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民本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2024-06-17陈永杰郭瑾
陈永杰 郭瑾
摘 要 民本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后,有机地融入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两个结合”,其中第二个结合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主张文化建设要赓续中华文脉。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和创新了其中的民本传统,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胸怀天下”等文化建设理念,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关键词 文化思想;人民;民本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深刻回应了在文化领域面临的时代课题,形成了科学完整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本质上说,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建设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也就是要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发现其中蕴含的人民性是与中华民族的民本传统一脉相承的,也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从进一步彰显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的根本立场“人民至上”,到体现当前治国理政理念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再到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旨归的“胸怀天下”,习近平文化思想凸显出的是以民为本、执政为民、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一、从“民惟邦本”到“人民至上”
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了“民惟邦本”的优良传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特征,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3]“人民至上”与“民惟邦本”有着内在的连贯性。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观点与方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接续“民惟邦本”的民本理念。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人民不仅是文化的创造者,更是文化建设的首要来源,服务于人民是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4]其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将人民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彰显了出来,为完成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导。“民本”一词出自《尚书·夏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从夏朝开始,执政者就意识到了民众对稳定政权的重大意义,主张以民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中国现实为基础,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突出人民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并以“人民至上”的原则为工作导向对文化建设作出系统部署。可以说,以“人民至上”的理念延续并推进了“民惟邦本”的优秀传统,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领导者、创造者和受益者。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十分重视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尊重人民的价值,维护人民的尊严,将人民视为国家治理的根本。第一,民本传统体现了对人民群众伟大力量的充分肯定。作为具有强大能动性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体——人民,必然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没有人民群众的劳动,就谈不上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语·周语·虢文公谏宣王不籍千亩》中提到,在公元前828年周宣王即位时,虢文公就劝谏他:“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中国古代经济以农耕文明为主导,要实现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执掌政权者就必须保证人民的生存繁衍。人民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应当重视人民的主体作用。第二,中国自古以来就尊重人民的价值。《礼记·礼运》中提到,“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强调了人是具有天地之德的存在,天地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人民作为天地的一部分,也承袭了这种道德和伦理的特性,体现的是对人的至高价值的肯定。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深入地把握了社会现实,其“人民至上”的立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明确指出要建设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推动者和受益者,思想文化工作要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文化创造就会失去吸引力、生命力和感染力。由此可见,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强烈的民生情怀和民本立场。在历史上,民本传统曾经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特权利益服务的,民本常常倾向于统治阶级的利益而非服务于人民,人民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证。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以“人民至上”为原则,真正做到了维护人民的根本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社会状况,需要对“民惟邦本”的思想内核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