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境外媒体对中国运动员形象的建构研究
2016-12-07陈璐
陈璐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里约奥运会期间美联社、BBC和赫辛顿邮报三家境外媒体对中国运动员傅园慧的相关报道,同时兼与境外媒体以往的传播实践进行对比,发现其以正面立场为该运动员建构了突出的个性形象和社会形象,体现出相关媒体的可喜变化,也源于中国国内社会近年来的社会环境、主流价值观的变迁;同时,相关文本又暗藏着一如既往的报道立场和建构逻辑,堪称变化与陈规交织,进步与局限并存。
[关键词]中国运动员 境外媒体 媒介形象 傅园慧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录取文号[2015]3036)、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部校共建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的资助
前 言
2016年里约奥运会已经落幕,然而里约奥运会中涌现的诸多新闻事件并未随着赛事的结束而被时过境迁。其中,年轻的95后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在社交媒体和大众媒体“爆红”的事件不仅成为本年度国内现象级的传播事件,而且还引发了境外媒体广泛而密切的关注,不仅为中国运动员在境外媒体的媒介形象构建提供了鲜活的实践范例,而且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时效性和代表性俱佳的研究素材。
一、文献综述
(一)媒介形象
长久以来,媒介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是传播学和社会学领域的传统命题之一。媒介形象(Mediated Image)作为这一领域的经典学术概念,其研究的核心和关键在于剖析现实 、媒介和认知结果三者之间的关系(王明进,2010)。
该概念的关键词“Mediated”包括两层含义:首先, “形象”是作为“介质”存在的;其次, “形象”是通过“媒介”而存在的(吴予敏,2007)。在媒介社会,媒介形象的作用是双刃的,它既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桥梁、渠道和参照,同时也制造人们对客观现实的隔阂,构成对客观存在的遮蔽。伴随着人们对媒介的依赖度的提高,媒介形象的这种复杂作用还将不断强化和扩散。
在西方,媒介形象的学术研究有着相当丰厚的学术基础。早在19世纪,塔尔德(Jean Gabriel Tarde)洞察到书籍、报纸等媒介对建立舆论联系所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加布里埃尔·塔尔德,2005)。20世纪20年代,李普曼(Walter Lippmann)在其代表作《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了“拟态环境”(Pseudo Environment)的假说,为媒介形象的概念形成奠定了直接的基础(李普曼,2006)。此后,格伯纳(George Gerbner)、梅罗维茨(Joshua Meyrowitz)、麦奎尔(Denis McQuail)等一大批传播学研究者展开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研究。
20世纪中叶以后,“媒介形象”成为传播学领域的一个学术概念。约瑟夫·特雷纳曼(Joseph Trenaman)和丹尼斯·麦奎尔(Denis McQuail)等学者针对英国大选的研究聚焦于政治人物电视媒介形象的传播效果(Trenaman,J.,Mcquail, D.,1961)。此时期西方涌现了大量批判性的研究。如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J·布尔斯廷(Daniel J. Boorstin,1964)批判现代社会的媒介形象是一种“伪事件” (pseudo-events);媒介形象不具有传统符号形象的内在品质, 而借由广泛传播而徒有其名。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在美国政府宣传模式的考察中发现媒介中的公共意识不是民众的本意而是被制造出来的(Manufactured)(Noam Chomsky,2002)。麦克切斯尼(Robert. W. Macchesney)也揭示了媒介形象背后的政治经济权力(Robert. W. Macchesney,2004)。凯尔纳在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提出的“景观”概念的基础上,开创了“媒介景观” (media spectacles)的概念:它“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 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 它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比赛、政治事件”(凯尔纳,2004)。
除了政治权力外,也有学者洞察到影响媒介形象构建的另一只手——“市场”。如克罗图和霍伊尼斯指出,“媒介形象有时会通过批判当今社会组织与规范来挑战这种主流的、现存的导向意识形态,但是商业化让媒介很难进行批判。对流行、高发行量以及高收益的追逐往往使批判的态度趋向缓和,让媒介趋向于更加主流的(市场化的)意识形态”(克罗图,霍伊尼斯,2009)。
在批判性的理论研究之余,媒介形象的实践性研究当中也有根据特定的形象主体而展开的个体或群体的形象建构研究。少数族裔、女性等弱势群体的媒介形象,以及在商品社会中娱乐明星、体育明星的形象构建等问题都先后引起了广泛关注。
当前,媒介形象研究吸引了来自社会学、组织理论、管理、市场营销、政治、广告、心理、公共关系、文化研究等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者,不限于单一学科。
(二)运动员的媒介形象研究
世纪之交,西方学术界集中出现了数量可观的针对运动员的媒介形象研究。研究者们从多种视角探讨运动员的传媒形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与社会现实问题存在怎样的关联研究。
如,作为“英雄”、“偶像”的运动员。Gill Lines搜集了媒体在1996年奥运会、欧洲杯足球赛、温布尔顿网球赛几大国际赛事进行的运动员报道,以足球运动员加斯科因和网球运动员亨曼等为重点例证,认为与以往相比,呈现在大众传媒上的运动员形象已经变得十分复杂,不再只是传统的“英雄”形象,而青少年则会根据他们自己的好恶去选择他们的运动员偶像(Gill Lines,2001)。Berg综合分析了乔丹、罗德曼、伍兹等运动员的媒介形象,发现运动员体育英雄的形象伴随社会价值观以及体育更加商业化而发生变化,出现了商品化、叛逆、另类等与传统价值观相异的特征(Leah R. Vande Berg,1998)。
又如,运动员形象与种族、民族、性别问题。Moffitt在博士论文中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美报纸中黑人男性运动员的形象,发现黑人男性运动员较之以往在英美报纸上的正面形象(比如富有等)越来越多, 负面色彩在减少(Kimberly R. Moffitt,2001)。Giacobbi Jr和De sensi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定性分析了老虎伍兹在电视媒体的媒介形象,发现其被塑造为一个伪装在体育视角和公众形象下的、潜在的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和阶级歧视的人(Peter R. Giacobbi, Jr,Joy T. De Sensi,1999)。
再如,运动员形象商业化的批判。Chia-Chen Yu通过对足球运动员贝克汉姆的研究,认为在体育越来越商业化的背景下,体育组织和赞助商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商业利润,通过夸大精英运动员的形象来吸引观众的目光(Chia-Chen Yu,2005)。Darnell和Sparks以批判立场解释了体育明星在形象代言实践中的意义创造和变迁过程(Simon C. Darnell ,Robert Sparks,2007)。
在我国,以运动员的媒介形象为议题的研究见诸于体育、新闻、广告、公共关系、市场营销、法律等不同专业领域,其成果包括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于德山,2009;罗宏涛,2013;宋电波,2013等)。针对运动员个体的个案研究方面,已有文献中以姚明、李娜等国际知名度高的运动员为对象的个案研究居多,近年来随着后起之秀的不断崛起,叶诗文、孙杨等年轻运动员也逐渐受到学者关注。然而,运动员在境外媒体中的媒介形象研究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通过知网高级搜索发现,直接以此为主题的文献仅有4篇,其中硕士论文2篇;更多研究散见于运动员媒介形象的一般性研究中,用以和国内媒体的形象建构进行对比。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搜集
在众多境外媒体中,美联社、BBC和赫辛顿邮报不仅在本次针对傅园慧的传播热潮中表现活跃,而且其在西方传媒领域各有特点,互为补充。其中,美联社(The Associated Press,英文缩写AP,中文全称美国联合通讯社)是美国最大的通讯社,世界三大通讯社之一,也是全球独立新闻采访量最大的通讯社之一。其新闻报道的传播范围之广,覆盖受众之多,在西方媒体中极具代表性。BBC(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英文缩写BBC,中文全称英国广播公司),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也是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其传播渠道包括广播、电视和网络,在欧洲及整个英文传播区域都有重要影响力,因而被本文作为欧洲媒体的代表。创办于2005年的《赫辛顿邮报》号称第一份互联网报纸,在2011年之前其月独立访问量就超过了《纽约时报》,成为新兴新闻网站的杰出代表。在新传播生态系统快速成长、引发重大变革的当下,该媒体成为本文选择的对象,用以兼顾新旧媒体形态,考察新兴的媒体在本论题中的表现。
鉴于此,本文以美联社、BBC和赫辛顿邮报的官方网站作为搜索平台,以“Fu Yuanhui”作为关键词进行新闻搜索,搜索期限从里约奥运会开始至结束后的一个月。搜索范围为全部新闻频道的新闻标题,筛除因全文转发而出现的重复文本以及不相关或弱相关结果后,共获得新闻文本15篇,其中美联社4篇,赫辛顿邮报3篇,BBC 8篇(其中音频文本2篇)。
(二)类目构建
本文借鉴框架理论,旨在体现媒体的报道差异以及传播者如何借助固定的框架建构差异的过程(潘忠党,2006),结合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主要分析类目包括三个方面:报道议题,信息来源,用以获得报道内容初步的背景资料;立场态度及呈现方式,用以进行更为微观的分析。
(三)研究问题
本文主要有三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研究问题,依次是:美联社、BBC和赫辛顿邮报在里约奥运会中对中国运动员傅园慧的报道塑造了怎样的媒介形象,这一形象及其构建的方式与西方媒体以往对中国运动员的形象塑造有何异同,相关异同点反映了文本之外的哪些深层问题。
三、主要发现及分析
(一)报道议题
在构建媒介形象的过程中,媒体对报道议题表明传播者关注与报道对象有关的哪些题材,从而为媒介形象的具体内容、层面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本文通过上述媒体官方网站的搜索发现,相关报道的议题主要可分为两个大类:个人议题和国家议题。其中,个人议题包括运动员的竞赛过程、竞技成绩、训练过程等竞赛方面的议题,与竞赛无直接关系的其他议题,如个性、生活、社会影响等方面,用以塑造运动员的职业形象、个性形象以及社会形象;国家层面的议题中国的体育事业体制,中国国内对待竞技体育的主流价值观等议题。在具体的报道实践中,两类议题在不同媒体的报道既有共存又各有偏重。
在针对傅园慧(下文简称傅)的相关报道中,纯粹的国家议题有4篇,其他新闻文本为个人议题或兼顾个人议题与国家议题。围绕个人议题,相关文本虽提及傅的竞赛成绩,但均对傅本人的个性特征及其在国内的受欢迎程度给予了更多报道,即,傅的个性形象是三家媒体在构建媒介形象时着力最多的部分。
如美联社的报道《Chinese swimmer wins publics heart for rare candor》,文章提及了傅在100米仰泳决赛中获得铜牌的赛绩,同时配发了傅在颁奖仪式上手持铜牌的照片,并在文末回顾了傅早期的成长经历,但全文的主题并非介绍傅的比赛成绩、竞技水平或训练过程,而是将其作为整篇报道的语境。与之相比,傅在比赛后接受采访时的率真表现、傅本人以及她的家庭对竞赛的价值观以及她在国内知名度的迅速提升得到了更多篇幅的报道。[1]美联社的这篇报道在《今日美国》等多家欧美主流英文媒体全文转载,可视为里约奥运会期间境外媒体报道中国运动员的代表之作。除美联社外,其他境外媒体同样通过直接描述、转述傅率真、幽默的语言、表情来凸显乐观、自我和自信的个性。
事实上,在里约奥运会期间的外媒报道中,类似的情形并非个案。佩戴自行车比赛京剧头盔参加比赛的自行车运动员宫金杰、钟天使、游泳运动员何姿、秦凯的爱情故事都成为多家媒境外体报道的对象。
与此同时,国家层面的议题同样在相关文本中得到体现。在不同的文本中,该议题所占篇幅的多少不等,但仍然可视为相关文本的主旨所在。大部分文本均体现了两类议题共存并紧密关联的议题选择模式。如BBC的报道《Fu Yuanhui: Chinas disarming and expressive Olympic swimming star》介绍了傅不是因为获得铜牌而是以其独特个性而在社交媒体上一夜成名,并且改变了国家对于竞技体育的看法的过程。[2]美联社的《Chinese swimmer breaks taboo about that time of the month》采取了类似的策略,以傅打破体态禁忌话题的言论为引,引出文本主要的议题——中国长期以来对以女性生理话题为代表的女性身体和性话题的保守观念。[3]
与本例相比,除个别运动员(如姚明)外,包括上述三家媒体在内的境外媒体以往对运动员个人层面的报道议题主要集中于竞赛成绩、训练方式职业形象层面,支持者肯定中国运动员超乎常人的刻苦训练以及出色的竞技成绩;而否定者也多针对此展开批评和质疑,主要关注服药造假、竞赛机器以及素质不高等方面。在后者当中,中国运动员被塑造为缺乏诚信的个体以及举国体制的牺牲品等负面职业形象。除姚明、李娜等通过国际职业赛事被西方媒体所熟知并且有熟练的媒介应对技巧及经历的运动员外,大部分的中国运动员在境外媒体的媒介形象都缺乏真实而充分的个性表达,即个性形象及社会形象的建构一直处于边缘位置。
(二)信息来源及类型
在构建媒介形象的过程中,媒体从何种渠道获得报道的素材以及如何使用素材,不仅反映传播者的立场态度,而且直接影响媒介形象的形成。
本文发现,相关报道所使用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三类:傅园慧本人,中国媒体,外媒记者现场采写。其中,来自傅本人的信源与中国媒体的信源存在较大的交集,主要为傅在里约奥运会及以往接受央视、新华社等中国官方媒体采访时的图片、视频,即直接呈现傅的表情、言谈、举止的消息型报道,同时也包括傅在自媒体中的图文信息、受众在社交媒体的反馈信息,为境外受众了解傅的媒介形象提供了最直观的资料。围绕傅个人议题的大部分报道都转发了来自中国其他社交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的图片和数据,如傅在社交媒体上的粉丝数量等,用以说明傅在国内受欢迎的程度。一些报道甚至为受众提供了上述两类信源的链接地址,从而使得个性形象的展示更为直接、客观。
在上述信源中,直接呈现傅表情的图片和视频是外媒首选的信息类型(见图1、2、3),最能用以体现傅直言不讳的个性和幽默风趣的特点,亦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图像传播时代的图形图像符号在形象塑造过程中的突出作用,同时也高度符合新媒体生态环境下的受众心理。
除图形图像外,外媒在建构傅的媒介形象时还直接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了傅在接受采访时的个性言论。如,傅在国内社交媒体引发流行热潮的言辞“洪荒之力”被包括三家外媒在内的多家媒体翻译和引用。
而外媒记者提供的信息包括驻地记者的现场图片报道,以及来自外国运动员、外国机构以及其他外国人士(网友、名人等)的言论、数据等。这类信源在BBC、美联社的3篇报道中被选用,因而在本例的信源结构中处于最次要的地位对比以往外媒对中国运动员个体的报道可知,本例具有相当突出的独特性。如有文献考察《纽约时报》和《休斯顿纪事报》在2000-2012年间对姚明的报道时发现,美国当地的信源是相关报道最主要的信源,其次为针对姚明本人的直接采访所获得的信息,而来自中国国内媒体的信息极少被使用。(宋电波,2013)而在外媒对中国运动员的否定性报道中,这种信源差异现象更为明显,外媒对中国媒体的信息普遍采取“屏蔽”态度,少有援引。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在英美媒体质疑叶诗文比赛成绩的报道中,位列前三的消息来源依次是外国运动员、外国教练、奥组委官员(王静怡,2016)。
(三)报道立场及其表达方式
报道立场即文本对事实所持的倾向、态度,一般有正面、客观和负面的不同类型。报道立场的表达既可能直接明确,也可能暗藏于看似客观的字里行间。因此判断文本的倾向除了需要考察遣词造句外,还必须把握其叙事逻辑及其背后的深层用意。
在本文搜索的15篇报道中,除BBC的1篇报道《Womens 100m Backstroke》为纯粹的竞赛成绩通报,属于客观陈述外,其余14篇报道中,针对傅个人议题的文本全部为正面立场,与国内媒体对傅的认可态度形成了高度的一致。
外媒的肯定态度显现于标题、正文以及文中的具体措辞当中。其中,赫辛顿邮报的肯定立场最为直白、明确。因该报纸的互联网定位,文本的语句较其他媒体更简短,更通俗。文本以“里约奥运会最可爱的选手”为标题中心词,直接奠定全文的基调。首段通过对比手法指出,虽然本届奥运会有诸多著名运动员,然而没有获得金牌的傅园慧才是最优秀的运动员,其原因是没有人比她更出色、更有趣、更招人喜欢,她能让人立马就喜欢。在中间段落,文本引用中国媒体的消息和傅本人接受采访时的语言、表情罗列了傅在近几年的表现,并以抒情语句“当然,她和我们一样也能感受到疼痛。但是,和我们不一样,她毫不畏惧也毫不掩饰自己小情绪。抑或是非常丰富的情感。”褒奖了傅与众不同的个性。文本最后以“这届奥运会是属于傅园慧的,我们全部都只有看的份儿”结尾,再次表明对傅的认可态度。[7] 其他媒体的行文风格虽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肯定的态度。
相较而言,相关文本在国家议题上持有和个人议题不同的态度。大部分文本仍然对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模式、运动员培养和选拔体制、对国内社会以往的金牌观念持否定态度。如被多家欧美媒体广为转发的美联社报道《Chinese swimmer wins publics heart for rare candor》就是先扬后抑的典型代表。文本不仅将傅与以往面对媒体采访时只会机械回答诸如国家荣誉等言辞的运动员作比较,而且将傅的走红与早先温哥华冬奥会中的周扬事件进行对比,从而批评中国体育体制对运动员的影响,批评中国国内对竞技体育的价值导向。即使在傅直言女性生理话题的文本中,这种先扬后抑的叙事逻辑依然明显存在。上述三家媒体的相关文本都从傅打破禁忌的言论入手,引出这一禁忌话题在国际和中国国内普遍存在却难以撼动的现状。其中,BBC的报道《Rio 2016: Support as Chinas Fu Yuanhui breaks period taboo》还通过三份来自第三方机构的调查报告表达了对中国女性生理卫生观念落后于西方国家的否定态度。[8]
仅有来自BBC的2篇报道从标题到正文明确表达否定立场。一篇报道质疑中国受众了解到的中国体育队在里约奥运会中所遭遇的“不公正对待”实际是中国媒体夸张、制造的主观印象;[9]另一篇报道则评论中国体育队在里约奥运会中成绩不如以往,招致国内官方媒体的批评,意在批评中国国内社会对竞技体育的价值判断。[10]
纵向观之,以往的传播实践既存在境外媒体与国内媒体的报道立场相同、形成一致媒介形象的情形,也存在境内外传播立场态度的差别明显的案例。尤其是外媒的负面立场一度将中国运动员描画为不诚信的负面职业形象,进而质疑中国在相关项目整体竞技水平的真实性以及体制的合理性。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游泳运动员叶诗文一战成名后,对其展开污名化报道的不仅有多家欧美纸媒、电视媒体,还罕见地出现了学术期刊。美国《自然》(《Science》)杂志甚至发表名为《Why Great Olympic Feats Raise Suspicions: Scientific American》的文章,从学术研究的立场质疑国际奥委会的药检结果,并认定叶诗文在药检中作弊。有国内学者对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的22篇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后发现,相关报道基本集中在其比赛成绩的争议上。其中半数文本呈中立态度,超过三分之一持负面态度,仅有13.6%表示认可。否定性报道又分两种类型,一为质疑叶诗文本人的成绩,二为认可其成绩但否定、批判这种成绩背后的训练方式和培养机制。(王静怡,2016)
四、讨论与结论
2016年傅园慧在国内外媒体尤其是境外媒体引发传播热潮的事件既是一个现象级的传播个案,又远不止于个案的层面。它先在国内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传播和网友的高度认同与主动参与后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由此引发境外媒体的关注,反过来经由境外媒体的传播,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正面影响。毫无夸张地说,本例在短时间内发酵、集聚和全球扩散的传播效应超越了以往任何一次同类事件。它的出现以中国国内社会近年来的社会环境、主流价值观为发生的背景,外媒对傅的媒介形象的建构既有明显不同于以往的变化,又暗藏着诸多一如既往的思维,堪称变化与陈规交织,进步与局限并存,不可陷入只见进步而盲目肯定或只见局限而全盘否定或的二元思维模式。
本文通过梳理里约奥运会期间三家境外媒体的相关报道,同时兼与外媒以往对中国运动员的报道进行对比,发现境外媒体在构建中国运动员媒介形象的传播实践中呈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 中国运动员在境内外媒体中的形象具有历时性特征,是不同时代价值观的缩影
尽管本例仅针对2016年与傅园慧相关的外媒报道进行分析,但比较以往的外媒报道可知,中国运动员在外媒中的媒介形象并不是一尘不变的,相反,它们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变化性。从被饱受质疑的“竞赛机器”、“体制牺牲品”到当前广受好评的个性张扬、率真可爱的年轻人,中国运动员在外媒中的媒介形象经历了从被否定到被肯定的艰难历程。促成这一变化的不应被简单视为相关媒体的传播立场或文本生产方式发生改变,而应归结于中国国内主流价值观革新、体育生态环境改善等深层的社会原因。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至今,中国社会对包括奥运会在内的竞技体育的整体态度和价值导向已经逐步发生变化,一种更加自信、开放、包容的氛围正在官方和民间形成,使得长久以来以国家和民族荣誉为目标的体育逐渐回归本源。在官方层面,国家领导层的言论为这一变化发出了旗帜鲜明的信号。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索契第二十二届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曾谈到,重大赛事,最令人感动的未必是夺金牌,而是体现奥运精神。这正是中国人讲的自强不息。今年里约奥运会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运动员代表时再次表示,不以胜负论英雄、拿到金牌奖牌的,值得尊敬和表扬;勇于战胜自我、 超越自我,同样值得尊敬和表扬……在体育界和传媒领域,无论是已经退役的姚明、李娜,还是宁泽涛、孙杨等,新一代运动员通过媒介的传播和商业包装,已经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个性特征,他们和现有体育体制之间的关系也比以往更多元。而在民间,受众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运动场上的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个体本身所传递的竞技水平、体育精神、人生态度、个性特征等更加吸引眼球。即使是未曾夺得金牌甚至没有奖牌的运动员,只要能够与受众产生共鸣,都能够在一定群体中获得认可,甚至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傅园慧”。
(二)境外媒体对中国运动员媒介形象的构建以运动员个体为对象但不限于个体层面
在本例中,三家外媒对个人议题的肯定性报道本身是值得肯定的,它既是境内外媒体在构建媒介形象实践中一次可贵的一致性案例,又在一致中蕴含诸多耐人寻味、值得深思的内容。
1.媒介形象小结。
通过对15篇新闻报道的分析可知,三家媒体以正面立场傅园慧建构了一个富含个性、乐观和自信气质的个性形象和社会形象,与傅本人的真实表现高度吻合,也与傅在国内媒体中的形象一致。这一形象不是以往备受外媒批评甚至是毁谤的“竞赛机器”或“体制牺牲品”,而是一个率真可爱、夸张幽默但真实可信的年轻人,她不仅颇具沟通力,而且极富话题性,切中网络传播时代的受众心理,因而这一媒介形象更易跨越文化的差别、社会体制、价值观的差异,产生跨文化、跨国别的穿透力。
2.否定甚至偏见依然存在。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在一致的媒介形象之余洞察到其他问题,尤其是涉及国家议题时由来已久的差异。除少数文本为纯粹的个人议题外,本文搜索的大部分文本在国家议题部分均以不同篇幅、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对中国运动员培养与选拔体制的否定态度。即使在肯定傅直言生理禁忌话题的文本中,传播者对中国女性的生理卫生观念、中国女性卫生用品市场仍有失客观思维,而是沿用其在涉华报道实践中一直以来的刻板成见,将中国塑造为保守、落后的形象。事实上,女性生理话题在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体育界都是敏感议题,已招致不少激进人士的抗议。
3.固有的建构逻辑持续秉承。
在本例中,我们应当深入到更内核的建构逻辑,方能在传播热潮中保持客观和冷静的判断,避免盲目跟风、叫好。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源方面,外媒对中国媒体的信源采取的是选择性策略,即,外媒仅选择中国媒体的信息型报道而非评论型报道,其评论仍然坚持其自我判断加外国机构和个人信源的传统做法。在议题和立场方面,外媒依然坚持其一以贯之的以小见大的叙事逻辑,对运动员个体的报道被置于对中国体育整体讨论的语境之中,形成“个体—整体”的关系,以个体折射整个体制、价值观念。尽管相关报道对傅本人持高度的肯定态度,为其塑造了正面的媒介形象,然而在涉及国家议题时,否定的立场依然普遍存在。由此可见,外媒在涉华体育报道中的建构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加布里埃尔·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233-234页
[2]李普曼:《公众舆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006年版,第12页
[3]麦克切斯尼:《富媒体 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前言
[4]凯尔纳:《媒体奇观》,史安斌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第2 页
[5]克罗图,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6-227页
[6]吴予敏:《论媒介形象及其生产特征》,《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1期,第51-55页
[7]潘忠党:《架构分析:一个亟需理论澄清的领域》, 《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2006年,总第1期,第44页
[8]王明进:《“媒介形象”研究的理论背景、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6期,第123-127页。
[9]罗宏涛:《中国运动员传媒形象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
[10]宋电波:《美国媒体对中国运动员形象的构建——以<纽约时报>、<斯顿纪事报>对姚明的报道为例》,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11]于德山:《30年来我国运动员媒介形象分析》,《体育与科学》,2009年第4期,第73-78页
[12]王静怡:《镜像化的叶诗文——中英美媒体对中国运动员形象建构比较分析》,《采写编》,2016年第1期, 第354-355页
[13]Trenaman,J. & Mcquail, D.: Television and the political Image, London, Methuen, 1961, 324
[14]Daniel.J..Boorstin: The Image: 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 New York: Harper& Row Publishers, 1964, P3
[15]Gill Lines: Villains, fools or heroes Sports stars as role models for young people. Leisure Studies, 2001,20 :89
[16]Herman. E.S. & Chomsky, N.: Manufacturing Consent: The Political of the Mass Media,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2002. 35
[17]Kosicki, G. M. & McLeod, J. M.: Learning from Political News: Effects of Media Images and Information-Processing Strategies, in Kraus, S. (ed.) Mass Communication and Polit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NJ, Erlbaum, Hillsdale, 1990, 69-83
[18]Kimberly R. Moffitt: Images of Black Male Athletes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Newspapers, 1990-1999: A Comparative Content Analysis, Washington. DC,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Howard University, 2001
[19]Leah R. Vande Berg: Media Sport. Routledge, 1998:138
[20]Peter R. Giacobbi, Jr & Joy T. De Sensi: Media Portrayals of Tiger Woods: A Qualitative Deconstructive Examination.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1999
[21]Chia-Chen Yu: Athlete endorsement in the international sports 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David Beckha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arketing& Sponsorship, 2005.04
[22]Simon C. Darnell & Robert Sparks: Meaning transfer in sports news and sponsorship: promoting Canadian Olympic triathlete Simon Whitfiel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arketing& Sponsorship, 2007.01
注释:
[1] 文本来源:美联社官方网站 http://summergames.ap.org/article/chinese-swimmer-wins-publics-heart-rare-candor
[2] 文本来源:BBC官方网站 http://www.bbc.com/news/world-asia-china-37031983
[3] 文本来源:美联社官方网站 http://summergames.ap.org/article/chinese-swimmer-breaks-taboo-about-time-month
[4] 图片来源:美联社官方网站 http://summergames.ap.org/article/chinese-swimmer-wins-publics-heart-rare-candor
[5] 图片来源:赫辛顿邮报官方网站http://www.huffingtonpost.com/entry/fu-yuanhui-olympics_us_57aa0ecae4b0ba7ed23da025
[6] 图片来源:BBC官方网站 http://www.bbc.com/news/world-asia-china-37031983
[7] 文本来源:赫辛顿邮报官方网站http://www.huffingtonpost.com/entry/fu-yuanhui-olympics_us_57aa0ecae4b0ba7ed23da025
[8] 文本来源:BBC官方网站 http://www.bbc.com/news/world-asia-china-37081669
[9] 文本来源:http://www.bbc.com/news/world-asia-china-37056194
[10] 文本来源:http://www.bbc.co.uk/newsbeat/article/37104243/chinas-media-is-not-happy-with-its-olympic-athletes-medal-to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