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大数据素养培养模式研究

2024-06-20唐梅蒙栎

中国新通信 2024年6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

唐梅 蒙栎

摘要:大数据时代,社会各行各业都被海量数据包裹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均离不开大数据技术。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载体,既要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更要当起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综合型、稿素质人才。其中大数据素养是学生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和挑战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本文从当前高职学生大数据素养培养的现状出发,分析大数据素养在高职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探索高职学生大数据素养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大数据素养;培养模式

一、引言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中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社会产业价值链在技术发展、产业转型和生产变革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离不开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学生就业和发展需要大数据技术。在信息化社会和职业教育改革的交叉时期,高职学生应当如何应对大数据社会的发展,他们需要具备怎样的大数据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时代和职业教育改革所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挑战,这是值得相关教育者深入思考和研究。

二、高职学生大数据素养培养现状分析

(一)课堂教育教学培养现状

高职学校在有关计算机、大数据、信息技术等这一大类的课程教学中,鲜少将大数据素养的培养内容纳入教学目标的制定中。尤其对于非计算机专业、非大数据专业的学生培养更为薄弱,基础的数据知识和识别几乎没有在课堂中得到体现。这导致学生在最直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未能接触到大数据的入门知识,从而在教育教学链条中缺少了对大数据素养的培养。这也给后期学生进入就业或实习阶段带来了困难,尤其是在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和就业单位的信息化、数据化工作的过程中,学生对大数据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度较低,以及相应的素养优势明显不足的情况。

(二)教育主体概念意识现状

大数据素养目前在研究过程中,相关的文献和材料匮乏,导致在界定大数据素养的定义过程中,相对数据素养、信息素养的文献材料匮乏。这会使教育主体在理解和培养大数据素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概念模糊或培养偏差。其次,教育主体本身也是大数据时代中的一员,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应用能力。教育主体在理解和培养自身的大数据素养的过程中,需要耗费一定的学习时间和适应时间。这导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探索和不确切的时间段,而这个时间段会产生一定的培养模糊风险。

(三)育人功能成效机制现状

随着《总体方案》的下发,各高校不断深化评价机制改革,制定改革措施并进行评价。但在改革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宏观层面的改革,而对于具体的素质素养培养成效的改革评价却较少。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育人成效机制。此外,评价改革的目的是促进成效的发挥,但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基础条件、设施设备、资金保障等现实情况的限制,在推进制度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信息缺失或执行偏差的情况。这导致在改革的过程中,推动学生素质培养的力度不够,育人成效大打折扣,而学生在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变化中,其素质培养的成效作用也无法充分发挥。

三、提升高职学生大数据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总体方案》中将“发展素质教育”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两个概念并列。这说明发展素质教育与实施教育评价改革一样,都是为了更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结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其中提出“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行为习惯培养”“引导职业学校开展信息化全员培训,提升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以及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优质在线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3]”。

落脚于职业院校,这要求高职院校要把立德树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同时还要积极应对当前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评价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能力素养、未来发展方面的现代价值倾向评价目标。从本质上来说,关注学生的大数据素养培养就是关注学生如何适应时代变化的问题,更是落实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最根本的问题。

(二)加快教育评价机制改革

为了贯彻落实《总体方案》,学校正大力制定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措施,以使其落地并取得成效。教育评价改革注重过程化、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综合评价。在评价的方式和方法上,涉及大数据识别、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分析等与大数据素养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学生是教育评价改革中受益者的主体,也是直接参与者。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大数据素养的培养纳入或涵盖在《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程、校内实践活动以及创新创业比赛中,以有效提升学生在大数据应用和实践方面的素养,并提高学生适应教育评价改革的能力。这将加快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促进育人成效机制的发挥。

(三)提升学生社会核心竞争力

大数据素养本身具有时代属性,属于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智能终端等信息和科技发展的范畴。学校培养学生的首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未来职业、就业选择、时代发展中,能够适应社会变化,在生活和工作中有生存生活的竞争能力。提升学生大数据素养的能力,一方面提升了学生整体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校期间在参加实习实践、校内活动、专业学习等方面有一定的分析识别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提前了学生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时间,能在校期间有所经历和锻炼,毕业后的就业选择或寻求就业,其大数据素养的能力会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以及提升学生就业后的同等岗位人才的核心竞争。

(四)契合学校产教融合发展

高职院校注重学校与企业的同步融合,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和企业在技术发展融合的契合点是学生大数据素养的提升,也是学校和企业在产教融合成效上的具体体现。学校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大数据素养的方式和立足点不仅仅是传统的讲授式、学生被动地接收式,需要进一步营造真实的知识和技能环境,以便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而产教融合的教学环境自带真实场景和技术呈现,对于学生大数据的培养可以更为真实化、具体化、形象化,提高学生的接受度和好感度,同时增强学校与企业的交互能动作用,进一步提高产教融合的契合度。

四、高职学生大数据素养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

在将大数据素养的培养融入计算机基础课程和有关数字素养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中,必要保障的前提是:一是符合课程设计和课程的科学建设,适合当下学生实践育人的需求,非生搬硬套的套路模式,隶属提升高等教育的技能人才培养的范畴;二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将大数据思维能力、识别能力、应用能力等,以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的,纵深融入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推动学校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三是评价模式从单一的结论式评价,转型为符合新时代教育的改革评价,更为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多元评价的方式和模式。

(二)思路分析

大数据素养的培养对象从宏观上:主要分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计算机专业学生分为大数据专业学生和非大数据专业学生,分别从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个人提升等三个方面实施,采用“切入视角——融入融合——路径创新”等三种方式进行培养模式构建。另,大数据素养隶属于数据素养,结合数据素养是指具备数据意识和数据敏感性,能够有效且恰当地获取、分析、处理、利用和展现数据,并对数据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是对统计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延伸和扩展[4]。

故大数据素养延伸的内容可以是具备相应的大数据理论知识、思维方式、分析能力以及伦理能力,能够切实利用大数据思维、技术、平台等来获取、使用、思考、应用来满足和胜任日常工作、生活的技能或思维。结合专业特征特点,大数据专业素养是指胜任大数据专业技术和大数据发展应用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的综合,结合职业教育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大数据素养可以宏观定义为:学生为适应不确定未来职业而应具备的数据技术与资源利用的能力与素质的综合。

(三)路径探究

1.深化教育教学的理论认知度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评价的主体,从思想意识层面要主动融入改革的机制中。在理论学习方面,要熟悉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互联网等基础概念和基础应用知识,熟悉大数据在当前新媒体技术、线上线下课程、教学平台的理论应用架构,知晓大数据素养的培养的重要理论价值,不断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大数据素养培养的理论认知度。

2.加强过程培养的情感认同度

大数据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学生自我的情感认同,从教育的过程中挖掘大数据素养的内涵价值在学生成长、发展等方面所带来的SWOT分析,延伸价值的深意,在覆盖层面保证学生的情感认知度。其次,注重过程性教育教学方式,浸润式加强相应国家政策、社会变化、学校发展等方面知识的融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增加价值认同。

3.提升自主内化的实践参与度

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高职学生的自我成长、自我教育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设置、活动组织、实践参与方面,提升实践与专业的有机结合,发挥学生时代思维和应用数据的能力,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大数据素养培养作为一个激发点,从而以大数据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其他素养的提升,强化内在思维驱动力。

(四)模式构建

高职学生大数据素养综合了学情分析、学科层次、培养目标以及其在日常工作、生活和未来职业规划、就业发展等方面的大数据能力需求。从宏观层面来看,高职学生的大数据素养被定义为掌握一定的大数据知识、技术和思维能力,能够综合运用这些能力解决日常工作、学习和未来就业的问题。

具体而言,高职学生需要能够从大数据的角度出发,运用大数据知识和技术进行观察、分析、思考,并作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判断。为了构建高职学生的大数据素养培养模式,可以根据“课程素养导向——技能素养导向——实践素养导向”的三步导向模式进行探究。在“课程素养导向”阶段,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分别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大数据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相关课程的内容。在“技能素养导向”阶段,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大数据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比赛、技术行业竞赛、课外学术和职业技能比赛等活动进行培训。在“实践素养导向”阶段,可以通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和应用数据和信息化平台进行实习和实践,来培养和检验学生的大数据伦理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还需注重学生大数据素养的过程培养和阶段培养,通过课程、技能和实践等方面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大数据基础素养和综合素养,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构建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评价的高职学生大数据素养培养模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职学生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培养自身大数据素养,增强自身动态思维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为今后走向相关岗位工作夯实基础。

作者单位:唐梅 蒙栎 广西省梧州市梧州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N].《人民日报》,2020-10-14.

[2]王义遒.落实教育评价改革与发展素质教育要并驾齐驱[J].中国大学教学,2021(Z1):12-16.

[3]《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EB/OL].[2020-09-2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zhgg/202009/t20200929_492299.html.

[4]徐绪堪,薛梦瑶.面向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数据素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1,44(9):50-56.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融合APTECH体系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探究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会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重构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科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