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整体视角下“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探索

2024-06-17朱海湘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朱海湘

【摘 要】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师生评价相一致的单元教学设计,包括围绕核心素养明确课程目标、确立单元和各课时教学目标、分析学情、组织学习内容、选择方式、进行评价等环节。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文章论述“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步骤,基于核心素养制订单元教学目标,再落实到课时目标,设计教学任务、评价标准。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 教—学—评一体化 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评”等问题。新课标要求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具备单元大观念,围绕单元核心素养和学生的学习逻辑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单元评价内容、单元评价标准,再落实到课时教学中,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基于评价及时反馈和支持,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制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具有整体性和发展性的特点,由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目标组成,构建了层级化的目标体系,从抽象的目的分解成具体的目标。教育目的是指通过教育教学,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课程目标是指“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是基于具体内容或知识点描述的预期学习结果,是从素养目标的高度审视具体内容的学业要求,将学习结果和过程表示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专业术语,外化核心素养。

(一)依据单元核心素养制订单元目标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三个课时。第一课时出示“小猴摘桃”这一有趣的实际问题。本课中的数量关系为“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第二课时呈现了“做纸花”情境图,出示三种颜色花的数量关系,求一种花的朵数,例2的已知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没有例1清晰,需要学生进行合理的选择。这两个课时让学生基于已经熟悉的数量关系,体会并掌握如何从条件出发思考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第三课时的内容是间隔排列。根据本单元教学资源和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确定这一单元主题为“我有36计”,从体会价值、运用策略、形成意识三个方面分解出三个子主题:“36计之列表”—一次写出每天摘桃的个数,体会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价值;“36计之线段图”—遵照已知条件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确定解题思路,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各显神通”—通过观察、列表、画图、一一对应、归纳、计算等方法,合作探究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及其蕴含的简单规律。从而解析出单元主题的核心素养,提炼出单元目标是“掌握从条件出发的策略,学会主动运用列表、画图等策略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提升思维品质,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规律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基于单元目标和学习逻辑制订课时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要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并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一步和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策略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此之前,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用于解决问题。但是,这些技巧和方法是无意识的、零散的,是学生在具体的数学实际问题中应用的。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学习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从问题出发思考策略解决问题”“灵活运用从条件或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做铺垫。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充分参与,积极思考,激活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沿着“旧知识的固定点—新知识的连接点—新知识的生长点”有序展开,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结合这些分析,将课时教学目标对应到单元核心素养目标,列出如下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二、在核心素养目标下设计学习任务和预设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社会生活、科学和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等方面入手,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在进行整体单元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基础上,将学习任务具体化,在学生学习中不断穿插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策略。

学习任务1是36计之列表,评价任务1是学生是否能体会策略的价值并是否能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能否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能否通过列表解决实际问题。主要的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

学习任务2是36计之线段图,评价任务2是能否用线段比较的方法整理信息,能否运用从已知条件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主要的教学设计如图2所示。

学习任务3是36计之各显神通,评价任务3是是否学会合作探究,能否认识到间隔排列的两种事物个数之间的关系,能否构建出规律模型,将模型运用到生活中解决问题、解释现象。主要的教学设计如图3所示。

三、及时给予评价支持与反馈

“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强调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评价指标指向教学目标,尤其要突出评价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对学有进步的学生及时激励,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追问、反思、纠正,对每一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为下一主题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例如,在本单元中重点是分析数量关系和确定解题思路,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可以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根据提出的这些数量关系,你打算怎样解答,再算什么?求这个问题,你打算怎样解答?在主题3的学习中,通过对规律的反思和概括来评价学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应适当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又允许学生表达的形式有所差异。教学中,通过有一定深度的发现与交流,让学生获得自信。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学生操作表现记录表、布置巩固和应用型作业来丰富评价的手段。在设计巩固练习时,要注重基础性、应用型和开放性。在本单元设计的练习中,有些问题与本单元前面解答过的问题数量关系相仿;有些问题虽然与前面解答过的问题相比有所变化,但仍然适合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还有些问题在解题方法、呈现方式上都表现出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同时,可以出示一些具有较强现实生活背景的购物问题。尽管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相对要多一些,但由于学生对其中的基本数量关系都比较熟悉,而且对购物具有一定的经验,因此自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通常不会感到困难。解答这些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有所变化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提高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样性的作业,让学生体会相关策略运用方式上的变化,也体现了灵活运用策略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全班学生评价结果的变化来了解自己教学的效果,寻求改进的对策,将学生的积极变化及时反馈。这样的持续性的评价才能够达到长足进步的效果。

综上所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围绕核心素养目标,按照“主题—单元—课时”整合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本质和学生认知规律,设计符合学习逻辑的学习任务,将评价具体落实到到每一个学习环节中,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元祥.《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教学设计[J]. 教学与管理,2011(2).

[2]修冲冲,陆国志.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探索——以“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为例[J].云南化工,2022(9).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