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健康饮食行为?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2024-06-17隗秋连

食品与健康 2024年6期
关键词:用餐食材饮食

隗秋连

学龄前儿童(3~5周岁)已经断奶,他们的食物内容、饮食频次基本和成年人无异。同时,随着智力发育、自主意识不断提高,孩子的年纪虽小,却已经可以决定自己“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现在吃,还是一会儿吃”。

在这个阶段,如果家长不善加引导,让孩子随心所欲地进食,很可能养成不良饮食习惯,比如无节制地食用高糖、高脂肪食品,不吃蔬菜、水果,吃饭必须由家长追着喂,等等。

俗话说“三岁看老”,这句话用在人的饮食模式上,其实很合适。研究和现实情况均表明,人的心理发育进入叛逆期即青少年阶段后,行为惯性就很难改变了。早期不干预,很难让孩子“长大后健康饮食”。错误的饮食行为很可能贯穿孩子的一生,为其身体健康埋下隐患。

那么,学龄前儿童该如何健康饮食?家长怎样做才能引导孩子走上健康饮食的“轨道”呢?

均衡饮食、清淡饮食

我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建议,学龄前儿童的饮食内容要多样且营养均衡,平均每天应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应达到25种以上食物。这里所说的食物多样包括谷类、薯类、杂豆类、蔬菜、菌藻、鱼、蛋、畜肉、奶、大豆、坚果等天然食材,不包含调味品、烹调油。而且,学龄前儿童的食物应少放糖、盐等调味料,尽量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

学龄前儿童只能吃家长、幼儿园准备的食物。看起来,他们好像没有进食的决定权——端到餐桌上的是什么,自己就只能吃什么。但事实并非如此。比如,在幼儿园,很多小朋友会将蔬菜、菌菇、海带、海藻等食物剩下,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而在家中,可能由于孩子不喜欢吃油菜、香菇等食物,家长索性就不做相关菜品。为了让孩子好好吃饭,家长会经常烹饪浓汁意大利面、多油多火腿的炒饭。整个家庭的饮食内容,事实上是由“小嘴巴”决定的。

为了保证孩子不挑食、不偏食,营养均衡,家长不能被“牵着鼻子走”,应主动调整家庭膳食结构、食物的种类搭配。多用炖、煮、蒸等烹饪方式,控制调味品的用量。如果孩子不喜欢某道菜,可以尝试更换烹饪方式或改变食材形状,调整食物的色香味。

家长平时可多向孩子讲解均衡饮食、健康饮食的好处,用餐时多给孩子以鼓励、肯定,增强其进食兴趣。孩子的饮食偏好是受大人影响的。如果家长能以身作则,少吃重口味、油腻食物,不喝含糖饮料、酒类,不挑食,那么,孩子自然也能逐渐调整自己的用餐习惯。

规律用餐

一般来说,家长都知道学龄前儿童应保持“三餐两点”的用餐规律,即每日进食三顿正餐,上午、下午各吃一次加餐。学龄前儿童的胃容量小,一次不能进食太多,否则会加重肠胃负担。但考虑到学龄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基础代谢率高,而且活泼好动,热量消耗大,因此需要在上午、下午各吃一顿加餐,以补充能量。

但现实情况是,许多家庭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用餐规律。比如,在节假日,家长带着孩子睡到10点、11点才起床,不吃早餐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果儿童的三餐不定时,容易导致过度饥饿、暴饮暴食,不利于肠胃健康,甚至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对其智力和体格发育均有一定负面影响。

因此,想让孩子养成规律的用餐习惯,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加强监督。具体做法包括:让孩子早睡早起,节假日不熬夜,每天的总睡眠时间应至少达到10个小时。保证每天定时、定量进餐。正餐间隔4个小时左右,加餐与正餐间隔2个小时左右。儿童的进餐时长应为20分钟左右。如果孩子的食欲不佳,可以适当少吃一些。

自主进食

生活中,孩子玩玩具、看视频,家长在旁边喂饭的现象很常见。为了让孩子吃饭,家长可以说是累弯了腰,磨破了嘴——经常要不停地哄着,孩子才肯吃。但长期喂食的弊端很多,比如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无法充分锻炼孩子的肢体协调能力和专注力,还会让孩子认为自己随时随地可以吃东西,不能形成明确的自主进食意识。

为此,家长应改变喂养习惯,培养孩子自主、独立进食的意识和能力。建议及时为孩子准备合适的餐椅和餐具,尽量定时、定位就餐。严格要求孩子用餐时不能玩玩具、使用电子产品、观看影视节目,让孩子明白“吃饭”有明确的规则。耐心指导孩子使用勺子、筷子等工具,引导其独立进食,培养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能力。每天在吃饭时间提供餐食,其他时间不提供食物,纠正随时加餐的习惯。

参与烹饪过程

多数家庭可能因为“不舍得孩子做家务”,或是觉得“孩子很小,没必要参与家务劳动”,不让孩子参与烹饪等家务劳动。《论语·微子》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其实,认识食物、了解烹饪过程,可以激发小朋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对各种食材的兴趣,提高用餐的积极性。

家人可以通过塑料玩具、卡通图片、音视频作品等,让学龄前儿童认识苹果、西蓝花、西红柿等常见食物,为孩子讲解食物的生长、收获过程,用它们可以烹饪哪些菜肴、味道怎么样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教孩子洗菜、择菜。这样做能够提高儿童对食物的接受度,增强用餐的积极性,也能培养其爱惜食物的意识。

积极运动

除了保证充足的膳食营养摄入,适当的体育运动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也十分重要。多进行户外运动、不久坐,不长时间使用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有助于促进消化代谢、改善食欲、补充维生素D,维持身心健康。

学龄前儿童应多参与户外活动,每天累计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120分钟。如果空气质量或天气不允许,父母可以带孩子在室内进行体育运动,比如“螃蟹走”“手心托物往返走”等。孩子每次久坐(包括玩耍和学习在内)的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

★温馨提示: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可通过体重、身高等的发育情况较为直观地反映出来。家长在调整孩子饮食行为的同时,应定期监测孩子的发育情况,避免发生肥胖、低体重等问题,让孩子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用餐食材饮食
巧用食材铺“地锦”
文明用餐
文明用餐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每天吃20种食材 可能吗?
何为清淡饮食
用餐时间
有ID的放心食材
奇妙的用餐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