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标+“双减”下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策略探析

2024-06-17陈辉远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5期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小学音乐双减

陈辉远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进一步落实,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要迎合新课程标准以及“双减”政策的要求,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的音乐教学课程,引导学生在趣味教学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音乐审美和创造能力。文章将基于新课程标准以及“双减”政策视角,首先对“双减”政策实施的意义进行简要分析,从“模拟多彩音乐情境、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感悟生活音乐之美、开展音乐鉴赏活动,培育学生审美能力、借助音乐创编环节,提升自主创作能力”这四个主要方面对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双减”政策;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教学策略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当前新课程标准理念以及“双减”政策的理念虽然已经提出,然而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导致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着多方面薄弱问题。首先是小学音乐的教学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其次是小学音乐课堂缺乏互动性,导致学生对音乐学科的趣味性不足;最后是音乐课堂缺乏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能力的提升,导致音乐课堂教学停留在表面上,没有达到深入的音乐教学效果。

一、概念界定

(一)新课标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当遵守的理论准则与规范,需要教师在课程安排以及课堂设计上做出相应的创新与优化。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对课堂设计和环节创新做出了多方面的指示,要求课堂内容设计突出实践性和综合性,同时要注重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即减轻义务教育学生作业负担、减轻义务教育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的首要目的是为学生减轻课业负担,让学生在课外腾出更多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然而作业量的减轻应当以作业质量的提升为保障。“双减”政策的实施初衷是减负的同时提质增效,这意味着教师要在课堂模式和课堂教学环节上做出创新与变革。

二、“双减”政策实施的积极意义

(一)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双减”政策实施的初衷是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学生有时间、有空间自主发展和个性化成长,发展健全人格,不断获得知识的积累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双减”政策在当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施能够使学生的知识、才能、身体、精神、个性得到全面而丰富的发展。

(二)助力课堂效率提升

“双减”政策实施的初衷是作业负担的减轻,这意味着教师应当充分把握好课上的教学时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双减”政策的实施能够逆向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只有充分利用好课上的时间,教师才能够将“双减”政策的实施落到实处,使得“双减”政策“落地生根”。教师可以通过创新课堂环节以及突出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来助力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三、新课标+“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策略

(一)有效借助信息技术,模拟多彩音乐情境

音乐是一种展现美和塑造美的艺术形式,从中可以感悟世界的美好。为了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体悟情感,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模拟多彩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和带给人情感的震撼。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视听结合的音乐情境与静态的课本相比,更能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更能给他们带来精彩的课堂体验。

例如在学习“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中《团结就是力量》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感知音乐中的节奏美和力量美,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军旅生活的团结的魅力,可以一边在多媒体上播放军旅生活的影像,一边为学生播放《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曲,感受军人火热的军旅生活。这时学生再歌唱《团结就是力量》就能发自内心地唱出力量美和整齐美。另外,如在唱到“团结就是力量”中的“力量”时,班级中的学生可以共同做“胸前握拳下拉的动作”,增强歌曲的力量美感。信息技术是音乐课堂创新的一种形式,也是多元化音乐教学开展的一种方式,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应用与融合。

(二)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感悟生活音乐之美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要突出活动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通过开展系列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音乐之美。正是由于音乐,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了多姿多彩,同时更需要我们以音乐的视角去感受生活的美好,传递美的情感。

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下册第十课“走进戏曲”这一课的知识学习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一个期末实践活动:戏曲进社区。学生可以准备单人片段独唱、多人戏曲演绎等。在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专门的戏曲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学,引导学生将音乐传递给更多爱好戏曲的听众,共同促进“戏曲进社区”这一实践活动的顺利完成。“戏曲进社区”活动的举办能够激发学生对戏曲的热爱、深化学生对戏曲的了解。

(三)开展音乐鉴赏活动,培育学生审美能力

对于音乐美的感受还需要学生拥有专业的音乐鉴赏能力。即使小学阶段并不能教会学生专业的音乐创作与演唱技巧,但是能够引导学生借助专业的知识去辨别哪些音乐属于优美的音乐。因此在多元化音乐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多元化的课堂设计中要增添音乐鉴赏环节,为学生播放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优美的音乐旋律。

例如在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七课“不同色调的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音乐鉴赏环节:用色彩对应音调。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不同情感基调的音乐歌曲,学生要借助自己的情感体会与把握将这些音乐与不同的色彩相对应。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播放《我们多么幸福》《妈妈之歌》《兰花草》《送别》这四首歌曲,然后在多媒体上展示红色、橙色、蓝色和灰色这四种颜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将这四首音乐与这四种颜色进行对应。学生会发现《我们多么幸福》这首歌曲明快活泼,对应最为热烈的红色;而《送别》这首歌凄凉缓慢,对应忧郁的蓝色。通过进行歌曲和颜色对应的活动,教师能够锻炼学生对歌曲情感把握的准确度,也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

(四)借助音乐创编环节,提升自主创作能力

新课标中所指出的小学音乐核心素养包括情感交流能力、思维创造能力、文化意识与素养,以及艺术表现能力。其中,思维创造能力也可以称为“创新思维”,其宗旨是让学生拥有创新思维,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探索和创新音乐演奏。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少有机会自主创编音乐,一方面由于学生的音乐基础不足,缺乏自主创编的意识;另一方面在于教师很少为学生提供音乐创编的硬件设施和环境,难以激发学生自身的创新创作潜力。

例如在学习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七课《打起手鼓唱起歌》这一课时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则可引导学生借助手鼓实现对歌曲演唱的伴奏。这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创作的空间,让学生先感受手鼓的发音方式,同时自己试着创编一小段特定的旋律。初步熟练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用手鼓为歌曲《蜗牛与黄鹂鸟》配乐。每名学生可以边哼唱边用手鼓配乐,尝试发现和感受鼓点应当落到歌曲的哪一个字词上才会给听众带来更好的感官体验。

四、结束语

当前在新课标和“双减”政策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多元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美育价值,在给学生带来多彩的艺术和感官体验的同时,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潜力,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

参考文献:

[1]张品.浅析新课标下中小学音乐教师技能培养多元化[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5(04).

[2]张颖.“多元化”教学手段在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实践研究——以竹笛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22(06).

[3]邱丝雨.基于“小游戏”活动的“沉浸式”音乐教学——以《快乐的孩子爱唱歌》一课为例谈[J].文教资料,2022(16).

[4]崔守兰.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创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04).

[5]谢晴岚.“双减”政策下中小学校园舞蹈教育发展的契机及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32).

[6]李秀娟.“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多元评价与个性发展教学[J].文渊(小学版),2021(08).

[7]邹萱萱,朱景燕.小学音乐课堂多元化教学模式探讨[J].景德镇学院学报,2022(01).

猜你喜欢

多元化教学小学音乐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论多元化舞蹈教育及其方法
刍议初中物理概念的多元化教学策略
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让化学课堂教学起化学反应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