每当非遗项目在舞台上得到精彩展示后,中国歌剧舞剧院都会以匠心独运的方式,将非遗元素与表演艺术进行深度融合。他们巧妙地将非遗作品、传统工艺与匠人的传奇故事融为一体,编织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文化画卷,使观众能够深刻领略非遗技艺的精湛与魅力,沉浸在东方生活美学的独特韵味中[7]。
在“河北篇”中,节目组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创新秀演,使河北非遗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跃然纸上》这一节目,由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艺术家们以古典舞水袖为媒介,生动演绎了蔚县剪纸的精湛技艺与独特魅力,她们以刀为笔,将剪纸艺术跃然纸上,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妙手繁花》则是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花丝镶嵌制作技艺秀,艺术家们以花丝为媒材,巧妙地创作出华丽精致的工艺品和艺术品,展现了花丝镶嵌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非遗的无限活力,在艺术家的精湛技艺中得以完美呈现,化为一场场令人陶醉的非遗创新舞台表演,诠释了非遗所蕴含的东方生活美学精髓。
2 采用立体叙事以诉说非遗情怀
在《非遗里的中国》中,节目以细腻的笔触,巧妙地从地域特色、传统器具、人物故事三个维度描绘了中国各地非遗技艺的独特风貌,带领观众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及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这种多维度的立体叙事结构为观众了解和感知非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更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开辟了新的路径。这一创新性的探索不仅彰显了中国电视节目的文化自觉与担当,更为全球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2.1 以域为界,挖掘不同地域文化特色
非遗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在特定地区或族群中代代传承,为各地烙下独特的文化印记。为展现文化多样性,《非遗里的中国》根据地域特色,精心选取了11个省份的非遗项目,深入剖析了这些蕴含浓厚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的非遗技艺。这些技艺与地域特色相结合,如龙泉青瓷的烧制技艺离不开当地特有的紫金土资源,而温岭剪纸则散发出独特的海洋气息。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地域文化的生动展现,更深刻反映了各地艺术魅力、文化精神、历史风韵和时代风貌的交融与辉映。
为强化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21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景区、度假区进行有机融合,建设非遗特色景区。”[8]基于这一政策指导,《非遗里的中国》以“非遗+文旅”的创新形式对全国各地的非遗展开深入介绍。节目秉承“文旅融合、沉浸体验”的制作理念,旨在为广大观众提供丰富的非遗文化体验,并为地方发展非遗主题旅游提供宝贵的探索经验。
2.2 以器为载,传扬传统非遗当代价值
自古以来,“器具”在文化传承中始终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器物不仅是制作工具或展示载体,更是承载技艺精髓与文化内涵的重要媒介,通过岁月的洗礼,将非遗技艺传承至今,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瑰宝。《非遗里的中国》节目立足当下,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深入探索非遗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实践,巧妙搭建起传统器具与现代生活之间的桥梁。节目不仅聚焦于非遗技艺的传承,还注重非遗项目的实用性和应用性,致力于挖掘和展现传统非遗器具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价值。
通过精心的策划与制作,节目展示了传统非遗在运输、医疗、能源等众多领域中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为非遗技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例如,“浙江篇”中介绍的蚕丝骨钉,以其独特的性能替代了金属材质,展现了非遗在现代生活场景中的创新性应用。而在“山西篇”中,玻璃器皿变身为大功率脉冲氙灯,进一步彰显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紧密结合。这些实例不仅凸显了非遗在现代生活场景中的创新性应用,更展示了一种用非遗技艺连接未来科技的全新生活方式。通过《非遗里的中国》,人们见证了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也看到了其为人类文明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
2.3 以人为本,赋予叙事主体身份认同
非遗传承和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人,他们不仅是非遗的缔造者与守护者,亦是历史的见证者和传述者。他们的被尊重、被认可、被推崇,对于激发传承者以更大的热情展现技艺与智慧至关重要。《非遗里的中国》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创作思路,节目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深入的访谈交流,真实展现了传承人如何将家族的、民族的技艺薪火相传的感人故事。在“广东篇”中,节目见证了陶瓷微书传承人王芝文历经7年夜以继日的辛勤创作,完成了集35万字于一体的“此生唯一”这一壮举。在“四川篇”中,讲述了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之所以得以流传至今,得益于24代酿酒人坚守的“师徒相承、口传心授”的传统。这些非遗传承人们不仅肩负着传承非遗文化的神圣使命,而且深刻认识到许多珍贵的非遗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正是这种对文化的敬畏与对未来的责任感,促使他们不断创新,让古老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确保其在现代社会中依然璀璨夺目。他们不仅是技艺的守护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为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的璀璨绽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3 聚焦思想传承以唤醒文化自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首次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对“两创”方针再次做出明确指示,并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最终“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9]。《非遗里的中国》以一种守正创新的艺术创作形式向观众传递出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内涵和精神实质。
3.1 激发情感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国家与民族发展的重要议题。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汇聚了民族世世代代的文化精髓,成为维系民族认同感和向心力的关键纽带。深入挖掘非遗产文化内涵,可发现文化自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核心驱动力,这种自信源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与坚定信念,是推动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力量。在全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只有深刻认识并坚定肯定自身文化,才能在全球化潮流中守护非遗的独特性和价值。《非遗里的中国》节目,为观众提供视觉和听觉享受的同时,更在文化传承的深处挖掘并弘扬文化自信。节目以主持人、传承人、专家、文化街区普通人的多元视角,讲述非遗传承与国家发展耦合的中国故事,以及国家在非遗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政策与行动。这些内容不仅于观众心中深深烙印了国家、民族和中华文化的独特印记,还满足了观众的文化需求,触动了其情感深处[10]。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呈现方式在无形中增强了国人对自身文化的珍视与认同,从而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3.2 紧扣“两创”方针,赓续中华文脉
当代中国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奋力前行,面临如何焕发非遗文化新活力,进而助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大课题。作为引领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核心准则,“两创”方针不仅为科学对待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明确方向,更是实现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坚实基础。创造性转化要求我们在尊重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念,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为传统文化赋予现代诠释与表达。《非遗里的中国》通过精湛的影像语言和专家解读,让观众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这种创造性转化不仅加深了观众的文化归属感,更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时代的新动力。创新性发展则是强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为文化注入新的元素与活力。《非遗里的中国》节目中非遗项目与现代设计、科技的有机结合不仅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更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紧密相连,绽放出新的生命力。这种创新性发展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光彩,成为推动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3.3 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软实力
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与碰撞日趋频繁,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可以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中国作为举世瞩目的“非遗大国”,截至2022年11 月,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数量居全球之首。因此,将中国故事融入全球话语体系,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并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核心任务。《非遗里的中国》正是以独具特色的中国视角,向世界展示中国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生动实践和卓越贡献。节目通过“非遗+舞蹈”“非遗+文创”“非遗+旅游”等多种实践模式,以及“非遗+科技”的创新应用,为现代观众提供了审视与解读传统文化的全新视角。值得一提的是,节目还邀请了多国演员参与演绎,有效促进了跨文化交流,成功将中华文化推向国际舞台。《非遗里的中国》不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和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中华文化的魅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传播,同时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和繁荣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并为全球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4 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能够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创新与传播,《非遗里的中国》以其独特的创新路径,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注入了新的活力。节目借助场景重塑焕发非遗活力,采用立体叙事的方式诉说非遗情怀,通过聚焦思想传承以唤醒文化自觉。《非遗里的中国》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其他文化节目提供了创新思路,也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非遗里的中国》开创了新形式的文化传播方式,不仅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为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3-06-02)[2024-02-12].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6/content_6884316.htm.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M]//李树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指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233.
[3] 中央广电总台总经理室.泸州老窖·《非遗里的中国》圆满收官,全网覆盖用户超75亿人次[EB/OL].(2023-07-27)[2024-02-12].https://1118.cctv.com/2023/07/27/ARTIFx86K kSE9ku5dfmwHUjw230727.shtml.
[4] 邵雯艳.大众接受视阈下“非遗”纪录片的文本构造[J].中国电视,2017(10):23-28.
[5] 秦媛.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里的中国》创新表达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3(10):35-38.
[6] 杜彬,彭慧媛.影像记录中的“技—忆”留存: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综述片[J].中国文艺评论,2020(12):96-104.
[7] 浙江在线.央视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开播,首期节目走入浙江[EB/OL].(2022-12-30)[2024-02-12].https://zjnews.zjol.com.cn/zjnews/202212/t20221230_25244320.shtml.
[8] 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2021-08-12)[2024-02-12].https://www.gov.cn/zhengce/2021- 08/12/content_5630974.htm.
[9] 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N].人民日报,2023-10-09(1).
[10]张梓涵.《非遗里的中国》:在非遗“活化”中构建文化认同[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3(10):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