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业方式 助推“双减”落地
2024-06-16郭焕平
为确保“双减”政策落地落实,作为南漳县清河区初级中学、清河区完全小学、九集镇龙门初级中学、九集镇龙门完全小学、九集镇石门完全小学五所学校的责任区督学,笔者督促各校成立了“双减”工作领导小组,举办面向师生、家长的专题培训会,深入解读“双减”政策,并结合各校实际,开展了旨在减负提质的有益探索。我们以创新作业设计方式为突破口,通过设计“自选超市”“爬坡过坎”“趣味菜单”“层次选择”等不同类型的作业,实现了学生乐学、愿学的美好愿景,增强了“双减”工作的实效性。
设计“自选超市”作业,品尝成功喜悦。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所以,在设计作业时,各学校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情的差异性,将作业划分成难易有别的A、B、C、D四个组别,为学生提供阻力性、趣味性、实践性等“自选超市”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由选择。例如,学习能力较弱的甲同学可以自主选择D组“知识理解和运用”习题,学有余力的乙同学可以自主选择A组“探究性”习题。“自选超市”作业促使学生通过适切的习题训练取得新的收获,努力让每一个人都能品尝成功的喜悦。
设计“爬坡过坎”作业,激发学习动力。由于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不一样,因此作业设计有必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分层。各学校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知识点的深浅程度,由易到难,按照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三个梯度设计练习题,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强化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设计“趣味菜单”作业,创设广阔空间。各学校教师从作业育人功能入手,科学设计“趣味菜单”式的作业。在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后,为学生设计了项目时间规划、趣味运动、阅读导读、实践体验、创意设计等趣味课程作业,延伸校本课程触角,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形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设计“层次选择”作业,享受学习快乐。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各学校教师结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设计不同难度系数、适合不同学力水平学生的作业。例如,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增强作业弹性,允许极少数学生放弃“选做题”,让“学困生”也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四种不同形式作业的灵活运用,减少了以往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彰显了作业的实践性、探究性,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探究、解决问题、获得真知。难度适宜、数量恰当、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作业,让更多学生爱上学习,切实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杨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