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高校“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探讨

2024-06-17王珊珊

知识窗·教师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医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高校

王珊珊

摘要: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已经成为主流趋势。优化整合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为养老服务人才量身打造培养模式,强化其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有利于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群的养老照护需求。基于福建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困境,文章以福州理工学院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培养目标的方法和手段、课程体系设置、师资保障、人才检验标准,为同类院校优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健康老龄化;高校;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结构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严峻,我国社会养老问题日益凸显,传统养老模式已难以支撑现有的养老需求,探索适合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已迫在眉睫。而养老模式成功转变对养老服务人才的适配度要求较高,这就意味着“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成为首要任务。

一、医养相融合,健康老龄化

预计到2030年,我国将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福建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28%,整个社会将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有效延长老年人的“健康余寿”,缩短老年人带病生存期,使老龄个体健康轨迹逐步改善,是缓解养老压力的重要举措。

(一)“医养结合”——医疗与养老的有效整合

“医养结合”,即有效地统筹优化医疗卫生资源与养老资源,形成新型的养老服务模式,其强调医疗和照护,切实做到养中有医、医中有养。国务院于2013年明确做出“医养融合发展”的提议,福建省也依据《“健康福建”2030规划纲要》相继出台了“医养结合”的相关政策,并制定了《福建省2018-2020年健康老龄化行动计划》,旨在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老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为老年人提供康复保健、医疗护理、膳食营养等全方位、多角度的健康服务。

(二)“医养结合”人才的需求

目前,福建省“医养结合”模式以联合运行型、整合照料型、支持辐射型、社会兴办型为主,这四种模式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养老服务人才为服务主体。因此,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必然成为发展“医养结合”服务产业的关键。本文就狭义养老服务人才,即从事护理、康复、心理、营养管理等工作的人员,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二、健康老龄化背景下高校“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困境

因我国老龄化趋势严峻,各省市相应的政策支持不完善、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存在缺陷、高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经验欠缺、西方国家可借鉴的经验有限,高校“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存在困难,无形中阻碍了健康老龄化的进程。以下就影响高校“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存在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进行分析。

(一)外部因素

1.政策层面

福建省相继出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福建省2018-2020年健康老龄化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方案》,为推动“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政策引导不全面,医养衔接没有具体方案,对人才建设要求没有具体指标;第二,经费投入不足,养老机构设施设备不完善;第三,养老服务人才收入不高,且无特殊津贴和补助,没有合适的激励政策,影响其工作积极性;第四,养老服务人才就业前景不明朗,对职业发展的需求性得不到满足。

2.机构层面

福建省支持医疗机构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等服务,但尚处于磨合期,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无法高度结合,传统医疗服务、单一养老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无法同时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第二,养老机构品质和专业化程度不高,直接影响养老服务人才的工作环境、工作质量、工作内容及所提供的养老服务水平等;第三,管理措施不全面,养老服务机构内部的激励机制不明确,职责定义不清晰,人才团队协作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二)内部因素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大部分高校无法同时涵盖“康、养、护、医、善终”五位一体的养老服务培养目标,导致人才培养方向偏移;第二,培养方案针对性不强,课程设定很难兼顾学生多维度能力培养;第三,生源不足,社会对“养老服务专业”认可度不高,招生存在困难;第四,检验标准缺乏或不统一,“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的检验方式尚无相关执行标准,社会及各大机构能参与评价的程度有限,也没有相关大型专业技能赛事进行检验;第五,行业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显,“传帮带”尚无领军人物,中坚力量也比较薄弱,“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尚无先锋引导。

三、福州理工学院“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路径

福州理工学院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导精神,以“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立足点,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以“国脉养老产业”为依托,邀请国内权威专家就“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多方位探讨并付诸实践,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

(一)特定的培养目标

1.瞄准新医科

2018年10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启动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对新医科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对高质量医学教育提出“医学教育要适应卫生健康行业向智能化方向转变”“应用新技术不断完善医学教育生态”的要求。福州理工学院利用工科院校的优势,积极适应现代科技知识和技能发展,满足数据化、精准化、智能化的未来就业需求,注重新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推动老年实验室的建设,建立合理的医学教育生态环境,为“医养结合”服务人才提前做好职业准备。

2.紧扣应用型

第一,课程设置实践比重大、实践考核比重高;第二,进阶式见、实习设定,由专业认知见习、专业基础见习、专科见习进阶为实习,定期就学生见、实习情况进行跟踪、反馈;第三,专设老年相关课程,充分了解服务对象,为老年的康、养、护夯实基础;第四,实验室24小时开放制度,兼顾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老年人精神心理辅导专业素质,保证医疗救护团队高质量化,助力“医养结合”人才保持竞争力;第五,为“医养结合”人才量身定制传统功法、药膳、康复辅具、康养策划、知行礼仪等课外兴趣班,提高学生的服务素质。

3.服务区域经济

福州理工学院积极响应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号召,明确福建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所需人才种类,利用国脉集团及学校自身的人工智能、物联网、信息技术等特色与优势,与国脉养老产业相结合,专门设置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主动服务国家大健康战略、区域经济社会以及国脉集团产业发展需要。

(二)“老年康养护一体化”课程设置

福州理工学院重视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将老年康、养、护三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适应“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第一,重视各专业课程相互渗透,如护理学专业设置康复护理学和老年健康服务与管理课程,满足老年人基本健康水平、内在管理能力、有效功能发挥三个方面的维持需求;第二,强化专业竞赛交叉融合,各专业学生按比例组成参赛队伍,由团队协作竞赛,提前适应“多学科协作”模式;第三,助推教学科研相融合,以国脉老年实验室为研究基地,师生自主研发老年相关产品,组建智能化居家单元,为智慧养老课程提供教学场所;第四,传统医学与养老相结合,发挥祖国传统医学在护理、康复、养生保健、慢病防治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中医护理学、老年营养与食疗、传统康复方法学等课程进课堂,其中老年营养与食疗将作为课程建设重点,引导学生从饮食方面入手,对老年人的护理、康复、健康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延伸。

(三)“医养结合”人才培养的师资保障

福州理工学院坚持产教融合,对教师实行多渠道同步培养,为高质量“医养结合”人才的培养提供师资保障。第一,组织教师申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第二,重视新医科师资队伍建设及老年健康评估师培养;第三,定期派遣教师到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进修;第四,牵头主办国际化老年健康学术交流活动;第五,科研反哺教学,促进跨学科新医科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带动老年科研项目开展,强化师资队伍专业性建设;第六,研究领域与专业交叉融合,以老年人为主要研究对象,3个专业(康复治疗学、护理学、健康服务与管理)、4个研究方向(营养、运动、中医、心理)交叉组合形成12个研究领域。

(四)高要求的人才检验标准

我国东部地区的健康老龄化服务效能差异,主要是因为物力支持差异、人力支持差异、服务回应性差异。福州理工学院为保障“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实行“双轨道”检验标准。内部检验,即依托国脉养老产业发展、养生小镇建设,从自身对人才素质需求角度出发,设定课程具体考核标准并严格执行。外部检验,即增加学生在老年专科或以老年人群为主要照护群体科室的见、实习轮转时间,并增设老年相关护理、康复、健康管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同时邀请医疗、养老机构资深专业人员入校授课,将相关医疗、养老机构对自有员工的部分考核指标与课程考核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提前熟悉“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的社会标准。

四、结语

福州理工学院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响应新医科建设全面部署计划,依托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充分理解“健康老龄化”内涵,着重分析养老服务人才特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老年康养护一体化”课程设置,同时以自身产业发展需求为内在动力,强化内部评价指标,结合外部养老机构、老年医院等所需人才实况,遵守“宽进严出”原则,有效保障人才培养的高质化,推动区域人口健康老龄化的进程,助力国家养老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春,商丹,王丽丽.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1(6).

[2]楼烨,潘志明,郑振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福建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问题与策略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1(3).

[3]周辰宇,王长青.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优化对策分析[J].中国社区医生,2021(17).

[4]唐敏,张春焰,吴海波.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模式比较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8(2).

[5]蒲洋洋,何昌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下老年群体服务的均等化问题浅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1).

[6]许莲凤,陈平花.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福建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老年营养与食疗》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前期调研总结,项目编号:221004110051624。

(作者单位:福州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医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高校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医养结合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