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银发网红短视频对乡土记忆的建构研究

2024-06-17蒋徐敏

艺术科技 2024年9期
关键词:媒介形象短视频

摘要:目的:在老龄化和城镇化交织的社会背景下,远离故乡的人们对乡土的记忆逐渐模糊,同时一批乡村银发网红出现在社交媒体中,他们将个体记忆以短视频的形式展演于数字空间,构建了承载乡土记忆的回忆空间,为乡土记忆的数字化存储与唤醒提供了渠道。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青年人离开乡村,而乡村老年群体长期处于失语状态。鉴于此,文章探究乡村银发网红短视频如何跨越身份、地域,激活受众乡土记忆,促成身份认同。方法:文章以“八零徐姥姥”为例进行分析,以“徐姥姥”“八零徐姥姥”为关键词分别爬取账号发布视频以来微博用户发布的原创微博,并对获得文本进行高频词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及情感分析,从而对乡村银发网红短视频如何跨越代际鸿沟及地域差异,实现乡土记忆的构建及身份认同进行探究。结果:文章研究发现,乡村银发网红短视频通过印象重塑实现话语去边缘化、多元符码弥合乡土记忆、后台前置展演促成情感生成以及趣缘联结创建情感共同体。结论:乡村银发网红短视频不仅展示了田园风貌,唤醒了受众的乡土记忆,还弥合了受众断裂的情感,使其得到精神疗愈,在促成线上身份认同、情感共同体形成的同时,实现了乡土记忆的数字化存储与建构。

关键词:乡村银发网红;短视频;乡土记忆;乡村传播;媒介形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9-00-03

随着5G技术的发展,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农村地区的生活方式。短视频平台不仅改变了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还推动了媒介构建记忆方式的变革,网络视频逐渐成为社会记忆书写和传递的载体。

乡村银发网红特有的身份属性赋予了短视频独有的温度,他们乐观积极的形象打破了受众的刻板印象,其凭借特有的祖辈身份,跨越代际壁垒,吸引了大量青年人的关注。其视频所展现的乡土景观不仅弥合了乡土记忆的断裂,还跨越城乡地域,推动了情感共同体的构建,成为感悟不同地域乡村人文风貌以及唤醒乡土记忆的窗口。基于此,本文对乡村银发网红短视频如何建构乡土记忆进行研究。

1 方法与数据

1.1 研究对象选取与数据获取

抖音是国内短视频平台的代表。2023年1月13日,“八零徐姥姥”抖音账号发布第一条视频,截至2024年3月13日,该账号全平台粉丝数已达到996.79万,是乡村银发网红的代表。

微博作为重要的互联网社交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规模,同时也是网民表达自己情绪、态度和意见的平台。因此,笔者以“徐姥姥”“八零徐姥姥”为关键词分别爬取账号发布视频以来至2024年3月13日微博用户发表的所有与“八零徐姥姥”相关的原创微博,共获取493条。剔除与关键词无关的文本114条,共获得有效文本379条。

1.2 网络文本内容分析

利用ROST-CM6.0软件对进行过预处理的数据进行分词,得到排序前7的高频词。其中“八零徐姥姥”是核心词,“姥姥”“农村”“好吃”等词语出现频率高,说明“八零徐姥姥”的短视频能勾起受众对亲情及农村生活的回忆与向往;“抖音”说明短视频在展现乡土景观、唤醒乡土记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

通过Gephi聚类主题分析,最后确定三个主题:印象调和、记忆弥合与情感投射、趣缘连接。使用ROST-CM6.0软件进行情感分析,结果表明: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的文本分别占总文本数的81%、14.51%、4.49%,由此可知,受众对“八零徐姥姥”整体的情感倾向是积极的。

2 讨论与发现

2.1 调和印象:媒介能见度提高背景下乡村老年群体网络话语重构

在新媒体技术赋权下,乡村银发网红在短视频平台获得了大量关注,乡村老年群体的刻板印象得到纠偏。同时,乡村老年群体表达空间得到扩大,在与年轻话语碰撞的过程中,既实现了话语去边缘化,又带给了年轻群体精神疗愈。

2.1.1 乡村老年群体刻板印象的重建

由于乡村老年群体形象长期处于被建构的状态,因此其形象单一,甚至存在被污名化的情况。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不仅为乡村老年群体提供了自我表达空间,还为他们实现商业变现提供了渠道,他们特有的人格魅力及生活状态,跨越了地域和年龄,调和了受众对乡村老年群体负面的刻板印象。

“搞笑”“快乐”等词是受众对“八零徐姥姥”的评价,“八零徐姥姥”等乡村银发网红通过真实乡村生活的展示,展现了乡村老年群体的勤劳与智慧、积极的生活态度及精神面貌。乡土本身承载着人物,人物品质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乡村银发网红所展现的积极乐观的形象,在刷新受众对乡村老年群体刻板印象的同时,唤醒并丰富了受众的乡土记忆。

2.1.2 乡村老年话语去边缘化的情感按摩

在新媒体技术的赋权下,乡村老年群体或自主或在代际支持下逐渐进入青年话语主导的互联网场域,积极质朴的话语表达吸引了大量关注。同时,自我形象的正面呈现与刻画,既展现了长者的智慧与幽默,又为与青年群体的沟通交流提供了土壤,其与青年话语共同构成当下多元的网络文化。

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与乌托邦式的乡村慢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乡村银发网红通过充满烟火气的乡土景观铸造了治愈的田园图景,在唤醒受众乡土记忆的同时,通过展示极具温情的代际情感交流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缓解人们在紧张生活中的焦虑情绪。

2.2 假肢记忆:多元符码下记忆断裂的弥合

物象符号与意象符号共同构建乡土景观,在唤起受众乡村回忆的同时,也激活了受众的乡土情感,以假肢记忆的形式弥合受众乡土记忆的断裂。

2.2.1 物象符号中乡村景观的重塑

乡村银发网红在短视频中搭建了一个拟像空间,充满着质朴的乡土气息。可视化的物象符号在视觉上搭建了直观立体的乡土景观,为弥合乡土记忆断裂、引发情感共鸣提供了共时场域。东北黏豆包、菜窖等物象符码共同构建了真实的乡村生活图景,通过媒介化展示,突破时空障碍,在唤醒受众乡土记忆的同时,奠定了情感交流的基础。

兰兹博格在“假肢记忆”理论中阐明了大众媒介的体验性,其可以使受众摆脱外界干扰,身心沉浸于媒介再现的历史叙述中,从而触发人们的同理心,使人们将他者个人的记忆或集体记忆转化为自身记忆不可或缺的“假肢式”组成部分[2]。乡村农耕劳作过程中出现的农作物是乡村景观的符号象征,农耕场景的展示不仅塑造了真实的乡村景观,还强化了视频的乡土属性,以“假肢记忆”的形式弥合外出务工的受众因脱域导致的记忆断裂,现实与记忆交叠,缝合了受众的乡土记忆。

2.2.2 意象符号中情感记忆的勾连

酸菜芯与黄桃罐头等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美食符号,在祖孙互动中进一步展现出其背后蕴含的情感,勾连起受众对故乡亲人及童年的回忆。个体在短视频的符号展演中产生情感共鸣,在触发回忆的同时,也促进了代际情感的流动。

短视频中精心呈现的特定时代的器物符号能够唤起观众的童年记忆和青春记忆,使其获得一种归属感[3]。充满着烟火气的意象符号串联着受众的乡土记忆,寄托着人们对家和故土的回忆,承载着人们的成长记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们远离故土,生活场景也发生了改变。这些符号的呈现不仅构建了乡村生活的真实图景,还能唤起受众关于乡村生活及童年的美好回忆,维系乡土情感。

2.3 情感生成:后台前置下的情感投射

在后台前置的表演行为中,乡村银发网红展现出的乐观、健康的形象投射出年轻群体对自身老年状态的想象与期待。短视频中原生态的乡村日常生活所流露出的祖辈亲情,在激发受众情感投入与乡愁的同时,也促进了代际情感的生成与流动。

2.3.1 投射想象的社会期待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不断强化着大众的焦虑感,乡村银发网红短视频中呈现的乡野生活适时缓解了人们内心的焦虑,唤醒了城市寄居者对乡村生活的想象与期待。人们对乡野生活的向往与乡村银发网红自由洒脱的生活理念达成一致,因此大众借由乡村银发网红的短视频达成想象的投射,实现内心的治愈。

在青年人主导的互联网场域中,乡村银发网红洒脱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受众带来了独特的观看体验;充满烟火气的田园生活唤醒受众对乡村生活的想象与怀念,激活了受众的乡土记忆;努力融入信息时代的乡村老年群体符合青年人对自身老年状态的期待。可见,乡村银发网红表现出的积极、乐观的状态,契合人们对老年生活的期待与想象。

2.3.2 日常生活中介化下的代际情感动员

乡村短视频实际上是一种“中介化日常生活”,景观生产所采撷的正是行动者实际生活的一部分,可以将其概括为后台前置的表演行为[4]。乡村银发网红以短视频为媒介实现自我形象及日常生活的展示。他们自由、洒脱的生活方式,勾起受众对充满粗粝感的乡土生活的回忆。“八零徐姥姥”的短视频大多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烹饪美食等乡村日常生活场景的展示,与受众记忆中的乡村生活重叠,为情感生成奠定了基础。

生火做饭等充满烟火气的日常生活以及其所呈现的温馨的家庭关系,在激起受众情感投入的同时,也引发了受众对自身亲情关系的联想。情感是生成乡土记忆的内在动力,乡村银发网红短视频通过后台前置的表演行为,将代际情感以日常生活中介化的方式具象化呈现,使受众在记忆与现实的交叠中,投入自身情感,找到关于童年生活及亲人的回忆,丰富乡土记忆。

2.4 参与式文化:趣缘连接下情感共同体的创建

社交媒体平台为受众参与乡土记忆的构建提供了可能,乡村银发网红短视频中个体记忆的记录与传播连接了具有相似集体记忆的群体,为共同情感的聚集与互动提供了线上虚拟空间,构建了具有归属感的情感共同体。

2.4.1 媒介可供性下虚拟在场的可能

我国学者潘忠党给出的新媒体可供性的理论框架囊括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移动可供性三个层面的可供性要素[5]。在生产可供性层面,社交媒体平台为乡村银发网红自我呈现提供了基础设施。在社交可供性层面,评论区、弹幕等为受众基于短视频内容互动提供了在场情境,互联网打造的虚拟空间打破了物理空间中身体的限制,凭借其即时性、互动性的特点,使受众在乡村银发网红短视频所营造的虚拟情境中实现虚拟在场,并在该情境中相互沟通与交流,丰富个体乡土记忆,加强情感互动,为集体情感的转化及情感共同体的生产奠定了基础。在移动可供性层面,随着受众媒介使用碎片化、移动化,短视频等社交平台集聚了越来越多的用户。

2.4.2 弱连接下个体情感的聚集与互动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提出了“弱关系”理论,“弱关系”强调建立社会关系,但这种关系往往不稳定且不可预测[6]。短视频平台信息偶遇具有随机性,这为具有异质性的受众间的情感联结提供了可能。同时,社交媒体平台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受众能够用更为灵活丰富的方式互动交流,为受众参与情感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渠道,在乡土记忆的构建过程中起到桥梁的作用。在“八零徐姥姥”视频中,酸菜、菜窖等带有东北地域标签的物象符号共同构成了东北乡村生活影像,不仅承载着远离故土的受众对家乡的回忆,还塑造了生活在其他地域的受众对东北乡村的认知。受众借由网络进行信息交流、情感分享和身份认同而构建的“趣缘”共同体[7]跨越了地域,在互动交流过程中,激活了受众对乡村生活的想象与期待,在情感聚集与互动中,跨越了认同,丰富了受众的乡土记忆。

3 结语

随着乡村老年群体媒介能见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乡村银发网红在短视频平台涌现,他们以淳朴自然的叙事方式对乡土风貌进行媒介化展演,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同时,短视频为乡村景观的展示提供了新的场域,受众在其中弥合了断裂的乡土记忆和代际情感,得到了精神疗愈。不同地域的受众突破地理限制,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及情感联系在一起,不仅实现了乡土记忆的数字化存储,而且激活了受众的乡土记忆。

参考文献:

[1] 王豫阳,谢素军.短视频对青年乡土记忆的建构路径[J].中国青年研究,2023(9):42-50.

[2] 庄玮.美国媒介记忆研究综述[J].外国语文,2017,33(2):41-47.

[3] 舒开智.自媒体乡村短视频乡愁叙事的中国式审美现代性表征[J].当代电视,2023(12):95-100.

[4] 曹钺,曹刚.作为“中间景观”的农村短视频:数字平台如何形塑城乡新交往[J].新闻记者,2021(3):15-26.

[5] 景义新,沈静.新媒体可供性概念的引入与拓展[J].当代传播,2019(1):92-95.

[6] 路俊卫,贵圆梦.“怀念2019”:数字媒介的怀旧记忆与情感联结[J].青年记者,2023(12):66-69.

[7] 罗自文.网络趣缘群体的基本特征与传播模式研究:基于6个典型网络趣缘群体的实证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20(4):101-111,128.

指导老师:冯广圣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后疫情时代乡村传播的现实困境与模式重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SJZDA150;2022年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智媒时代‘老漂族新媒介使用困境与帮扶机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XWB006

作者简介:蒋徐敏 (2001—),女,研究方向:融媒体传播。

猜你喜欢

媒介形象短视频
“去阅读”时代短视频自媒体发展现状及其文化解读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新时期境外媒体对中国运动员形象的建构研究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媒体对留守儿童媒介形象的构建及受众认知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
政治传播语境下政治人物公众形象的建构
从“自恋”到“励志”:芙蓉姐姐的媒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