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024-06-16彭健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4年5期
关键词:学期新课标作业

“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要求课堂教学更加注重知识的内涵和重点,聚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防止机械化、片面化教学和简单知识灌输;要求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强化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要求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注重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求评价方式、作业设计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方式上,变“被动学”为“主动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结合学生发展规律选择教学方法。要充分尊重和考虑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规律,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对图形、物体的学习,可以借助模型教具;对位置与顺序的学习,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以降低学习难度,加深学习理解。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定期选择适当内容,引导学生课前自主探究预习,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争当“小老师”,引导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统筹学期计划,合理制定进度安排。每个学期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基本是确定的,但学期学时却根据实际情况各有不同。教师在每个学期开学前,要对本学期课时进行统筹,以此来合理确定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进度安排,并要预留空间解决临时性突发问题,以确保学生学习效果。

在教学手段上,变“跟着书本学”为“结合实际学”。对标新课标强化素养培养。要对标新课标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数学素养要求等,科学合理地制定学习内容,集体研究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案,以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可分为知识内容和能力内容,两者应有机融合,在生活实践中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注重情境设计强化理解体验。教师要设计多元化教学情境,以情境为依托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比如,在学习面积概念时,教师要结合教室黑板、教室门、桌面、书本、橡皮等物体面积的大小,引导学生直观理解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大小和单位换算。

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教育领域教学改革重点。教师应为学生打造智能化数学课堂,充分使用电子白板、教学软件、互联网教育资源,借助网络并结合教材进行多维度资源挖掘和内容拓展。

在学习评价上,变“考什么学什么”为“学什么考什么”。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和评估,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改进提升。

优化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布置统一课后作业的同时,应针对学生特点,因人而异特色化设计课后作业。比如,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以巩固练习书本习题为主;对数学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适当地进行拓展练习,提升知识运用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开展个性化评价。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及时帮助学生总结知识,加强反思,同时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限于考试测评这一种方式,还应包含课堂表现、日常作业、学习习惯等方面。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评、互评,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反思改进。

在学习保障上,变“学校为主”为“家校社协同”。不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水平不同,对相同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相同,这就需要家长深度参与孩子的学习。家长要定期翻看孩子的数学教材和作业情况,对没掌握的知识及时辅导,或与教师进行沟通,深化理解。

教育科研部门要加强教学方法研究指导,要研究制定与新课标配套的教学方案,定期深入一线学校,深入课堂听课指导。

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力度,鼓励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曹小飞

猜你喜欢

学期新课标作业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快来写作业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作业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