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法教给学生
2024-06-16赵飞马
“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法教给学生”是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和成功经验,“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把学法教给学生”就是打通学生自主学习的路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重要任务。
一是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是指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因此,“教学生方法”最重要、最核心的环节就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逻辑思维,有的教师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学习抽象思维,有的教师通过试题的解答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在一节历史课堂上,教师充分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思维,跨越空间将中外历史进行比较来探究其异同,跨越时间将历代相关政策进行对比来探究其进步性,在这种探究和比较的思维活动中,学生自然就会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二是教给学生记忆方法,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系统。记忆方法是指通过记住某一对象并适时回想,让所记对象留在脑海里的方法,它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三个基本过程。学生作为接受对象,如果不能很好地记忆知识,也就不可能谈到能力的提升,因为能力的提升,总是建立在靠“记忆”获取的一系列知识的基础上的。记忆方法能让学生超越传统的机械记忆,更牢固、更清晰、更系统化地记住知识点,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系统。
严格来说,学生记忆的知识大多是凭借自身的机械记忆获取的。然而,面对各学科浩如烟海的知识,学生只靠机械记忆肯定会产生记忆疲劳,作为教师就应该在记忆方法上给予引导。
在记忆知识的方法上,除了机械记忆外,还有很多种比较适宜学生的记忆方法:如故事记忆法、联想记忆法、首字母记忆法、图表记忆法、口诀记忆法等。在学校的推门听课活动中,英语课堂中的语境记忆法、地理课堂上的顺口溜记忆法、语文课堂上的分类记忆法等,给听课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都是“教给学生记忆方法”的有效尝试。
三是教给学生知识整合与运用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总结知识规律。知识整合与运用是指学生将已学的知识进行重组和连接,来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一般说来,主要包括将相关知识进行融合组成知识体系;将整合的知识体系与新知识相结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运用新的知识体系解决具体问题等三个主要过程。这是一个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学生脑海中的知识起初总是呈现出零散、无序的状态,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将零散、无序的知识点相互链接、融合,在这种融合和整合的过程中升华知识,掌握知识体系的规律。
在学校的推门听课活动中,我听了两节试题讲评课,课堂上,教师以一道试题为源点,引导学生将相关知识进行了整合,让学生自己在整合中得出解题方法,并通过举一反三来巩固学生的思维习惯,这种方法就是“把学法教给学生”的具体表现。
责任编辑/周小益